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战烽火再起
君主制的复辟和随之而来的反动派的残酷压榨迫使希腊人民再次拿起武器。
1946年2月13日,希腊共产党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决议称:“全会在衡量国内因素以及巴尔干和国际局势以后,决定立即组织新的武装斗争,反对保王法西斯暴政。”3月30日夜,即希腊政府举行议会选举的前夕,希共领导的游击队进攻了色萨利地区的奥林匹斯山附近的政府军,标志着新的革命斗争的开始。
1946年10月26日,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希腊民主军总司令部在山区成立,由抗击德意侵略期间担任马其顿地区的全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师师长马科斯出任总司令。到1947年春,民主军总人数已增至1.3万人,后又逐渐增至2.3万人,活跃在希腊北部和伯罗奔尼撒地区。
民主军虽缺乏现代化装备,但作战勇猛顽强,希腊政府陷入困境,只得向英国求救。然而日趋衰败的大英帝国此时早已自顾不暇,美国便很自然地成为它的一根救命稻草。
早已想填补真空,欲取英国在地中海霸权而代之的美国对英国的求援立即作出积极回应。杜鲁门总统在1947年3月12日发表日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咨文中,要求国会“授权在截至1948年6月30日为止的时期内给予希腊和土耳其为数4亿美元的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了为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的国会法案。
到1949年中,希腊根据杜鲁门援助计划共得到6.48亿美元的援助,其中5.29亿用于内战中的军事需要。仅在1947年的最后5个月中,美国运给希腊的军事装备即达7.4万吨,其中包括大炮、俯冲轰炸机和凝固汽油弹等。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为了镇压希腊人民的革命斗争,共训练了66%的希腊陆军,供应食物、武器和军火给20万名士兵、5万名宪兵、1.1万名水兵和8000名空军驾驶员。到1950年,根据美国政府透露,美国已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了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约有一半是以军援方式提供的。
不少美国军人还直接卷入希腊内战。1947年11月,成立了美希联合总参谋部,大批美国军事顾问为希腊军队制订作战计划。1948年时,有250名美国军官在师一级指导希腊军队的战术活动。有如此多的外国军人卷入希腊的军事冲突中,已经很难说是什么希腊内战了!
然而希腊人民仍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先后粉碎了美国反动派的1946年的“秋季围剿”、1947年的“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
1947年12月24日,希腊临时民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由马科斯担任临时民主政府总理兼军事部长。它所颁布的纲领称:临时民主政府最迫切的任务是“使希腊从外国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恢复希腊的独立,让民主制度在希腊获得胜利和实现希腊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然而国际形势的变化却对希腊共产党人变得越来越不利。最初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对希腊民主军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支持的。
1947年1月,南斯拉夫召回驻雅典使馆的武官。同年8月,南斯拉夫代办和使馆人员撤离回国,在南斯拉夫的布尔基斯则为希腊民主军战士专设了一个训练营(18)。
然而当1948年南共和共产党情报局决裂,而希共又是站在共产党情报局一边的时候,南斯拉夫对希共便停止支持,希腊民主军因此也失去了一条重要的补给线。
当然,苏联的态度还是最重要的。苏联在联合国等国际会议上,对美英帝国主义侵略希腊,以及希腊反动派在美英唆使下不断对北方邻国进行挑衅的行为曾经进行过揭露和反对。
但对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莫斯科却迟迟不肯表态,如马科斯曾指出,莫洛托夫最初允诺,只要希腊民主军一建立起自己的政府,苏联就会立即予以承认。但当临时民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后,苏联却以须看美英方面有何反应为托词,一直保持沉默,最后不了了之,对希腊民主军在精神上是个很大的打击。
据德热拉斯的记述,在1948年2月10日,斯大林在同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领导人的会晤中曾坦言:“希腊的起义必须放弃,他们完全没有成功的希望。你认为英国和美国——美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会允许你去切断他们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吗?胡说!而且我们没有海军,希腊的起义必须停下来,而且越快越好。”(19)
据某些权威人士断言,当时斯大林的这番话并未被希共领导人获悉。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当时在希共领导层中关于如何进行这场战争也形成两种意见:一种主张打游击战,不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马科斯为代表;另一派则主张打攻坚战,不惜代价和政府军争夺大小城市,尽快在希腊北部建立一个自由区,以总书记扎哈里阿泽斯为代表。随着时间的转移,扎哈里阿泽斯的意见逐渐占上风,到1949年1月,马科斯被解除军事指挥权。
1947年12月,希共领导人调集大批民主军强攻科尼察,希望把它拿下来作为希腊临时民主政府的所在地,但结果未得手。
1948年4月,希腊政府军3个师在美国军事顾问指挥下对鲁梅利地区的民主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民主军坚守阵地,经一月苦战,在付出2000人伤亡的代价后,只得后撤。
1948年6月,希军对民主军的坚固据点格拉莫斯发动猛烈进攻,民主军坚守40天后始弃守。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民主军曾连克西北部的几个小城市,但均未能坚守住。
1949年1月和4月,民主军曾两次向政府呼吁停火,但均未有结果(20)。
1949年8月,民主军的一些据点如维特西等在政府军围攻下均告易手。
1949年10月16日,希腊临时民主政府通过电台发表《告人民书》,宣布民主军停止战斗。
为期三年多的内战至此宣告结束。
原载《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注释】
(1)格列奇科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262—267页。
(2)尼·玛·贝洛:《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7页。
(3)李巨廉、金重远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216页。
(4)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希特勒的欧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1149页。
(5)R·李贝尔爵士:《当希腊人和希腊人面对面》,伦敦,1950年,第39页。
(6)哈里曼:《特使》,三联书店,1978年,第368页。
(7)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651页。
(8)W·C·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卷,伦敦,1954年,第198页。
(9)艾登:《艾登回忆录·清算》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841—842页。
(10)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761—762页。
(11)《斯大林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398页。
(12)兹玛科·施陶布林格:《铁托的独立道路》,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13)普罗科庇斯·帕帕斯特拉蒂斯:《二战期间英国对希腊的政策》,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00—201页。
(14)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735页。
(15)D·乔治·库苏拉斯:《革命和失败》,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年,第196—197页。
(16)阿诺德·托因比主编:《欧洲的重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620页。
(17)L·伍德沃德:《二战中英国的外交政策》第3卷,伦敦,1971年,第437页。
(18)彼得·卡尔沃科雷西编著:《国际事务概览(1947—1948)》,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237—238页。
(19)《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94页。
(20)彼得·卡尔沃科雷西编著:《国际事务概览(1949—195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63—1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