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大事记
波黑总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长期被土耳其统治。
1878年7月 根据柏林会议决议,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交由奥匈帝国占领和管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
1908年10月7日 根据俄奥外交大臣的秘密协定,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此举引起南部斯拉夫人的强烈愤恨,由此引发波斯尼亚危机。
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青年波斯尼亚”成员刺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2月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10月起称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4月 德意入侵南斯拉夫,波斯尼亚被并入克罗地亚独立国,黑塞哥维那被意大利占领。
1946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起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71年 波黑境内的穆斯林正式被确认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波黑内战爆发前,穆斯林占总人口的43.7%,塞尔维亚族占总人口的31.40%,克罗地亚族占总人口的17.5%,另有南斯拉夫族占总人口的8%。
1991年12月 克拉伊纳塞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其中包括东斯拉沃尼亚,但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1992年3—4月 波黑的克罗地亚和穆斯林居民投票赞成独立。塞尔维亚居民抵制此次投票。波黑内战开始。
6月 塞尔维亚部队包围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1993年1—2月 由前南斯拉夫问题委员会两主席万斯(前美国国务卿)和欧文(前英国国务大臣)主持的有关波黑问题的和谈先后在日内瓦和纽约举行,参加和谈的波黑三方领导人为卡拉季奇(塞族)、博班(克族)和伊泽特贝戈维奇(穆斯林族)。万斯和欧文提出的和平计划为:未来波黑划分为10个省,其中萨拉热窝由3族共管,解散现波黑政府,代之以3族组成的9人委员会,未被接受。
4月29日 联合国建议为波黑人建立安全区。
5月7日 安理会宣布萨拉热窝、比哈奇、戈拉日代、斯雷布雷尼察、图兹拉和热帕为“安全区”。
6月4日 安理会决定派蓝盔部队保卫波黑的安全区。波黑政府批评这个决定,认为这样会使其他地区变成不安全区。
1994年3月 波黑穆、克两族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联邦,并通过联邦宪法。
4月10日 北约飞机空袭波黑的塞族阵地,以阻止他们进攻安全区。
4月 俄国与美、英、德、法共同组成五国联络小组。
7月6日 五国联络小组正式提出波黑和平计划,建议将波黑49%的领土划归塞族,而另有的51%的领土则划归穆克联邦。
7月18日 穆克联邦宣布接受该计划。
8月3日 波黑的塞族议会拒绝该和平计划,但准备就此进行全民公决。
8月4日 南联盟通知关闭同波黑塞尔维亚接壤的边界。
11月 塞尔维亚部队向波黑西北部的比哈奇周围大举进攻。
12月 俄国在安理会否决了有关制裁波黑塞族的决议,并建议允许塞尔维亚和波黑塞族建立邦联。
12月23日 波黑政府和波黑塞族在联合国调停下签订停火4个月的协定。
1995年3月 穆族在北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得手。
5月 塞族进行反攻,取得胜利,北约对塞族阵地实施空袭,俄罗斯对此表示不满。
7月 波黑塞族占领斯雷布雷尼察安全区。
7月 穆族请克罗地亚出兵,克派军与波黑境内克族和穆族联合,对波黑西部塞族发动进攻,使波黑塞族失去20%的领土,从而切断了塞尔维亚人通往“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主要通道。
8月 克罗地亚部队在克境内向塞族占领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了克拉伊纳。
11月21日 克罗地亚塞族与克罗地亚政府签订和约,同意将他们控制的东斯拉沃尼亚地区纳入克政府控制的范围。
11月21日 在美国主持下,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奇曼和波黑共和国主席团主席伊泽特贝戈维奇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签署关于波黑和平的《代顿协议》,协议规定:波黑在其国际承认的边界内继续作为主权国家存在,正式名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内部分为穆克联邦和塞族两个政治实体,由穆、克、塞3族组成共同主席团、议会、宪法法院和政府;3族轮流担任主席团主席,主席团成员和议员在国际监督下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按51∶49的比例划分领土,萨拉热窝划归穆克联邦;南联盟承认波黑,并互派大使。历时3年半的波黑内战结束。据不完全统计,波黑内战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沦为难民,65%的工厂遭到破坏,1000多个村镇遭到毁灭,物质损失多达1000多亿美元。
12月14日 在法国的爱丽舍宫举行了《波黑和平协议》的正式签字仪式。
2006年3月5日 克罗地亚塞族前领导人、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总统(1991—1992年在位)巴比奇在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看守所自杀身亡。
2008年7月21日 波黑塞族前领导人、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在逃亡十余年后,在塞尔维亚被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