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湾诸国
海湾地区的历史沿革
海湾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海湾地区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时代以及公元前2700年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阿拉伯人创造的文明与波斯人创造的文明交相辉映。发达的商业贸易是海湾地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海湾地区北侧的巴士拉和海湾地区西侧的西拉夫曾经是古代世界的著名商埠。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商船相继驶入海湾水域,欧洲人逐渐取代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成为海湾贸易的主宰者。
葡萄牙人于15世纪末到达马斯喀特,1514年占领霍尔木兹,继而控制巴林。此后,葡萄牙人与奥斯曼帝国以及波斯萨法维王朝在印度洋水域激烈角逐。1517年,葡萄牙人的舰队在吉达败于奥斯曼帝国的舰队,被迫退出红海水域。17世纪初,波斯萨法维王朝国王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击败葡萄牙人,占领巴林,夺取霍尔木兹。1660年,阿曼的亚阿里巴部落赶走葡萄牙人,夺取马斯喀特。17世纪末,亚阿里巴部落赶走波斯人,夺取巴林。18世纪前期,波斯的统治者纳迪尔沙重新占领巴林和马斯喀特,控制海湾的东西两侧。18世纪中叶,索哈尔的统治者和阿曼阿布·赛义德王朝的创始人艾哈迈德·本·赛义德赶走波斯人,夺取马斯喀特。[225]
自18世纪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开始进入海湾,海湾东侧的港口城市布什尔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驻海湾专员的所在地。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延伸到自科威特至亚丁的整个阿拉伯半岛东部和南部边缘。英国殖民当局通过与地方统治者签署保护性协议,逐渐控制海湾水域以及印度洋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226]至一战结束时,海湾俨然成为英国在东方的内湖。然而,海湾地区并非英国的殖民地,亦非处于英国当局的委任统治之下。英国殖民当局与海湾地方统治者签署的条约,局限于外交的层面,旨在排斥其他列强插手海湾事务。英国殖民当局在海湾地区并未引入触及传统秩序的经济社会改革,而是极力寻求与海湾地方统治者的政治合作,扶植海湾地区的君主制,强化海湾君主统治民众和驾驭社会的权力。英国殖民当局在海湾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导致海湾地区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1971年特鲁希尔条约的终止,标志着英国主宰海湾地区的时代落下帷幕。继英国之后,美国逐渐成为影响海湾地区的主要外部势力。
海湾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的发现和石油经济的繁荣,构成海湾国家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30年代,石油工业在海湾地区悄然崛起。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海湾地区与国际社会交往的纽带,海湾地区的经济生活开始融入世界市场。石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导致海湾地区的深刻历史变革。伴随着石油财富的增长,海湾诸国相继崛起,海湾地区的传统秩序逐渐解体,现代化进程随之启动。
海湾诸国地处相似的自然环境,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历史渊源,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根深蒂固的血缘传统构成海湾诸国的共同特征。海湾诸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生活的突出现象,是传统部落贵族与王室之间力量对比的剧烈消长以及国家职能的不断完善和威权政治的逐渐强化。石油时代,海湾诸国延续君主制的政治制度,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巴林的哈利法家族、卡塔尔的萨尼家族、阿联酋和阿布扎比的纳赫延家族、阿曼的阿布·赛义德家族长期垄断国家权力和经济命脉。海湾诸国的统治者凭借丰厚的石油收入,不断强化君主制度,普遍实行党禁,排斥民众的政治参与。
海湾地区沙漠居多,居无定所的游牧活动盛行。“阿拉伯人的沙漠如同公海一般,商旅驼队和游牧部落宛若在海面移动的船只。”[227]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海湾诸国长期以来缺乏明确和稳定的边界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海湾地区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作为海湾大国的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开始觊觎海湾小国的领土,边界争端不断。英国的“保护”,使得海湾小国免遭兼并的厄运。80年代,海湾地区风云变幻,沙特阿拉伯与海湾诸国成立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集体安全与防御体制,旨在共同抵御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威胁。进入90年代,海湾诸国放弃不结盟的外交立场,积极寻求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保护,巴林成为美国第五舰队的总部所在地。然而,海湾国家并非实行一致的外交政策。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支持伊拉克而中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阿联酋和阿曼则始终保持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期间,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中断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阿曼则依然保持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228]
科威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和海湾的西北部,地处海湾大国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之间,毗邻阿拉伯河出海口,国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根据1998年的官方统计,科威特总人口为223.7万,其中本土公民占34%,外籍人口占66%。科威特本土公民系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超过80%属逊尼派穆斯林,余者为什叶派穆斯林。
科威特国的创立者是欧特布部落的萨巴赫家族,系阿纳宰部落的分支。欧特布部落祖居阿拉伯半岛中部的纳季德高原,包括从事农业的定居者和追逐水草的贝都因人。17世纪末,欧特布部落的定居者约30个家族为躲避饥荒,自纳季德高原的哈达尔一带迁至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海湾沿岸,依附于哈立德部落。“科威特”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小城堡”;科威特作为地名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最初特指哈立德部落建立的城堡。[229]
18世纪中叶,兴起于纳季德高原的瓦哈卜派击败哈立德部落,欧特布部落萨巴赫家族趁机夺取科威特城,创建科威特埃米尔国,第一任埃米尔是萨巴赫家族的舍赫萨巴赫·本·贾比尔(1752—1756年在位)。1756年萨巴赫·本·贾比尔死后,其子阿卜杜拉继任埃米尔,是为阿卜杜拉一世(1756—1814年在位)。此间,同属欧特布部落的萨巴赫家族与哈利法家族日趋对立,哈利法家族遂离开科威特,移居卡塔尔半岛,直至进入巴林,萨巴赫家族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230]
1775年,阿卜杜拉一世与英属东印度公司签署贸易协议,进而寻求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保护。第五代埃米尔阿卜杜拉二世(1866—1892年在位)当政期间,科威特转而寻求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于1871年接受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赐封。[231]与此同时,科威特与巴士拉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渐密切,法奥地区的枣椰林成为科威特埃米尔的重要财源。[232]1896年,萨巴赫家族的穆巴拉克在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夺取埃米尔的权位,成为科威特的第七代埃米尔(1896—1915年在位)。此后,科威特逐渐放弃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从属关系,其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以及沙特家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1899年,穆巴拉克与英国政府签署协议,科威特与英国政府正式建立保护关系。[233]
1915年穆巴拉克死后,其子贾比尔(1915—1917年在位)和萨利姆(1917—1921年在位)相继即位。萨利姆当政期间,萨巴赫家族支持和庇护阿治曼部落,试图抗衡沙特家族,导致科威特与沙特家族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1920年,科威特与沙特伊赫瓦尼战士在贾拉赫发生军事冲突。1921年萨利姆死后,贾比尔之子艾哈迈德(1921—1950年在位)即位。1922年,在英国政府的干预下,科威特与沙特划定边界线,进而确定科威特国家的疆域。[234]
1950年艾哈迈德死后,萨利姆之子阿卜杜拉即位,是为阿卜杜拉三世(1950—1965年在位)。1961年6月,科威特与英国签署新的条约,终止1899年协议,英国政府承认科威特的完整主权,科威特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海湾国家。同年7月,科威特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1963年5月,科威特加入联合国。1965年阿卜杜拉三世死后,萨利姆之子萨巴赫即位,是为萨巴赫三世(1965—1977年在位)。1968年5月,科威特政府宣布废除1961年与英国政府签署的条约。[235]
卡塔尔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部和海湾的西侧,毗邻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巴林隔海相望,由卡塔尔半岛以及邻近的十余处岛屿组成,国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根据1999年的统计,卡塔尔人口约68万,主要分布在首都多哈和乌姆赛义德工业区。卡塔尔的本土居民占总人口的25%,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75%。卡塔尔的本土居民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
