首页 百科知识 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的地位的巨变

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的地位的巨变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东印度公司当初不过是个贸易机构,如今却飞速发展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1700年左右,算上妇女、孩子与路过的水手在内,在印度的英国人也没超过一千五百人。但在印度却又另当别论,英法两国虽在印度时常交火,在欧洲却相安无事。大部分荷兰人撤到了富饶的东印度群岛;而葡萄牙人早就在这场竞争中一败涂地;英法两国执意要留下来。印度的王位觊觎者夺下了莫卧儿帝国的德干半岛,又连下卡纳蒂克。法国一举称霸印度南部。

十八世纪见证了英国在印度地位的巨变。英国东印度公司当初不过是个贸易机构,如今却飞速发展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1700年左右,算上妇女、孩子与路过的水手在内,在印度的英国人也没超过一千五百人。他们各自住在屈指可数的几个代理点,或者商栈内,互不往来,也无心印度的政治。一百年后,在总督的统领下,成千上万的英国官兵控制了广袤无垠的海外殖民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令人瞩目的发展是英法两国斗争的结果,两国斗了一百多年,战场遍及全世界。法国在美洲如愿以偿,帮美国实现了独立。英国人在那片战场铩羽而归。但在印度却又另当别论,英法两国虽在印度时常交火,在欧洲却相安无事。不过,只要欧洲各国插手的时机尚未成熟,英法两国的纷争就绝不会蔓延到印度。庞大的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帖木耳大帝(Tamburlaine)的穆斯林后裔用了两个世纪的时间夺得并平定了相当于目前一半美国国土的疆域。他们以德里为中心,凭着才华出众的总督们的支持,以东方人的风格确保了一方的平安,维护了八千万南亚次大陆人井然有序的安定生活,这是以后的一百年见不到的。十八世纪初,一场王位继承纠纷削弱了这个强大的王朝。不久,北方的侵略者大举越过边界。波斯王洗劫了德里。莫卧儿的几位亲王起兵造反,向他提出帝国各省的主权。觊觎王位的藩王纷纷起兵向篡位者发难。印度中部骁勇好战的马拉塔部落结成松散的联盟,趁机烧杀抢掠。一时间全国一片混乱,战火纷飞。

英国人、法国人、葡萄牙人与荷兰人等欧洲商人在印度迄今一直互不相让,不过,有“莫卧儿大帝”在德里统领江山,他们的竞争还算相安无事。英国东印度公司已发展成了一个实体,资产达一百二十五万英镑,年利润百分之九。查尔斯二世1668年以十英镑一年租给该公司的孟买,人口已翻了六番,达六万余人。英国于1639建立并驻军的马德拉斯[1]如今成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重镇。东印度公司1686年在胡格利河口设立商栈前,加尔各答还荒无人烟,但它如今已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祥和的商业中心。法国设在本地治里[2]的印度公司也生意兴隆,与英国对手不同的是,它实际是一个政府机构,不是一个私人商行。然而这两个机构都抱着同一个目标,促进贸易,牟取利润。英法两国都无意、也不打算占领土地,长期以来,英国的董事们对土地,或者说承担商栈以外的一切责任毫无兴趣。1740年前后,他们迫于无奈,只好改变了初衷。马拉塔人杀害了东南沿海绵延五百英里的卡纳蒂克省的太守(相当于总督)。他们要挟马德拉斯和孟买,袭击孟加拉的腹地。欧洲的商人们再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他们要么拿起武器,要么与印度投资者结盟,否则只能退出印度。大部分荷兰人撤到了富饶的东印度群岛;而葡萄牙人早就在这场竞争中一败涂地;英法两国执意要留下来。因此这个战场只剩下了两个欧洲大国。

纵观法国历史,每逢危急关头,都要出一位伟人,这次是1741年担任本地治里总督至今的约瑟夫·迪普莱,他早就预测英法之间必有一场大战。他看出印度需要一位新统治者。莫卧儿帝国气数已尽,马拉塔帝国看来也难以取而代之。法国何不夺下这个丰厚、诱人的宝贝?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在欧洲爆发之际,迪普莱就当机立断,果断出手。他请求卡纳蒂克藩王在他的领地上严禁一切敌对行动,因为法国的商栈多半在这一带。藩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迪普莱立即出手进攻马德拉斯。马德拉斯的英国总督也要求新藩王对法国人采取类似的政策,可惜却忘了向他行贿。迪普莱答应,一旦占领这座城市,就交给卡纳蒂克藩王。藩王放了心,在一旁袖手旁观,经过五天的轰炸,马德拉斯于1746年9月10日投降。一部分英国守军逃到了附近的圣大卫要塞。二十一岁的青年职员罗伯特·克莱夫就是其中的一位。

