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健康概念与医学模式的联系
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健康是发现、利用和保护我们的身体、精神、心理、家庭、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资源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健康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医学科学和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概念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演变。
1.古代健康概念与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历程。在古代人们认为生命系神所赐,患病是神灵的惩罚,保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主要依赖于求神问卜。
2.现代健康概念与医学模式:16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已有了明显进步,许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分门别类地研究了人体结构和各种生命现象。如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魏尔啸发表了细胞病理学说等等。这些成就给生理学、医学、体育学带来划时代的影响。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形成,以及显微镜等多种检测手段技术的应用,使人类有可能从生物学观点来进一步阐述生命现象,逐步探明生命过程中许多内在复杂的联系。这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认识健康和疾病,作出诊断,并探讨治疗对策的模式,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即使以生物因素为主的传染病,也日益受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制约。美国学者恩格乐在70年代首先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亦称为现代医学模式。这一模式概括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类因素,突出了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作用。使人们在对待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上有了根本变化。
在我国,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还明显存在,如医疗卫生的人力、物力投入仍以治疗为主,医疗诊断几乎均立足于测定人体的生物变量,人们仍习惯于用药品治病,而对于心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康复体育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却缺乏足够认识。
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含义加以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这一健康概念大大超出了疾病的范围,与心理的社会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二)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身体的、心理的、社会性适应良好和道德观的健康组成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健康观,而且还包括人群乃之社会的健康,它们对于每个个体都是不可分割的。但为了了解健康的内涵,有必要对每一个方面作一简要的剖析。
1.躯体健康(生物健康):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躯体健康就是指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1)关于身体健康,通常可用一个“五快”标准来衡量:①食得快:食得快并不是说狼吞虎咽,而是指进食时不挑食、不偏食,没有难以下咽的感觉,这说明人体内脏功能正常。②便得快:便得快是指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便后没有疲劳感,这说明人的胃肠肾功能良好。③睡得快:睡得快是指定时有自然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深,且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这说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④说得快:说得快是指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这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⑤走得快:诸多病变导致身体衰弱,往往首先是从下肢开始的,人在患有某些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之感,而心情焦虑、精神抑郁或心理状况欠佳时,人们也常会感到四肢乏力,走得快则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况良好。
(2)关于身体健康,有一个常识性问题需要纠正,即在公众的心目中躯体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分界线是生病。实际上并非如此,假如在完美健康与死亡之间作根连线的话,完美健康与死亡则处于连线的两端,其中大部分人则是两者过渡部分。最近通过对将近万人的抽样调查,其结果是:5%~15%的人群身心处于健康状态,50%~60%的人群处于轻度失调和慢性病潜伏期,即亚健康状态或称第3状态,15%的人群被认为是有病的。因此,仅以“生病”来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健康是极其片面的。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人格发展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都正常。
(1)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一致的标准。然而心理健康的人也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归纳起来可用一个简单的“三良”标准来衡量,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标准。专家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①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青春期的学生能正常生活、学习等的基本心理条件,是他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否正常是衡量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最重要标准之一。②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青春期是人生中精力充沛、思维最敏捷、情感最活跃的时期。与其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对新事物感兴趣、易接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不甘落后。而“老气横秋”、惰性十足就不符合年龄特点,一个人的行为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点,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③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是人格健全的表现。为一时获取别人的信任而说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生物学科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适用于科学的探索,而且适用于做人。④尊 重自己,尊重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要有自尊心,有自尊心才能正确评价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缺乏自尊心,不是表现为狂妄自大,就是表现为自暴自弃。在尊重自己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在文明、礼貌、热情待人方面要有自己的要求,决不接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⑤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也是正常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结成不同的关系。青春期的学生,主要是和家长、同学、老师结好关系。与同学之间交朋友,建立纯洁的友谊,在集体中成为受尊敬、受欢迎的人,在一种人际关系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生活、学习,心理是积极的、愉悦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创造这样气氛的集体而竭尽全力。
(3)心理与躯体健康关系。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研究表明,在一切不利的条件下,对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对此WHO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作为生活在各种社会条件下的人,在其自己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都会遭遇到各种不利的影响,如失恋、失业、战争、居住拥挤、孤独、环境污染及不良卫生习惯等,这些都会造成暂时的甚至是永久的心理创伤。如1995年上海市意外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一半以上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患者。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如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癌症等。可见,心理与肉体健康是难以分割而又相互依存的。躯体的疾病可扰乱心理的平衡,而心理的创伤也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因此,健康不能没有心理健康的参与,维护和促进健康在某种意义上讲更需要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3.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时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此能力将使你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心情舒畅),社会健康是健康组合中最活跃、涉及范围最广泛和最不确定的部分:①最活跃是因为社会的每个发展和变革都会注入新的内容。②涉及范围最广是因为社会性健康不仅涉及每个个体,还涉及一个群体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各方影响。③最不确定性是因为每一个特定条件下的社会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观,在全球范围内难以形成一个公认、统一的评价标准。
(1)社会健康由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观健康两部分组成:①社会适应良好指个体应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主要表现。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如同窗、朋友、邻居、公民、恋人、配偶、子女或父母等,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②道德观健康是指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应遵循的健康行为准则,它着重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个体的道德观健康不仅要求对自己的健康维护和促进负责,如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境等,而且还要求个体应对他人的健康负有责任,将维护和促进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如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献血;为维护他人的健康,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等。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而又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是衡量行为是否道德的最基本原则。一个道德健康者起码应在不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2)社会健康应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社会健康进入健康的概念已有48年历史,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世界广泛重视。因为人类已认识到维护和促进健康与积极推动社会健康、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休戚相关。因此,1997年第4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健康促进的雅加达宣言》明确指出:健康的先决条件为和平、住房、教育、社会安定、社会关系、食品、收入、妇女就业、稳定的经济制度、可持久的资源、社会公正、尊重人权和平等,而贫困是对健康的最大威胁。
总之,根据这种观念,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心理的人和社会的人。就人的个体而言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则可有效地调整和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使人处于最为理想的健康状态。就人的群体而言,社会道德观,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健康,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也要有为他人的健康承担责任的公德,如在1995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中提出的“共享权力,共担责任”的口号,就充分体现了社会道德健康观念的意义。
(三)健康的标准
关于健康标准问题几乎已没有人再认为它仅仅是指没有病伤。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疾病和伤痛,那他只能算是一个正常的“健全”人,而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1.2000年WHO根据健康新含义,则提出了10项更为详尽的健康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行走轻松自如。
2.现代人对人体健美有了比较确切的标准,具体为10项指标(详见本书第九章塑身锻炼第二节塑身锻炼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