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王国

新王国

时间:2023-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埃及史的分期上,新王国时期包括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但实际上在这段时期中的埃及历史,如依其本质来分,则应分为二个阶段:公元前一二〇〇年以前为一阶段,即第十八、十九王朝时,是为埃及帝国的全盛时期;公元前一二〇〇年以后为一阶段,即二十王朝时——帝国衰败时期。图特米斯一世之后重要的为女皇哈特写朴素统治时期。亚门后帖四世在位时,埃及在政治、宗教上曾发生一次大变动。

在埃及史的分期上,新王国时期包括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但实际上在这段时期中的埃及历史,如依其本质来分,则应分为二个阶段:公元前一二〇〇年以前为一阶段,即第十八、十九王朝时,是为埃及帝国的全盛时期;公元前一二〇〇年以后为一阶段,即二十王朝时(公元前一二〇〇—公元前一〇九〇年)——帝国衰败时期。

埃及帝国全盛时期的第十八、十九王朝的首都仍在塔庇。称新王国时期为帝国时代,是因为这个时期埃及对外进行了较中王国时期更大规模的战争,胜利地征服了许多地区并将这些地区直接置于埃及王国的统治之下,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埃及王国统治范围之内,便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种族,以及许多在经济上本无必然联系的地区,而其所以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形式,纯粹是靠埃及在这个时期中的强大武力来维系。

在第十八王朝创业王亚谋西一世(Ahmose I,公元前一五七〇—公元前一五四三年)在位时,埃及已自喜克沙苏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自喜克沙苏那里学会了用马拖车作战的技术。到图特米斯一世(Thothmes I,或称图特谋西Thutmosis I)时开始向外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向北征服了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地方,向南征服了努比亚的全部地区,并侵入了伊提欧匹亚,但未得深入。在这时有二种因素使得埃及有需要并有可能向外进行扩张:其一,也是主要的,是由于此时埃及内部的稳定发展,喜克沙苏人被驱逐后,那种残暴的剥削解除了,因而使得埃及的社会生产有可能恢复起来并逐渐发展,埃及的统治阶级开始感到有必要和有力量来向外扩张。而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大量的俘虏被变为奴隶,对埃及生产的发展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埃及更有力量来巩固自己对征服地区的统治,并继续向外发展。其二则是由于喜克沙苏人的统治,对埃及来说是第一次受到外族统治。外族残酷统治的经历使后来的埃及统治阶级意识到了巩固国防的重要性,而巩固国防能力的最好办法则是以攻为守。当然这并不能构成埃及对外征服的唯一理由,主要的仍是第一个因素,但这个因素至少能成为埃及统治阶级动员全国人民投入狂热的征服战争中的一个有力的口号。

图特米斯一世之后重要的为女皇哈特写朴素(Hatshepsut,公元前一五〇一—公元前一四八〇年)统治时期。埃及从原始社会发展向阶级社会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父系社会阶段,而是在母系社会基础之上直接进入阶级社会的。女权统治转到男权统治则是国家出现以后才发生的。因此母系社会的痕迹在埃及古代社会中仍很显著。埃及女子地位比其他古国女子地位为高,家族之财产则是由女子来继承的,所以一般贵族多是兄妹为婚,以保障家族财产不致分散,特别是法老兄妹为婚的制度,在埃及一直维持到很晚才消失。因为当时统治国家的虽然是男性的法老,但其所以能居于最高地位,则由于他是神,而从理论上来讲,法老的神权则是应该由法老家族中的女子继承,故法老的神权系得自其王后,也就是其姐妹方面,到女王哈特写朴素之时不过是将这种理论与实际统一起来罢了。她自己掌握了实权,统治着国家。可是女皇却服男装并戴假须,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此时男权在埃及社会上已经确立不移了,女皇的统治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

图特米斯三世(公元前一四八〇—公元前一四四七年)时埃及继续向外扩张,征服了爱琴海中的一部分岛屿及叙利亚一带,并变这些地区成为埃及帝国的一部分,派总督直接治理之。图斯米斯三世之向海上发展,证明了帝国时代商业之发展,而需要控制一个大的商业世界。

埃及在亚门后帖三世(AmenhotepⅢ,或称亚门诺飞三世AmenophisⅢ,公元前一四一一—公元前一三七五年)之时,达到了埃及帝国的黄金时代,在此时期中,埃及内部及其征服领土内的统治都很稳定。

亚门后帖四世(公元前一三七五—公元前一三五八年)在位时,埃及在政治、宗教上曾发生一次大变动。亚门后帖四世立意废去过去埃及全国最崇拜的太阳神亚门(Amen),而奉亚屯(Aton)神为帝国最高的大神,自己亦更名为伊赫那屯(Ikhanaton)。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亚门神本是塔庇地方的太阳神,虽然随塔庇城地位之日益重要而此神在宗教上的地位也日趋重要,以致成为埃及全国最高的大神,但在人民心目中,此神的地方色彩始终未能全部消除,因之也就妨害了具有全国权力的法老利用它来作为国家强有力的统一的象征。而亚屯神原为上埃及地方的落日神,过去它在神话故事中不占重要地位,可说是一个灰色的神。故而亚屯神与亚门神不同,在它身上既没有地方色彩,也没有内容丰富的也就是早已深入人心的固定化了的神话故事。因此当帝国极盛时代在位的亚门后帖四世欲想假借宗教措施以加强其对帝国的统治之时,亚屯神乃被选中作为帝国统一的象征,用以推行其世界帝国政策,使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由信仰这个统一的神而致承认和服从于帝国的统一。为此目的,亚门后帖在埃及、叙利亚、努比亚三地为亚屯神建立了三个大神庙,并大肆宣传,将许多为人敬崇传说的神话故事都集中在此神身上,企图以亚屯神来完全代替亚门神过去的地位。