迪普莱获胜后却不肯将马德拉斯交给卡纳蒂克省藩王,年底的几个月,他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接着他又突袭了大卫要塞,但消息传来,说欧洲已经停战,“亚琛和约”规定法国将马德拉斯交还英国,以换取新斯科舍的路易斯堡。印度大战刚一拉开战幕,就偃旗息鼓。

克莱夫又惊又恼地观察着事态,但他迄今也没表现出扭转英国的乾坤、确立英国在印度统治地位的突出才干。他出生在一个小乡绅人家,少年时代经历曲折,不太争气。克莱夫上过不下四所学校,成绩都一塌糊涂。在家乡什罗郡,他纠结了一帮小混混,向小商小贩勒索几个小钱和苹果,谁敢不给,就砸人家的窗户。十八岁那年,他被派到国外,担任东印度公司的低级文员,年薪五英镑,外加四十英镑的津贴。他是一名不服管教、没有多少出息的小职员,讨厌会计室按部就班的工作和氛围。据说他两次自杀,手枪两度哑火。他最后在公司下属的武装部队谋到了一个军职,服役几年后,他才展露了英国统治印度史上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马德拉斯被围和守卫圣大卫要塞让他小试了一回牛刀。1748年,一场动乱给了他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印度的王位觊觎者夺下了莫卧儿帝国的德干半岛,又连下卡纳蒂克。迪普莱率领为数不多的法军和两千名印度军队赶走了他们,将自己的傀儡扶上了王位。英国人扶植的穆罕默德·阿里被赶至特里奇诺波利[3],深陷重围。法国一举称霸印度南部。下一个打击目标显然是英国人。和平经商或用当今的话说不干涉印度事务的希望化为泡影,明摆着,东印度公司要么奋起反击,要么坐以待毙。克莱夫临危受命,率兵赶往特里奇诺波利,他看出穆罕默德·阿里深陷绝境。如果能救他一把,将他扶上王位,一切都能解决。但又如何解救?印-法联军人多势众,重重包围特里奇诺波利。英军势单力薄,仓促上阵,军官奇缺,年仅二十五岁的克莱夫肩负起统率全军的重任。不能直接出手解围特里奇诺波利,克莱夫明白,他只有声东击西才能达到目的。卡纳蒂克首府阿尔乔特的兵力多半被调往特里奇诺波利围攻穆罕默德·阿里,实际成了一座空城。如果攻占阿尔乔特,他们必然撤兵自救。克莱夫率领二百名欧洲人、六百名印度人与八名军官踏上了征程。这八名军官有一半是与他一样的前公司职员。小城一攻就破,他率领手下为数不多的人马准备与前来报仇的敌人决一死战。结果不出克莱夫所料。印度藩王听说都城失守,大惊失色,连忙从特里奇诺波利调集大队人马,攻打据守阿尔乔特的克莱夫。

这一仗一打就是五十天。尽管敌人二十倍于己,即将弹尽粮绝,但克莱夫亲自操纵一门大炮,率领手下这支弱小的部队杀退了敌人借着夜幕的掩护发动的猛攻,一名钦佩他的马拉塔酋长扬言要出手支援英国人,才解了阿尔乔特的围。迪普莱的运气就此告终,局势急转直下。1752年,克莱夫与率领一支正规军赶来的斯特林格·劳伦斯联手,打败了法国人与法国人扶植的伪王,将穆罕默德·阿里扶上了王位。卡纳蒂克转危为安。第二年,新婚燕尔的克莱夫因身体欠佳启程回国。印度藩王感恩戴德,委婉地送了他一份“厚礼”,让他发了一笔横财。迪普莱继续征战,但于1754年奉召回国,九年后在贫困潦倒中去世。英国在印度的领导人权钱兼收,但法国人多半落得凄惨的下场,两者之间的命运天壤之别。

