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在经济影响上获得巨大成功(奥运会总共给亚特兰大带去了约51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在城市品牌塑造上与之不对称的典型案例。由于这是一届实质上完全由私人运作的奥运会,所以投资主要是用于新体育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奥运会主要影响了亚特兰大的两个区,包括奥林匹克体育馆、奥运村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奥林匹克圈和提供室内体育场的亚特兰大市往东25公里的石山公园。总共10个新建体育场馆和4个改建的已有体育场馆,主要的基础设施遗产是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百年奥林匹克公园(B.Chalkley,1999)。
除了过高的商业化运作以外,亚特兰大也将因三件不幸的事让人铭记:“奥林匹克公园”的爆炸案、计算机成绩处理系统的故障和众所周知的交通混乱(A·J·维尔,2004)。因为管理混乱、机构重叠、权力交叉,媒体早已指出安全保障是亚特兰大奥运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果然在奥运会进行到第9天,奥林匹克公园发生了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两人死亡多人受伤。交通混乱、道路拥挤,是亚特兰大奥运会遇到的又一个广受媒体指责的问题。而当计算机成绩处理系统在奥运会刚开始不久就发生了故障的时候,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媒体中的口碑就更差了。因为这些事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闭幕式的发言中没有采用“迄今为止最好的奥运会”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说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据报道,他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不会再支持只由私人资助的奥运会。
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品牌效应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形象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组织要素是奥运会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一个关键要素;奥运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参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奥运会真正圆满地举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