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简介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简介

时间:2023-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采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与彼特拉克一起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奠定了基调,把本地语言的文学提高到了古典作品的水平。这些早期作品的主题都是骑士精神和骑士爱情,由于对现实生活观察敏锐,讲究气魄和辞藻,很快便在意大利国内外产生影响。

  第一个阶段始于14世纪初,终于15世纪中叶。这时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出现了许多因为商业发达而闻名遐迩的城市,像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这些城市有许多因经商而发达了的阔佬,他们奖励文学艺术创作,把诗人、艺术家奉为上宾。这一时期诞生了三个伟大的文学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即彼特拉克、薄伽丘、但丁。

彼特拉克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年),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诗歌接近生活,摆脱了前人抽象和隐晦的毛病,将对爱情的歌颂和对自然的描绘结合了起来,在诗歌的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他的十四行诗格式为近代抒情诗开创了道路,是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采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一生致力于整理和发掘古人著作,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诠释古典著作。他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他本人的创作,都产生了影响。在维罗纳大教堂图书馆,他发现了瓦罗的《论农业》、李维的《罗马史》以及西塞罗信札十六卷。西塞罗信札的发现是人文主义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此前根本不为人所知,从此一个新的西塞罗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彼特拉克十分兴奋,当年就写下了《致西塞罗书》,向古人遥祭一瓣心香,以后又陆续写成给塞内卡、李维、瓦罗、贺拉斯、维吉尔、荷马、昆体良和波里奥等人的书信,日后成为了他自己的代表作品之一。《致后人书》指向未来,《致先贤书》则指向过去。《致西塞罗书》通篇都是在表达对于偶像人格污点的遗憾。彼特拉克把西塞罗比作黑夜中的漫游者,他手中的火炬点燃了其他人的道路,但是自己却倒下了。他爱西塞罗胜于爱自身,他说西塞罗更适合于做一名哲学家,在乡村中慢慢地变老,静静地思考生命的永恒,远离罗马的权杖,不再有喀提林的阴谋和对凯旋的幻想!

彼特拉克用拉丁语写了许多诗歌、散文。这些作品歌颂人的高贵和智慧,宣传人可以追求尘世幸福,享受荣誉的权利,并向中世纪宣扬的神权说和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他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决定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行为。著名的叙事诗《阿非利加》(写作始于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写古罗马统帅西皮奥战胜汉尼拔的英雄事迹,歌颂罗马的伟大,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那时候,微风吹散了她的金发

那时候,微风吹散了她的金发,

发卷如云,在她的头顶飘动,

虽看不见那双无比透明的眼睛,

那里却射出了奇异动人的光华。

她的面庞上漾起慈蔼的彩霞,

不知道爱慕是真是假,但我觉得,

我心中萌动着易燃的爱情之火,

顷刻燃烧,会有什么奇迹爆发?

她的步履轻盈。她的姿态优美,

很像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

像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天庭的精灵,

光芒四射的骄阳,即使这美瞬间即逝,

它射出的金剑已给我留下难愈的伤痕。

——选自《歌集》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歌集》相传为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劳拉后陆续写下的300多首十四行诗和1347年劳拉死后为表达哀思的抒情诗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彼特拉克跳出旧抒情诗的框框,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劳拉的形体之美,刻画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这些诗篇大胆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蔑视中世纪道德,热爱生活的世界观。彼特拉克的诗音韵优美,结构周密,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歌颂劳拉,传达细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诗这一新诗体在艺术上臻于完美。他的抒情诗为欧洲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为此尊称他为诗圣。《歌集》中的长诗《我的意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谴责意大利的君主们利用外族雇佣军进行内战,让“豺狼与绵羊同居”,让善良的人民蒙受灾难。他的政治抒情诗还对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彼特拉克的一些诗篇,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者内心的复杂感受。