回到英国后,克莱夫动用一部分财力四下活动,希望代表康沃尔一个“腐败的自治市”入选议会,结果以失败告终。1755年,他重返印度。他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在印度东北部拉开战幕。在此之前,法国人、荷兰人与英国人一直相安无事,在富饶的孟加拉省经商,这里的民众温顺、聪明、勤劳,多半躲过了南方的杀戮和乱世。坐落在恒河河口的加尔各答有利可图。十四年前从西北过来的一名穆斯林夺取并执掌加尔各答的政权,维护了一方平安。可惜他于1756年去世,将王位传给了侄儿,年少气盛、品行恶劣、暴虐、贪婪成性的西拉吉·多拉[4]。他有理由担心,英法之间最近爆发的“七年战争”会波及到他的领土,他自己沦为德干藩王一样的傀儡,于是请求英法两国拆除各自的工事。在加尔各答河上游金德讷格尔的法国人的答复让他宽了心。英国人明白,与法国之间不免有一战,士兵将工事扩建到了加尔各答河畔,对他的要求置之不理。再加上别的矛盾火上浇油,西拉吉·多拉于当年5月发动了进攻。

他召集了一支配有大炮与欧洲炮手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加尔各答。当代学者洗却了麦考莱安在总督与英国当局头上的贪生怕死和无能的罪名,无奈通往这个城市的陆路防守薄弱,加之指挥不当、惊慌失措,从水路撤退时个个争先恐后、乱作一团。势单力薄的驻军与大多数英国侨民英勇奋战,可惜不出三天就大势已去。他们过惯了和平生活。如今突然大难临头。敌军打着停战旗突破防线,一百六十名欧洲人缴械投降,当天晚上,他们被塞进了一间二十英尺见方的牢房。第二天上午,只有二十三人得以幸存。胜利者将东印度公司的财物抢劫一空,扬长而去。“他万万没想到,”埃尔顿(Elton)勋爵说,“西拉吉·多拉对待英国人的行径实际是成全了他们主宰印度。因为黑牢惨剧打破了他们留在印度继续经商的最后一线希望。他们要报仇,决心奉陪到底。”

消息8月份才传到马德拉斯。董事们还不知道欧洲爆发了英法战争,不过,从加尔各答传来消息说,法国人将从海上和德干两面发动进攻。他们将海军与大部分陆军交给克莱夫指挥。1757年1月,克莱夫率领九百名欧洲官兵与一千五百名印度官兵收复了加尔各答,击退了西拉吉·多拉的四万大军。迫于与法国交战的压力,他只好撤退,但赶回马德拉斯前,他还有时间攻打金德讷格尔,免得它落入法国人之手。同年3月份,金德讷格尔失守,奋勇抗敌的四十名守军撤退。这时候,克莱夫时来运转。西拉吉·多拉残忍无道,连自己的臣民也饱受其害。一帮大臣决心废黜西拉吉·多拉,另立新主米尔·贾法尔。克莱夫答应从中相助。6月23日,他手下的军队已发展壮大到三千人,其中英国人不到三分之一,他在普拉西遭遇西拉吉·多拉。敌人十七倍于己,身后是正值汛期的胡格利河,断了他的退路;前方的敌人在平原上呈半圆合围之势。克莱夫将兵力部署在一片杧果林的边缘,等待敌人的进攻。双方没有直接交锋。但这是一场决定印度命运的较量。炮击持续了四个小时,西拉吉·多拉发觉军中有人谋反,于是听从了密谋反叛他的一帮人劝告,下令撤军。克莱夫决定放他一马,以后再采取夜袭,谁知他手下的一名军官违命出击,全军势不可挡地追了上去。敌人惊慌失措,一哄而散,几天后,西拉吉·多拉死在米尔·贾法尔儿子的手下。克莱夫以三十六名官兵的代价,取得了普拉西的大捷,一举控制了孟加拉。

克莱夫依然任重道远。米尔·贾法尔没有参加这场所谓的战斗却被扶上了王位,穆斯林武士从北方蜂拥而入,各路藩王虎视眈眈。邻近的奥德邦(Oudh)不怀好意;法国人仍不肯罢休,连荷兰人也蠢蠢欲动。克莱夫将他们一一击破。英国人要是不愿亲自统治这个国家,势必要找一位亲英的当地君主。当时的做法是间接控制。否则只会造成大乱和杀戮。1760年2月,克莱夫再次启程回国时,英国是唯一留在印度的欧洲强国。在四年多的时间内,他为印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人虽保留了贸易货栈,但势力却一扫而光,九年后,法国解散了印度公司。克莱夫当时聚敛了二十五万英镑财产,按当时的惯例,他受封成了一名爱尔兰贵族。不过,印度还有使命留待他完成。

