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休闲
纵观所查文献,我国对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05年。文平、付善勇[42] (2005)从分析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角度入手,提出了提升本省体育旅游竞争力的建议;刘辉[43] (2007)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培育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建议;谌静[44](2009)通过分析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本省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创建具有中原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培育体育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旅游环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竞争力;张云峰等[45](2010)将影响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归结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种,并解释了三力与竞争力的关系。文章还从方法角度介绍了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但是对影响竞争力的具体指标未做深入研究;于锦华[46] (2010)以波特五力模型为根据,分析了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构成,并提出了提升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路径;李春芳[47] (2010)、王隆华、刘恭民[48] (2012)分别分析了广东省、福建平潭两地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两地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原则、目标、重点、措施;曹亚东等[49] (2011)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论述了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具有加快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塑造城市品牌和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钟学思[50] (2008)对体育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较为深入,文章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旅游竞争业绩、旅游吸引物、相关依托、对外联系、旅游环境支持、环境质量七个方面构建了广西14个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的43项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4个地级市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农路华[51] (2012)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区域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包括业绩竞争力、潜力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维度的4个一级指标(包括9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14个地级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了14个地级市的体育旅游竞争力排序。总体来看,期刊论文《广西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分析》和硕士论文《区域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分析》在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设计以及最终评价效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注释】
[1]韩鲁安、杨春青.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 (4): 61—64.
[2]戴光全、杨丽娟.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6(1): 68—73.
[3]姜付高.体育旅游概念的哲学思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17 (7): 30—31.
[4]昌晶亮、徐虹.体育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其概念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32 (5): 24—26.
[5]宋杰、孙庆祝、刘红建.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 46(5): 139—145.
[6]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7 (1): 49—53.
[7]于素梅.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8]曲天敏.试析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43 (10):28—31.
[9]宋杰、孙庆祝、刘红建.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 46(5): 139—145.
[10]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 (4) .
[11]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 28 (5) .
[12]闵健.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6(6): 4—6.
[13]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7 (1): 49—53.
[14]谭燕秋、葛见珠.我国现行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及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26(5): 3—4.
[15]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 10 (2) .
[16]周立华.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 .
[17]韩纪光.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4, 25 (1): 35—37.
[18]于素梅、易春燕.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31 (1): 26—28.
[19]邓凤莲、于素梅、武胜奇.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与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 30 (3): 35—40.
[20]李天元、陈家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营销[J].旅游科学,2006, (6): 41—45.
[21]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 47(5) : 90—115.
[22]同上.
[23]刘鹏于2010年12月举办的“2010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24]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 10 (2) .
[25]邓凤莲、于素梅、刘笑舫、胜奇.小康社会与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 24 (2): 9—12.
[26]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 47(5) : 90—115.
[27]于素梅.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7 (9):59—60.
[28]邢中有.产业融合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8) .
[29]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侯跃红.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5): 638—640.
[30]方春妮、张贵敏.我国体育旅游业集群化发展之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 33 (6) .
[31]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 28 (5) .
[32]杨赳赳.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8) : 35.
[33]于素梅.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7 (9):60.
[34]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7 (1): 49—53.
[35]宛霞、邵凯、邢晓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 29(6): 33—35.
[36]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7 (1): 49—53.
[37]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 28 (5) .
[38]方春妮、张贵敏.我国体育旅游业集群化发展之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 33 (6) .
[39]于素梅.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7 (9):60.
[40]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 28 (5) .
[41]王振.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8) .
[42]文平、付善勇.对提升河南省体育旅游竞争力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5 (3): 77—79.
[43]刘辉.体育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广场,2007 (12): 11—13.
[44]谌静.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12):58—59.
[45]张云峰、丛聪.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世界,2010 (8) .
[46]于锦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1) .
[47]李春芳.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36(1): 40—43.
[48]王隆华、刘恭民.构建平潭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3): 28—31.
[49]曹亚东、李传庆、马文新.产业关联视角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体育科研,2011, 32 (6): 28—30.
[50]钟学思.广西地级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竞争力分析[J] .体育学刊,2008, 15(11) .
[51]农路华.区域体育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