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增长效应

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增长效应

时间:2024-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3.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增长效应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后,关于奥运会的各方面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这一部分的数据主要参考《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因此,计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增长效应主要指直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于北京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对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低位、中位和高位的估计结果如表4-24、表4-25和表4-26所示。也就是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增长效应巨大。

4.3.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济增长效应

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后,关于奥运会的各方面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在对于奥运会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方面比较权威的研究要数有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领衔,凝聚了经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著名专家、学者心血的论文集《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以翔实的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视角,就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人口与就业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等论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一部分的数据主要参考《北京奥运经济研究》。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将奥运会投资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即使不举办奥运会也需要但因为举办奥运会而提前进行的投资,以及为筹集举办奥运会的资金而进行的投资,是投资的投资。它们是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必需的,但又不是专门为奥运会支出的,主要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应从北京市市政费用中支出。这些费用的投入主要有:道路、机场、地铁等交通建设费用,电话、电视转播等通信设施建造费用,水电热气等市政建设费用,还有控制污染、治理污染、绿化等环保费用。奥运会直接投资则是指直接与奥运会比赛有关的投资,是硬投资、刚性投资,主要包括:会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赛设施、传媒设施、运动员村、记者村等),会中的运营投资(为比赛服务的各种支出,用于人力、物力),会后的设施维护投资,还可以包括奥申委、奥组委的机构经费。因此,计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增长效应主要指直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于北京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假定在不举办奥运会的情况下,北京的投资按照历史的规律进行。这样以分辨出奥运会直接投资对北京经济增长的纯影响。在这样的假定下,研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模型法测算了奥运会直接投资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GDP模型法是通过研究以往国民收入和投资的关系,来对未来国民收入进行预测。方法假定国民收入和投资是线性关系,于是得到:Y=a+bI,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在此研究中用GDP代替,I代表投资,a和b代表回归方程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利用北京市以往10年的数据求出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关系表达式中a和b的数值。然后再考虑奥运会直接投资中北京以外的企业所分得的市场份额,代入奥运会直接投资的数值即可获得结果,用类似的方法推算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及劳动就业和财政收入。研究对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低位、中位和高位的估计结果如表4-24、表4-25和表4-26所示。

表4-24 低位估计——奥运会直接投资带动北京市经济的增长

img67

续 表

img68

资料来源:刘淇,2003。

表4-25 中位估计——奥运会直接投资带动北京市经济的增长

img69

资料来源:刘淇,2003。

表4-26 高位估计——奥运会直接投资带动北京市经济的增长

img70

续 表

img71

资料来源:刘淇,2003。

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像奥运会这样规模巨大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会引起北京进行大量的与奥运会有关的直接投资,大约是210亿—388亿元;奥运会直接投资将对北京市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奥运会直接投资将拉动北京市GDP增长在1 249亿—2 319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88亿—533亿元,就业增长99万—186万个,人均GDP增长9 028—16 768元。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北京市GDP的环比增长平均每年3.5—6.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每年增长4.9—9.3个百分点,就业也以每年0.61%—1.14%的速度增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运会对北京在2003年到2009年阶段内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也就是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增长效应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