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的现象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但是“体育文化”这一概念却是在近代出现的。人们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认识时,就产生了综合全部体育活动的“体育文化”这一上位概念。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译为“身体文化”。德国学者菲特(1763—1836)在1818年所著的《体育史》中就已使用physical culture一词。他以为这一词汇是指南斯拉夫民族的沐浴和按摩等保健养生活动。据此,《韦氏国际大辞典》也称“身体文化”为“有关身体系统的保养”。19世纪末起,人们对身体文化的解释越来越宽泛,有人认为身体文化就是身体锻炼;有人提出身体文化是旨在促进健康和增强体力的身体运动体系,是与自然的运动形式对应的人为的体育形式(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就持这种观点);还有观点认为,身体文化是包括从身体涂油剂、颜料、营养摄入、沐浴设施直至身体训练的运动器械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把“身体文化”作为体育的广义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1974年,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给体育文化下的定义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定义是见仁见智的。然而,由于受世界和各国、各民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进,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对其概念的讨论也应与时俱进。
时至今日,体育以及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较上一世纪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体育体制和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改革如火如荼。为适应新时期的体育特征,有学者将体育文化的概念作了新的阐述:“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二)体育文化的含义
从学术界对体育文化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当今的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也就是说,体育文化由心理、行为、物质三个方面(三个不同层面)的要素构成。其中体育文化的心理要素,也就是精神、观念的层面,即体育精神文化,包括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对体育产生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以及通过抽象的声音、色彩等表现体育精神的艺术文化等;体育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层面,即体育制度文化,包括体育运动中人的角色、地位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促进体育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组织机构,人们围绕体育而创造的各种直接影响体育活动的原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以及管理体制及风格等;体育文化的物质要素,也就是文化的物质的实体层面,即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凝结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如体育场地、设施、器械和装备以及锻炼与运动的环境等。
一般来说,体育的物质文化是最外表的层面,精神文化是内核,而行为制度文化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者之间。也可以认为,精神文化是内在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为外在文化。从体育文化总体性分析,精神层面中的体育思想、价值观等占主导的位置;行为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在人们体育行为和体育生活中的体现;物质文化实际是精神文化通过人们的体育实践在物质产品上的体现。
从具体情况来看,一个体育现象往往兼有三个层面的文化含义。如以社区体育文化现象为例,社区体育价值观、社区体育的理念等构成了社区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社区各类体育组织和有关规章、公约等,是体育精神层面在体育制度上的反映,形成行为制度文化;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运动装备等就是物质层面的具体产品。实际上,体育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结构中有机联系的三个层面。一种体育物质产品往往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浓缩体育文化的三个层面,如为表彰在学校运动竞赛中获胜的运动员或学生中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而颁发的奖牌或某件运动器械。从精神层面理解,颁奖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肯定;从行为制度层面理解,颁奖是对获奖者行为的一种认定,也是一项奖励制度;从物质层面理解,所奖励的奖牌或运动器材本身就是一件具体的物质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