卡塔尔半岛的古代居民是迦南人和腓尼基人,其后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卡塔尔半岛。10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卡尔马特派一度统治卡塔尔。16世纪初,葡萄牙人占领卡塔尔半岛。16世纪中叶,卡塔尔半岛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大约在18世纪,塔米姆部落的萨尼家族自阿拉伯半岛内陆移至卡塔尔半岛东部的多哈和瓦克拉赫,依附于欧特布部落的哈利法家族。19世纪中叶,萨尼家族摆脱哈利法家族的控制,在卡塔尔半岛建立埃米尔国,穆罕默德·萨尼成为卡塔尔埃米尔国的第一任埃米尔(1868—1876年在位)。穆罕默德·萨尼死后,其子嘎希姆·穆罕默德继任埃米尔(1876—1913年在位)。19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军队占领阿拉伯半岛东部的哈萨以后,嘎希姆·穆罕默德曾经接受伊斯坦布尔苏丹的赐封。[236]1902年沙特家族占领利雅得后,嘎希姆·穆罕默德与沙特家族结盟,接受瓦哈卜派信仰,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嘎希姆·穆罕默德死后,其子阿卜杜拉·嘎希姆即位(1913—1949年在位)。阿卜杜拉·嘎希姆当政期间,卡塔尔面临沙特家族的威胁,遂寻求英国的支持,于1916年与英国政府签署保护协议,卡塔尔成为英国的保护地。1949年,阿卜杜拉·嘎希姆退位,其子阿里·阿卜杜拉即位(1949—1960年在位)。1960年,阿里·阿卜杜拉退位,其子艾哈迈德·阿里即位(1960—1972年在位),哈利法·哈马德出任首相,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和司法改革。[237]1970年,卡塔尔颁布临时宪法,成立内阁和协商会议。1971年,卡塔尔宣布独立,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238]
“巴林”一词在近代以前泛指阿拉伯半岛东侧巴士拉与阿曼之间的地区,1783年起特指哈利法家族统治的国家。[239]巴林国系海湾西侧的岛国,西距沙特阿拉伯24公里,南距卡塔尔28公里,共有36座岛屿,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巴林的主要岛屿包括阿瓦勒岛(亦称巴林岛)、穆哈拉格岛和西特拉岛。阿瓦勒岛是巴林第一大岛,面积578平方公里,占巴林总面积的85%,首都麦纳麦以及几乎所有的可耕地和油田均位于该岛。穆哈拉格岛是巴林第二大岛,巴林第二大城市穆哈拉格以及国际机场位于该岛。根据1997年的统计,巴林总人口为62.6万,其中本土人口占63%,外籍人口占37%。巴林地处阿拉伯世界与伊朗之间,人口构成明显区别于其他海湾国家,兼有逊尼派与什叶派以及阿拉伯人与伊朗人的双重色彩。
巴林曾经是古代海湾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伊斯兰教诞生前夕,巴林处于波斯萨珊王朝的统治之下。632年,巴林被纳入哈里发国家的版图。新航路开辟以后,巴林一度成为葡萄牙人在海湾地区的殖民据点。1602—1782年,巴林处于伊朗萨法维王朝的统治之下。18世纪后期,阿拉伯人欧特布部落的哈利法家族离开科威特,移居卡塔尔半岛西北部的祖巴拉赫。1783年,哈利法家族在其首领艾哈迈德·哈利法的率领下占领巴林,赶走萨法维王朝的军队。此后,哈利法家族在巴林建立埃米尔国,艾哈迈德·哈利法(1783—1796年在位)成为巴林埃米尔国的第一任埃米尔。[240]
巴林埃米尔国建立初期,哈利法家族缺乏明确的权位继承制度,内讧不已。1869年伊萨·阿里(1869—1923年在位)即位后,确立埃米尔的长子继承制度。[241]1880年和1892年,英国殖民当局与伊萨·阿里两次签署协议,哈利法家族接受英国殖民当局的保护,巴林成为英国的保护地。1923年,迫于英国殖民当局的压力,伊萨·阿里退位,其子哈马德·伊萨即位(1923—1942年在位)。此后,英国殖民当局强化对于巴林的控制,推行司法、行政和财政改革,首开海湾地区政治改革的先河。[242]1942年,哈马德·伊萨之子萨勒曼·哈马德即位(1942—1961年在位)。[243]1958年,萨勒曼·哈马德指定其长子伊萨·萨勒曼作为王储。1961年12月,伊萨·萨勒曼即位(1961—1999年在位),成为巴林第十一任埃米尔。[244]1968年,英国宣布未来3年关闭其在巴林的军事基地,结束与巴林之间的保护关系。[245]
伊朗在海湾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长期坚持对于包括巴林在内的海湾周边地区的领土要求。1957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宣布巴林系伊朗的第十四个省。[246]1968年英国宣布结束与巴林之间的保护关系以后,巴林、卡塔尔、阿布扎比和迪拜试图组建统一国家,旨在共同对抗来自伊朗的威胁。巴林的经济实力不及卡塔尔、阿布扎比和迪拜,却有最发达的政府体系和最多的人口。巴林要求在新的统一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遭到卡塔尔、阿布扎比和迪拜的拒绝,谈判破裂。1970年初,通过英国政府的斡旋,巴列维国王建议巴林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巴林的主权归属。[247]1971年8月,巴林宣布独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卡塔尔半岛与霍尔木兹海峡之间,毗邻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曼,包括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查伊拉7个酋长国,其中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位于波斯湾南岸,富查伊拉位于阿曼湾北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面积8.36万平方公里,其中阿布扎比面积6.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86.7%。根据1997年的统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人口为280万,其中本土居民占24%,外籍人口占7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本土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大都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仅在迪拜占人口多数。
海湾南岸自卡塔尔半岛至霍尔木兹海峡之间的狭长地区,与阿曼具有密切的历史渊源。19世纪中叶,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干预下,海湾南岸以及阿曼湾北岸脱离阿曼,成为英国殖民当局的保护地,统称特鲁希尔阿曼(“特鲁希尔”是英语“休战”一词的音译)。英国殖民当局保护时期,海湾南岸以及阿曼湾北岸逐渐形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查伊拉诸酋长国。
特鲁希尔的阿拉伯人大都属于亚斯部落和嘎瓦绥姆部落。阿布扎比的统治者是阿布·法拉赫家族即纳赫延家族,属于亚斯部落的分支。英国殖民当局保护时期,嘎瓦绥姆部落的势力逐渐削弱,亚斯部落的势力逐渐扩大。阿布扎比酋长扎耶德·哈利法当政时期(1855—1909年在位),亚斯部落的势力达到顶峰,阿布扎比成为特鲁希尔地区的中心所在。然而,纳赫延家族作为阿布扎比的统治者,缺乏明确的权位继承制度。1909年扎耶德·哈利法死后,阿布扎比陷入混乱。扎耶德·哈利法生有七子,长子哈利法·扎耶德放弃酋长的权位继承,次子塔赫努恩·扎耶德即位(1909—1912年在位)。塔赫努恩·扎耶德死后,扎耶德的五子哈姆丹·扎耶德即位(1912—1922年在位)。1922年,哈姆丹遇害身亡,苏勒坦·扎耶德即位(1922—1926年在位)。1926年,苏勒坦死于家族内讧,萨克尔·扎耶德即位(1926—1928年在位)。1928年,萨克尔死于家族内讧,哈利法·扎耶德拥立苏勒坦·扎耶德之子沙赫布特·苏勒坦即位(1928—1966年在位)。沙赫布特即位后,其母萨拉玛召集诸子发誓,不得觊觎埃米尔的权位。沙赫布特·苏勒坦在位长达38年,家族内讧至此告一段落,阿布扎比经历空前稳定的时期。1966年,沙赫布特·苏勒坦退位,扎耶德·苏勒坦取代沙赫布特·苏勒坦,成为阿布扎比的埃米尔(1966年至今在位)。沙赫布特·苏勒坦当政期间,延续传统的秩序。扎耶德·苏勒坦即位后,致力于改革阿布扎比的传统秩序,进而开启现代化的先河。[248]
1833年,亚斯部落分裂,马克土姆家族在其酋长马克土姆·布提(1833—1852年在位)的率领下离开阿布扎比,移居迪拜。1894年,马克土姆·哈沙尔出任迪拜的酋长(1894—1906在位)。迪拜的马克土姆家族与阿布扎比的纳赫延家族同属亚斯部落。然而,纳赫延家族具有贝都因人的传统,马克土姆家族具有商业和城市的浓厚色彩。阿布扎比疆域辽阔,迪拜的疆域局限于迪拜城市的范围。马克土姆·哈沙尔当政期间,鼓励发展商业贸易,迪拜开始成为海湾地区的重要商埠。自1912年起,迪拜实行父子相袭的权位继承制度,赛义德·马克土姆(1912—1958年在位)和拉希德·赛义德(1958—1990年在位)相继出任迪拜酋长。[249]
沙迦的统治者是嘎希姆家族,属于嘎瓦绥姆部落的分支。嘎希姆家族的酋长苏勒坦·萨克尔(1803—1866年在位)当政期间,统治范围包括沙迦城、富查伊拉、哈伊玛角、阿曼湾的凯勒巴、宰德绿洲、阿布·穆萨岛、大小通布岛。然而,嘎希姆家族的酋长缺乏明确的权位继承制度。苏勒坦·萨克尔死后,家族内讧,沙迦逐渐衰落。1921年,哈伊玛角以及大小通布岛脱离沙迦。1936年,阿曼湾的凯勒巴脱离沙迦。1952年,富查伊拉脱离沙迦。1965年,萨克尔·苏勒坦被罢免,哈立德·穆罕默德取代萨克尔·苏勒坦出任沙迦酋长(1965—1972在位)。1972年,哈立德·穆罕默德之子苏勒坦·穆罕默德即位(1972年至今在位)。[250]
哈伊玛角原为沙迦酋长国的一部分,统治者亦为嘎希姆家族。1921年,哈伊玛角以及大小通布岛正式脱离沙迦,成为英国保护的特鲁希尔国家。沙迦的第一任酋长是苏勒坦·萨利姆(1919—1948年在位)。1948年,苏勒坦·萨利姆被嘎希姆家族罢免,萨克尔·穆罕默德即位(1948年至今在位)。[251]
阿治曼的统治者是阿布·胡莱班家族,属于努埃米部落的分支。阿治曼酋长国的范围局限于阿治曼城,面积60平方公里,距沙迦城8公里。1928—1981年,阿布·胡莱班家族的酋长拉希德·侯麦德统治阿治曼。1981年,阿布·胡莱班家族的侯麦德·拉希德即位(1981年至今在位)。[252]
乌姆盖万酋长国的面积约480平方公里,统治者是穆阿拉家族。自1929年起,穆阿拉家族的酋长艾哈迈德·拉希德(1929—1981年)长期统治乌姆盖万。现任埃米尔是拉希德·艾哈迈德(1981年至今在位)。[253]
富查伊拉位于阿曼的巴提纳沿海,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海湾国家。富查伊拉的统治者是萨尔奇家族,属于萨尔奇部落的分支,富查伊拉的居民亦大都属于萨尔奇部落。1952年,富查伊拉脱离沙迦,加入特鲁希尔体系。1938年,穆罕默德·哈马德(1938—1975年在位)出任富查伊拉酋长。1975年穆罕默德·哈马德死后,其子哈马德·穆罕默德即位(1975年至今在位),兼任联邦农业和渔业部长。[254]
1971年7月,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和富查伊拉的诸酋长达成协议,宣布成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同年12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颁布临时宪法。1972年2月,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阿曼湾西侧和阿拉伯海北侧,毗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北端的飞地穆珊达姆角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是阿拉伯半岛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第三大国。根据1997年的统计,阿曼总人口226万,绝大多数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阿曼苏丹国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哈贾尔山区和沿海平原,哈贾尔山区具有定居农业的悠久传统,盛行哈瓦利及派的分支伊巴迪叶派,沿海平原的居民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逊尼派穆斯林大都分布在沿海地区。[255]据1996年统计,伊巴迪叶派穆斯林占阿曼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逊尼派穆斯林占阿曼总人口的四分之一。[256]人迹罕至的鲁卜哈利沙漠阻挡着阿曼与阿拉伯半岛内陆的联系,形成阿曼经济社会生活的浓厚海洋色彩,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成为阿曼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主要交往通道。
阿曼内陆地区曾经与阿黑门尼德王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称作卡纳特的灌溉工程反映出古代波斯对于阿曼内陆农业生产的影响。[257]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拉伯人移入阿曼,逐渐形成南方阿拉伯人的辛纳乌部落联盟和北方阿拉伯人的加菲尔部落联盟。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阿曼。此后,辛纳乌部落联盟尊奉哈瓦立及派伊斯兰教,加菲尔部落联盟尊奉逊尼派伊斯兰教。[258]754年,伊斯兰教哈瓦利及派的分支伊巴迪叶派建立阿曼伊玛目国。阿曼的伊玛目是哈瓦利及派穆斯林选举产生的精神领袖,阿曼内陆山区的奈兹瓦绿洲是阿曼伊玛目国传统的宗教政治中心。[259]自阿拔斯时代开始,哈瓦利及派的诸多分支在阿拉伯世界逐渐销声匿迹,却在阿曼内陆延续至今。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是伊巴迪叶派在阿曼得以长期盛行的重要条件。
