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研究的主要结论
(1)体育赛事产业并非与体育赛事同时产生,体育赛事产业化的条件主要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市场对体育赛事的需求量足以支撑体育赛事专门化;体育赛事产业独立化能使赛事服务效率提高和相对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体育赛事产业化后逐渐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采用“团队生产”的方式,生产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体育赛事服务产品,这一产品具有:服务产品;非生活必需品;非储存性和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创新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作为垄断者的体育联盟有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体育联盟的作用体现在:制定统一规则,协调各方利益;设置进入壁垒,保证整体利益;保障竞争平衡,实现持续发展;推动项目发展,抢占市场份额;内部化外部性,保障连续供给。
(2)城市竞争力是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城市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城市为了获取各种流动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区域发展、创造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体育赛事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制包括: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体育赛事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城市竞争力的现实基础和显性指标;体育赛事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是城市竞争力的资源转换装置;体育赛事产业的城市品牌效应是城市竞争力的信号显示装置。体育赛事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增长,劳动力素质、科技和制度因素也会发生作用。体育赛事产业发展所伴随的体育场馆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旅游者的涌入会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体育赛事产业促进了城市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会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产生有利的促进;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管理、市场环境及一些先进理念的接纳,也会从制度层面促进经济增长。体育赛事产业的结构效应表现为体育赛事产业的广泛关联性。体育赛事产业通过内部结构效应和外部结构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升城市资源的转换效率,提高经济的持续增长质量,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体育赛事产业的品牌效应是指通过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整体形象的提升,从而提高城市对流动性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发展体育赛事产业以竞争的方式开始,目的是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城市竞争力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研究认为,城市对体育赛事的需求量取决于体育赛事给城市带来的总成本和总收益的对比,最佳需求量就在总成本等于总收益的那一点。本书还构建了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程度的“雷达图”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体育赛事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进一步细化为赛事建设投资、赛事旅游者、市民的支持和参与、“软件”投资、外部投资、赛事的吸引力、产业结构和管理水平8个指标,每个指标采用5个等级,采取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得分,依据各指标得分的情况判断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将各指标的评价结果用“雷达图”的方法直观地描绘出来,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3)1992—2012年六届奥运会给主办城市(或州)带来的产出增加在50多亿美元到260多亿美元不等,就业增加在7万到140万不等。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研究的区域状况各异,所以经济影响不具有可比性,但可以认为这几届奥运会都为主办城市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不过这一经济收益数据相对于城市庞大的经济体系来说还是非常有限的。各届奥运会对主办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首先表现为广泛的关联性,奥运会对主办城市三次产业均会产生影响;其次是高等级性,奥运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对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制造业等也有比较大的影响,而对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甚至出现负影响。所以奥运会对主办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产业结构效应。奥运会对城市品牌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管理的科学性,尤其是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将奥运会和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对投资进行科学规划,注重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关注环境,政府积极参与,不但能保证奥运会精彩圆满地成功,而且可以向世界展示主办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吸引旅游和投资,获得长期收益。
(4)创新是赛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在赛车产业内不停地进行,尤其是F1赛车,促使赛车产业不断创新的动因来自竞争压力、重要知识的激发和产业集群的空间组织形式等。
(5)产业集群是赛车产业的一个典型特点,现在英国牛津郡的“赛车产业谷”和美国的“硅谷”一样成为研究产业集群的经典案例。研究认为历史偶然因素、外部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是“赛车产业谷”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因素。
(6)建立了赛车产业市场需求与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关系的模型:
用日本赛车产业从1983—2001年的门票收入、私人汽车的增加量等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私人汽车的增加和赛车产业的门票收入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种正效应会在开始的两年内非常明显,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弱。再以日本本田公司为个案分析了赛车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市场关联和技术关联:赛车运动是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市场推广,扩大市场对其品牌汽车需求的有效途径;激烈的赛场竞争促进各车队不断地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创新的成果可以立即在赛场上得到检验和改进,成熟以后再转移到主流汽车的生产和制造中去,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发展了的汽车产业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赞助赛车产业,促进赛车产业的发展,不断循环,相互促进。赛车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技术关联发生机制可以用“3P”(Products、Processes、People)定律来概括。总而言之,赛车产业和汽车产业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关系。
(7)采集一手数据,用IMPLAN Professional 2.0软件测算了上海国际赛车场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两次赛车赛事(2006年Moto GP中国大奖赛和F1中国大奖赛)观众支出的经济影响。上海国际赛车场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总产出增加为10 976 476 182元人民币,创造的就业为147 535人次;两次赛车赛事观众支出形成的总产出增加为449 430 840元人民币,创造的就业为19 709.8人次。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建设对城市各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关联性,无论从产出、增加值还是从就业、劳动力收入角度考察都会发现,赛场的建设拉动较大的除建筑业外,主要集中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部门,因此,上海国际赛车场建设对于拉动上海市的第三和第二产业具有较大的作用。而对于第一产业有减少农业所占比例和增加非农就业比例的作用。赛事观众支出所拉动的产业涉及城市产业体系的所有子产业部门,即赛事旅游业具有非常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对服务业的拉动最大。因此,发展体育赛事产业对于上海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发展体育赛事产业对于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上海发展赛车赛事产业有利于上海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8)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人类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和高级化,在技术、规制和管理等条件具备时,两个或多个产业完全或部分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的经济现象。体育赛事产业融合是促进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因,体育赛事产业融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机理可以用“树形模型”来解释。“整棵大树”代表体育产业;“树的干”代表体育赛事产业,“树的枝叶”代表融合而成的新产业。只有枝繁叶茂,树干才能挺拔粗壮,树才能茁壮成长。树、干、枝叶的关系最生动地体现了体育产业、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赛事融合产业之间的关系。提高意识、放松规制和培养人才资源是加速我国体育赛事产业融合,促进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我国城市借体育赛事产业提高城市竞争力应该做到: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规划体育赛事产业发展;借机体育赛事实施城市营销战略;政府应该在发展体育赛事产业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体育赛事产品的供给应交错、多元、连续,实现规模经济,形成“熨平”、“峰聚效应”;实施科学的赛事规划,保证赛事收益最大化;和媒体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曝光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