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泛家族规则和文化作用下的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特征

泛家族规则和文化作用下的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特征

时间:2024-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泛家族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一个个日本家庭、组织中进行着杂糅、重组、磨合、融会,并作用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使得日本民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思维习惯。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中美都不同。[23]这些都是日本民族这种双向加螺旋的思维特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相。由于这种曲直型的思维无法构成有效回路,日本民族只能是有选择地反思、半通不通地反思,表现为部分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泛家族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一个个日本家庭、组织中进行着杂糅、重组、磨合、融会,并作用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使得日本民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思维习惯。在研究日本民族的一些主要文化内涵前,有必要先对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思维习惯进行一些探讨,这不仅因为思维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因为知晓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在下一章展开对日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讨论。

探讨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很难在一个章节中说清楚。这里尝试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加以概述。现在中美国际关系上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美国人是直线型的思维习惯,而中国人是曲线型的思维方式。这种说法虽然尚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却因为其大体说出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而得到较多人的认同。那么,以这种方法来看日本民族,日本民族又是属于哪一种思维方式呢?也许经过对比研究,可以在尽可能短的篇幅里对日本民族思维方式进行一番探讨。

人类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观念认知方式的叠加,不同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叠加,在此,试比较美、中、日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是直线型思维方式,实际可以细分为行为方式的直线型(I)和观念认知方式的直线型(I),两者叠加成双Ⅱ型,或为=型。其闭路回环也是直线式的,简称为直线型。这是典型的基督教带来的海洋进取型思维方式,褒奖地说其为率直的利益取向文化不为过,贬损地说其为野蛮的海盗文化也不为过,美国人甚至以此为荣,因为北美大陆就是欧洲的一部分人在这种文化驱使下远渡重洋以某种方式抢到手的。自己打拼来的世界自然不允许别人来管,也不喜欢传统方式,所以他们没有传统,没有旧制,没有过去。其典型思维特征是直来直去,喜欢干脆利落,直接解决问题。目标明确之后,便一条道上奔到底。制定法律和制度后,执行的力度通常远大于制定的力度,更没有通融的余地。人们非常务实,认为一切行为皆应该逐利而定,不考虑变通,更不考虑道义——除非推行道义能够带来利益。对国家的认同取决于国家给自己哪些好处,没有就让它见鬼去。精于大局,疏于细节,实际操作又常常为了有利益的细节而置大局于不顾。强调实力,拳头一定要比别人狠才敢说话,大腿一定要比别人粗才敢行动。说话直奔主题,在会议室里同样主张炮口是校正边界的最好尺子。整个国家永远处在流动中,不承认自己有家乡,也不认为自己有朋友,更不承认自己属于某一个民族。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别的民族有什么想法。做错了就是错了,道歉和反思也是直线型的。所以,他们对待别人的研究报告,除非真正需要,否则从来不看。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曲线型的,借用符号∽来表示,细分起来有行为方式的∽型和观念认知方式的∽型,也就是说是双∽型叠加,简称曲线型。从A到B或相反,从上到下或相反,中国人在直线无法到达时,很自然地绕着走;有时在直线能到达时也要绕着走。军事上从孙武开始就有著名的“以正合,以奇胜”,并在战场上屡试不爽,正是这一思维叠加的反映。经营管理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与灵活相统一”也是这一思维叠加的典型代表。精于战略策划,更注重细节谋取,两面兼顾的后面,跟着的是“差不多”“大约”和“可能”。较少正面对抗,喜欢旁敲侧击。围棋的历久不衰,传递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话。在社会领域,漫长时间的儒家思想教育、森严的等级制、无处不在的泛家族规则与泛家族文化,促使中国人有话不能直着说,有事不能直接做,形成了世事都是相对的宇宙观。所以,很早中国人就养了曲线思维的习惯。一份情况报告很少直接到达最高领导那里,一个部门可以管好的工作经常安排三个部门去管;提拔一位有能力的部属先考虑把他贬到边远单位;把一件失败的工作说成丰功伟业的本领在全世界仅此一份。当行动上是正∽型的,观念认知上却是反∽型,或者正好相反时,二者叠加的结果常常就是一个闭合的∞,业绩是出现了,效率与效果却不见了。后来的人不断地重审制度以堵塞漏洞,制度越来越严密,非制度性规则也越来越烦琐,寒蝉越来越多,战士越来越少,不到最后的危急关头,中国人不会发出最后的吼声——国歌中就是这么唱的。所以,中国人看待别人的研究报告,习惯性地去看其中存在着哪些缺点。

