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帆板运动开创始末
王 立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体坛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竞技体育项目——帆板运动。它一诞生,便迅速登上了国际竞技场,比赛捷报也频频传来。在1982年9月举行的中日两国友谊赛中,又和早于我国10年开展帆板运动的亚洲帆板强国打成了平手,各得两块金牌;1982年底,我国首次参加的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帆板锦标赛上,董月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女子长距离金牌;在1983年底的泰国世界杯赛上,张小冬一人就独得3枚金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1984年底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我们首次参加的世界锦标赛上,一举取得了两枚金牌、1枚铜牌和两个第八名的骄人成绩,令欧美强国的同行们瞠目结舌。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到1992年的10年间,我国帆板运动健儿们,在各种国际大赛中共夺得了亚运会金牌3枚,世界锦标赛金牌3枚、银牌3枚,奥运会银牌1枚,其他国际比赛所获奖牌更是无数,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国帆板运动接连不断的辉煌战果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大大提高了帆板运动的知名度,从而使其成为一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但是,极少有人知道我国帆板运动是怎样开创起来的。
我国的帆板运动的开创与其他运动项目并不一样,没有引进任何器材、技术资料或教练等,几乎完全是在“闭门造车”的自我摸索中搞起来的,也就是说,它的“知识产权”是属于中国的。
第一条帆板器材的诞生
事情要从1978年底说起。记得1978年12月的一个星期日,我与老同学胡维义聊天,他拿出了一张电视报,指着上面的一篇报道让我看一下。这篇文章介绍,1979年的1月6日,中央电视台将播放有关法国帆板运动的录像。文章中还简单介绍了帆板器材的式样和录像中法国帆板运动的热闹场面。胡维义当时提出建议:你们学校也可以开展这一有趣的水上运动。应当说,这是第一次提出搞帆板的建议。我听了以后不以为然,因为当时我们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刚刚恢复不久,我紧要的任务是尽快为恢复航海多项运动而去做大量的器材、教材和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哪有时间顾得上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所以对他的建议,也只是一笑了之。但巧合的是,没过几天,我在国家航海队时的老教练杨象贤专程来找我,也以电视报上的文章为据,建议航海运动学校能将这项运动搞起来。杨象贤是我国航海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是专家级的教练,他的建议我当然要认真考虑。但是无奈,眼前的任务紧迫,无暇多虑,没几天我就登上了赴甘肃陇西的火车订购器材去了。1979年的1月6日我正在火车上,没看到法国帆板运动的电视录像,所以也将什么“帆板运动”丢到脑后去了。
但是没想到,当我1月中旬回到青岛的时候,接连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等地航海运动教练员的来信来电,纷纷要求我校将帆板运动搞起来。他们都看过了1月6日的电视节目,都被帆板运动的魅力所折服,所以才急切地提出这种建议。他们的建议应当说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对我们学校的信赖,因为我们学校(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几乎所有的航海运动项目都是首先由这里开展起来并推广到全国去的,因此学校也被赞誉为我国航海运动的摇篮,所以他们提出由我们学校来开创帆板运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这些热切的要求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很为难:一是眼前的工作任务压力很大,无暇他顾;二是想搞帆板运动,我们两手空空也是无从下手。