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81年,出身于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在法兰克人、罗马人及基督教会的支持下,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墨洛温王朝。751年,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之子丕平在苏瓦松的贵族集会上被拥立为国王,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843年,加洛林王朝末代国王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将加洛林王朝一分为三,其中秃头查理领有西法兰克,地理上称法兰西。987年,法兰克加洛林家族的国王路易五世死后无嗣,经过推举,大贵族出身的休·卡佩登上王位,开始了卡佩王朝的统治。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因卡佩家族绝嗣,经三级会议决定,推举查理四世的堂弟、瓦洛亚家族的腓力继承王位,开始了瓦洛亚王朝的统治。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因瓦洛亚家族绝嗣,按顺序那尔瓦的亨利继承王位,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中古时期的法国虽然处于基督教神权的统治之下,但在文学艺术、哲学和教育等方面仍有可载史册的内容。
一、基督教
西欧封建化过程中,基督教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会摆脱了帝国的控制,也失去了世俗政权的支持,教会及其信徒需要在新兴的蛮族诸王国中寻求靠山。同时,新建的蛮族王国也需要教会及其信徒的支持。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会和罗马大地主找到了靠山,也为法兰克王国赢得了罗马大地主的广泛支持,法兰克贵族和罗马大地主在共同的基督教信仰下结合起来。基督教是促进西欧古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结合并迅速封建化的催化剂,也是在经济上积极推动封建化的重要力量。教会本身是大地主,它攫取自由农民的土地,迫使他们成为农奴等依附农民,是世俗封建主不断效法的方式。基督教反对把教徒变为奴隶,在理论上鼓励释放他们,有助于奴隶向农奴的转化。基督教还促进了新生封建政权的建设和巩固,是法兰克王国发展强盛的重要原因。教会用“神总是把克洛维的敌人送到他的手中”颂扬法兰克人的征服。751年,丕平自立为王,罗马教皇派兰斯大主教卜尼法斯为他举行涂油礼,使王权神圣化。800年,罗马教皇又亲自为查理曼戴上皇帝的金冠。法兰克时期,新建立的封建政权还很不完备,需要教会作为补充,封建国家的文职官吏通常由高级教士充任。基督教的教义、理论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给封建制度罩上了神圣的灵光,支持了封建贵族政权,维护了封建制度。此外,基督教会的传教活动还是封建制度向外扩张的工具。莱茵河以东地区的封建化过程中,封建主的侵略占领、对自由农民的奴役总是伴随着教会的传教活动,查理曼支持在这里建修道院、设主教区、并严令撒克逊人皈依基督教,促使封建化与基督教化处于同一进程。
5—11世纪是基督教会全面发展的时期。首先,教会统治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张。信徒不仅包括原来的罗马人、高卢人,还包括原来的异教徒日耳曼各族及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北方人。尽管此时基督教对一般日耳曼人的影响十分微弱,但他们名义上却是基督教徒。蛮族征服以后,基督教从罗马时代主要是城市住民的宗教走向农村和社会基层。其次,基督教会的地产和财富迅速膨胀。在封建化过程中,由于国王和贵族的慷慨捐赠以及对自由农民的疯狂掠夺,教会的地产迅速增加。810年的阿亨宗教会议上,依据财产多少,教士和神职人员被划为三级:拥有3 000—8 000处领地者为第一级;拥有1 000—3 000处领地者为第二级;不满1 000处者为第三级。除地产之外,教会还积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9—10世纪北方人入侵法国时,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因此成为劫掠的主要对象。再次,基督教会政治权力也逐步扩大。罗马帝国的灭亡使基督教会摆脱了控制。蛮族征服时,不少主教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城市免遭劫掠,他们的威望迅速提高。5—10世纪,高卢曾有三个王朝粉墨登场,每一王朝都竭力谋求教会的支持,推行与教会联盟的政策,王朝不断变换,但教会却是不倒翁。最后,在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时,教会走向了世俗化。主教等神职人员大多拥有地产,娶妻生子,带兵打仗,放弃了神职人员的职责。高级教职和教会地产都成了世俗封建贵族逐鹿的对象,很大部分被世俗贵族控制,影响了教会的地位和声望。10世纪,勃艮第地区的克吕尼修道院首倡改革,主张僧侣严守戒律,摈弃世俗生活,强调教会和修道院直属教皇领导,不受世俗权力控制。罗马教皇利用克吕尼运动,整肃教会纪律,摆脱世俗控制,提高教皇权威,逐渐建立起罗马教皇对西欧教会的绝对统治,使教廷逐渐发展为西欧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