当代人不应误解英国在印度扩张中扮演的角色。内阁从未直接参与印度的冲突,虽说皮特欣赏克莱夫的才干,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但他对这些事件却影响甚微。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局势复杂,皮特放手由克莱夫处理一应事务,自己仅仅提供建议和支持。东印度公司是一家商贸机构。董事们都是商人。商人看重的是利润,不想发动战争,对军队和霸占的土地上的开销斤斤计较。鉴于幅员辽阔的南亚次大陆动荡不定,他们只好违心地控制越来越多的领土,到了最后,几乎是无意之间,他们建立了一个比莫卧儿小,却肯定比莫卧儿太平的帝国。称这个过程是“英帝国主义扩张”纯属信口雌黄,如果按这种说法,英国是存心夺取政权。说到印度,有人说得好,建立大英帝国纯属无心之举。

克莱夫的战绩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也生出了不少事端,他回国后的几年中,不列颠在印度历史上了留下了不光彩的几页。东印度公司的目标是牟取利润。如何治理国家,他们不清楚,也不想管,只要局势稳定,生意兴隆就行。他们废黜了年老体衰的米尔·贾法尔,继任的傀儡刚一露出不满情绪,他们又发动了一场血腥战争,然后将孟加拉王位标价出售。员工收入微薄,常常向当地居民索取贿赂、礼物以及各种见不得人的外快,公司甚至还为这种风气推波助澜。腐败、非法敛取巨额钱财的丑闻不胫而走,传到了英国。公司董事们这才如梦方醒,他们不仅丢掉了利润,还丢了好名声。他们求助克莱夫,请他出任统治印度全境的总督,1764年6月,他最后一次启程前往印度。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高压手段,其意义比普拉西大捷更加深远。他的成功让莫卧儿皇帝动了心,请他将英国的保护领地拓展至德里和印度北方全境。克莱夫谢绝了他的请求。克莱夫早就怀疑东印度公司能否承担帝国的重任,早在五年前,他就致信皮特,提出将公司收归国有,由国王行使在印度的主权。可惜这个建议被忽视了将近一个世纪。与此同时,莫卧儿大帝得到了该公司提供的一笔财政援助,将管理财政的大权回报给了该公司。但司法权仍掌握在莫卧儿的手中。这种职责分工不会长久,很快就会出大问题,但至少是一个进步。英国人掌管了钱袋子,克莱夫写道,“权力如今暂寄在唯一一个安全之地。”1767年1月,他返回英国。英国公众孤陋寡闻,却又喜欢吹毛求疵。下议院质问克莱夫。他慷慨陈词,为自己做了辩解。他指出,靠他东奔西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才“取得了一个幅员辽阔、版图超过欧洲任何一个王国的帝国。他们一年有四百万英镑的收入,以及等额的贸易”。说到他名下的财产,他义正词严地说了如下一段名言,“鉴于普拉西大捷后的地位,我处处表现出的克制难道不配称颂?一位伟大的王公仰我鼻息;一座富庶的城市任我主宰;财大气粗的银行家争相博我欢心;我走过一座座只为我洞开的大门,两边堆满了金银珠宝。议长先生,此时此刻,连我都想不到自己如此克制。”下议院一致通过一项决议,“罗伯特·克莱夫勋爵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克莱夫难消心头的怨恨与苦楚,几年后,他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克莱夫的继任者是一位功绩与他不相上下的伟人,但经历与出生却截然不同。沃伦·黑斯廷斯家道贫寒,但他祖上却是伍斯特郡的大户。奥利弗·克伦威尔战争期间,他的曾祖父卖掉了戴尔斯福特的宅子,黑斯廷斯从小就梦想有朝一日赎回祖产。他幼年丧母,一位叔父将他养大成人,送他去威斯敏斯特求学。他在古典文学上造诣颇深,老师希望他上大学。但叔父却坚决不肯,将他送到了印度。那一年,他十六岁。

