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通过内部经济与社会改革克服危机不同,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因历史环境不同而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武力扩张的法西斯式道路,法西斯国家野心的不断膨胀终于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最终在1939年9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虽然极力避免卷入战争,但也尽可能地支援英国、法国和中国反击法西斯侵略,并整顿自身的防务,积极备战。
(一)孤立主义与《中立法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和平主义和厌战情绪,不希望政府过多地卷入美国以外的国际事务。在国会中也有不少议员主张孤立主义政策,他们认为美国在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后,仍然取得了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和一系列外交方面的成功,美国不必再为欧洲事务承担过多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孤立主义思潮在30年代的美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与日本分别建立了法西斯制度,形成了战争策源地,国际局势空前紧张。战争危险日益加大时,美国孤立主义势力利用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大力鼓吹美国不应该卷入欧洲与远东的纠纷。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中,美国或其属地不得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送到第三国,也不得输送到中立国运至交战国。
1935年,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根据中立法,美国对两国都实行了武器禁运,但因埃塞俄比亚的国力远不及意大利,美国此举在客观上帮助了法西斯的侵略。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会又通过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各方出售武器的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西班牙。193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永久中立法》,除了保留原中立法的条款外,还规定把禁运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在英、法、美的纵容下,得到德、意支持的佛朗哥极右翼派别很快战胜了民主派势力,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并在1939年4月得到美国的承认。
▲1935年《中立法案》由罗斯福总统签署,正式生效后美国在欧洲的基本政策固定下来,推动了欧洲的绥靖主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又威胁要以武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酿成“五月危机”。其后,英、法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9月30日,英、法、德、意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为避免战争,一步步向德国法西斯的妥协让步。在此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事先不愿强烈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免危害“欧洲的某些政治上的绥靖”,继而在“五月危机”中始终保持缄默,完全置身世外,最后才在9月26日呼吁:“为了和平、公正和建设性地解决事端,不要让谈判破裂。”
(二)《租借法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庞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以后,英、法分别向德宣战,酝酿已久的二战终于爆发了。面对法西斯侵略势头的蔓延,美国罗斯福政府的外交政策悄然发生改变。
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利用民众对英、法的同情情绪,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案》,废除武器禁运。他在9月21日的特别会议上指出:如果坚持原来的《中立法案》,将使美国误入歧途,对美国的中立与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造成极大的危害,废除了禁运,美国会比保持现行法律更能保持和平。他还指出:援助英国就是帮助美国自己,通过货物交易可以扩大国内的就业、改进国防、增加黄金储备。国会经过激烈辩论,终于通过了对《中立法案》修改的决议,取消约束性武器禁运,改为现购自运。这一修改显然对拥有庞大的远洋船队,控制了各大洋航道,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英、法有利。
闪电战
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攻势凌厉,无往而不利,二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电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
1940年4月,德军侵入丹麦、挪威,到6月20日,法国、比利时、荷兰等6个西欧国家被占领。德军在西线的大规模进攻,导致美国公众情绪更加倾向于反对纳粹德国,援助同盟国的声势大增。6月10日的民意测验表明,赞成向英、法提供飞机的人数比率,已从5月29日的47%增至80%。
1940年11月,罗斯福打破惯例,第三次当选总统。这时,英国用于现购自运的外汇储备即将耗尽,加上德国潜艇战的威胁,“运输自理”也十分困难,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信给罗斯福紧急呼吁美国大规模援助。12月17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以借邻居水龙头灭火来比喻美国应该以贷款或租借武器方式帮助英国。29日罗斯福更在“炉边谈话”中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次年3月31日,《租借法案》经国会通过,由罗斯福签署生效,规定总统有权向对美国防务至关重要而且对美国有益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物资,但由于孤立主义分子的阻挠,物资的运输仍需要受援国自理。《租借法案》便成为美国同反法西斯各国合作的军事、经济基础。至此,美国不但已由中立转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而且同英国建立起了军事同盟,按照该法案,美国向英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使当时受法西斯严重威胁的英国度过了最困难的危急时刻。
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兵三路突然袭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全面升级。24日,罗斯福也表示“美国决定在可能范围内,全力援助苏联”,美国开始逐渐加强对苏联的援助。8月9日,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于大西洋北部纽芬兰海面的军舰上,发表了著名的包括8点内容的《大西洋宪章》,宣布了反对侵略扩张、保护国家主权、解除侵略国的武器、确保战后和平、建立普遍安全等原则,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建立一个更为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体制。9月24日,苏联宣布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反法西斯联盟终于形成。12月7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同样适用于苏联。至此,已同德军作战的英、苏与尚未参战的美国,在军事、经济上的合作就更加密切了,并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
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就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总统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不必要的客套,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总统与民众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就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于是就此定名。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罗斯福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向各界民众分析局势、解释政策、提出吁请,这也开创了美国总统与民众互动的生动案例。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穿着平常服装的平民,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原来他是在听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