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际达航海俱乐部
温玉著
东方微微泛白,在汇泉湾畔东侧礁石间的小沙滩上,彩帆已经升起。伴随着微风吹拂发出“哗啦”、“哗啦”的帆摆声响,我开始了帆船出航前准备行装的例行性工作。此后不久,汇泉湾海面上彩帆飘舞,青岛这座“帆船之都”忙碌起来。
1999年6月,当我得知青岛市向北京市政府正式递交了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暨青岛承办2008年奥运会海上项目的申请报告时,作为一个帆船爱好者,我内心非常喜悦,兴奋地四处奔走相告,萌发出在这夕阳之年发挥余热,为奥运会作点贡献、为打造青岛“帆船之都”出把力的想法。经过慎重思考和联络帆船、帆板界的各方人士,与老教练、老运动员进行反复讨论,一个意念在我的大脑中形成——筹办帆船俱乐部。
筹办帆船俱乐部谈何容易,资金、场地、船艇、教练……要办的事情太多太多。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我拿出多年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艇船、帆船、帆板采取自己制作和修旧利废相结合;聘请退休的国家级教练王立、陈向东、陈恂、李训久、丛新泉、盛立仕等现场指导。俱乐部筹备工作已初见成效。
俱乐部的场址是我心头上最大的结。我长住海边,对青岛沿海能停靠帆船的场地基本了解,但要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地方谈何容易?我西起八大峡、东至山东头,沿着海岸来回走来了10余趟,实地考察选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比较,终于选定了汇泉湾畔东侧、汇泉路木栈道下的一片礁石区。这里原来是一个卫生死角,建筑垃圾和海草成堆,污水横溢,给清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自幼要强,性格倔强,决定了的事儿,就一定要干出个样来。选好地之后,8月中旬,我便开始申请办理成立“青岛际达航海俱乐部”的有关资质和场地审批工作。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体育总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审批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10月中旬,我联系了车辆和工人,就开始了场地的清理工作。垃圾一车一车清除,乱石一块一块垒起,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干就是几个月。2000年6月,存放帆船的场地雏形已形成,虽然仅有300多平方米的平地,但我的心情如同大海一样敞亮,一切都感到轻松、舒畅。这个行动得到各级领导和市体育总会的支持和认可。在办理完全部申报手续之后,2000年12月21日,青岛际达航海俱乐部(私营)诞生了。
俱乐部的宗旨是:立足青岛,面向社会,积极普及群众性帆船、帆板运动。
经营项目包括举办帆船、帆板训练班和航海休闲、旅游活动,组训际达帆船队,制作帆船、帆板和游艇等。
训练与竞赛器材方面有470级帆船6艘,OP级帆船10艘,自制双体船4艘,其他各级别的帆船、帆板40余艘,旅游和裁判用艇船4艘。
人员组成方面,按照《际达航海俱乐部章程》规定,吸收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参加。会员来自社会的各阶层,有公务员、工程师、医生、教师、工人、学生、各省市的帆船爱好者、华侨和国际友人,已有近百人。
俱乐部经过风风雨雨七八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2003年至2005年,俱乐部连续三年被市体育总会评为先进俱乐部、最佳俱乐部。
2003年获得“先进俱乐部”称号后,我与团队一班人进行了认真思考:帆船运动要发展就得搞比赛,有比赛才有活力,才能真正普及帆船运动,进而提高帆船运动水平。2003年10月,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俱乐部制订了五年规划,提出了一个目标:在我省举办的全省运动会上夺取470级的金牌。提出了两个面向:面向大、中、小学学生;面向企业界、科学家。三个选拔:在普及训练中选材;加强青岛地区冬季训练的力度,组成以冬训为课题的专家研究小组,在严冬中锻炼意志、向刻苦训练求得成效;组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在比赛中选出“采金苗苗”。四个跟上:广泛搜集国内、国际竞赛信息,跟上赛事分析;钻研帆船、帆板起航、绕标妙招,跟上苦练加巧练的意识;依据国际帆船竞赛规程和有关法规,不断学习,跟上发展思路;以科学态度研制器材,跟上国际器材生产步伐。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适合全民普及健身运动的帆板速成教练法,即三点站立、脊背受风拉帆初航法。
三点站立:两腿自然分开,横立在艇首尾线桅杆万向节两侧,即为两点。第三点是手拉帆索连着的帆杆,形成人与帆板在水面的稳定姿态。
脊背受风拉帆初航:当操帆者自感到背后受风时再开始拉帆。此时操帆者用力拉帆的作用力和帆受风的反作用力,随时处于平衡状态,帆会徐徐被拉起离开水面,帆面受风之后带动板体直线航行。
际达航海俱乐部所获部分荣誉证书
帆板速成教练法,要领准确、简单易学,尤其对初学者效果更为明显。初学者在教练的指导下,下水不用一小时就能站板、拉帆、直线航行而不落水。这样就会增强初学者驾驭帆板的成就感,使之感受到帆板运动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变单纯的兴趣到玩着“上瘾”,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适应儿童和中年人的需要,实现普及帆船运动的目的,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设计制作了游乐帆板,利用竹子复合材料对板体加宽、缩短、帆面减小,形成“帆板不倒翁”,增加了初学者的安全感。
我国竹子资源应用在工程施工、管道、编织等方面已经司空见惯,但制作船艇还没有先例。我经过多次试验并不断总结与修正,终于获得了成功,取得了用竹子“复合材料”造船的专利。竹子复合材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造船材料,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我国的竹子资源,具有防锈、防腐、重量轻、投资少的优势,这些都是钢材不能比拟的。使用该材料制作的帆船、帆板、交通艇等,非常适合国情。2006年5月,试制15米双桅5面帆的仿古帆船试航成功,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青岛画报、半岛都市报等都进行了相关报道。为适合大众需求,2007年我设计了普及型双体帆船,并亲自参与制作,通过多次水上实验、改进后,得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中国石化公司(青岛)的支持,将该双体帆船安置在新扩建的流亭飞机场二楼大厅,向国内外友人展示。双体帆船现已批量生产并投入海上训练和游乐活动中。
2008年奥帆赛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为实现普及群众性帆船运动的宗旨,展现帆船运动的魅力和风采,际达航海俱乐部将伴随着奥帆赛的来临而积极工作,不断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