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能康复训练对下背痛运动员腰椎形态及疼痛的影响研究

体能康复训练对下背痛运动员腰椎形态及疼痛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3-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下背痛的致病原因很多,病理机制也异常复杂,主要表现为腰部脊柱稳定性下降,椎间小关节活动紊乱、骨关节炎、局部肌肉痉挛、周围韧带以及椎间盘损伤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下背痛也会对运动员系统训练有明显的影响。

下背痛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大约80%的人一生中会有下背痛的经历。下背痛的致病原因很多,病理机制也异常复杂,主要表现为腰部脊柱稳定性下降,椎间小关节活动紊乱、骨关节炎、局部肌肉痉挛、周围韧带以及椎间盘损伤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疼痛可以进一步保护性地抑制腰部肌肉活动度和躯干活动范围,从而引起更大程度的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形成萎缩、疼痛和活动限制的恶性循环。

一、研究目的

下背痛俗称腰痛,下背痛(Low Back Pain)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髋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有研究显示,运动员的下背痛患病率从1%至85%不等,下背痛受到运动类型、性别、训练强度、频率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摔跤运动员的一生中,下背痛的患病率是59%,明显高于同年龄对照组的31%;此高发病率也见于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患病率是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此外,下背痛也会对运动员系统训练有明显的影响。

目前我省很多项目的运动员中存在下背痛症状。疼痛可不同程度地限制腰部肌肉的活动强度和范围,造成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而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又可直接影响腰部脊柱的结构稳定性,造成椎间小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组织和椎间盘损伤,从而加重疼痛。疼痛对专项训练、比赛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本研究重点以河北省有下背痛症状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下背痛产生的解剖和病理分析,提出了运用体能康复训练理念,提高躯干肌群的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等,来缓解和恢复下背痛症状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运动处方。本研究通过多项测试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体能康复训练方案,划分出适宜的训练阶段,实施合理的训练方案。同时逐渐摸索手段和方法,过程中对下背痛运动员的体能康复训练进行动态监控,与教练沟通建立其体能康复训练档案,为我省运动员在下背痛的预防、缓解症状等方面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选取我省武术套路、赛艇、皮艇、划艇、柔道、排球、网球、散打、自行车等队)等项目的优秀队员共54名。入选标准:运动员下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无系统疾病,均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被确认为慢性和非特异性腰部肌肉功能障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经骨科专科检查及X线、CT、MR检查,排除骨折、风湿、骨质疏松、畸形、椎间盘突出等特异性原因导致的下背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高校图书馆、Google学术以及专业康复网站等平台,检索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电子书籍等。

2.专家访谈法:对国内外知名体能训练专家、康复专家及我省一线教练员进行访谈,为本研究体能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动作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帮助。

3.实验法:在实验前和训练阶段完成后对运动员进行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度与VAS评分测试,主要内容如下:

在体能康复训练之前掌握运动员的腰椎相关形态。采用X线片方法,每名研究对象均摄站立位腰骶椎侧位片,采取站立中立位,身体长轴与球管垂线平行,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中心。测量腰椎前凸度、骶骨倾斜角。

腰椎前凸度测量:采用L1椎体上终板垂线与S1椎体上终板垂线所夹的角。从弯曲的上、下两端椎体各画一条平行于椎体终板的直线,再各画1条垂直于以上2条直线的第2条直线,此后2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腰椎前凸度的测量值。

骶骨倾斜角测量:为沿骶骨上缘作直线与水平线相交的锐角,在患者直立侧位片上,测量第一骶椎上面与水平线所交的角。采用Ferguson法测量在S1上缘平面作切线AB,过A点作脊柱的重力线AC,由B点作AC的垂线,∠ABC为骶骨倾斜角。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长为10cm的标尺,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附注词汇,一端为“无痛”为0分,另一端为“最剧烈的疼痛”为10分,1cm处记为1分,2cm处记为2分,依次类推。分别于第1次X线片摄片当日及第2次摄片次日进行评分。测试时运动员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测试者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分数。

4.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8.0软件对训练前和训练后各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四、研究结果

(一)体能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与多名体能康复训练专家、一线教练员等交流,结合下背痛运动员相关评价与测试结果,制定体能康复训练计划,确立从三个阶段进行开展:静态腰背部肌力训练、动态腰背部肌力训练、静态动态紧密结合的肌力训练,共计进行24周。由专职体能康复师现场指导进行。

静态腰背部肌力训练,主要目的是发展腰背部深层肌群稳定性,此阶段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6~8周,训练频率为每周2~3次。训练强度和负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初期以稳态下徒手克服自身体重为主的支撑训练。中期以稳态下徒手克服自身体重的情况下以单侧支撑或做动作为主,减少支撑面积,制造稍不稳定的平台,增加动作难度。后期借助瑞士球、BOSU球等器械,在不稳定的平台上进行静态控制训练,进一步增加动作难度,进行静态动态紧密结合的肌力训练。主要目的是发展腰背部深层肌群稳定性与腰背部肌肉的紧密结合,使体能康复训练达到功能性所需要的水平。

(二)体能康复训练对腰椎形态及疼痛影响分析

经过三个阶段(24周)的体能康复训练后,同时在体能康复训练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为保证训练效果的科学合理,在体能康复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体能康复训练前下背痛运动员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及VAS评分,其中对抗项目运动员腰椎前凸角角度、骶骨倾斜角角度最大,VAS疼痛程度最高。

表1 体能康复训练前不同项目运动员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度与VAS评分

表2 体能康复训练后不同项目运动员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度与VAS评分

与体能康复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下背痛运动员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角度有所增加,增加幅度较小,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疼痛VAS评分较体能康复训练后明显下降(P<0.05)。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能康复训练前、后下背痛运动员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对比发现,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角度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均无明显变化(P>0.05)。

体能康复训练前、后运动员VAS评分对比,体能康复训练后疼痛明显下降(P<0.05)。

(二)建议

下背痛运动员应与教练、队医加强沟通,建立训练监控档案,这将有助于了解动态变化,尤其是在运动员下背痛的症状、降低下背痛损伤再次发生率、保证专项系统训练等方面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在训练中适当增加体能康复训练,不同阶段起到预防、缓解症状等作用。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杨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