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时间:2023-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此相对,人文主义宣扬理性高于信仰,认为人应该追求知识与理性,不能为了信仰而牺牲它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表达人文主义的主要途径是复古,我们称之为“复兴”。此外,人文主义思想有明显的市民阶级的印记,实质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人文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受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思想。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所谓“人的发现”、“自我发现”,提倡人性、人权、人道;主张人生的目的不是死后的永生,而是现世的享受;反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提倡科学、理性,主张个性解放。文艺复兴的内容主要在文学、艺术、政治学、自然科学、新哲学等领域表现出来。

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自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作为中心。并不是说要人自私自利,而是否定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的产生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这样的观念:把人的地位从上帝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成为中心,这就是人本。与以上帝为中心相应,中世纪的人们摒弃了理性,不追求知识,以对上帝的信仰代替理性。认为知识是信仰的奴仆,认为理性应该绝对服从信仰。与此相对,人文主义宣扬理性高于信仰,认为人应该追求知识与理性,不能为了信仰而牺牲它们。

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讴歌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人有无穷力量,可以创造一切;主张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认为人的高贵就在于理性的力量;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反对虚伪做作;重视科学实验。人文主义的这些思想通过这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哲学、历史、政治著作表达出来。

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要求科学为人生谋福利,要求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时期的宗教束缚。这些思想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冲击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对于推动古代优秀遗产、打破教会权威、消除封建愚昧进而拓宽近代科学、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发展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

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强调,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从积极的层面讲,这种对个人的渲染非常有意义。首先,个人不再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个人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家世出身,而在于才干和美德,在这种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平等观念。其次,在个人主义的旗帜下,过去的道德观、宗教观都被冲破,个性获得自由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表达人文主义的主要途径是复古,我们称之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面临的是这样的时代环境:基督教会虽然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基督教所创建的知识结构和认识体系仍然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中,人们很难找到取代其的元素,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自己的时代不相容。如果要从理论层面上对这个新的潮流进行诠释,必须寻找一定的素材,当人们越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便看到了古典时代。

人文主义不同时期的表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及其侧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人文主义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

14世纪的人文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人物,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开始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新思考。他们对教会进行批评,同时创作出不朽的著作,成为文艺复兴先导性的人物和人文主义理论的源泉。这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虽然对教会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他们并不敢对宗教信仰进行彻底的否定;他们注重从心智的、主观的角度而非从科学的、客观的角度来认识世界;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意大利统一的向往,但是没有找到任何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15世纪前期是人文主义的第二阶段,即市民人文主义时期。这时期人们开始抛弃纯粹的思考和学究式的研究,主张更加深入地涉足社会生活,把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中。市民人文主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赞美城邦的共和政治制度和古罗马的公民精神。他们认为,佛罗伦萨和米兰间的战争实质是共和制度和专制制度的较量。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市民的“积极生活”,也就是强调城邦的市民生活。

15世纪末期是人文主义的第三阶段,即后期人文主义时期。这个时期最明显的标志是由原来积极的市民生活转向隐修宗教生活,主要是转向了柏拉图主义。原因之一,1434年美第奇家族开始执掌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政权,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引导人文主义者转向与现实问题关系不大的哲学问题研究。另一个原因,拜占庭学者随着帝国的灭亡来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对柏拉图哲学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力图把基督教和柏拉图哲学结合起来,证明人文主义、基督教和柏拉图哲学是一致的。

人文主义的影响和局限性

进入16世纪,人文主义开始衰落,这个群体逐渐被社会边缘化。人文主义者不是一个团结的群体,他们为了个人的名誉和私利,相互谩骂和讽刺,甚至不惜使用粗俗下流的语言。由于这样的言行,人们对人文主义者群体越来越厌恶。如果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成名还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那么后期的人文主义者的出名就如同今天如火如荼的商业炒作,常常是刻意的培养,浮夸虚饰的成分较浓。

人文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推崇,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实现自己的野心或个人目的,滋生了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冷酷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从而也催生了马基雅维里(1469-1512年)政治哲学的出现。此外,人文主义思想有明显的市民阶级的印记,实质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他们所表现的社会实际上只是部分有产者可以自由放任的社会。他们的活动领域也仅仅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们参加的场合。他们中的一些人和教会及封建专制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活动尽管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却不可避免地脱离了劳动群众,也不可能走上同神权政治及教会彻底决裂的道路。

文艺复兴后的400多年,满足肉体的各种欲望已成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信奉实用主义,无论是政府行为还是个体生命,均以利润最大化为衡量生命质量的终极标准,人心乃至人格,凡遭遇利益,必首先退缩,这种潮流似的价值观导致了人类生命的整体脆弱。世界实在了,一切都伸手可及。但这现实的世界远远满足不了脆弱生命的精神需求,日复一日的惯性生活让人没时间也不知道该想点什么,该干点什么。

尽管如此,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如果说中世纪是一个颠倒了的世界,其特征是神支配人,教会支配世俗社会的话,那么人文主义者则力图把这个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恢复人对神的独立,世俗社会与教会也相应拥有独立的地位。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向教会和封建专制要人权,其后的启蒙运动则是资产阶级向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政权,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就没有以后的启蒙运动,也就不会有资产阶级近代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