16世纪初,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占领包括马斯喀特在内的阿曼沿海地区,马斯喀特成为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海域的重要贸易据点。17世纪初,纳绥尔·穆尔什德在阿曼内陆山区建立亚阿里巴伊玛目国(1624—1749年),都于奈兹瓦绿洲的鲁斯塔格。1650年,纳绥尔·穆尔什德之子苏勒坦·赛义夫赶走葡萄牙人,夺取马斯喀特,进而控制西印度洋水域。[260]1714年苏勒坦·赛义夫二世死后,辛纳乌部落联盟与加菲尔部落联盟之间爆发内战,波斯人作为加菲尔部落联盟的盟友趁机占领阿曼沿海。1744年,索哈尔的统治者艾哈迈德·赛义德赶走波斯人。[261]1749年,艾哈迈德·赛义德出任伊巴迪叶派的伊玛目(1749—1783年在位),建立阿布·赛义德王朝。艾哈迈德·赛义德死后,其子赛义德·艾哈迈德(1783—1792年在位)继任伊玛目。[262]1792年,伊玛目赛义德·艾哈迈德被其子哈马德·赛义德废黜;后者采用赛义德的称谓,执掌朝政,迁都马斯喀特,前者沿袭伊玛目的称谓,留居奈兹瓦。[263]苏勒坦·艾哈迈德(1792—1804年在位)当政期间,都城自鲁斯塔格迁至马斯喀特,改称马斯喀特苏丹国。19世纪初赛义德·苏勒坦(1804—1856年在位)当政期间,赛义德家族的势力达到顶峰,马斯喀特苏丹国领有阿曼沿海和东非岛屿桑给巴尔,致力于印度洋海域的商业贸易活动。[264]1856年赛义德·苏勒坦死后,赛义德家族内讧。1861年,桑给巴尔脱离马斯喀特苏丹国。1964年,桑给巴尔并入坦桑尼亚。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西方的蒸汽船频繁往返于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阿曼人在印度洋水域的传统航运和贸易逐渐衰落。[265]
1645年,亚阿里巴伊玛目国的纳绥尔·穆尔什德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署最早的贸易协议,由此开始阿曼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交往。1798年,迫于瓦哈卜派和沙特家族的威胁,苏勒坦·艾哈迈德与英国殖民当局签署协议,寻求英国殖民当局的保护。[266]费萨尔·图尔基(1888—1913年在位)当政期间,马斯喀特苏丹国正式加入特鲁希尔体系,接受英国殖民当局的保护。[267]
自18世纪末马斯喀特苏丹国建立伊始,阿曼内陆山区另立伊巴迪叶派伊玛目国,长期与赛义德家族分庭抗礼。阿布·赛义德王朝与英国殖民当局的交往,加剧了鲁斯塔格与马斯喀特之间的矛盾。1868年,鲁斯塔格的伊巴迪叶派政权一度占领马斯喀特。1871年,阿布·赛义德王朝恢复在马斯喀特的统治。苏丹塔伊穆尔·费萨尔(1913—1932年在位)当政期间,马斯喀特苏丹国组建内阁,设立财政部、司法部和宗教部,招募俾路支人组建常备军。1920年,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干预下,马斯喀特苏丹国与伊巴迪叶派伊玛目国签署希卜条约,马斯喀特苏丹国放弃对阿曼内陆地区的主权要求,承认伊巴迪叶派伊玛目国的独立。[268]
赛义德·塔伊穆尔系塔伊穆尔·费萨尔的次子,出生于1910年,曾经留学印度和伊拉克,1929年出任内阁首相。1932年,苏丹塔伊穆尔·费萨尔退位,赛义德·塔伊穆尔(1932—1970年在位)即位。[269]1932—1952年,赛义德·塔伊穆尔致力于摆脱英国殖民当局的控制、争取阿曼的政治独立。与此同时,赛义德·塔伊穆尔改组内阁,设立财政部、内务部、司法部和外交部,任命阿布·赛义德家族成员出任地方长官,旨在完善政府的职能和强化苏丹的个人权力。
1954年,伊巴迪叶派伊玛目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里里病逝,贾里卜·阿里被推举为新的伊玛目。贾里卜·阿里放弃与苏丹赛义德·塔伊穆尔的合作政策,寻求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支持,抗衡马斯喀特政府。1955年12月,英国支持的马斯喀特苏丹国军队攻陷奈兹瓦,伊玛目贾里卜·阿里被囚禁,其弟塔里布·阿里逃往沙特阿拉伯,建立抵抗组织“阿曼解放运动”。1957年,“阿曼解放运动”在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支持下进入阿曼,夺取奈兹瓦,恢复伊巴迪叶派伊玛目国。1959年,伊巴迪叶派伊玛目国战败,马斯喀特苏丹国占领阿曼内陆山区。[270]1965年,阿曼南部佐法尔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佐法尔解放阵线”发动叛乱,攻击马斯喀特的苏丹独裁政权,阿曼再度陷入内战。佐法尔的战争成为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焦点,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推翻君主制以及合理分配石油资源是佐法尔革命的核心内容。反政府武装得到南也门和伊拉克以及古巴、中国、苏联的支持,马斯喀特政权得到英国以及伊朗、约旦的支持。1970年7月,马斯喀特发生政变,苏丹赛义德·塔伊穆尔被迫退位,其子卡布斯·赛义德(1970年至今在位)继任苏丹,马斯喀特苏丹国改称阿曼苏丹国。1975年,佐法尔革命失败,阿曼内战结束。[271]
君主制的国家制度与民众政治的崛起
萨巴赫家族是科威特的统治者,血缘关系构成维系萨巴赫家族成员的纽带,萨巴赫家族会议决定科威特埃米尔的人选以及萨巴赫家族内部的其他重大事务。然而,萨巴赫家族内部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划分为不同的支系,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萨巴赫家族最重要的支系,是第七代埃米尔穆巴拉克之子贾比尔和萨利姆的直系后裔,即贾比尔系和萨利姆系。1915年穆巴拉克死后,其子萨利姆和贾比尔两人的直系后裔轮流出任科威特埃米尔。相比之下,1896年遭到穆巴拉克谋杀的萨巴赫家族成员贾拉赫和穆罕默德的后裔长期流亡海外,直至50年代获准返回科威特。[272]
萨巴赫家族的权位继承,兼有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的双重习俗。196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规定,科威特埃米尔必须出自萨巴赫家族贾比尔系和萨利姆系,埃米尔必须在即位一年内指定王储人选。同年,埃米尔阿卜杜拉三世指定与其同属萨利姆系的胞弟萨巴赫出任王储。1966年,埃米尔萨巴赫三世指定贾比尔系的贾比尔·艾哈迈德出任王储。贾比尔·艾哈迈德(1977—2006年在位)于1977年即位,1978年指定萨利姆系的萨阿德·阿卜杜拉出任王储。[273]
科威特的政府部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穆巴拉克当政期间。1899年,穆巴拉克设立关税署,是为科威特第一个政府机构。艾哈迈德·贾比尔(1921—1950年在位)即位后,于1936年设立市政署,1938年设立卫生署和财政署。二战结束后,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岁入的增长,科威特的政府机构进一步扩大。埃米尔阿卜杜拉于1952年设立建设委员会,1954年设立最高执行委员会。1959年,埃米尔阿卜杜拉任命10个政府部门的首脑,均为萨巴赫家族成员。1961年8月,科威特成立最高舍赫会议,由萨巴赫家族成员组成,取代最高执行委员会。1962年1月,正式成立14名大臣组成的第一届内阁,内阁首相为王储萨巴赫·萨利姆。[274]逊尼派穆斯林在内阁成员中占绝对多数,什叶派穆斯林出任内阁职务者甚少。石油时代的特定背景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分配财富而非聚敛财富;是为科威特政府的明显特征。
科威特的权力核心是萨巴赫家族会议,内阁长期处于萨巴赫家族的控制之下。根据1962年颁布的科威特宪法,内阁对埃米尔负责,首相和大臣由埃米尔任免。1962—1988年,共计209人次进入科威特内阁,其中73人次属于萨巴赫家族成员。[275]萨巴赫家族成员在内阁中所占的比例,60年代超过四分之三,80年代下降为不足二分之一。90年代中期的第16届内阁,共有大臣15人,其中4人来自萨巴赫家族。[276]然而,包括外交部、内务部、国防部和交通部在内的内阁主要职位始终由萨巴赫家族成员垄断,内阁首相由王储兼任。1987年,科威特22个内阁大臣和4个省长中,7个大臣和3个省长系萨巴赫家族成员。[277]科威特宪法的核心原则是,埃米尔服从宪法,民众服从埃米尔。[278]
哈利法家族是巴林的统治者。哈利法家族与萨巴赫家族同属欧特布部落,然而巴林与科威特的权位继承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哈利法家族统治的巴林自1869年起长期实行埃米尔的长子继承制,直至1973年写入宪法。[279]巴林政府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巴林埃米尔萨勒曼·哈马德(1942—1961年在位)任命9人组成劳工委员会,哈利法家族的阿里·穆罕默德出任主席。1956年,巴林成立11人组成的行政会议,主席和6名成员来自哈利法家族,3名成员来自富商,负责除财政和外交以外的行政事务。1970年1月,埃米尔伊萨·萨拉曼(1961—1999年在位)宣布成立13人组成的内阁,取代原有的行政会议,哈利法家族成员垄断内阁要职。70年代末,埃米尔的胞弟哈利法·萨勒曼出任首相,埃米尔之子哈马德·伊萨出任国防大臣,埃米尔的族弟穆罕默德·哈利法、穆罕默德·穆巴拉克、阿卜杜勒·阿齐兹·穆罕默德和伊萨·穆罕默德分别出任内务大臣、外交大臣、教育大臣和劳动与社会事务大臣。[280]直至80年代,内阁要职依旧属于哈利法家族;1987年,巴林内阁大臣16人中,7人来自哈利法家族。[281]埃米尔主持的家族会议,负责哈利法家族的内部事务,掌管哈利法家族的共有财产即王室地产,仲裁哈利法家族内部的纠纷。[282]现任埃米尔是伊萨·阿里(1869—1923年在位)的长孙伊萨·萨勒曼(1999年至今在位),王储是伊萨·萨勒曼之子哈马德·伊萨。[283]
萨尼家族是卡塔尔的统治者。卡塔尔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最高权力属于萨尼家族。1970年,卡塔尔成立内阁和协商会议。萨尼家族成员垄断内阁要职,协商会议成员由埃米尔任命产生。内阁首相最初由埃米尔兼任,后改为由王储兼任。1987年,内阁大臣15个人,其中8人来自萨尼家族。萨尼家族的权位继承不同于科威特和巴林,埃米尔由萨尼家族会议推举产生。1972年,萨尼家族会议废黜埃米尔艾哈迈德·阿里,推举王储兼首相哈利法·哈马德(1972—1995年在位)出任埃米尔。1995年,哈利法·哈马德之子哈马德·哈利法(1995年至今在位)即位,成为卡塔尔的第九任埃米尔。1996年,埃米尔哈马德·哈利法颁布法令,规定埃米尔实行父子相袭的继承制度。现任王储贾希姆·哈马德系埃米尔哈马德·哈利法的三子。[28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社会结构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长期延续家族世袭的政治传统。阿布扎比的酋长属于纳赫延家族,迪拜的酋长属于马克土姆家族,沙迦和哈伊马角的酋长属于嘎希姆家族,阿治曼的酋长属于阿布·胡莱班家族,乌姆盖万的酋长属于穆阿拉家族,富查伊拉的酋长属于萨尔奇家族。根据1971年12月颁布的临时宪法,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实行酋长制基础上的联邦制,设最高会议、总统、联邦内阁和议会。最高会议由加入联邦的各酋长国酋长组成,作为国家权力的核心机构,负责选举联邦总统和副总统、任免联邦内阁总理,其中阿布扎比和迪拜的酋长拥有否决权。总统任期5年,兼任最高会议主席,有权任免联邦内阁总理;自1971年以来,阿布扎比酋长出任总统,迪拜酋长出任副总统。联邦内阁始建于1973年,联邦内阁成员主要来自酋长家族,即纳赫延家族、马克土姆家族、嘎希姆家族、阿布·胡莱班家族、穆阿拉家族和萨尔奇家族。联邦内阁成员最初由各酋长提名人选,1977年以后改为由总理提名人选。自1979年起,联邦内阁总理由迪拜酋长和副总统兼任。[285]1987年,内阁25人中,11人来自酋长家族。[286]议会系咨议机构,设40个席位,议员由酋长任命产生,其中阿布扎比和迪拜酋长分别任命8名议员,沙迦和哈伊马角酋长分别任命6名议员,阿治曼、乌姆盖万和富查伊拉酋长分别任命4名议员。[287]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不同于海湾其他国家的特点在于联邦制的国家制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后,阿布扎比酋长国主导的联邦与其余各酋长国之间的权力分配经历此消彼长的过程。扎耶德总统于1973年解散酋长国政府,1976年组建联邦军队,1980年成立中央银行。尽管存在其余酋长国的抵制,联邦的权力无疑呈逐渐强化的趋势。[288]