但亚门后帖四世的宗教改革却引起了以塔庇地方教士为中心的全国亚门神教士集团的强烈反对。亚门神教士的反对新宗教政策斗争的性质,一方面是因为亚门神地位的降低势必要促使亚门神教士社会和政治地位的下降,因而会丧失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但更严重的意义则是因为法老所以要推行这个宗教政策的目的主要是要加强帝国的统一之外,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国内的统一,也就是要加强以法老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的权力,而教士阶级过去是被委托分散在各地来统治人民的,在地方上他们可以独立地和人民发生直接接触,因而他们在地方上虽然没有经济实力,但他们的政治势力是相当雄厚的。现在中央政权之加强,将使他们完全附属于政府,也就是意味着教士们将丧失其在帝国中政治上的独立、半独立的地位,而完全沦为法老的附庸。因此,法老与教士势力集团在宗教问题上的斗争,实际上是原已存在着的中央与地方上政治势力矛盾的尖锐化,也就是帝国的中央政权为彻底消灭地方上的分裂势力的一个最后斗争。

最初亚门教士因为在政治上无力与亚门后帖四世进行直接的对抗,故只能利用人民的迷信、保守心理,提出一种“护教”的口号,鼓动各地人民出来反对法老的新措施。但由于帝国的专制政府实力强大,所以在亚门后帖四世在位期间反改革的企图并未能成功,“人民”的反对被压制了下去。因此,法老的新宗教政策得以在帝国范围之内推行了数十年。但法老与教士之间的斗争也继续了几十年,虽然教士的反对始终未能成功,可是法老也无法完全打垮教士的势力。

到亚门后帖四世死后,后继之法老又尚未成年之际,教士乃又乘机反攻,而取得了胜利。亚门后帖四世所建之亚屯神庙在此时皆被拆毁,亚门神又在帝国复辟了。故这一时期在埃及史上可说是一反动时期,地方势力又盖过了中央。同时,这些亚门教士又转而利用其逐渐恢复了的政治权势,尽量夺取土地,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当时以塔庇地方为中心的亚门神教士集团曾占有埃及全部可耕地的三分之一。而这些分裂势力在经济上的重新取得胜利必然会导向了帝国和统一国家的最后分裂,从而使上述的政治反动成为常态。故公元前一三〇〇年以后埃及的统一局面已无法维持下去,埃及国家开始衰败了。

帝国的衰败首先表现在对埃及以外地区统治的动摇上。公元前一三〇〇年后叙利亚人首先起来反抗埃及的统治。同时小亚细亚东部的势力——哈梯(Hatti)也强大起来,与埃及争夺对叙利亚的控制权,结果埃及在叙利亚的势力全部被哈梯逐出。

埃及对外统治之动摇,使得国内敌对阶级的矛盾加深了。当帝国之极盛时期,统治阶级为争取国内人民支持其对外的战争,曾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对内的剥削。而加紧对国外被征服地区剥削与掠夺,以及由于这种大规模掠夺成功的结果,已使统治阶级奢侈成习,到此时,对外的剥削与掠夺既已不可能,而统治阶级仍要继续维持其奢侈生活,就不得不以加紧剥削国内人民来补偿了。在统治阶级加紧榨取国内人民之下,引起了公元前一二〇〇年顷的一次农民大暴动。

这次暴动的经过仍然不可详知。不过,从亚门神教士的那种分裂势力在这次暴动过后仍然稳定存在这一点上来看,这次暴动一定是很快地就被镇压了下去。因起义者首先打击的对象,应该就是这批当时在社会、政治上都居于优势统治地位的分裂势力,这个势力既然仍旧存在,就证明它的统治基础并未遭到应有的打击,那么,这一定是起义者在社会上还未曾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众性的革命优势之前就被镇压下去了。因此,这次起义并未能发挥它在历史上所应起的积极作用,这个结果就是旧的制度原封不动的或更坏的继续。新的局面既不可能出现,旧的又已不可能再发展,相反的,国内原有的基础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埃及帝国的实力较起义以前已更为削弱,帝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一二〇〇年是埃及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埃及始终未再强大,而且不断地受到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并且从此以后,无论是埃及内部的短暂统一,或是由外族所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统一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士们的地方分裂势力在埃及始终占上风,而这种长期的政治上的分裂必然会导致埃及社会生产的全面衰退,因为埃及的生产活动是必须要依靠统一的政权来集中领导和控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