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科学史研究往往对历史学的这种主观性并无自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被看作一门历史学,而是被看作科学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与一般历史学不同,科学史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套衡量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不重要的“客观”标准,那就是当代科学的现成结论。科学史无非是拿着当代科学的各种成就,那些公式和数据之类,挨个去追溯一下它们是被谁在哪一年发现的。
但这种编史策略并非没有主观观点,相反,它蕴含着更多的偏见。自觉的偏见往往能成为独到的洞见,而无所自觉的偏见就仅仅是一种盲目了。
首先,这种科学史观蕴含着一种陈旧的科学观,即认为科学是由一条一条的客观命题累积起来的。在这一方面,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托马斯·库恩之后的科学哲学进展,基本上已经更新了这种认识,我们暂时不多展开了。其次,这种策略下找到的诸如“某某在几几年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历史知识”,往往也是过分简化或者干脆是牵强附会的产物。因为我们只是站在当代的视角去衡量,而并未深入历史的语境,这些知识都是被剥离了语境,没有上下文的刻板断言。
这类科学史编史风格,被称为“辉格式的历史”,或者说“历史的辉格解释”。这是科学史家巴特菲尔德提出的一个概念。辉格党是英国自由党的前身,辉格党人写他们的党史,会把历史描写成简单的黑白二分的斗争史,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辉格党战胜托利党……总之,历史就是不断朝向辉格党的最终胜利而展开的。
当然这种历史态度不是辉格党的专利,许多宗教教会史都采用这样的写法,其他一些党派史也是这个模式,早期的科学史更是其中的典型。科学史被描述为理性战胜迷信,真理战胜谬误,科学战胜宗教等这样一种伟大的斗争历程。
这种历史显然是极其简单化的。当然,任何历史都避免不了某种简单化,要在浩瀚的史料中摘取出某些线索来,历史学家肯定是带有某种自己的视角或偏见的。问题还是在于,做历史有什么用?科学史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做科学史的意义就在于自我夸耀或提高民族自信心,那么辉格史的做法可能就是最有效的,民族主义往往喜欢构建类似的历史神话,例如希特勒对日耳曼民族史的塑造。必须承认这类神话对于培养民族感情的目的而言是有效的。
在中国,早期的科学史也承担着培养民族自豪感的使命,比如在介绍某些定律或现象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东西在西方是由谁在几几年提出的,而中国人在几几年早已发现了,“比西方早了N百年”。
直到今天,国内许多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仍然是这个目的,就是一门心思在中国古代挖掘出那些“比西方早N百年”的成就,以此来证明咱中国人特别了不起。但仔细想想,这个也真没什么意思。我们过去越是牛,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落后得越厉害,古人再怎么聪明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好比说一个高考落榜的学生成天嘀咕说:看那个高考状元,想当年门门功课不如我,我学会打酱油的时候他还在地上爬……这类吹嘘(无论是真是假) 根本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自豪感或自信心,反而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