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未举办过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更广泛地宣传、开展和普及。奥运会在人口数占世界1/5的中国举办,这为奥林匹克运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普遍传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实际上是“高水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高度的结合”[46]。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实际就是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性和普及性,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奥运会全民参与的特点促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乃至在亚洲扎根,不仅体现在筹办、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还体现在奥运会之后的时间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和参与程度。早在2005年,教育部和北京奥组委就启动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说,约2.3亿中小学生、4亿中国青少年接受了奥林匹克知识理念教育——这个数字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举办过奥运会国家的人口总数。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现代文明,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盛会,五环旗作为一面全人类共同的旗帜,只有来到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文明发源地,才具有更加完整的定义。经过中国人民、国际奥委会和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奥运圣火终于在古老而现代的中国熊熊燃烧,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也使这项源于西方的文明由于融合了东方中华文明的精髓而具有更加博大精深的内涵,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参与性与普及性,这是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