阿曼苏丹国的苏丹来自阿布·赛义德家族。1970年7月,阿曼苏丹卡布斯·赛义德(1970年至今在位)即位。同年8月,赛义德·塔里格出任首相。1971年12月,赛义德·塔里格辞职。1972年1月,苏丹卡布斯组建新的内阁,卡布斯·赛义德兼任首相和外交、国防、财政大臣。1979年5月,阿曼政府改组;内阁成员24人中,11人来自阿布·赛义德家族,苏丹卡布斯·赛义德继续兼任首相和外交、国防、财政大臣,两名副首相以及马斯喀特省长、佐法尔省长、内务大臣、司法大臣均出自阿布·赛义德家族成员,内阁其余成员大都来自部落贵族和商人。1975年,阿曼颁布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内阁成员由苏丹任命。[289]1996年11月颁布的基本法规定,阿曼苏丹由图尔基·赛义德·苏勒坦的男性后裔继承,拥有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和内阁成员由苏丹任命。[290]“阿曼至尽依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绝对君主制国家。苏丹无需与任何政府机构协商而颁布法令,有权否决内阁的任何决定”。苏丹卡布斯·赛义德当政期间,阿曼政府的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阿曼政府雇佣的公职人员为7.8万人,约占阿曼从业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阿曼人5.3万,外籍雇员2.5万。[291]
阿曼苏丹国在海湾和南阿拉伯地区长期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阿曼苏丹国在国际舞台实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1979年戴维营协议签署后,阿曼和摩洛哥是依旧与埃及保持外交关系的仅有的两个阿拉伯国家。1980年,阿曼与美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与美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的海湾国家。1993年奥斯陆协议和华盛顿协议签署后,阿曼与以色列开始正式的外交往来。1995年,以色列政府在马斯喀特建立贸易代表处。1980年,阿曼与美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与美国签署军事协议的海湾国家。两伊战争期间,阿曼为美英提供后勤基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阿曼成为美英的重要军事基地。[292]
科威特民众政治参与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期,商人构成科威特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社会基础。1918年,科威特商人要求成立麦吉里斯,作为限制埃米尔个人权力和保护民众权利的国家机构。1921年萨利姆死后,萨巴赫家族会议拥立贾比尔之子艾哈迈德(1921—1950年在位)即位。迫于科威特商人的压力,艾哈迈德于1921年6月成立包括12名成员的协商会议,作为商人和民众实现政治参与的官方机构。[293]协商会议成员并非选举产生,而是由埃米尔任命产生,无立法权,仅行使建议权和协商权。同年8月,协商会议解散。[294]
30年代后期,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主义运动波及阿拉伯世界。科威特的埃米尔艾哈迈德迫于英国政府的压力,禁止支持和参与声援巴勒斯坦的民众运动,导致科威特民众的不满,商人成为反对派的核心。1938年初,科威特商人发起请愿示威,抨击萨巴赫家族的专制和腐败,要求分享石油收入和扩大政治参与,进而迫使埃米尔成立麦吉里斯和推行政治改革。1938年因此被科威特人称作麦吉里斯之年。[295]同年6月,来自150个商人家族的代表选举14人组成第一届麦吉里斯,王储阿卜杜拉·萨利姆(即1950—1965年在位的埃米尔阿卜杜拉三世)出任麦吉里斯主席。[296]同年7月,埃米尔批准麦吉里斯起草的基本法,授权麦吉里斯监督政府预算、司法、安全、教育、社会福利和批准涉外条约。[297]与此同时,科威特商人首次组建政党,名为民族阵线。[298]麦吉里斯系商业贵族把持的政治机构;贝都因人和约占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什叶派穆斯林以及逊尼派下层民众被排斥于麦吉里斯之外,成为支持埃米尔的社会力量。[299]同年12月,埃米尔依靠贝都因人和什叶派穆斯林的支持,解散第一届麦吉里斯。[300]随后,来自400个商人家族的代表选举20人组成第二届麦吉里斯,其中12人系第一届麦吉里斯的成员。埃米尔要求修改基本法,剥夺麦吉里斯的立法权,遭到麦吉里斯成员的拒绝。1939年3月,埃米尔解散第二届麦吉里斯,成立协商会议,任命14名协商会议成员,其中4人来自萨巴赫家族,由阿卜杜拉·萨利姆·出任协商会议主席。[301]
50年代,科威特再次爆发民众政治运动,要求重新召开麦吉里斯。与1921年和1938年商人主导的民众政治运动相比,包括知识分子和来自埃及、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拉克的外籍石油工人在内的新兴社会群体成为50年代挑战传统政治秩序的重要力量。反对派代表人物艾哈迈德·哈提卜持阿拉伯民族主义立场,创办国家文化俱乐部,继而成立科威特民主联盟,标志着现代政治组织,初露端倪。[302]
1961年12月,科威特举行立宪会议选举。登记选民人数11288人,候选人73人,投票率90%。全国共设1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举2人,选举20人组成立宪会议;是为科威特独立后首次民众政治参与。[303]1962年11月,立宪会议颁布宪法。根据1962年宪法,科威特实行议会选举制,自1920年起科威特居住者的后裔享有公民权,其中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享有被选举权[304];议会设20个席位(1971年增至50个席位),议员任期4年。[305]1963年1月,科威特举行第一届议会(1963—1966年)选举,登记选民人数16889人,候选人205人,投票率85%。[306]科威特实行党禁,议会选举采用独立竞选方式。议员包括萨巴赫家族成员、商人、知识分子、什叶派和贝都因人。第一届议会期间,艾哈迈德·哈提卜和贾希姆·卡塔米作为议会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屡屡批评内阁的相关政策。[307]1964年12月,科威特组成第三届内阁,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出任首相。由于内阁成员大都兼有商人的双重身份,违背宪法131款的规定,引发议会多数成员的抵制。议会要求内阁成员或辞去官职,或放弃经商。然而,根据宪法,内阁对埃米尔负责,国民议会无权决定内阁人选和解散内阁。议员拒绝出席议会,以示抗议,直至迫使埃米尔解散内阁,授权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重新组阁和提名内阁人选,议会抵制的内阁成员落选。1967年1月,科威特举行第二届议会(1967—1970年)选举,登记选民人数26796人,候选人222人,投票率65.6%;由于政府操纵选举,反对派议员人数明显减少。1971年1月选举产生的第三届议会(1971—1974年),登记选民人数40246人,候选人183人,投票率51.6%[308];反对派仅获得4个席位,反对派代表人物艾哈迈德·哈提卜落选。尽管如此,议会于1973年否决政府与石油公司签署的协议,要求政府持进一步的激进立场和实现石油国有化。[309]1975年1月,举行第四届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人数52993人,候选人257人,投票率60.1%。第四届议会(1975—1976年)要求内阁呈送政府计划,遭到拒绝,议会与内阁由此形成对立。1976年8月,埃米尔萨巴赫解散第四届议会。[310]
60—70年代,科威特与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仅有的两个新闻自由的国家。1976年,科威特取消新闻自由,实行高压政策。[311]1979年伊朗巴列维王朝的覆灭和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深刻影响着科威特的政治形势,宗教政治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进入80年代,科威特政坛开始出现动荡的局面;民众不满于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议会与内阁之间矛盾加剧。与此同时,伊斯兰主义者取代世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成为科威特政坛最重要的政治反对派。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政府支持伊拉克政府,引发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的什叶派穆斯林的不满,由此导致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与什叶派伊斯兰主义者的不同政治倾向。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大都采用合法和相对温和的形式;相比之下,什叶派伊斯兰主义者往往具有亲伊朗的政治背景,支持伊朗伊斯兰革命,暴力活动频繁。
1981年2月,科威特举行第五届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人数41953人,候选人447人,投票率89.8%[312];5名伊斯兰主义者和3名世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代表反对派进入议会,什叶派席位从10个下降为4个,亲政府的贝都因人获得23个席位。第五届议会(1981—1984年)继续发出反对派的声音,要求修改宪法,改变议会与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抨击政府的国家安全政策和新闻管制政策以及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313]
1985年2月,科威特举行第六届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人数56848人,候选人231人,投票率85.1%。[314]科威特政府给予世俗反对派以更大的政治空间,旨在削弱伊斯兰主义在议会的势力和影响。在政府的操纵和干预下,贝都因人获得超过一半的议会席位,民族主义者的席位亦进一步增多。艾哈迈德·哈提卜和贾希姆·卡塔米返回议会,再次成为议会反对派的核心人物。与此同时,伊斯兰主义者获得的议会席位明显减少,哈立德·苏勒坦和伊萨·沙辛落选,阿卜杜拉·纳菲斯进入议会。第六届议会(1985—1986年)的反对派,包括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民族主义者,多次否决政府议案,抨击内阁官员直至萨巴赫家族成员。1985年,议会反对派调查政府财政、油田安全和股票市场腐败案,迫使司法大臣萨勒曼·杜尔吉辞职,石油大臣阿里·哈利法、交通大臣伊萨·马兹迪、财政大臣贾希姆·胡拉菲、教育大臣哈桑·伊卜拉欣多次遭到抨击。1986年7月,内阁迫于议会反对派的压力而集体辞职。随后,埃米尔贾比尔宣布解散第六届议会。[315]
80年代末,科威特的民主化运动日渐高涨,自由化改革始露端倪,政治环境出现宽松的迹象。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苏东剧变,成为影响科威特的重要外部因素。1989年底,反对派举行集会,采取请愿的方式,要求埃米尔恢复议会选举和保障公民权利。最初,埃米尔同意会见反对派代表,却拒绝接受反对派的要求。11—12月,反对派举行集会,进而与警察发生冲突。[316]12月中,在请愿书签名的民众达到30000人,约占科威特登记选民人数的48%。[317]1990年1月,反对派人士艾哈迈德·贾拉拉赫发表专栏文章“罗马尼亚的教训”,要求新闻自由和重新启动民主化进程,警告政府遏制民主将重蹈齐奥塞斯库的覆辙和受到人民的惩罚。与此同时,政府的立场开始软化。埃米尔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赞同政治参与和议会选举,呼吁以对话取代对抗。同年4月,埃米尔贾比尔被迫让步,承诺实行政治改革和举行国民会议选举,呼吁以对话取代对抗。[318]国民会议包括75人,其中50人选举产生,25人由埃米尔指定。[319]同年6月,科威特举行国民会议选举,登记选民人数62123人,候选人348人,投票率62.3%,反对派宣布抵制选举。[320]
1990年伊拉克军队占领期间,萨巴赫家族和科威特政府流亡国外,诸多民间政治组织作用凸显,进而形成此后民主化进程的社会基础。1991年2月,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恢复在科威特的统治权力。在同年4月组建的新内阁中,萨巴赫家族成员由海湾战争前的9人减少为4人,增加13名新的内阁成员。[321]