另外我还有一个私心,我当时算是“全国瞩目”的航海教练,帆板运动看起来简单,真要搞起来谈何容易。搞成了是理所当然,一旦失败,“画虎不成反类犬”,我如何下台?因此左思右想还是不搞为妙。然而因为一个偶然的聊天,让我改变了想法。一次,我校一个叫于斌的学员在与几个同学一起看电视聊天时,谈到电视上的帆板运动,大家都对帆板运动的魅力交口称赞。这时有一个同学感叹道,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帆板运动?而另一个同学颇为失望地说道:“恐怕要到2000年!”那时所说的“2000年”,实际上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听了于斌的陈述后,那个同学失望的感叹深深刺激了我,使我认识到可能有无数的青少年都在渴望帆板运动能在我国的江河湖海上开展起来。因此搞不搞帆板运动、能不能尽快搞起来,已经关乎民族自信心的问题了。考虑再三,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帆板运动搞起来,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愿望。
搞不搞帆板运动的问题在我们的教研室也进行过多次热烈讨论,最终大家统一了意见,特别是教研室主任陈恂和原国家队教练田珍山都对此表示支持。据此又向学校请示,也得到了李训久等领导的支持,成立了帆板研制小组,成员包括我、田珍山和学员张海滨三人,我任组长,并拨了专项资金用于研制工作。
要搞帆板运动,首先要有帆板器材,但就我国当时的经济实力来说,花外汇进口器材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制作。但是要自己制作起码也要有所参考,可是当时我们三个人连那期的节目也没看,帆板究竟什么模样,我们一无所知,如何下手呢?忽然我们想起了校图书室有一批介绍帆船运动的外文杂志,不妨碰碰运气,翻翻看,或许会有所收获。结果很令人失望,并没有找到有技术参考价值的资料,只找到了一张3寸大的照片,上面有一条模模糊糊的大约4公分长的白色帆板。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在这本杂志上找到了世界上第一条名叫W INDSUFER的帆板以及这种级别帆板的尺寸和重量的资料。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但是对我们的研制工作也很有参考价值。
制作帆板器材要先有图纸,这一张4公分大的帆板图片和W INDSUFER级别的资料虽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绘图依据,但是这对绘制完整的图纸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利用了原航海多项运动中的驶帆技术方面的理论,即板体的浮心和重心的关系,帆的收风中心和板体的侧面阻力中心的关系,板体在运行中的船舶阻力等,与前面找到的资料相结合,绘制出了板体图样,并确定了桅杆和稳向板的尾鳍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尺寸。但是板体是一个多面不规则的弧形的立体几何体,我们没有学过船体设计理论,所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二个难题。无奈中,我只好利用了在青岛国棉六厂做钳工的五年间所学到的钣金技术进行尝试,结果居然勉强成功。
绘制图纸是从1979年3月初开始的,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其中包括板体、稳向板、尾鳍、帆、桅杆、帆杆等。成图后请了当时的业务副校长李训久和教研室主任陈恂来审核,得到他们的认可,然后进入制作阶段。
但是仅仅利用这种心中没底的图纸直接来制作,我们感觉很不踏实。于是改变计划,先制作一个模型看看再说。大约花了一周的时间,按1:1的比例,并按照结构图的要求顺利做成一套模型,然后又请了多人来评判,经过“评头论足”,大家普遍认为“像那么回事”,然后开始正式制作。
实物制作要比模型困难得多。我们严格按照工序进行,先放大样,然后备料下料,材料主要是木板。我虽然没干过木工,但是五年的钳工技术帮了我的大忙,所以进展还比较顺利。方法是先找一块大而平的木板做基线板,接着在基线板上架设龙骨,然后依次安装肋骨、固定上舷边木、用薄板做蒙皮,最后用玻璃丝布和树脂胶做最外层包裹,以防止漏水。其中最困难的工序是涂抹树脂胶玻璃钢,由于对玻璃钢工艺不了解,所以吃了不少苦头。为了尽快将调好的树脂胶在玻璃丝布面上涂抹均匀,张海斌不顾树脂胶的腐蚀,竟然赤手涂抹,将皮肤烧伤。一个月下来,板体终于制作成功。当时制作间经常有许多好奇的人前来观看,并为我们打气加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遇到不少麻烦、费了许多脑筋,但心情是快乐的。