克莱夫春风得意那段时间,他一直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小职员。克莱夫最终离开印度一年后,黑斯廷斯入选加尔各答参议会,成了一名议员。在这个责任有限但又职责明确的职位上,他目睹了无处不在的贫困和混乱。公司职工不惜牺牲雇主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继续大肆敛财。马拉塔人占领德里,又对奥德省虎视眈眈。马德拉斯,甚至连一向安定的孟买都有卷入内战之忧。1769年至1770年,孟加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饥荒。经受了这些苦难,沃伦·黑斯廷斯始终处处节俭,他求名、想权,希望攒够钱赎回戴尔斯福特的祖宅。他不眼红别人敛财,因为他不贪婪成性。1772年,他出任孟加拉总督,虽经历了天灾人祸,这里依然是一个富庶的省份。他决心做好两件大事:保住公司的利润,让英国人收税。这时候,险些让议会谴责克莱夫的传言已深入了英国人的人心。来自东方的富有冒险家为这个新帝国树了名声,也毁了它的威名。他们财大气粗、举止傲慢,不甘屈就他们出生的社会,又爆发得太快,融不进贵族阶层。用他们的话说,叫“Nabob”[5]们,意思虽一样,但与“Nawab”[6]一字之差,大不列颠的各个阶层对他们又妒又恨。但对他们取得阿尔乔特与普拉西大捷的勇气与磨炼,以及洗雪黑牢之辱,却视而不见。这种情况并非有失公允,由于许多大财主只顾埋头发财,谁也顾不上克莱夫。年迈的查塔姆说,“印度罪孽深重,天地不容。”嫉妒、愚昧、感情用事汇成一股热潮,强烈要求改革。怨言并非空穴来风。九年来,公司职员从孟加拉民众手中搜刮了近300万英镑,统统落入了个人的腰包。改革的急先锋偏巧又是诺斯勋爵。

诺斯尽力而为。他的口号是“约束大人物”,黑斯廷斯出任孟加拉总督的第二年,诺斯敦促议会通过了《诺斯法案》。这项法案并非一无是处。印度的英属殖民地并非统一管理。孟买与马德拉斯归属常驻加尔各答的“总督”管辖,沃伦·黑斯廷斯是第一任总督,年薪两万五千英镑。但为了避免专权,法律削弱了总督的权力。按规定,孟加拉太守、董事会、总督以及约束总督、对他行使否决权的参议会分掌权力。这些年来,黑斯廷斯一直要打碎身上的这套桎梏。他的主要对手是新同僚菲利普·弗朗西斯,也就是那位替威尔克斯讨还公道,猛烈抨击内阁的那篇《朱尼厄斯来信》的大名鼎鼎的作者。弗朗西斯一直暗中或公开与他作对。但黑斯廷斯心中有数,也决意要去完成。虽说他天性脾气暴躁,但他学会了隐忍和坚持。英国内阁一度想召他回国。后来,参议会两名愚不可及、与他作对的议员去世,没过多久,法国又受美国革命的鼓动,希望夺回在印度的大权,再次对英国宣战。黑斯廷斯终于能放手行动。他的自由来得正是时候。

1778年,一支法国舰队驶近印度南部沿海,迈索尔藩王海德·阿里[7]出兵卡纳蒂克。马德拉斯英国总督遭手下腐败的官员囚禁,孟买与马拉塔人交上了火。黑斯廷斯执政的六年中,各种忧患接踵而至。他手下的海军不敌法国人,虽说打了不下五仗,仍无力阻止法国人登陆马德拉斯沿海。马德拉斯政府经过整肃后,重新焕发了生机。参加过普拉西战役的爱·爵士英雄不减当年,他奉命带兵匆匆南下。1883年,他在波多诺伏大败海德·阿里,一年后又击败了他的儿子蒂普苏丹。英方与马拉塔人举行了和谈,截至1783年,只剩下法国人贼心不死,但一纸《凡尔赛和约》葬送了他们的一切希望。英国在美洲丢了一个帝国,却在印度建立了一个帝国。

这一系列行动劳民伤财。英国为美洲殖民地、欧洲战争以及海战疲于奔命,无论是财力,还是物资,都爱莫能助。黑斯廷斯只能就地取“财”。孟加拉的居民较为富裕,多亏了英国人的武装和领导,保了他们的平安,他们理应支付保护费,于是黑斯廷斯毫不客气地向他们索取。就这样,他筹集到了资金,拯救了孟买与卡纳蒂克,再一次免了孟加拉生灵涂炭之灾。看不惯他与东印度公司的人不失时机地指出,他筹集的二百万英镑,花在战争上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余的流向大家心知肚明。不过,黑斯廷斯本人不爱财,并没有趁机大捞一笔。他于1785年回国,当地居民多半惦记着他的恩德。与当时在印度的许多英国人不同的是,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当地语言。他喜欢与印度人交往,为此还受过克莱夫的斥责。虽说他出身名门、祖上显赫,但他向来没有种族、肤色和宗教歧视。