1992年10月,科威特举行第七届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人数81440人,候选人278人,投票率83.2%。[322]反对派共计获得35个议会席位[323],其中什叶派的伊斯兰民族联盟获得3个席位,赛拉菲叶的伊斯兰民众集团获得3个席位,穆斯林兄弟会的伊斯兰宪政运动获得3个席位,商人的宪政联盟获得1个席位,前议会反对派成员组成的议会联盟获得11个席位,自由派和世俗民族主义的科威特民主论坛获得2个席位,独立人士获得12个席位。[324]第七届议会(1992—1995年)期间,民众与埃米尔之间的矛盾再度加剧,议会成为挑战埃米尔和萨巴赫家族的重要政治舞台,多数议员要求限制埃米尔的权力。[325]与此同时,内阁则对议会的权力提出质疑,进而上诉宪法法院。[326]
1996年10月,科威特选举产生第八届议会(1996—1999年),反对派议员人数明显减少。[327]1999年5月,埃米尔宣布解散议会。随后,埃米尔颁布法令,给予妇女选举权以削弱反对妇女享有选举权的逊尼派伊斯兰主义的影响,承诺推行经济社会改革以争取民众的支持,试图通过增加内阁成员中的反对派人数以缓解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矛盾。然而,在同年7月举行的第九届议会选举中,反对派再次获胜,其中独立候选人获得37个席位,什叶派的伊斯兰民族联盟获得2个席位,科威特民主论坛获得2个席位,伊斯兰民众集团获得3个席位,伊斯兰宪政运动获得6个席位。埃米尔此前颁布的法令,包括给予妇女选举权的法令,遭到议会的否决。[328]
90年代的议会选举标志着科威特民主化进程的启动,反对派开始成为影响科威特政坛的重要力量。然而,科威特长期实行党禁,反对派组织无法取得合法的政治地位,独立候选人在议会占据多数。另一方面,科威特的反对派并非浑然一体,主要反对派政治组织国家宪政阵线、穆斯林兄弟会、伊斯兰联盟、伊斯兰宪政运动、伊斯兰遗产复兴协会、全国伊斯兰联合会和科威特民主论坛分别具有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色彩,强调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不同政治倾向,政治立场各异,政治力量分散。[329]与此同时,国家权力依旧处于萨巴赫家族的控制之下。议会无疑构成民众参与的政治框架;然而议会权力有限,无权决定国家元首和内阁人选,仿佛是反对派的论坛,只能发出批评政府的声音。
巴林毗邻科威特,巴林的统治者哈利法家族与科威特的统治者萨巴赫家族同属欧特布部落,巴林与科威特的传统经济均为珍珠捕捞业和商业,商人在巴林和科威特皆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然而,巴林与科威特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巴林的民众政治参与程度不及科威特。
巴林民众的政治参与,经历从民族主义运动到民主化运动的演变过程。1923年,巴林的逊尼派民众召开国民大会,要求被废黜的埃米尔伊萨·阿里重新执政,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干涉巴林的内部事务,首开民众政治参与的先河。逊尼派主导的国民大会试图争取什叶派民众的支持;然而,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存在明显的教派对立,什叶派大都持亲英的立场,寻求英国政府的保护。[330]
30—40年代,哈利法家族依靠新的石油收入和英国的支持,不断巩固其在巴林的统治地位。二战期间,哈利法家族不断强化对于经济领域的控制,尤其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排斥地方商人。与此同时,随着珍珠捕捞业和传统贸易的衰落,巴林商人被迫依附于哈利法家族和英国当局,其与哈利法家族以及英国当局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进入50年代,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哈利法家族的独裁统治成为巴林民众政治运动的核心内容。[331]1953年10月,逊尼派和什叶派的120名代表选举包括商人、工人和欧莱玛在内的8人组成高级执行委员会,其中4人来自逊尼派,4人来自什叶派。[332]高级执行委员会要求举行议会选举、引进新的刑法和民法、建立工会和世俗法庭。1954年10—11月,高级执行委员会在麦纳麦组织逊尼派和什叶派集会,两次集会的参加者均超过万人。同年12月,高级执行委员会组织大罢工。[333]1955年夏,高级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工会联盟。1956年3月,高级执行委员会与埃米尔达成妥协,高级执行委员会放弃选举议会的要求,埃米尔承认高级执行委员会的合法地位,高级执行委员会更名为国家统一委员会。11月,埃米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取缔国家统一委员会,逮捕和囚禁国家统一委员会成员。此后10年,巴林处于紧急状态之下。1965年3月,石油公司解雇数百名工人,引发新的骚乱,学生首次加入示威者的行列。反对派组成进步力量国家阵线,号召举行总罢工,要求改善工人的境况,解除紧急状态,直至遭到政府的镇压。[334]
1972年6月,埃米尔伊萨·萨勒曼宣布召开立宪会议。然而,在伊萨·萨勒曼看来,宪政制度并不意味着民众主权和民主政治,而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协商即传统的舒拉是民众参与的最佳形式。埃米尔只是“将宪法视作自己赐予臣民的礼物,表达君主的仁慈”。1972年12月,巴林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全国划分为19个选区,选举22人,另由埃米尔任命逊尼派商人5人和什叶派商人3人,以及内阁大臣12人,共同组成42人的立宪会议。[335]1973年12月,立宪会议颁布宪法。根据1973年宪法,巴林实行议会君主制,议会设42个席位,其中30个席位选举产生,12个席位由埃米尔任命;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议会无立法权。[336]1973年12月,巴林举行第一届议会选举,2.7万名男性公民选举议会30名议员。议会内部形成人民集团与宗教集团的对立。人民集团继承国家统一委员会的传统,持左翼和世俗立场,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得到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在内的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的支持。宗教集团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强调伊斯兰教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什叶派农民的支持。1975年8月,议会否决埃米尔颁布的国家安全法令以及埃米尔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军事基地使用权的协议。随后,埃米尔解散议会,议会与政府合并。[337]
巴林独立后,哈利法家族长期垄断国家权力,控制内阁要职,宪法和议会形同虚设,埃米尔主持的哈利法家族长老会议则是巴林政治生活的中枢机构。与此同时,逊尼派商人构成内阁的重要来源,在麦纳麦、穆哈拉格、里法伊、阿尔西德、西特拉和基德·哈夫斯六个主要城市的市政会议亦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什叶派穆斯林占巴林人口的多数,长期游离于政治舞台的边缘地带,无缘分享国家权力,进而形成与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明显对立,构成最重要的政治反对派。自70年代末开始,现代伊斯兰主义在巴林的影响逐渐扩大,麦纳麦的什叶派贫民区成为现代伊斯兰主义的秘密据点,什叶派穆斯林的反政府示威活动日渐频繁,形成宗教政治与世俗政治的尖锐对立。[338]巴林的什叶派尽管大都系阿拉伯人,却与伊朗具有密切的宗教和政治联系。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德黑兰电台呼吁巴林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哈利法家族的统治,巴林的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339]1979年8月,什叶派穆斯林在麦纳麦举行示威,支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巴勒斯坦解放运动。1980年,什叶派穆斯林举行示威,抗议伊拉克政府处死达瓦党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巴基尔·萨德尔,直至与警察发生冲突。[340]
70年代,工人运动构成议会框架外民众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1972年、1974年和1976年,巴林连续发生工人罢工和示威,要求提高工资、组建工会和实行政治改革。与此同时,包括巴林民众阵线、民族解放阵线和复兴党分支机构在内的左翼政治组织在巴林始露端倪。1979年,巴林民众阵线与民族解放阵线谈判合并;1981年1月,双方发表共同政治宣言,要求恢复议会制政府和组建独立工会。[341]
1991年海湾战争后,巴林民众上书埃米尔伊萨·萨勒曼,要求重新召开议会和扩大议会权限。[342]1992年12月,埃米尔伊萨·萨勒曼宣布建立协商会议,包括任命产生的30名成员,任期4年,埃米尔伊萨·萨勒曼出任协商会议主席。1994年初,巴林再次爆发要求扩大政治参与的民众运动,2.5万人参加请愿活动并签名上书埃米尔,要求恢复议会选举,实行宪政,保障公民权利,改善民众生活,释放政治犯。1996年,埃米尔伊萨·萨勒曼宣布协商会议成员由30人增至40人,扩大资助会议的权限。此间,埃米尔伊萨·萨勒曼于1991年和1995年两次与美国签署安全协议,美国政府成为哈利法家族政权的重要盟友。埃米尔伊萨·萨勒曼的亲美政策和独裁统治导致巴林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美情绪的高涨,哈利法家族与巴林民众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暴力事件明显增多。[343]1999年伊萨·萨勒曼死后,其子哈马德·伊萨(1999年至今在位)即位,尝试推行民主化改革。2002年举行地方选举,2003年举行议会选举,妇女与男子获得同样的选举权。2003年,哈马德·伊萨采用国王的称谓,巴林埃米尔国改称巴林王国。[344]
海湾战争后,卡塔尔和阿曼的传统政治秩序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1992年,卡塔尔民众采取请愿的形式,要求举行议会选举和赋予议会以立法权。[345]1995年埃米尔哈马德即位后,推行政治改革,修改宪法,明确划分宫廷与内阁的权限,给予妇女选举权。[346]1999年,多哈举行地方选举,妇女和男子同样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为卡塔尔历史上的首次选举。[347]2003年,卡塔尔颁布新宪法,规定议会三分之二的席位选举产生,三分之一的席位由埃米尔任命。[348]阿曼于1981年10月成立协商会议,协商会议的43名成员(1983年增至55名成员)由苏丹指定,包括政府官员、商人和部落贵族,任期2年。[349]协商会议设立5个专门委员会,每年召开3次,每次会期3天(1985延长为5—7天)。协商会议无立法权,协商内容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的问题。协商会议按照阿曼的教派人口比例划分席位,其中伊巴迪叶派成员占54.5%,逊尼派成员占29.5%,什叶派成员占16%。1993年,协商会议成员增至80人,任期延长为3年,其中部分成员改为选举产生,妇女获准参与协商会议的竞选,是为海湾国家所绝无仅有。协商会议主席由苏丹任命,两名副主席和专门委员会主席由协商会议成员选举产生。新的协商会议行使有限的权力,标志着民众初步的政治参与。1996年11月,阿曼苏丹卡布斯颁布基本法;是为阿曼的第一部宪法,国家和政府依然处于苏丹的控制之下。[350]
石油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20世纪初,海湾地区总人口约75万,其中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人口约17万,自阿布扎比至哈伊玛角的特鲁希尔诸国人口约8万,马斯喀特和阿曼人口约50万。[351]海湾地区的人口大都处于定居状态,游牧人口仅占少数。科威特是海湾地区最大的城市,约有人口3.5万;巴林的麦纳麦和穆哈拉格亦是海湾地区的重要城市,各有人口超过2万。[352]