板体制做成功后,又依次制作了稳向板、尾鳍、帆、桅杆和帆杆,总体来讲还算顺利。可是,最后一个部件——连接桅杆和板体的万向节,很让人伤脑筋。因为在那唯一的一张照片上无论怎样看,也看不出是个什么结构来,无奈只有兀自猜想。当时在帆板的制作过程中,老教练杨象贤也经常前来帮忙。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在工厂的方便条件,先制作了一个只能两面倒的连接装置。大家看了以后认为不合理,合理的装置应当在任意方向都可以倒伏。于是他又制作了第二个球型万向节装置,我看了以后,认为仍有缺欠:正确的装置应当不但可以向任意方向倒伏,而且要连带桅杆倒到水面才行。为了保证第一次试验成功,我到国棉六厂请工人师傅帮忙加工了一个十字轴,然后回学校用电焊机焊接了一个十字轴型万向节。万向节的上端连一根木棒,以便与铝管桅杆相连接;万向节的下端连接一块可转动的厚木板,以便与板体上的对应槽相结合。全部制作完成已是6月初。按说面对自己辛辛苦苦亲手制作的一大堆器材应当很高兴才是,但一想到究竟能否成功还是个大问号,心情就沉重起来。
帆板研制组与第一条帆板合影
1979年6月6日,这个既令人盼望又令人忐忑不安的日子终于到来,我、杨象贤、张海滨和自告奋勇参加进来的王莹4个参试人员整装待发。试航水域选在青岛汇泉湾边东海饭店附近的小海湾处。全部器材组装好后,我第一个下水试验,首先使用的是球型万向节,拉起帆来,第一次倒帆落水之后,就发现万向节已经断裂。然后换上十字轴万向节,继续试验。倒帆的结果证明这个万向节是成功的,但是人员的连连倒帆落水无法克服,四个人轮番上阵,结果一一败下阵来。连续试航5个小时,4个人都筋疲力尽,倒帆落水无数次,也只有两次勉强飘行了几十米远,但那绝不是航行的概念,最后不得不承认失败,可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王立进行帆板下水试验
第一次试航的失败,并没有使我们完全丧失信心,我们分析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是器材结构不合理,另一个可能就是我们的驾驶技术不过关。怎么办?简单的方法是我们先通过训练解决驾驶技术问题,找到驾驶要领,然后再说下一步。于是从试航的第二天开始,我带领两个青年开始了驾驶技术要领的探索之路。训练是艰苦的,但是三人的干劲很足。不过令人沮丧的是,每天都满怀信心而来,垂头丧气而归,因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是倒帆落水、落水倒帆的场面。我们3人共计倒帆落水300多次,吃尽了苦头,连驾驶要领的影子也没找到。一个星期过去仍是如此,一股阴云笼上心头,可能失败的预兆使我彻夜难眠。训练的第八天,又在东海饭店小湾子下水,当时东北风四级,是训练以来风速较大的一次。我第一个下水,像往常一样我连连落水。但是有一次却出现了“意外”,当时我人体后倒,将要落水,无意识中后手收紧了一下,猛然间帆的收风力量大增,于是我不但没有后倒落水,反而被增大的帆力拉了起来。这一偶然的现象,使我的脑子迅速转了一下,我马上想到过去我们在航海多项的驶帆中所熟悉的东西:帆面的收风角度越大,帆力就越大;反之帆面的收风角度越小,帆力就会越小;当帆面与风向一致时,帆力几乎为零。进而我马上想到:当帆力大于人力,人要前倒时,只要送出后手,使帆面的收风角度减小,帆力也就随之减小,人体就会停止前倒而站稳;当人体后倒时,只要收紧后手,帆力就会增大,后倒的人体就会被拉回来。原来就这么简单!当天夜里我又没睡好,一直在默念着“前倒松后手,后倒收后手”,同时伴随着默念口诀联想操帆的动作变化,这样直到天亮。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第一海水浴场,当时水面较平,东南风二三级。我第一个下水,临下水时,我向大家宣布:“今天我可以跑起来!”大家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认为我是在开玩笑。下水后我默念着口诀及时调整动作,稳稳地行驶起来,一口气驶出了300多米远,用“心花怒放”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这300米的距离,不但使我们找到了驾驶帆板的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我们研制的这一条帆板器材基本上是成功的。这300米的行驶成功后,我将技术要领讲解给其他3人听,他们也很快能够行驶起来。进而我们还发现利用人体重心调整的方法也是保持平衡的要领之一。人体调整和帆面调整两个要领的结合,又使我们的驾驶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利用这两个技术要领,我们很快就掌握了在迎风、横风、侧顺风和尾风等不同风向情况下的行驶技术。在这一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近200次的倒帆,掌握了转向的技术要领,迅速提高了迎风转向的成功率。一年以后我们获得了日本帆板的技术教材,对照发现,我们的驾驶技术水平比他们的高明,转向技术也比他们的先进。这一个高明、一个先进,在后来我国帆板运动走向世界、屡建奇功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水试验中人员不断倒帆落水
