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总统府,《华沙条约》在这里签订
194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政权变更,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希腊、土耳其的局势也岌岌可危。西欧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3月17日,为保卫西欧的安全,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5国经过协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又称《布鲁塞尔条约》。条约规定,当任何成员国遭到侵略时,其他成员国必须给予一切援助。紧接着,5国着手加强装备,进行各种军事演习。
《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并没有完全消除西欧各国心头的不安全感。他们感到依靠自己这点单薄的力量难以抵御苏联,还得寻找一个能和苏联抗衡的有实力的伙伴,而这个理想伙伴非美国莫属。
1948年7月6日,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塞尔条约》的5个缔约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北大西洋安全体系问题。在长达8个月的会议上,西欧和美国讨价还价,争吵不断,最终达成了一个包括序言和14项条款的《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成员国会议
1949年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冰岛等12国代表聚首华盛顿,在美国国务院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文缩写NATO。条约声明北约将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持和平与安全”,矛头直指苏联及东欧各国。
到1951年底,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已增加到35个师、3000架飞机、700艘舰艇。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5月6日北约又接纳了联邦德国,并允许它重新拥有军队。1982年,西班牙也正式加入北约。美国借助北约组织,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
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
北约咄咄逼人的气势令苏联深感不安。苏联意识到:只有建立实力强大的军事集团,才能和北约分庭抗礼。于是苏联针锋相对,联合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7国,于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华约组织的总部设在莫斯科,建立了华约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以及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从此进入两大阵营、两种社会制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时代,美苏冷战全面铺开,欧洲彻底分裂,东西方彻底分裂。
华约的解体
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华约6个成员国(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一项议定书上签字,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的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磋商委员会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华沙条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和会议公报,至此华约正式解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