天主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总代表,它的宗教教义、教阶制度和各种繁杂的宗教礼仪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新的宗教。天主教会的腐败也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改革呼声日益高涨。16世纪初,法国人文主义文化兴起,许多人文主义者研究原始基督教,不仅有助于认清教会的真面目,而且进一步助长了改革的呼声。
最早传入法国的新教是路德教。16世纪20年代,法国已有不少路德教徒,但后来法国绝大部分新教徒信仰卡尔文教。卡尔文(公元1509年—1564年)早年曾在法国求学,1533年改革新教,翌年因法国政府迫害而避居瑞士,之后在瑞士发动宗教改革。卡尔文提出“前定论”理论,认为人的拯救与否不靠圣功,上帝把他的臣民分为选民与弃民,选民注定得救,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说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卡尔文在瑞士进行宗教改革,实行政教合一,建立了由长老和执事管理的共和制的教会组织。卡尔文教深得法国中下层资产阶级的拥护,法国卡尔文教派也称胡格诺派,力量发展很快,到1562年新教徒团体约有2 000多个,分布法国各地,信徒约占全国人口的1/4。法国的封建专制政府对新教采取高压政策,因而,围绕着天主教与新教的斗争,到16世纪中叶形成三大营垒,即以北部和东部为主的天主教阵营,以西部、西南部为主的新教阵营和主张和解的政治家阵营。天主教与新教的斗争逐渐蜕变为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的宗教战争,1562—1594年,被称为胡格诺战争的宗教战争时打时停,持续30余年,最终以那尔瓦的亨利放弃新教、改信天主教、继承王位,开始波旁王朝的统治而告结束。胡格诺战争一度削弱了王权,动摇了君主专制制度,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使封建专制制度经历了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
二、语言与文学
日耳曼人征服高卢之时,当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俗拉丁,它是下层民众的语言,与古典拉丁语相比更加简便,不太受文法的严格限制。后来拉丁语逐渐蜕化,掺杂了一些日耳曼语词汇,这种文字被称为罗曼语。8世纪,罗曼语成为大众语言,后来形成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均源自罗曼语,属罗曼语系。法国幅员辽阔,各地居民种族构成和文化源流不同,在当时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就全国来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系统,即南方的朗格多克语和北方的朗格多依语。此外,尚有非罗曼语系的巴斯克语、加斯孔语等。14、15世纪,随着王权的加强,王室领地的扩大,法兰西岛逐渐成为整个法国政治生活的中心,法兰西岛的语言—— 法语,也具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流行于愈来愈广泛的地区,逐渐成为民族语言。其余各地的民族语言或被淘汰,或慢慢降到方言的地位,但是,很长时期内语言的多样性仍是法国文化的一个特征。直到19世纪中叶,法国仍有1/4的人不讲法语,另有1/4的人把它当作第二语言。
11世纪以前,拉丁文表述的基督教思想文化在法国文学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但也逐渐产生了用罗曼语著述的世俗文学作品。11世纪前后,法国产生了不少行吟诗人,他们居无定处,四处游荡、吟诗。北方的行吟诗人吟唱功业诗、英雄传奇,南方诗人多吟唱抒情诗。在此基础上,11世纪后兴起了骑士文学,主要包括北方的功业诗、故事诗和南方的抒情诗。功业诗兴起较早,以《罗兰之歌》最为著名,主要歌颂封建骑士的美德。功业诗之后,北方又出现了故事诗,或称骑士传奇,主要有不列颠故事诗和上古故事诗两类。不列颠故事诗的主要内容是凯尔特人的古代传奇,如传说的古代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上古故事诗一般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事写古代,但反映中世纪骑士的思想情趣,如《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等。南部的骑士文学主要是抒情诗,大部分内容表现爱情,但非夫妻之爱。法国封建社会中贵族的婚姻主要是政治和领土的交易,缺乏爱情,所以贵族大多具有外遇。骑士抒情诗的主题是歌颂骑士与贵妇之间的偷情和爱恋,以《破晓歌》最为著名。