海湾地区背靠沙漠,面向海洋,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海洋色彩。20世纪初,海湾地区的居民主要从事珍珠捕捞业、捕鱼业、造船业、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珍珠捕捞业是海湾地区的典型经济部门,珍珠构成海湾地区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商品。海湾地区的珍珠分布于北起科威特南至哈伊玛角的辽阔水域,约2000只帆船和40000人从事珍珠捕捞业。[353]珍珠捕捞业通常处于商人的控制之下,水手与商人之间普遍存在债务性的依附关系。[354]巴林是海湾最重要的珍珠产地,珍珠是巴林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超过二分之一的巴林男性劳动力从事珍珠捕捞业。[355]20世纪20年代,海湾地区的珍珠年出口额超过百万美元,贸易税成为海湾诸国统治家族的主要财源。进入30年代,由于西方的经济萧条和日本人工养殖珍珠的竞争,国际市场珍珠价格下跌,海湾地区的珍珠捕捞业逐渐衰落,珍珠捕捞船数量锐减,造船业急剧萎缩。[356]海湾地区的另一典型经济活动是发达的转运贸易。海湾地区的商船航行于伊拉克、伊朗以及印度和东非之间的海域,贩运木材、布匹、香料、蔗糖、咖啡、稻米、椰枣、军火、黄金,进而与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交往。[357]
20世纪30年代,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迪拜、沙迦、哈伊玛角、阿布扎比相继与西方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出让石油勘探权。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成立巴林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卡塔尔石油公司和特鲁希尔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成立科威特石油公司。[358]
巴林是最早发现石油的海湾国家,亦是二战爆发前唯一出口石油的海湾国家。193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与得克萨斯公司组建巴林石油公司。同年,巴林石油公司与哈利法家族埃米尔签署协议,开始在阿瓦勒岛中部勘探石油。[359]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建成第一口油井,石油日产量超过9000桶,海湾地区的石油时代由此拉开序幕。[360]1934年,巴林石油公司开始出口石油。自1935年起,巴林的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937—1940年,巴林石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361]1937年,巴林炼油厂建成。随着石油的开采和石油产量的提高,石油收入成为巴林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巴林政府从巴林石油公司获得的岁入,1933年为0. 9万美元,1936年超过17万美元,1940年达到100万美元。[362]1952年,哈利法家族与巴林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实行五五制的利润分成。巴林政府的石油收入,1950年为160万美元,1951年增至280万美元,1952年达到630万美元。[363]30—60年代,巴林石油公司生产原油超过3.15亿桶,约占巴林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60年代中期,巴林政府财政收入的75%来自石油。[364]1963年,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达曼以北40公里的阿布萨费发现石油。根据1958年巴林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的协议,阿布萨费划归沙特阿拉伯,阿布萨费的石油资源则由两国平分。1965年12月,阿布萨费油田开始生产原油,石油收入的50%属于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25%属于沙特阿拉伯政府,25%属于巴林政府。1968年,巴林政府石油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阿布萨费油田。[365]1974年,哈利法家族的埃米尔与巴林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巴林政府收购巴林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权。1976年,巴林政府成立国家石油公司。石油产量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提高,导致石油收入的大幅增长。1970年,巴林的石油产量为2800万桶,出口石油收入2.1亿美元。1990年,巴林的石油产量下降为1500万桶,出口石油收入却上升为21.3亿美元。[366]
1913年,英国地质学家进入科威特勘探石油。1932年,英伊石油公司与美国海湾石油公司联合组建科威特石油公司。1934年12月,科威特埃米尔艾哈迈德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开发石油的协议,期限为75年。科威特石油公司于1938年在布尔干发现石油,1946年开始出口石油。此后,科威特石油产量急剧上升:1946年590万桶,1950年12570万桶,1955年40270万桶,1960年61910万桶,1965年86150万桶,1970年109060万桶,1975年76070万桶,1980年60727万桶,1985年38736万桶。科威特政府最初按照每桶13美分的固定比例获得石油公司的利润分成,低于同时期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政府每桶22美分的利润分成标准。1946年,科威特政府的石油收入仅为7.6万美元。1951年,科威特政府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新的协议,参照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模式,实行五五制利润分成。1955年,科威特政府的石油收入增至2.5亿美元。1972年,科威特政府的石油收入超过10亿美元。[367]70年代初,科威特石油公司控制科威特90%的石油生产。1974年,科威特政府收购科威特石油公司40%的股权。同年,科威特政府与沙特阿拉伯政府共同成立阿拉伯石油公司,科威特政府持有该公司60%的股权。1976年,科威特政府收购科威特石油公司其余60%的股权。[368]1970年,科威特的石油产量超过10亿桶,石油收入15.8亿美元;1990年,科威特的石油产量下降为4.3亿桶,石油收入上升为63.9亿美元。[369]1985年,科威特政府的财政收入共计23.45亿第纳尔(1第纳尔折合3.40美元),其中来自石油的收入为20.95亿第纳尔。1990年,科威特的政府财政收入共计22.31亿第纳尔,其中来自石油的收入为19.42亿第纳尔。[370]
卡塔尔于1939年发现石油。1949年,卡塔尔石油产量为75万桶,同年开始出口石油。1970年,卡塔尔的石油产量为1.3亿桶,出口石油收入2.3亿美元。1990年,卡塔尔的石油产量增至1.5亿桶,出口石油收入增至148亿美元。[371]
30年代末,伊拉克石油公司开始在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玛角勘探石油。1958年,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子公司阿布扎比石油公司在阿布扎比海域发现石油。1960年,阿布扎比内陆亦发现石油。1962年,阿布扎比石油公司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372]1965年,阿布扎比埃米尔沙赫布特与阿布扎比石油公司实行五五制的利润分成。迪拜于1967年发现石油,1969年出口石油。[373]1970年,阿布扎比和迪拜的石油产量为2.8亿桶,出口石油收入5.2亿美元;199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石油产量增至7.7亿桶,出口石油收入增至148亿美元。[374]
1963年,阿曼内陆发现石油。1967年,阿曼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375]同年,苏丹赛义德·塔伊穆尔与阿曼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实行五五制的利润分成。1976年,阿曼政府拥有阿曼石油公司60%的股权。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导致阿曼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1966—1976年,阿曼政府的岁入从600万美元增至14亿美元。1985年,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阿曼政府财政收入的47%和外汇收入的90%。[376]1990年,阿曼的石油产量达到2.5亿桶,出口石油收入28.7亿美元。[377]
1961年独立以后,科威特的国家职能逐渐强化,政府机构逐渐扩大。与此同时,科威特政府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的干预范围,包括石油在内的主要经济部门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始建于1960年,1965年政府持60%的股份,1975年政府持100%的股份。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始建于1963年,1965年政府持80%的股份,1975年政府持100%的股份。科威特油轮公司始建于1957年,1975年政府持49%的股份,1980年政府持100%的股份。此外,西方资本控制的科威特石油公司始建于1934年,1975年收归国有;美国独立石油公司始建于1948年,1980年收归国有。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于1958年共同成立阿拉伯石油公司,1975年科威特政府持有该公司60%的股份。1979年,科威特政府成立科威特石油集团,拥有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科威特油轮公司。另一方面,科威特政府在诸多股份制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亦呈上升的趋势。1986年,政府持有科威特投资公司64%的股份,持有科威特国外承包公司95%的股份,持有海湾保险公司73.7%的股份,持有瓦拉卜保险公司57.9%的股份,持有五家工业公司超过50%的股份,持有商业银行35%的股份,持有海湾银行32%的股份,持有科威特与中东银行20%的股份。1986年,政府持有科威特运输公司100%的股份,持有阿拉伯联合航运公司92.5%的股份。[378]国家资本主义构成科威特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为萨巴赫家族政权的经济基础。国家资本主义与君主制的结合,构成科威特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
科威特的私人经济尽管处于国民经济的边缘地带,亦长期保持活跃的态势,构成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科威特宪法在规定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属于国家的基础上,强调私人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的公平合作,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与此同时,科威特政府对私人经济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保护私人经济和商人利益,加速私人资本的积累过程。[379]非石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私人经济的广阔空间。
科威特的私人经济分布于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商业诸多领域。私人制造业企业兴起于60年代初,包括食品加工厂、建材厂和家具厂,规模较小。市场的有限、原材料的短缺和劳动力的匮乏,限制着私人制造业的发展。舒艾巴工业区始建于1964年,舒韦赫工业区始建于70年代初,是科威特私人制造业企业的主要分布区域。1964—1973年,国家信贷银行向私人制造业企业提供59笔贷款,总额200万第纳尔。1974—1986年,科威特工业银行向私人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371笔,总额2.95亿第纳尔。私人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1961年独立前,科威特只有两家金融机构,即始建于1947年的英国中东银行和始建于1952年的科威特国家银行。80年代初,科威特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股票市场、8家商业银行、3家专业银行、5家保险公司、18家投资公司,其中股票市场、5家商业银行、1家专业银行、3家保险公司和16家投资公司属于私人金融机构。自50年代开始,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进而成为私人投资的重要领域。[380]