第一条帆板驶向全国
第一条帆板的试验成功和初级驾驶技术的过关,无疑是我国帆板运动开创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步。然而,这一步在整个开创过程中只能算是一小步。因此,当第一条帆板实验成功、初级驾驶技术已经掌握之后,我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努力迈出第二步,也就是在此基础上设法广泛宣传帆板运动。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为了使帆板运动的影响扩大到全国去,我们搞了一个小册子,名字叫《帆板运动参考》。内容包括国外帆板运动的起源、发展和比赛情况等。例如,“帆板运动是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叫豪威尔・修万斯的计算机工程师研制发明的。”又如,“帆板运动一诞生便迅速地传播到美、欧、亚洲等许多国家,并在第二年就有6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加拿大举行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凡是能够搞到的有关国外帆板运动的信息,我们都设法翻译成中文刊登上去。另外我们把第一条帆板的试制情况、驾驶技术的探索情况和技术要领的讲述也作为一个内容。当资料集中得差不多后,我们就刻印装订成册,经过审查后,首先寄给国家体委有关业务部门,然后寄发各地航海运动学校,部分还寄给了各体育学院,很受他们的欢迎。曾经有两次还附上照片,通过国家体委的业务部门转送给了体委的有关领导。这些宣传在当时看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响,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它们对帆板运动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做一些更实际的宣传,在第一条帆板实验成功后,我们又请示领导批准,联系正规的木工工厂,利用我们修改过的图纸,加工制作了4条帆板,这样我们就可以有4条帆板下水训练,形成了一支队伍。这4条帆板经常在青岛的汇泉湾和栈桥一带游人聚集的岸边行驶,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前来观看,不少的专业摄影师也到海边来进行艺术摄影。不难想象,这些群众看过驾驶帆板的优美姿态和奇妙的行驶方法后,也会帮助我们做大量的宣传工作。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进行宣传工作时,一个绝好的机会到来了。第四届全运会摩托艇比赛将于1979年9月在青岛汇泉湾举行,学校领导要求我们在开幕式上进行帆板表演。我们知道,参加这次比赛的人员有全国各地航海运动学校的领导和教练员,向他们做宣传是再合适不过了。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训练准备。表演那天,天气晴朗,岸边和码头上观者如堵,我们一字排开入场,整齐地作了迎风、横风、顺风行驶和转向技术的表演。事后听到,各地的有关领导和教练员对这种新颖、奇特、优美的运动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很有兴趣开展这项运动。果然,时隔不久,先后有烟台、上海、杭州、福建等航海运动学校派人前来我校学习。他们的到来对我们无疑是一种鼓励,我们不但热情地教给他们器材知识、组装方法和驾驶技术,还赠送给他们全套的帆板器材图纸,以便他们回去后可以自己制作帆板、开展活动。果然,回去后不久杭州和烟台的教练就自己动手制作出了整套的帆板器材,并开始组织青少年开展训练活动。这就是帆板运动实质性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为了使上级领导也能够了解这项运动的特点和魅力,教研室的陈恂主任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当时我们了解到,国家体委的领导夏季会到青岛来度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向他们进行宣传。所以在1979年和1980年的夏季里,我们先后请到了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副主任李梦华、黄忠以及有关的司局长到海边来观看我们的表演。他们看过以后,无不对这项运动给以充分肯定。王猛主任说:“这项运动很好嘛,可以搞一个全国教练员训练班,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把这项运动搞起来。”70多岁的黄忠副主任甚至还饶有兴趣地亲自上帆板练习了半个小时。
