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古代非洲相当悠久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由于人种复杂,地域辽阔,加之地理条件以及对外联系的情况各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一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和印度洋沿岸的东非文化,它们不同程度地受到北非、埃及和西亚文化的影响。二是赤道周围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文化,它是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
一、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文化
早在公元前1000年,北非和西非之间有两条穿越撒哈拉的贸易路线。西边的一条从摩洛哥出发,经阿尔及利亚的阿德拉尔,到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沿岸;东边的一条从的黎波里或突尼斯到利比亚西南边界的加特,然后抵达尼日尔河,这条重要的贸易路线古称撒哈拉商道。西非文明古国的出现同撒哈拉商道贸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7世纪以后,随着商道贸易的繁荣,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来到撒哈拉南缘的西非,他们带来的埃及和北非先进的阿拉伯文化同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马里—桑海文化。
9到11世纪是加纳王国的强盛时期,阿拉伯文化已经传播到西非。当时的西非人学会了阿拉伯文,一些人担任伊斯兰教的领袖,如清真寺的教长、古兰经的诵读人等。还有一些人悉心钻研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文化,着手研究西非的社会、政治和历史。据厄尔·贝克利的《北非志》记载,加纳王国的首都昆比萨利赫是一座规模巨大的穆斯林城市,居住着许多有学问的人。
极盛于14世纪上半期的马里帝国继承了加纳的文化传统,历代国王都积极倡导学习伊斯兰文化,除了派遣留学生去埃及或北非城市学习,还聘请那里的伊斯兰学者前来讲学,推广阿拉伯文化。14世纪中叶,廷巴克图和加奥等城市是西非最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中心,每年从埃及和北非城市运来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文学、历史、地理、法律和医学等著作。廷巴克图有多所图书馆,藏有大量的文献、书籍和手稿。桑科尔清真寺以其繁荣的学术名扬伊斯兰世界,吸引来自北非甚至西班牙的穆斯林学者前来教学和研究。马里帝国的历代国王都非常重视兴建新的清真寺,西非最早的清真寺建在廷巴克图城内,完好地保存至今。最著名的桑科尔清真寺是一所仿照北非风格的建筑,但外形、结构和建筑材料又吸收了西非原有的建筑优点,据传是14世纪20年代由西班牙籍著名诗人兼建筑师萨希利设计督造。
强盛于15世纪的桑海帝国继承和发展了由加纳开创、马里持续的撒哈拉南缘的西非文化。学校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仅廷巴克图一地在16世纪中叶就有150到180所伊斯兰教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教授古兰经,还开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桑科尔清真寺已经发展成为大学城,有数千名学生学习法律、文学、历史、地理和医学,来自马格里布、埃及、阿拉伯半岛的学者、作家和医生在那里讲学或进修他们的黑人同仁的课程。桑海帝国时期的西非文化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创造了用文字记载的文化,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其难能可贵。在数个世纪中,桑海涌现了一大批学问家,到16世纪中叶,各种学者先后有数百名之多。阿赫默德·巴巴是桑海帝国最有学问的人,据传一生著作有700多种,可惜大多已经散佚。各大城市都有私人图书馆,私人藏书的情况较为普遍。此外,还建有藏书量极大的公立图书馆。廷巴克图是同开罗、巴格达齐名的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中心,学者们在此留下了许多著作和珍贵的资料。历史学家萨迪的著述《研究者的编年史稿》是非常突出的一本,颇受研究西非历史的人们重视。他在桑海灭亡不久写成的《苏丹史》是一部不朽的著作,记载了西非地区,特别是桑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在非洲史学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东非文化