彼特拉克用拉丁文写过一部历史著作《名人列传》。1351年,彼特拉克拒绝了地位尊贵、收入丰厚的教皇秘书职务,为的是能为罗马人民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改革。彼特拉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四处旅游,足迹遍及西欧各著名城市,结识了不少学者名流。他不惜金钱、不辞辛劳,收集拉丁文古代残稿,精心收藏希腊古代作品,对古罗马的遗物,诸如钱币、碑刻、雕像等都加以搜集收藏。他在挖掘古代文化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晚年的彼特拉克在小村阿克瓦买下了一所房子。村中的人们常常看到这位老者房间的灯光亮到深夜。1374年7月间的一天,当人们走进他的小屋时,发现伏在桌前的彼特拉克已经去世,他的头还埋在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手稿中。

薄伽丘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年)的代表作《十日谈》是批判宗教守旧思想的力作,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他与彼特拉克一起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奠定了基调,把本地语言的文学提高到了古典作品的水平。薄伽丘童年在佛罗伦萨度过。1328年左右,他被送往那不勒斯学习经商,使他对商界的贵族气派以及存在于宫廷中的骑士排场与封建豪华有了体验。约1340年,被其父召回佛罗伦萨,并带回很多已经完成的作品,如最早的短诗《狄安娜的狩猎》,根据中世纪恋爱故事写成的散文作品《菲洛柯洛》、短诗《菲洛斯特拉托》等。这些早期作品的主题都是骑士精神和骑士爱情,由于对现实生活观察敏锐,讲究气魄和辞藻,很快便在意大利国内外产生影响。他还使行吟歌者口叙的八行体诗提高到文学水平,成为意大利诗歌的通行体制。薄伽丘在佛罗伦萨的其后十余年生活坎坷,然而在创作上已趋于成熟。1341-1342年间完成诗歌散文合集《亚梅托的女神们》;1342-1343年,完成寓言诗集《爱情的幻影》;1343-1344年,完成具有心理洞察力的散文小说《菲亚美达的哀歌》。

1348-1353年,薄伽丘完成《十日谈》,这是一部爱情叙事诗,以爱情和才智为主题,表现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教士和贵族的堕落和腐败,歌颂了普通商人和平民的聪明勇敢,赞美了青年男女的爱情。难得的是诗歌对封建社会里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的批判。从风格上说,《十日谈》是意大利古典散文完美的典范,在概括现实、塑造人物、刻画心理、语言使用以及构建故事情节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欧洲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十日谈》对欧洲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英、法、西班牙和德国不少作家的作品都模仿《十日谈》,或从它的故事中吸取创作素材。

作品描写了10名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而住到乡郊的一座别墅里,待了10天,每日轮流讲故事以资消遣,仿中世纪的传统结构,共讲了100个故事,每天以一首伴以舞蹈的歌结尾,其中有些是薄伽丘所写的最为出色的抒情诗。全书表现的主题是高雅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他们既尊重习俗,又对个人行为采取开放的态度。全书的开场白交代发生的瘟疫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和社会混乱,风格肃穆凝重,与第一天的故事紧凑互动,第二、第三天描写惊险故事中的纠葛和诈骗。第四天讲凄惨的恋爱故事时,语调趋于阴郁。第五天又有所改变,虽未完全消除肃穆庄重的气氛,恋爱故事开始时也并不顺利,结局却是皆大欢喜。第六天回到了第一天那种欢乐气氛,为其后三天的欢笑、诈骗和放纵的精彩喜剧场面事先作了铺垫。到了最后的第十天,所有前九天的各个主题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纯洁的变为纯洁,庸碌平常的变得英勇高大。