石油时代,海外投资构成科威特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英国和美国是科威特海外投资的主要对象,西班牙、德国和日本亦是科威特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381]70年代,萨巴赫家族成为伦敦股票市场最大的股票持有者。[382]自80年代起,海湾投资的收益构成科威特的主要财源之一。1987年,科威特石油收入54亿美元,海外投资收入63亿美元。据估计,科威特的海外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383]
自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石油的开采和石油收入的增长,巴林的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农产品的消费日益依赖于从印度进口的谷物、从东非进口的食糖以及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进口的椰枣。二战期间,哈利法家族加强对于经济领域的控制和干预,尤其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排斥地方商人。1938—1945年,政府岁入从370万卢比(约合150万美元)增至560万卢比(约合226万美元)。二战结束后,西方商人开始进入海湾市场,与巴林商人建立广泛的贸易联系,西方商品充斥于巴林的市场。与此同时,哈利法家族推行关税改革,提高进口税征纳标准。1950年1月,政府颁布新的关税标准,普通商品的进口税从2%提高为5%,奢侈品的进口税从2%提高为10%,而哈利法家族和石油公司进口的商品免征关税。[384]
巴林的石油资源相对有限,非石油领域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自60年代开始,巴林政府推行石油替代的经济战略,吸引国外投资,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制造业、轻工业、农业、金融业和航运业,进而形成在海湾地区独具特色的经济结构。50年代,巴林的制造业仅有船舶修造厂和造纸厂以及其他轻工业企业数家。1962年,政府在米纳·苏勒曼开辟自由贸易区。1964年,政府在米纳·苏勒曼自由贸易区建立出口加工品免税区,旨在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工业。1966—1968年,巴林经历非石油工业的长足发展,建成大规模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多家,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雇佣外籍劳动力;是为巴林工业化的重要阶段。英国与巴林商人合股的渔业公司始建于1966年,拥有8艘现代渔船,在海湾北部水域作业,产品销往欧洲、日本和美国。巴林政府与英国铝业公司合资的铝厂始建于1969年,从澳大利亚进口铝矿石,设计能力为年加工9万吨铝,出口国际市场。1972年,巴林建成油漆厂和大型船坞。进入80年代,巴林经历新的工业化浪潮,合资建成阿拉伯钢铁公司、海湾铝业公司和海湾石油工业公司;其中,阿拉伯钢铁公司年生产能力400万吨,海湾铝业公司年生产能力4万吨,海湾石油工业公司日产甲醇和氨达到千吨。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70年0.9%,1975年10.5%,1983年12.7%。制造业劳动力所占的比例,1965年0.8%,1982年11.7%。1975年,巴林政府实行金融业开放政策,引进国外金融机构。至1983年,境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总额达到627亿美元。与此同时,巴林传统经济部门农业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产品进口逐年增长。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70年为0.9%,1983年为1.2%。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1965年为8.7%,1982年为2.6%。[385]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是海湾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拥有海湾地区最大的国际空港和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俨然是阿拉伯世界的威尼斯。[386]
赛义德·塔伊穆尔当政期间,阿曼经济拮据,政治保守,社会封闭,传统秩序根深蒂固。自1970年苏丹卡布斯即位后,阿曼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启动。70年代,“发展的独裁模式”构成推动阿曼现代化进程的杠杆。苏丹卡布斯政府致力于推行开放政策,鼓励私人的经济参与和国外投资,与国际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阿曼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状态。石油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构成阿曼政府推行现代化举措的物质基础。1975年以后,阿曼的政治局势趋于稳定,经济社会领域出现长足的进步。90年代,阿曼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5%,石油日产量达到90万桶。[387]尽管如此,阿曼仍然是海湾地区最落后的国家,多数人口生活在乡村,从事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直至1970年赛义德·塔伊穆尔退位时,阿曼几乎无现代工业可言。1975年,阿曼仅有10家现代工业企业。80—90年代,阿曼政府开辟工业园区,鼓励私人投资工业企业。1975年,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兴建马特拉面粉厂,政府拥有60%的股份。阿曼水泥公司自1977年开始兴建,1984年建成投产,政府拥有100%的股份。莱苏特水泥公司位于佐法尔,政府拥有20%的股份。1975年,政府在奈兹瓦和鲁斯塔格投资兴建椰枣加工厂。1996年,阿曼共有工业企业1416家,其中雇佣劳动力不足10人的企业1072家;工业企业雇佣劳动力26408人,其中阿曼人4035人,仅占16%,低于阿曼政府雇员中阿曼人所占的35%的比例。1996年,工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阿曼的主要农作物是椰枣,主要的畜牧业产品是羊和骆驼。苏丹卡布斯即位后,阿曼的农业生产呈持续的上升趋势。1970—1990年,农作物年产量从18.1万吨增至69.9万吨。1976—1993年,农作物年产值从1230万里亚尔增至超过1亿里亚尔。1970—1993年,出口农作物总值从32万里亚尔增至1000万里亚尔。然而,水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阿曼的农业发展;农业区域主要分布于巴提奈沿海和佐法尔的萨拉拉平原,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1%。[388]
海湾诸国地广人稀,现代劳动力资源严重匮乏。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海湾诸国的人口呈急剧增长的趋势。外籍劳动力的涌入,导致海湾诸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本土人口与外籍人口的长期并存,以及本土人口与外籍人口在诸多方面的明显差异,构成海湾诸国社会结构的突出特征。
1957年,科威特总人口为20.6万,其中科威特本土人口占总人口的55%,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45%。[389]1961年,科威特总人口为32万,其中科威特人占50.3%,外籍人口占49.7%。[390]1980年,科威特总人口135.6万,其中本土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58.5%。[391]1985年,科威特总人口约170万,其中科威特人占40.1%,外籍人口占59.9%。[392]1990年,科威特总人口增至214万,其中科威特本土人口83万,占总人口的38.6%,外籍人口131万,占总人口的61.4%。[393]1995年,科威特总人口157.6万,其中科威特人65.6万,占总人口的41.6%,外籍人口92万,占总人口的58.4%。[394]在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籍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甚至高于科威特。根据1980年的统计,卡塔尔总人口为20万,其中本土人口5.2万,占总人口的26%,外籍人口14.8万,占总人口的7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人口为55.8万,其中本土人口9.7万,占总人口的17.5%,外籍人口46.1万,占总人口的82.5%。[395]巴林亦有相当数量的外籍人口。巴林的外籍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65年为21%,1971年增至17.5%,1976年达到24%。[396]1980年,巴林总人口为35.9万,其中本土人口24.3万,占总人口的67.6%,外籍人口11.6万,占总人口的32.4%。然而,巴林外籍人口的数量始终未超过本土人口的数量。阿曼是海湾地区外籍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1980年,阿曼总人口为90万,其中本土人口63.5万,占总人口的70.6%,外籍人口26.5万,占总人口的29.4%。[397]进入90年代,外籍人口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398]
海湾诸国的外籍人口来源各异,包括阿拉伯血统的外籍人口、非阿拉伯血统的亚非裔外籍人口和欧美裔外籍人口。80年代以前,海湾诸国的外籍人口大都来自阿拉伯世界和伊朗。在1975年的科威特,阿拉伯血统的外籍人口41.9万,占科威特总人口的42.2%,非阿拉伯血统的外籍人口10.7万,占科威特总人口的10.3%。[399]进入80年代,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外籍人口呈明显上升的趋势。[400]另一方面,外籍人口境况各异,西方人大都从事白领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阿拉伯人次之,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外籍劳动力普遍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收入微薄,处于外籍人口的底层。1985年,科威特的外籍人口共计101.6万,其中阿拉伯人64.3万,占总人口的37.9%,非阿拉伯人37.3万,占总人口的22%。[401]90年代初,海湾诸国的总人口约460万,其中270万系外籍人口;在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外籍人口的数量远远超过本土人口的数量。[402]
海湾诸国的外籍人口大都属于非熟练劳动力,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与本土居民之间联系甚少,普遍处于相对孤立的社会地位。在1957—1993年的科威特,外籍劳动力的44%从事服务业,18%从事建筑业。[403]1971年,巴林外籍人口在服务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9.4%和54.2%;1981年,巴林外籍人口在服务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上升为92.9%和92.5%。[404]在1993年的阿曼,外籍劳动力的24%从事服务业,24%从事建筑业。[405]
海湾诸国的本土人口尽管数量有限,然而社会结构不尽相同。统治家族垄断国家权力和石油财富,凌驾于社会之上,长期处于特权地位,明显区别于非统治家族的本土公民。另一方面,石油经济时代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导致诸多部族之间贫富分化的加剧,新旧社会阶层经历着此消彼长的过程。此外,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存在明显的教派差别;逊尼派穆斯林大都持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立场,什叶派穆斯林则与海湾大国伊朗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什叶派穆斯林来源复杂,兼有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大都属于社会下层,普遍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