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中美都不同。日本民族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的文化融合,各种文化的杂糅,使得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存在着∽型思维方式,而在观念认知方式上却存在着I型的思维方式,二者叠加成独特的型思维方式,简称曲直型。他们的行为方式与认知方式无法构成闭合,自信便无从产生。自卑便成为他们独处时的状态,狂妄便是他们对外掩饰自卑的方式。他们可以做成伟大的事业,却无法形成伟大的思想。他们精细而坚韧,在尖端的领域做着尖端的事情,义无反顾,真要反顾就会令人惊愕地错位在另一个领域。他们会千百遍地重复同样的操典,也常常会干同样的蠢事。无声的忍耐是惊人的,认错是诚恳的,再犯同样是认真的。他们茫然而神秘,把简单的事情做成复杂,又在复杂中找到宿命。他们偏爱悲观,不能容忍失败,常常以极端抗拒失败,却以屈膝接受现实,让人无法判断其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说日本是暧昧的[22],本尼·迪克特说日本人是既温柔又残暴的双面体,蒋百里在《日本人》中说“日本人很能研究外国情形,有很多秘密的知识,比外国人自己还丰富。但正因为过于细密之故,倒把大的、普通的忘记。”更多的学者认同日本人讲话又直率又含糊。“关键的话暧昧地说、后说或不说;人和物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和物处于什么状态、做了什么动作;一口气解决相关的所有问题,这是日本民族的特殊思维模式。它反映在日语文字语言中就是:大量使用否定、疑问、形式名词、指示代词系列词;倒着说、关键的内容最后说、不说;表示人和物的‘主语’不重要,表示人和物的状态与动作的‘谓语’最重要;大量使用长句等。”[23]这些都是日本民族这种双向加螺旋的思维特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相。由于这种曲直型的思维无法构成有效回路,日本民族只能是有选择地反思、半通不通地反思,表现为部分或有选择地失忆。所以,日本人看别人的研究报告,总是看其中有无优点,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大加赞赏,而内心真实想法从不当面说出。

当然,如此简单地论述美、中、日的国民思维方式也许并不严谨,可以挑出很多的毛病。笔者只是借助这种方式来把日本民族与中国和美国做出一点区分,并非要证明它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恰恰是为了证明它是两种文化杂交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其他岛国如英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也经历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叠加,却没有出现日本这样的思维特征?这其中,中华文化圈中特有的泛家族文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磨合功效。欧美等西方国家也有等级制,也有泛家族规则及其文化的影响,但经历政教合一的中世纪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家族文化被极大限制,人格的尊严和个性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被法律等多种社会管理形式灌输到社会各个角落。这也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为直线型最根本的社会原因。而中国人产生曲线型思维方式,恰恰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存在着厚重的泛家族规则和强势的泛家族文化传统,所以中国人认为事情解决有很多方法和途径,解决得好只是相对而论,不可能完美解决。两河流域文明也是大陆文明,当其与海洋文化结合时,没有强势的泛家族规则和泛家族文化在其中的磨合与调整的功效,便没有也不会产生如日本这样的文化,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日本这样的思维方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南亚岛国的文化便是例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泛家族规则和泛家族文化是理解、认知日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入口。

以上初步分析了日本社会各种泛家族规则和泛家族文化,简单探讨了日本民族的思维习惯。下一章开始拟运用这些泛家族规则和文化的内涵,分别探讨在日本民族文化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天皇文化、武士道文化、神道教文化、极致文化和审美意识、暴力意识等,而对于其他一些文化,如制衡文化、汲取文化、玄寂文化等,留待以后另行探讨。

【注释】

[1]太安万侣.新订古事记[EB/OL].浦木裕,编译.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kojiki/kojiki-top.htm.

[2]《楢山节考》,木下惠介导演,松竹映画出品,1958年拍摄。

[3]日本战国时代也被称为“下克上”的时代。所谓“下克上”,是指以下克上,即下级代替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消灭家主、农民驱逐武士。

[4]“啤酒馆暴动”又称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暴动。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黑发动的法西斯政变未遂。希特勒等数位纳粹党领袖遭逮捕。

[5]“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指1936年2月26日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数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的一次失败兵变,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6]小泉八云.小泉八云全集[M]:第8卷.东京:东京第一书房,1926:359-360.

[7]王晔.岛国人民的危机感[EB/OL].http://news.sina.com.cn/w/2007-04-19/180312819814.shtml.

[8]时代生活丛书编辑.疯狂的岛国[M].唐奇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7.

[9]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10:序言.

[10]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余贝,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3.

[11]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10:85-88.

[12]李春生.比较教育管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83、188.

[13]日本2008年依《学校教育法》新设“主干教谕”,相当于主任级教师

[14]日本史上最澄与空海被称为平安新佛教之双璧,最澄创立了天台宗,空海开创了真言宗。

[15]猪野健治.日本的右翼[M].张明扬,刘璐璐,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221.

[16]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M].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12.

[17]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62-63.

[18]玉音,指日本天皇的声音。

[19]《感官世界》和《爱之亡灵》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上映,均由日本“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大岛渚导演,两部性爱影片为大岛渚奠定了世界级大导演的地位。

[20]紫式部.源氏物语[M].殷志俊,译.远方出版社,1996:530.

[21]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2]1994年12月7日,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文学院发表了题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直译为“暧昧的日本的我”)的受奖辞。

[23]陈庆发,丛艳华.日语长句“倒序翻译”法[J].日语学习,2007(7):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