19世纪颇有影响的评论家德·桑克蒂斯把《十日谈》称为但丁《神曲》之后的《人曲》,把薄伽丘看成替代欧洲中世纪道德秩序的新道德秩序的先驱,这种看法至今已经难以成立。薄伽丘的全部作品,其题材、形式、趣味基本上是中世纪的,至少其出发点是如此。新的只是薄伽丘用来处理它的种种内容和形式的精神。《十日谈》有意表现人们与命运抗争并学会去征服命运。它指出:要真正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人必须没有怨恨地、如实地接受生活,首先要接受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不管这种后果如何与他的预期相反,甚至不管后果如何悲惨。为了求得人世间的幸福,他必须使自己的愿望限于人能做得到的,毫不吝惜地放弃那些绝对的要求。现代评论界阐明:在《十日谈》中那些轻佻甚至放荡至极的篇章背后表现的是一个精神世界的存在以及对道德价值的大力肯定。因此,今天再不能把薄伽丘看作一个淫猥的嘲弄者或是伤风败俗的犬儒主义者。

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显示了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又摆脱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晚年,薄伽丘钻研古典文化,埋头著述《异教诸神谱系》(1350-1375年)和《但丁传》这两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丰富的史料叙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话的基础,后者则是意大利研究但丁的最早学术著作之一。薄伽丘在他的理论著述中,批判教会对诗歌的诋毁,提出“诗歌即神学”的观点;他阐述诗歌应当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强调文学的启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诗人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讲求虚构、想象。薄伽丘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神学的观念,他的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薄伽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巨大的艺术力量,刻画了数百个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具有鲜明个性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自由思想。

但丁

13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年)。但丁的代表作《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广泛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谴责教皇和僧侣的贪婪专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得以产生,是与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状况、诗人所具有的深厚学识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

但丁生活的时代,已不同于中世纪前期欧洲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工商业极不发达、基督教完全垄断意识形态的状况。13世纪时,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地,由于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早期资产阶级日益强大,并建立了城邦共和国,取得了自治权。但丁在政治倾向上与意大利的资产阶级相一致。

但丁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城市贵族之家,早年曾参加要求政治独立、反对教皇干预世俗生活的政治活动,并于1300年当选为佛罗伦萨市的行政官,两年后,政治活动遭到教皇镇压,他被缺席审判,判为死刑。从此后他一直流亡在外,至死未能返回家乡。曾有学者将但丁与我国的屈原相比,谓屈原被逐乃赋《离骚》,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从两位诗人在颠沛流离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发,忧国忧民痴心不改的角度看,这种比附是有道理的。20年的流放使但丁对意大利社会的现实有了深切的了解,逐渐将自己的命运融合于对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

但丁早年曾系统学习拉丁文、修辞学、诗学和古典文学,对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推崇备至。在绘画、音乐领域,但丁也造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学和哲学,古代教父圣·奥古斯丁的思想对他影响尤深。

但丁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那是在少年时代,他随父参加友人聚会,遇上一位名叫贝阿特丽齐的少女。少女的端庄、贞淑与优雅的气质令但丁一见钟情,再不能忘。遗憾的是贝阿特丽齐后来遵从父命嫁与他人,婚后数年竟因病夭亡。哀伤不已的但丁将自己几年来陆续写给贝阿特丽齐的三十一首抒情诗以散文相连缀,取名《新生》结集出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少女深挚的感情,纯真的爱恋和绵绵无尽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细腻委婉。这部诗集是意大利文坛“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

但丁有诗人的柔肠与激情,也有学者的锐利与智慧,他是当时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又是在时代激流中冲浪的政治家,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问世的基础。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他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怀有无比的忧愁,进行着深刻的思考。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认为有义务揭露现实,呼唤意大利人的良知。

《神曲》是但丁于流放期间历时14年完成的长篇诗作,原名为“喜剧”。英文译名The Comedy of Dante Alighieri,a Florentine by Birth But Not in Character。1555年后,人们在原书名前加上修饰语“神圣的”,既表示对诗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诗主题之庄严深奥,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国,书名习惯译为《神曲》。