商人是科威特最重要的社会阶层。前石油时代,商业贸易构成科威特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和萨巴赫家族的主要财源,商人在科威特社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人利用缴纳赋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抑或商人通过财富交换政治权力。”[406]进入石油时代,科威特的商业贸易规模明显扩大。与此同时,科威特商人逐渐从传统商人转化为现代商业资产阶级。随着福利社会的建设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进口贸易和服务业长足进步,包括金融家、房地产开发商、进出口中间商和国外代理商在内的商业资产阶级成为联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纽带,进而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1962—1988年,科威特32个商人家族拥有208家公司和商号;此间,科威特内阁非萨巴赫家族成员共计136人,其中68人来自上述32个商人家族中的18个家族。新兴中产阶级是科威特另一重要的社会阶层,包括政府职员、知识界和现代企业管理人员,80年代构成科威特本土从业者的主体,1985年占科威特本土从业者总数的51%。科威特的社会下层包括小商人、农民、贝都因人、渔民,为数有限。[407]此外,超过本土人口80%的逊尼派穆斯林与不足本土人口20%的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存在明显的教派对立;科威特社会上层主要来自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大都属于科威特本土人口中的弱势群体。[408]
巴林是科威特的邻国,统治巴林的哈利法家族与统治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均为欧特布部落的分支。然而,科威特的人口构成具有明显的同源性,社会结构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称作迪瓦尼耶的部族会议构成联结国家与民众的重要纽带。[409]相比之下,巴林的人口构成却表现为明显的多元性。不同的岛屿生活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相互之间联系甚少;诸多岛屿的人口分布,加剧巴林社会构成的差异性。巴林的大商人包括纳季德人和哈瓦拉人两部分,其中纳季德人系来自纳季德的逊尼派阿拉伯人,人数较少,哈瓦拉人系来自伊朗的逊尼派阿拉伯人,人数较多。小商人和土著的农民、渔民、手工业者构成巴林社会的下层群体,包括来自科威特的逊尼派阿拉伯人以及来自哈萨的什叶派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前石油时代,巴林的耕地大都处于哈利法家族的控制之下,政府岁入主要来自哈利法家族的地产。巴林的富商与哈利法家族联系密切,前石油时代控制珍珠捕捞业,进入石油时代以后转而经营房地产业、建筑业和金融业,充当石油公司的中间商。自50年代起,巴林富商成为哈利法家族的盟友和伙伴,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麦纳麦、穆哈拉格、里法伊、阿尔西德、西特拉和基德·哈夫斯是巴林的6个主要城市,设有市政会议;市政会议的主席均为哈利法家族的成员,其余成员大都来自富商阶层。商会由富商组成,亦是富商阶层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机构。阿里·法克鲁、尤素夫·艾哈迈德·什拉维和塔里格·阿卜杜勒·拉赫曼长期出任内阁大臣,堪称巴林富商的代表人物。[410]另一方面,巴林是海湾地区唯一的什叶派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什叶派穆斯林超过巴林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逊尼派穆斯林不足巴林总人口的三分之一。[411]然而,逊尼派伊斯兰教在巴林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哈利法家族和大多数富商均属逊尼派穆斯林,其中哈利法家族以及与其同时移居巴林的欧特布部落分支鲁马希家族、穆萨拉姆家族、达瓦希尔家族尊奉马立克派教法,纳季德人尊奉罕百里派教法,哈瓦拉人尊奉沙菲仪派教法。什叶派穆斯林主要是土著的农民、渔民、手工业者和石油工人,属于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多数尊奉欧苏里派教法,少数尊奉阿赫巴尔派教法,普遍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412]种族差异、教派分歧与阶级对立错综交织,构成巴林社会结构的突出现象。
海湾诸国在石油时代经历城市化的长足发展。1960—1990年,科威特的总人口从30万增至210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72%上升为96%。[413]60年代末,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哈伊马角和富查伊拉的总人口不足18万,其中阿布扎比4.6万人,迪拜5.9万人,沙迦3.2万人,阿治曼0.4万人,乌姆盖万0.4万人,哈伊马角2.4万人,富查伊拉1万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7%。1975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人口增至65.4万,其中阿布扎比23.6万人,迪拜20.7万人,沙迦8.8万人,阿治曼2.2万人,乌姆盖万1.7万人,哈伊马角5.7万人,富查伊拉2.6万人。[414]199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总人口达到160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为78%。[415]90年代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约80%的人口生活在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3个主要城市。[416]1959年,巴林总人口为14.3万,其中乡村人口3.1万,城市人口11.2万,8.9万人生活在麦纳麦和穆哈拉格两大城市。1981年,巴林总人口增至35万,其中乡村人口5万,城市人口30万,18.3万人生活在麦纳麦和穆哈拉格两大城市。[417]1990年,卡塔尔总人口约50万,其中超过22万人生活在首都多哈。[418]阿曼是最晚发现石油的海湾国家,亦是海湾地区唯一的农业国,外籍人口数量有限,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最低;1960—1990年,阿曼的总人口从50万增至160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4%上升为11%。[419]1985年,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人口只有5万。[420]
自战后以来,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海湾诸国政府的石油收入急剧增长,福利国家和食利社会的建设成为海湾诸国现代化进程的突出现象。征纳赋税构成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责;相比之下,海湾诸国普遍实行公民免纳赋税的政策。
科威特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行诸如免费医疗和教育、发放生活必需品补贴和提供无息住房贷款的全民性福利政策,旨在以满足民众的福利要求取代民众扩大政治参与的要求,以福利化取代民主化,以福利国家取代民主国家。与此同时,服务业以及医疗和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医院和学校的数量明显增多。[421]科威特的现代世俗学校始建于20世纪初;科威特商人于1912年创办的穆巴拉克学校和1921年创办的艾哈迈德学校,首开科威特现代世俗教育的先河。[422]1936年,科威特政府成立教育署。1945年,政府创办的世俗学校17所,学生人数3635人。[423] 1956年,政府实行划一的教育体制,形成4年制的小学、4年制的初级中学和4年制的高级中学。1966年,成立科威特大学,实行4年制。[424] 60年代初,科威特各类学校增至104所,教师总数增至0. 3万人,学生总数增至6万人。1966年,科威特政府创办科威特大学。80年代末,科威特各类学校达到642所,教师总数达到2.8万人,学生总数达到37.3万人。[425]
科威特的公共卫生机构始建于20世纪初。第一家医务所始建于1911年,第一家医院始建于1912年,均为西方开设的教会医疗机构。1936年,科威特成立公共卫生署。第一家政府创办的医院始建于1949年,最初拥有50张病床,1950年增至100张病床。1961年独立后,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1967—1971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科威特政府全面实行免费医疗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投资3300万第纳尔。1976—1981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成五家新的医院,卫生事业投资13300万第纳尔。1986—1990年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卫生事业投资2.2亿第纳尔。1953—1962年,各类医疗机构从50家增至192家;1986年,各类医疗机构达到961家。1964—1974年,病床数量从2605张增至3896张;1985年,病床数量达到6226张。1962—1976年,医务人员数量从2340人增至6224人;1986年,医务人员数量达到13661人。[426]
住房政策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亦是科威特建设福利社会的重要内容。1962—1985年,政府的住房投资累计28.16亿第纳尔;其中1962—1974年累计投资1.94亿第纳尔,1975—1985年累计投资26.23亿第纳尔。1954—1989年,政府新建住房累计63560套;其中,1954—1975年累计新建住房20883套,1976—1989年累计新建住房42677套。优先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廉价住房,是科威特政府住房政策的基本准则。1954—1985年,政府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31472套;其中1954—1975年20883套,1976—1985年10589套。[427]
苏丹卡布斯·赛义德即位初期,阿曼的教育主要是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1970年,政府兴建13所小学,其中3所是女子小学,教师包括阿曼人以及约旦人和埃及人,另有700名儿童在阿布扎比和迪拜等地就学。1972年,兴建4所初中,包括3所男子初中和1所女子初中,招收学生146人。1973年兴建第一所男子高中,1974年兴建第一所女子高中。1986年,建成苏丹卡布斯大学,包括教育与宗教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商业与经济学院。1993年,苏丹卡布斯大学的学生达到3600人,其中女性占65%。私立高等学校包括始建于1995年的行政学院和始建于1996年的现代商业与科学学院。苏丹卡布斯·赛义德在位期间,阿曼的卫生事业亦经历长足的进步。1996年,阿曼建成综合医院48所,专科医院5所,卫生中心114所。位于首都马斯喀特的胡布拉皇家医院拥有629张床位和先进的医疗设备。阿曼卫生领域的从业者主要来自外籍人口;1996年,只有8%的医生、11%的护士和14%的药剂师来自阿曼本土人口。阿曼政府于1971年成立妇女协会,1985年成立妇女儿童事业董事会;其中,阿曼妇女协会下设13个分支机构,阿曼妇女儿童事业董事会下设7个职业培训中心。1994年,妇女在政府雇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0%,大都任职于教育部和卫生部。金融和旅游业亦雇佣相当数量的妇女,1500名妇女拥有自己的企业。[4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