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六年堪瓦王朝之后,统一的帝国灭亡。此后印度北部和中部有数十年陷于混乱局面。随后又有外来势力进入印度北部建立了外族的贵霜王朝。
在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二三六年间,印度境内有两个小王朝存在。先是在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小王朝——安度罗王朝(Andhara,公元前二六—公元二三年)。此王朝提倡婆罗门教。不久,在印度西北部,以前犍驮罗地方出现了另一小王朝,即贵霜王朝(Kushan,公元四五—二二五年)。贵霜王朝是中国史上所称的大月氏人所建立的王朝,大月氏人原居住在中国的西北边疆,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为匈奴人所迫,向西迁徙,进入中亚,征服了大夏。此时大夏已经“希腊化”,因而,大月氏也从这里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成为一个“希腊化”的民族。大月氏人当其在大夏的势力已巩固后,开始向南发展,攻占了今日之克什米尔,并渡印度河占领了犍驮罗地方,建立了贵霜王朝,但其根据地仍在大夏。贵霜王朝最盛时期领土曾包括有印度西部及北部之一部分。
贵霜王朝各王也多信奉佛教,其中尤以迦腻色迦王二世(Kanishka,一二〇—一六二年)提倡最久。迦腻色迦曾经想凭借政治力量来否认种姓制度,想在现实生活中彻底地实现佛教的“众生平等”理想,但是实际并未能做到。因为,就在二世纪中《摩法经》(Dharmasastra)出现了,这是一本以婆罗门教的理论来肯定了种姓制度,并且具体而繁琐地规定了种姓制度各个方面的细节的书,从这点可以看出这时婆罗门教又已抬头,而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斗争正在进行着,不过佛教凭借着政治势力暂时获得了胜利。但佛教到此时内部已发生变化,开始分裂为两个派别。新起的一派自称为大乘派(Mahayana),而原有的佛教思想则被称为小乘派(Hinayana)。贵霜王朝所提倡的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不同点在于小乘的最高理想人格是阿罗汉,而大乘的最高理想是成为菩提萨?(Bodhisattva),或称菩萨。菩萨与阿罗汉不同,菩萨是已经修执成道,本可以超脱轮回进入涅?的人,但却自动的不入涅?,而继续轮回,再生入世以普渡众生。此外,小乘派认为修行只能靠个人自己,大乘派认为这种修执成道又自动入世的菩萨可以靠助别人来修行,人得到他的帮助在个人修执方面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后来,大乘教派中的又一派别——净土宗的思想更进了一步,认为只要诚心信仰菩萨,菩萨就能度人成佛。佛教发展到了大乘教派,尤其是到了净土宗之时,实际上已完全成为一种宗教迷信,已失去了最初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思想中的哲学思想,失去了那种促使人们进行自我的深刻修养的人生哲学意义。印度各种哲学思想虽都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但佛教思想之完全成为宗教,则系大乘兴起以后的事。
大乘佛教又分有许多派别。净土宗这一派,在印度本土势力并不大,但后传入了中国,自唐以后在中国下层社会却非常流行。净土宗信仰的菩萨阿弥陀佛(Amitabha),也称无量寿佛(Amitayus),据说阿弥陀佛居住在西方极乐世界(Sukhavati),信他的人只要念一声阿弥陀佛,死后即会被他接往极乐世界。后来在净土宗中又附会出来一位观世音菩萨(Avalokitesvara),说观世音是阿弥陀佛的使者,专门到人世来作度脱信徒的工作。
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传入中国后所造成的重要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宗教迷信——净土宗的发展;另方面,则是保存佛教原来的哲学思想较深的禅宗,禅宗在唐以后流行于中国上层社会之中,佛教的主张自我修养的思想与中国原有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而形成了中国宋明两代的主张“格物”“致知”的唯心的哲学思想——理学。
同时,在贵霜王朝时代,印度经大月氏人那里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结合了当地佛教的发展,在犍驮罗地方出现了所谓“犍驮罗美术”,其中特别是雕塑的艺术,在技术方面完全接受了希腊雕塑技术的影响,如释迦牟尼之头像即系摹仿希腊亚波郎神之作。以后,犍驮罗美术随佛教而传播到中国来,引起了中国绘画艺术上的革新,同时中国到南北朝时也开始雕塑佛像。
贵霜王朝之提倡佛教,一方面固然是要愚民,一方面也是要铲除旧的势力——婆罗门人存在的影响,要打破因种姓制度而造成的社会上的分裂趋势,并企图借佛教的势力来统一印度。但是这个目的并未能实现。
安度罗王朝与贵霜王朝先后灭亡后,印度又一度陷于混乱状态。到三一九年始有另一个统一的势力出现,即笈多王朝(Gupta,三一九—五三五年)。笈多王朝统一了印度北部中部的大部地区,仍建都于摩揭陀旧都波吒厘子城。其创业王为娑穆陀罗笈多(Samudragupta,三三〇—三七五年)。
笈多王朝第二代王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guptaⅡ,三七五—四一三年),中国史上称之为超日王,当其在位时为笈多王朝最盛时代,其时印度社会又形安定,由于生产渐趋恢复,故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了。正在此时,中国僧人法显到达印度来求佛法,归国后写了一本《佛国记》,记述自己在印度的经历。这是有关五世纪初期印度内部情况的最重要的史料。《佛国记》中曾经提到印度中部某些地区的富庶情况,但也记述了印度北部一些地方的荒凉与残破的景象,甚至这些地方的城市居民不过数十户,有些交通大道也成为了虎狼出没的地方。这种荒凉残破的情况必然是由于在摩揭陀分裂后印度长期陷于混乱局面下造成的,战乱结果使印度的社会生产都遭到了破坏。
印度大部地区的生产在战乱中遭到破坏,生产停顿,个别地区的生产到此时又形恢复与繁荣,这就造成了笈多王朝时代印度各地区在经济上的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其结果必然导向政治上的分裂。笈多王朝时代虽然暂时仍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分裂的趋向已很明显,从《佛国记》中所记佛教至此已开始衰败,有九十六种外道皆甚兴盛,各自拥有信徒。可以看出,由于印度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及政治上之分裂趋势,使婆罗门教在此时又开始兴起。
五三五年笈多王朝亡,印度又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在此后一千年间始终未再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