骑士文学反映了骑士的情操和风尚,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贵族性。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发展和市民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法国兴起了市民文学。市民文学多为民间创作,反映市民的思想情调,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尖刻的讽刺性,最具代表性的是《狐狸列那的故事》。列那狐狸的故事在法国中世纪流传甚广。11—14世纪,根据列那狐狸事迹写成的诗不下10万余行,保存下来的也有27组,共3万多行。故事歌颂了市民的智慧,抨击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但也反映了市民与社会下层的矛盾,勾画出了市民既反抗封建贵族、又压迫平民百姓的双重面目。《玫瑰传奇》也是一部重要的市民文学作品,分上、下两篇,虽然是以反映爱情为题材的隐寓诗,但深刻批判了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不劳而获的贵族生活,反映了市民的思想感情。此外,《布吕南》《农民医生》等韵文故事也属市民文学,这类作品寓意深刻、讽刺辛辣,揭露了贵族和僧侣的贪婪腐败,也暴露了市民唯利是图的处世哲学。
三、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本质上是基督教神学。它论述的内容和论证的依据都是《圣经》和基督教的教义,论证的方法是首先从《圣经》和教父们的著作中引经据典,再用亚罗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作概念分析来证明自己,反驳对方。经院哲学讨论的内容脱离实际,研究方法流于形式,空洞繁琐,故也称“繁琐哲学”。
经院哲学内部分为唯名论和唯实论两派。10—14世纪,两派进行了长期的辩论和斗争,一般与个别哪个是实在,是两派理论斗争的主要问题。唯实论者认为,一般是唯一的实在,个别或特殊只是幻影,在他们看来,愈普遍的东西愈实在。上帝作为最普遍的存在,具有最完全的实在性。唯名论者却相反,认为个别是唯一的实在,一般或共相只是个名词。在两派争论中,涌现出不少法国籍的著名经院哲学家,如唯名论的思想家洛色林、阿伯拉尔、吉尔伯特和约翰及唯实论者圣·伯纳德等人。同时,其他一些经院哲学大师如托马斯·阿奎那、罗哲尔·培根和邓司·司脱等人都曾在巴黎求学或任教,接受了法国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法国对于西欧经院哲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洛色林和阿伯拉尔是法国最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洛色林(约公元1050年—1125年)生于康边,曾在布列塔尼等地讲学,后因发表异端理论屡遭迫害,被迫逃亡英国和罗马等地避难。在与唯实论者的论战中,洛色林指出只有个别的事物才具有实在性,一般概念或共相只是名词,甚至只是在产生声音时才存在的声音的颤动,没有实在性。从唯名论观点出发,洛色林对“三位一体”等宗教教义进行了猛烈抨击,指出三位一体也是个名词,三位是“三”,不可能是一体,只有圣父、圣子、圣灵的个别存在才是实在,实质上否定了基督教的一神论,他的理论被称作“三神论”。1092年,在兰斯宗教会议上,洛色林的理论被控为异端,著作大部分被烧毁,留存至今的仅有一封他给阿伯拉尔论三位一体的信。
阿伯拉尔(公元1079年—1142年)是洛色林的学生,也是12世纪西欧最有名的学者。在哲学上,阿伯拉尔是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真实存在,但个别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经过理智的抽象而形成共相,共相是人们心中的概念。因此,阿伯拉尔的唯名论又称“概念论”。与唯实论者先相信而后理解的理论相反,阿伯拉尔提出先理解而后信仰、信仰必须建立在人类理智的基础上。他的杰出作品《是与否》搜集了158个重大神学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争论,用以启迪人们的思想。他提倡怀疑精神,认为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和经常的怀疑,“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他的怀疑精神首先对准了教会权威,强调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阿伯拉尔的神学触犯了教会权威,1122年,苏瓦松宗教会议宣判焚其著作。1140年,教会判处阿伯拉尔死刑,1142年死于狱中。阿伯拉尔的怀疑论对后世法国思想文化有很深的影响,他的反神学精神也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四、教育的发展和大学
