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是二战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学、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扩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一词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成了时髦用语,后现代常用的一些词汇,如“话语”、“文本”、“叙事”、“解构”、“颠覆”等等,成了好些人的口头禅。“人人皆话语,个个谈文本,解构不离手,颠覆不离口”成了西方后现代文化的一大景观。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精神到物质、从深层次到表层的轨迹。普遍认为我们所处的后现代文化形态肤浅、浅薄、过于形式化,缺乏内涵,文学艺术领域少有精品力作。后现代文化的特点就是消极虚无,摒弃传统的思想习惯和文学准则。
丹尼尔·贝尔说过,后现代的要害在于信仰危机。有人说当代西方社会失掉宗教束缚,只剩下无止尽的自我放纵、自由发展、行为主义等,这在艺术上的表现更明显,无束缚是好事,但应该是有内涵、有底蕴的自由创造,不是胡乱发挥,这不是创新。
后现代状况指当代西方的文化状况。伊哈布·哈桑在研究文学时提出这个问题,他认为文学中有一种自我矛盾、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倾向,这无法用任何现代的认识框架去把握,由文学推及到整个文化领域,后现代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悖论式特点,具有新思潮的古怪特征。十多年来,世人或为其时髦所吸引,或为其怪诞所困惑。传统意味着因循守旧,后现代意味着变化。后现代主义是个时髦概念,是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现代文化的母胎中,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是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不仅仅与文艺有关,还涉及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以及西方文明的未来走向,它具有新思潮的古怪特性,即理论旅行与话语增生。作为理论旅行,后现代主义四处游荡,不断改变面目(后工业、后殖民、后结构等)。作为话语增生,它向各国学者提供空间,让他们的意见彼此争夺、反复填充,福柯、德里达、海德格尔、屈雪林、哈贝马斯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如此旅行与增生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广义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它繁杂多义,变动扩张,莫名其妙地旅行,却不知向何处去。
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合流的鲜明特点。
后现代主义盛行的范围主要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进一步渗入了大众传媒和日常文艺消费,激起了众声“喧哗”。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评判艺术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艺术精品的存在受到了消费者的挑战,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甚至拼凑的艺术,无深度、平面化、增殖、拼贴、碎片等成为后现代艺术的特征。自从来自现代艺术发源地的杜尚给《蒙娜丽莎》加上胡子,并将小便池搬到展览会上作为艺术品展出,他不再具有“先锋”、“前卫”的意义,而是代之以大众时尚调侃的含义。
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流行音乐、排行榜、卡拉OK、通俗文学、畅销书、电视小品、连续剧甚至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VCD、录像带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正在打破,无论政治还是文化,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资本的逻辑,甚至理论也成为实用主义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温床。又如,离婚庆典一度风行美国,家庭不幸对一些人来说是极大的痛苦和打击,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期盼已久的商机,是开心和兴奋的由头。
艺术作品要吸引人,最为关键的是要有独创性,使人耳目一新。事实上,近几年国内频出的“改编”风早已倒了观众的胃口。拉拉扯扯的改编已经造成对原作的糟蹋和误导。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看了所谓的名著改编,会连同对原作大摇其头,无不体现出急功近利的暴富心理和浮躁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