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作为在水中开展的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型项目,由于运动环境(水环境)、运动方式(具身关系的四肢与水的相互作用推动人体前进)与陆上项目的迥异,导致对参与其中的运动员在体能、心理、智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游泳作为奥运项目金牌数量仅次于田径的运动项目,其奥运战略意义显而易见。各国在游泳科研、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使得泳池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表现为科研尖端化、训练科学化、竞赛系统化、管理精细化等具有鲜明的游泳项目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是体现游泳运动本质属性的个别标志。
由于在游泳运动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其自身的外形姿态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良好的身体形态对游泳项目来说大有裨益。经过查阅国内外游泳运动关于特征研究方面的文献,发现国内外关于游泳运动特征方面的研究,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运动项目形态特点和体能训练两个方面。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将研究集中在游泳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运动负荷变化以及竞技游泳运动自身发展等方面特征的研究上,其研究多为大赛的经验分析与总结,或是单一学科的片面理解与探讨,都未能从多学科交叉视野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对竞技游泳运动发展特征进行剖析。由此,人们对于游泳运动特征的认识,也呈现出一种渐进式的从着眼于事物浅表到逐渐深入到事物内部的理解过程,因此,就此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
(1)从运动生理学角度针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特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张红(1998)研究认为优秀游泳运动员理想的体型应具备手长、身高、肩宽、髋窄、躯体呈倒三角形的身体形态特征[14]。
唐清文(1998)等人通过对四川省游泳队运动员的形态与机能检测,研究得出优秀游泳运动员应具备髋窄、肩宽的流线型身体形态特点,以及身高、臂展等身体形态指标较好,关节柔韧性等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拥有较高的血色素和血睾酮水平等特点[15]。
曹雅琴(2004)等人研究认为,由于游泳项目的水环境特点和人体运动方式,从而使得具备手脚宽大、肢长、身高、臀薄、髋窄体型的运动员在运动时占有先天的身体优势,其各项指标的高低都将决定运动员成绩的优劣[16]。
邓永星(2005)认为儿童游泳运动员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指数、臂展身高指数、胸围体重指数、手面积指数、皮褶厚度等方面[17]。
Wells(2006)等人制定了优秀游泳运动员生理特性的一项全面规范性数据库。数据来自12~18岁的19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89名男性和106名女性),将心血管、呼吸、肌肉力量、身体组成和体位作为衡量变量,以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为分层变量。这些数据可用于比较游泳运动员和其他人群的生理性评价[18]。
张明飞(2007)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身高、指距、手长、手宽、脚长、肩宽、上肢长是游泳项目形态特点中应用最多的指标,下肢指标的选择较少[19]。
杜更(2008)通过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逻辑分析,指出腿长、臂长、肩宽的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前进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由于四肢长可以增加划水路线、获得更好的划水效果,因此具有以上身体形态的运动员将获得更多的推进力[20]。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大多指向游泳项目运动员选材的身体形态特征,但仅从身体形态一个侧面考量运动员外在形态特征,未能与身体机能水平、心理素质、遗传等因素结合,显得不够系统、全面。因为在游泳项目选材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并非每一项指标都很优秀,而是各有所长,因此项目形态特点应采取由外在身体形态到内在机能水平的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此阶段的研究多是浅表性的就现象论现象的零散研究,部分反映游泳运动本身具备的特征的研究,是不够完整和科学的,因而我们应系统地开展研究,根据游泳项目形态特征,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普适的身体形态评定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从运动员选材、育才的形态学角度探寻游泳运动的项目身体形态特征,这也应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2)从体能视角对游泳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及竞训特点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陆伯珩(1990)通过对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各种泳式200m项目的分段百分率对比分析,认为在200m游泳项目竞赛中,国外优秀运动员在四个分段游中表现出均匀游速特点,拥有比我国运动员更好的体能储备;而在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竞赛中,国外运动员大都采用均匀游速负分段战术,我国运动员则采用较平稳的匀速游战术,无明显加速段,且最后冲刺段能力较弱[21]。
殷玲玲(2001)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前8名运动员技战术的数理统计研究发现,世界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身材高大、四肢修长,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技术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划频有较大幅度提高,划幅有所缩短。技战术总体分为“后发制胜”和“先发制人”两种战术表现类型[22]。
韦内灵(2002)等人通过对奥运会游泳比赛女子短距离自由泳前8名运动员技战术的数理统计发现,身高、指距等形态因素决定了运动员每次划水的长度、速度以及打腿的质量,而划水效果(划幅)是由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所决定的[23]。
高捷(2007)等人通过对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在竞赛频率、竞赛项次、竞赛类型、竞赛能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与对比,认为我国优秀运动员显现出平均年度参赛次数少、年度参赛项次明显不足、竞赛类型较为单一、总体竞赛能力较弱、高水平连续比赛能力差等特征[24]。
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在游泳运动中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诸方面专项化的综合体现[25]。
(3)从社会学、运动训练学视角对游泳运动自身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李红兵(1998)通过对1990—1997年我国游泳运动成绩增长变化规律的动态分析,结合八运会男女各游泳项目成绩提高状况,研究得出在1990—1997年期间我国男、女游泳运动水平发展形成了以2年为增长周期的变化特征,并呈现出涨落性周期发展规律[26]。
许琦(2004,2005)等人分别以1972—2002年我国男子和女子竞技游泳成绩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总结得出我国男子和女子游泳总体竞技水平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发展、波浪式发展、整体竞技水平周期性波动、短距离技术类为优势等项目特征[27]。
高芸(2009)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点的分析,研究得出世界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平均最佳竞技年龄均为22岁,我国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分别为20岁和17.5岁。数据显示:我国优秀游泳动员最佳竞技年龄明显早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但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保持时间却比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短[28]。
钟俊(2010)研究认为我国游泳项目成绩进步显著,但仍然呈现“阴盛阳衰”的性别特征。从游泳奖牌榜第一集团的区域分析,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是我国游泳的重点区域,在游泳项目中具有突出的竞争实力区域分布特征[29]。
综上所述,一部分研究通过运动训练学视角,着眼于游泳项目发展的历史回溯,从中归纳总结出游泳运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特有项目表征,主要是从游泳运动历史成绩的统计分析中,总结出我国游泳项目自身变化规律;从我国游泳训练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技术创新和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回顾与反思,得出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另一部分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反思运动员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和战略布局等方面的项目特征。还有一部分研究从生理学、形态学视角总结归纳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水平等方面的项目特征,通过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交叉分析,从中抽离出游泳项目独具的特性。此阶段的研究与之前相比,研究掘进更为深入、理论层次更为丰富、方法运用更为先进、切入视角更为准确,但研究呈现出“块状”分布,各研究成果之间相互割裂,未能形成系统整体,也未能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条件下,进一步解释游泳项目成绩高低变化、集团实力涨落更替的外部表现与游泳项目内部各要素(训练、竞赛、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此为本书重点关注的理论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