5—11世纪是西欧文化发展的停滞时期。停滞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低下以及连续数世纪蛮族的征服混战对古典文化的破坏。4—5世纪,高卢还存在着一些贵族兴办的世俗学校,由俗人教师传授世俗文化,普瓦蒂埃、波尔多等城市都有这样的学校。但是6世纪之后,这类学校踪迹全无,唯独教会主办的学校留存下来。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主教兴办的大教堂学校,重要的主教区大多设有这类学校,当时都享有盛名;另一种学校由修道院开设,或为教育修道院内部的僧侣,或为教育附近村庄的儿童。两类学校仍承罗马帝国旧制,教授“自由七艺”,语法、修辞、逻辑为主要课程,称“小三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为提高课程,称“大四科”。实际上,不少学校课程不全,有的只是翻来覆去讲授语法,而且,“自由七艺”课程的内容也通常充斥着宗教神学。从8世纪下半叶查理曼统治开始,教育才有所恢复。查理曼招揽文人,庇护学者,掖奖学术,推广教育,文化生活渐有起色,后人称为卡洛林文艺复兴。
12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民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城市生活也需要大量书记员、公证人和律师等有文化的自由职业者,原有的教会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在此情况下,除教会学校以外,又出现了许多城市学校,涌现了一个新的以教育为业、取食束修为生的职业塾师阶层。12世纪以后,夏特尔、巴黎、郎城、兰斯、图尔和奥尔良等城市都是驰名法国的教育中心。城市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一批中世纪的大学,西欧地区的典范是巴黎大学。12世纪下半叶,巴黎聚集了大批教师和学生,教师结成同业公会,1174年,罗马教皇予以承认,并授予它某些特权。1200年,国王腓力二世颁发特许状,巴黎大学正式诞生。1219年以后,根据学科的不同,巴黎大学开始分系,主要有神学、法学、文艺和医学四个学科。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课和学生记笔记、举行辩论会等。当时,书籍誊写在羊皮上,价格昂贵,学生买不起,只有靠心记、背诵和讨论。巴黎大学的师生来自西欧各国,学生或住在小客栈里,或租用教师的房子,有的夜宿在教堂屋檐下。1180年以后,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开始建立供学生膳宿的住所,同时也是读书、讲学的地方,称为学院。路易九世的宠臣索邦为神学院的学生建立一处寓所,命名为“索邦”,后来成为神学院的中心。13世纪,法国其他城市也兴起了大学,其中著名的图卢兹大学以神学见长。蒙彼利埃和奥尔良两所大学主要研习法律,他们采纳意大利的研究方法,主要对法学文献作注释和评论。13—14世纪,法国共有十几所大学,都成为文化发展的中心。
五、建筑艺术
1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建筑艺术犹如一朵奇葩,在法国中世纪灰暗的艺术空间拉起一串艳丽的风景线。一批脱离农业生产的民间艺人、匠师开始出现,从事建筑艺术创作。
10—12世纪,罗马式建筑艺术十分流行,主要用以教堂的建筑和装饰。罗马式建筑是以古代罗马建筑为基础,综合日耳曼和东方建筑艺术的特征而形成的新的建筑形式。罗马建筑的特点是门窗上部都用半圆形拱顶,石壁坚厚,屋顶圆起,柱子粗大,窗户窄小,室内光线暗淡。室内广阔的墙壁上,饰以大量宗教题材的壁画,并广泛使用雕塑装饰。建筑外形类似封建城堡,建筑物前后往往配置碉堡似的塔楼,以防外敌入侵或起义农民的攻击。这类建筑多为教堂,主要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使人望而生畏,以微弱的光线使信徒产生隔世之感,增强虔诚之心。罗马式建筑艺术以法国为中心,影响西欧各国,杰出的作品有安高莱姆教堂、康边三圣教堂等。
12世纪末叶开始,法国北部城市兴起了哥特式建筑艺术,并流行于西欧各地。哥特式建筑艺术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由于城墙的防护,不需要砌设坚厚的墙壁。同时,由于教堂社会意义的加强,常常需要在里面举行城市典礼等公众活动,加之不少教堂附设学校、图书馆等,因而要求内部高大、宽敞和明亮,能容纳较多的人。随着教会神秘主义的发展,又要求在光线、颜色、高度上加以改进,以衬托宗教的神秘感,因此,哥特式建筑在改进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尖形拱门,高耸的尖塔式屋顶,薄墙壁,细圆柱,大门窗,光线充足。哥特式教堂内部,一切暗示重量、厚度等物质世界的成分都尽量被压缩,它高耸的塔尖,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门窗彩色玻璃的明暗光线交错,加之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像、雕花,都有助于使人感到神权的至高无上,产生惊奇和神秘的心情及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哥特式教堂是文艺复兴前法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教堂等都是典型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