印度洋沿岸东非文化的形成同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文化颇为相似,是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与东非班图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13世纪时形成的斯瓦希里语,普及到自索马里南部甚至莫桑比克北部的东非沿海地带,又深入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马拉维和扎伊尔内地。与此同时,出现了以斯瓦希里文记载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早期以诗歌为主要体裁,大都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结合人们的日常弹唱,口口相传,实际上也是具有非洲特色的口碑文学。从内容上看,有崇扬统治阶级武功的,如东非著名的民间歌谣《利昂哥》,也有阿拉伯穆斯林早期克敌制胜的战斗故事。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出现了以反对殖民统治为内容的长篇史诗《哈姆齐牙史诗》,它取材于上述这些故事,指出依靠自己的力量,团结一致,坚持斗争,就能粉碎殖民统治的枷锁。
东非海岸的城邦都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也是城邦的主要建筑物,一般都是木石结构、带柱的小型圆顶建筑。
东非内地布干达王国的文化最为发达。布干达王国兴起于16世纪,强盛于18世纪。那里极其丰富的口头传说,提供了布干达国家建立及发展的历史资料。布干达人的服饰非常讲究,大都穿着整洁的树皮袍子。这种袍子用当地的无花果树皮制作,并用矿石将树皮布染得非常漂亮,上面还带有花纹。布干达人同周围其他族的人不同,经常穿衣服,且重视装饰,文化层次显然高出一筹。
布干达王国的建筑有着本地文化的特点。宫殿和贵族住宅分布在作为都城的一座小山的山坡和山顶上,屋顶用当地出产的茅草铺盖,呈波浪式,十分精致巧妙,房屋四周用就地生长的高高的黄色芦苇围上篱笆,在热带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
三、赤道以南的非洲文化
赤道周围及其以南地区的文化同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和印度洋沿岸的东非文化明显不同。它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集中表现在建筑艺术、木雕艺术、铜器铸造技术、造型艺术和口头文学等方面。
建筑方面,存在于16世纪以前在今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境内的莫诺莫塔帕国雄伟的“津巴布韦”最为典型。这些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石头建筑群,充分展现了非洲人民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赤道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因地域的差别和族别的不同,住房建筑差异很大,丰富多彩。在南部非洲,人们把住房大都建成半球形,用柔软的树条插在地里围成圆形,上面编制骨架,中间用一根柱子支撑,骨架周围再用成捆的干草等牢固堆放,顶上盖有芦苇。在东非内地,住房呈长方形,顶部是平面,用树条编成的墙壁两面都用泥土抹平。几内亚湾沿岸的农村地区,房屋成圆锥状,顶部为尖形,两边呈坡度展开。
手工艺方面,赤道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素来精湛细腻,尤其在西部和中部更为突出。西部美妙的编织和精细的木刻具有高度的发展水平。当地制造的布料和凉席上都织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图案,色彩鲜艳,各种生活用具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建筑物上普遍存有艺术雕刻,有的柱子上刻有兽像、人头像;有的墙壁上雕有各种神像和人们的生活起居像;也有的屋顶上刻有动植物的图像。在卢巴王国和库巴王国,民间还能制造许多精美的小木雕像,它们主要是宗教仪式上的用品,如崇敬祖先灵魂的圣像、祖先的肖像等,各部分比例协调匀称,形象栩栩如生。
几内亚湾沿岸的人们已经用失腊术铸造青铜器工艺品。陶工做出未来铸件的粗模型,盖上一层熔化了的腊,接着用刀刻出细节。等腊晾干后,往模型上涂陶泥,下面留一个孔。陶泥干燥以后,把模型放在水罐里加热使腊汁流走,然后往孔里注入青铜液,使其占据腊的部位。青铜液冷却后,去掉陶泥层,所得铸件再作加工修饰,雕刻出各式图案,进行磨光装饰。贝宁、伊费、奥约、阿散蒂和达荷美等国,青铜雕像和青铜浅浮雕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工艺品的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除了表现在约鲁巴族诸国的赤陶塑雕像外,主要是贝宁的青铜器。从13世纪开始的200年时间里,贝宁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青铜器,当时的欧洲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掌握同样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口头文学方面,赤道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留存下来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史诗和故事。内容大都反映民族的起源、传奇或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真挚的爱情故事等。虽然很难断定产生的确切年代,但它们的流传对研究赤道以南的非洲历史,特别是在缺乏文字、考古资料的情况下,不失其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