体委领导对帆板运动的称赞和肯定,更增强了我们将这项运动推向全国的信心。于是经我们建议,学校领导请示国家体委批准,于1980年9月举办了全国帆板教练员训练班。出乎意料的是,前来报名参加训练班的有来自十几个地方(北京、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江西等)的近40人。虽然只有十几天的学习时间,但是内容很丰富,既有课堂理论,又有水上训练;既有示范教学,又有陆上和水上的一招一式的指导。通过参加这次训练班,大家不但全面了解了帆板运动的国际国内发展状况、器材特点、驾驶技术理论、训练方法等,还全部学会了各种风向情况下的驾驶方法,甚至还在结业前成功进行了一场小比赛。
就在结业前夕,安徽、浙江和北京的教练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建议,即以训练班全体教练员的名义,联名写信给国家体委,建议将帆板运动列为全国比赛项目。该建议立即得到了全体教练员的赞成。当晚我就熬夜赶写了一封信,内容主要是介绍帆板运动的国际发展状况、帆板运动的特点、我国开展帆板运动的有利条件、当前国内的发展情况等。最后明确提出建议,即能够将该项目列入全国比赛计划并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比赛。该信件在全体教练员签字后,又经过学校领导审查,最后交给北京的教练刘凤武捎到北京,呈给国家体委领导。没想到,仅仅半个多月后,国家体委主任办公会议就顺利地批准了将帆板运动列入全国比赛计划的建议,并决定于1981年8月在青岛举办第一届全国实验性比赛。
第一届全国帆板锦标赛
为了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帆板比赛,我校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必须在1981年5月前,制作出100套帆板器材来,供比赛使用。所幸,我们找到了国家体委下属的沈阳滑翔机制作厂。联系之后,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这项任务十分感兴趣,他们参照我们的帆板器材的线型图,结合滑翔机的结构原理,生产出了样板器材。后来仅在3个月的时间里就加工出了100套,并于5月中旬运达青岛。
1981年8月15日,第一届全国帆板实验比赛开幕。前来参赛的有来自辽宁、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西、湖北、河北等地的65名运动员,比赛分男子轻量级、男子重量级和女子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分为三角绕标场地赛和长距离比赛两项。比赛规则是由杨象贤教练参考原航海多项的驶帆规则编写的,裁判员是从各单位邀请的原航海多项老运动员,总裁判长由教研室主任陈恂担任。虽然是第一次全国比赛,但是经过学校的周密组织,加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比赛进行得十分顺利。比赛结果,六块金牌得主分别是:女子场地赛,北京的张雨婷;女子长距离赛,安徽的朱万琴;男子轻量级场地赛,广东的曾文雄;男子轻量级长距离赛,安徽的李文跃;男子重量级场地赛和长距离赛,山东的苏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数较少的内陆省份和人数众多的沿海地区在金牌上平分秋色,各得三枚。当各地参赛队伍高高兴兴地踏上归途的时候,我们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就意味着,我国帆板运动从零开始,在两年之中,经过研制第一条帆板器材、攻克操作技术难题、广泛宣传、推广普及、列为国家比赛计划等重重“关口”,终于走上了进行全国比赛的轨道,到此时才可以说我国帆板运动的开创已经成功。
当星星点点的帆板彩帆出现在祖国江河湖海上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条帆板早已尘封在仓库阴暗的角落里。它那“丑陋笨拙”的身躯,人们已经不屑一顾。但是人们总会在帆板运动热烈开展的场面上,在中国帆板运动员站在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的耀眼画面上,看到我们第一条帆板闪烁的灵光。因为正是它的诞生,标志着在我国迈出了在帆板运动开创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