图16 《黑暗的森林》

图17 《候判所》

图18 《天堂》

《神曲》全诗长14 233行,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构成。作者在诗中试图表明人类群体和个人要经历种种磨难,经受重重考验,最终凭借理性和信仰去认识邪恶、悔过自新,才能有望达到理想境界。诗歌过分强调了神学和信仰的力量,显示了诗人的时代局限性,作品也表现了追求真理、关心人类命运等积极因素,尤其对教会和世俗权贵的批判值得肯定,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全诗的第一句是这样的:“就在我们人生旅途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醒悟过来。”其实主要讲述的是作者的一次梦幻旅行,一开始,诗人迷失于黑暗的森林中,慌乱中发现出口被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的母豹、雄狮和母狼挡住。这就是地狱,进退维谷时刻,罗马诗人维吉尔适时出现,他受已成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恋人贝阿特丽齐之托,救但丁脱离险境,并游历地狱和炼狱。然而,地狱里也不完全都是坏人,比如,地狱的第一层中就住着荷马、恺撒、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在这里的原因是自己并非基督徒,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基督教尚未出现。地狱共分九层,除他们之外,地狱中每一层的人都是恶人,或是犯了不可饶恕罪过的人,如蔑视上帝者、贪官污吏、诱奸者、滥用暴力的人等。

炼狱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这里是供人忏悔的,待罪恶的灵魂炼净后,仍有望进入天堂。炼狱也分九层,各层中分别住着以骄、妒、怒、惰、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过较轻者的灵魂。但丁在此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有古典时期的英雄,如古希腊的僭主庇西特拉图、阿德里安教皇等,也有但丁熟悉的艺术家朋友,他们总以为自己的作品优秀而伟大,犯了典型的“骄”罪。但丁逐层游历,最后来到炼狱的顶层,维吉尔随即飘然而去。原来他尚无资格进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这时最美妙的时刻到了,但丁见到了梦中情人贝阿特丽齐,随后贝阿特丽齐带他游历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水晶天,这里完全是一片辉煌的色调,充满了欢歌笑语和对神祇的虔诚。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仁者、英明的君候、学界的圣主和虔诚的教士,他们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

今天的读者阅读《神曲》,常觉其内容繁杂、情节光怪陆离、意义晦涩难懂,这是因为诗中充满隐喻和神学的哲理。《神曲》结构严谨,情节完全服从于主题,各个人物、每处场景均有所指。但丁对当时的罗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恶滔天的教皇痛恨不已,对宗教蒙昧者也持鲜明的否定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但丁认为,人生有两种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个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才能达到。永生的幸福须在启示的指导下,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的实践而达到”。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两个人物作为自己的导师,一是象征理性、知识的维吉尔,一为象征信仰、虔敬的贝阿特丽齐。基督教认为人人有罪,因此,地狱、炼狱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灵魂,区别只在罪的性质不同,罪的轻重不一,他们都是现实社会中各色人等的体现。天堂中的人是经过炼狱炼尽罪恶后的灵魂,可以与神同享荣耀。地狱、炼狱和天堂分别有其隐喻意义。象征理性的维吉尔只能在地狱和炼狱里充当诗人的引路者,象征信仰的贝阿特丽齐才有资格带领诗人进入天堂。这清楚地说明,但丁是将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神曲》的主题,意在探索诗人自身、意大利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命运,但丁的结论是,意大利民族和整个人类必须在信仰的启示下,以理性规范行为,实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断超越,才能与最高真理合一,获得光明的前途。

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纪文化的洗礼,但《神曲》中表现出不凡的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使诗人成为文艺复兴新时期即将到来的预言者。但丁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先贤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维吉尔等人由衷地赞佩,肯定这些灿烂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识和理性精神,客观上就批判了中世纪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尽管作为一个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将他们直接安排进天堂,但却把这些“高贵的”异教徒放进地狱中一个毫不受苦的美丽幽静之处。但丁还同情为爱情而遭惨杀在地狱中受苦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加,批判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神曲》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世纪文学哺育出的瑰宝。诗中的许多人物虽然是但丁笔下的鬼魂,但由于均有现实依据,因此写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令读者难以忘怀。诗人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