起初,黑斯廷斯在英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礼遇。他的成就与战绩多少弥补了英国在美洲蒙受的耻辱和损失,另外东印度公司也多亏了他的贡献。他回国一年后,小他几岁的皮特推出了一个《印度法案》,规定管理委员会接受内阁的领导,并且接管了东印度公司的政权。黑斯廷斯不赞成这一决定。虽说总督因此摆脱了诺斯有欠考虑、经由加尔各答参议会强加给他的桎梏,但人事任免权却落入了皮特的亲信和幕僚亨利·邓达斯之手,由邓达斯主政管理委员会。其实,一大批胸怀大志、正直廉洁的苏格兰年轻人陆续填补和充实了印度的行政职务,由于克莱夫与黑斯廷斯的功劳,他们如今多半不必受贿或捞取外快就能维持生计。这都是好现象,但议会却对查塔姆斥责的“乌鸦一般黑”耿耿于怀。回到了英国,那些“财主们”依然张扬跋扈、庸俗本性难移。黑斯廷斯回国后不久,议会就着手对他调查。虽说找不出他贪污腐败的证据,但他与各党派处事时态度傲慢、疏于世故。以伯克、福克斯和谢里登为首的议会执意要置他于死地。菲利普·弗朗西斯在加尔各答一次决斗中被黑斯廷斯所伤,他居心叵测地在黑斯廷斯的政敌中煽风点火。议会又动用检举告发这个古老的手段对付黑斯廷斯。1788年2月13日,审判在威斯敏斯特宫进行。这一审就是七年多。议会彻查、谴责、曲解又认可、赞扬了黑斯廷斯执政印度期间的点点滴滴。最后他被无罪释放。虽说这个案子罗列的许多罪名有失公允,令人费解,但这套程序却向公众和世界宣告,英国民众拥护伯克的主张,治理印度应以“欧洲、非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现存的法律为准,即能明辨是非、人类牢记心中的平等与博爱”。

为了给自己辩护,黑斯廷斯几近破产。幸好东印度公司支付了他丰厚的薪水,让他赎回了祖业,多年以后,他到下议院就印度事务作证时,下议院全体议员脱帽向他致敬。他此后再没从政。但比起欧洲的老对手,他幸运了许多,有几个不是早已身首异处,就是倾家荡产。后人洗清了辉格党对他的毁谤,替他恢复了名誉。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展望一段英属印度史。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的势力也随之大肆扩张。法国革命前夕,东印度公司的势力仅限于孟加拉省,以及马德拉斯港与孟买港周边的几个狭长地带。滑铁卢战争后,它的势力范围涵盖了除西北部以外的次大陆全境。

控告沃伦·黑斯廷斯可以说是英属印度史的一大转折点。身份低微、才华出众的公司职员再难掌握大权,自此以后,总督一职一直由靠自己出人头地,或出身英国显赫门厅的人担任,比如不服约克敦一仗的康沃利斯侯爵、韦尔斯利侯爵、明托勋爵、黑斯廷斯侯爵、阿默斯特勋爵,以及达尔豪西勋爵。其实,这些人是国王的全权代表,他们不想聚敛钱财,也不愿伦敦闭目塞听的内阁瞎指挥,只想着讨好英国的权贵,好为所欲为,又无后顾之忧。诚然,有许多事有待他们去处理。1785年,英国人不惜人力和财力,扶持一位印度藩王统辖邻近马德拉的卡纳蒂克。海德·阿里从莫卧儿手中夺得了绵延至西海岸的迈索尔邦,可惜在他觊觎印度南部全境的儿子蒂普苏丹的统治下,这个邦民不聊生。在南亚次大陆中南部,海得拉巴尼扎姆[8]软弱无能,维持不了德干的秩序,成了德里傀儡皇帝的一个附庸。此外是马拉塔人,他们是一个部族军事同盟,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印度教徒,他们轻装快马,来去无踪,行动神速,自古与伊斯兰教徒莫卧儿人为敌,渴望建立自己的印度教帝国。靠着奥德这个弱小的邦,唯独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孟加拉免遭了动荡之苦,平安无事,但也不保险。

不久,康沃利斯不得不出手教训一下蒂普,18世纪最后十年,他连年征讨,占领了迈索尔邦大部,逼蒂普交出了另一半领土。路易十六上断头台那年,一个无名之辈接替了康斯沃斯,他想解决纷争,无奈印度统治者却不断聘请法国军官,按欧洲风格训练自己的军队。1798年,韦尔斯利侯爵奉命解决这个心头之患。埃及凯旋后,拿破仑企图建立一个东方帝国,主动提出支持蒂普,后者正着手筹建一支训练有素、法军风格的军队。法英之间的较量再次笼罩着印度。法国海军可能从地处印度洋的法属毛里求斯岛出击,韦尔斯利当机立断,立即给蒂普开出了一个“军援”,条件是蒂普遣散法国人,解散军队,缴纳东印度公司的保护费。

蒂普宁战不从,1799年,他被赶回首都塞林伽巴丹,被杀身亡。韦尔斯利随即吞并了迈索尔的外围地区,将被海德·阿里霸占的其余领土交还印度太守。可惜好景不长。法国建立东方帝国的野心受挫尼罗河一战后,韦尔斯利又盯上了卡纳蒂克。后者政府暴虐,不得人心,1801年,他拿一年的薪水打发走了太守,将卡纳蒂克纳入了马德拉斯管辖区。同一年,他又对奥德省如法炮制,但在这里却步履维艰。太守虽有英国人的保护,却管不住手下胡作非为的军队和欧洲贪得无厌的投机分子肆意掠夺和盘剥自己的子民。韦尔斯利对他强行采取了军援。作为回报,除了勒克瑙及周围的一小部分外,他将大部分领土割让给了英国人,除东印度公司同意的人外,其余为他效力的欧洲人一概遣散,同时保证按公司的意见治理国家。

他将马拉塔人留到了最后。几年前,他们占领了德里,俘虏了莫卧儿皇帝,挟后者要求孟加拉纳供。马拉塔人这时候却闹起了内讧。他们的首领逃出德里,向韦尔斯利求援。韦尔斯利帮他收复了首都浦那。其余的马拉塔人因此对英国人宣战,经过一场恶战,韦尔斯利的弟弟,后来的威灵顿公爵在阿萨依等地打败敌军。韦尔斯利也强行对他们采取了军事援助,奥里萨邦与德里省的大部分地区落入了英国人之手。“短短七年时间,”一位著名史学家写道,“他就一改印度的版图,发动他的同胞开拓领土,一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止步阿富汗崇山峻岭前……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手段简单粗暴、野心勃勃。其实,他们采取的每一次行动,无不顾及事关民众的利益。十八世纪的印度类似于五世纪的欧洲。韦尔斯利明白,英国人的统治仅仅是为了避免杀戮、专制和无政府状态,并且果断地将他的信念付诸实施。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历经了数个世纪才趋于稳定,平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英国当局在短短五十年内就在印度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东印度公司的看法却截然相反。董事们仍希望做生意,不想东征西讨,由于他们的反对和抨击,韦尔斯利于1805年辞职。”

接替他的明托勋爵接到明确指示,不得再扩张领土,明托“不辱使命”,暂缓了领土扩张,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韦尔斯利开展的平叛大业要么完成,要么就此偃旗息鼓。他强令印度各地统治者解散军队,致使许多官兵无所事事、愤愤不平,结伙打家劫舍。再加上马拉塔人把英国的中立当作软弱可欺,为他们撑腰,这些土匪开始祸患印度中部地区。1814年,黑斯廷斯侯爵出任总督,不得不出动大部队剿匪。见取代莫卧儿帝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马拉塔人仓促起兵反叛。黑斯廷斯平息了叛乱,废黜了他们的首领,将浦那纳入孟买管辖。如今,东印度公司违心、几乎是身不由己地主宰了印度四分之三的国土。

【注释】

[1]印度港市。

[2]本地治里直属区的首府。

[3]蒂鲁吉拉伯利的旧称。

[4]即西拉吉—乌德—多拉,1728? —1757年,孟加拉统治者,1756—1757年在位。

[5]在印度发了大财的英国人;富翁、大财主。

[6]印度莫卧儿帝国时代的太守或藩王。

[7]印度南部卡纳蒂克邦的旧称。

[8]18世纪至1950年间海德拉巴的君主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