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身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健身锻炼的原则应当因人制宜,讲究实效,坚持经常,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原则,是健身锻炼的基本规律。
(一)健身锻炼的原则
1.明确目的,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都应遵照体育锻练基本原则和教育方针,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更好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健康多做贡献,为建设好祖国而积极锻炼身体。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这说明只有使人们认识体育的作用,明确锻炼的目的,树立自觉、积极的态度,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2.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体育锻炼的方法很多,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科学安排,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谓因时制宜,就是根据地区、季节、气候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法,“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提法是使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但要量力而行,不可蛮干。因地制宜,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场地和器材设备是锻炼身体的条件,如果条件受限就要因陋就简,选择简单易行的项目,如跑步、打太极拳、健美操、形体训练等,同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人制宜,就是只有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要求和原有的基础选择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结合专业合理选择:国家号召,学生也要面向农村,肩负着满足占全国80%人口日益增长的专业要求的重任。因此,要选择那些能培养学生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项目,如爬山、游泳、田径等,特别是中长跑项目。同时还要根据专业和健身的需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传统医疗保健体育内容。一则养生,二则治病,三则指导患者康复。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健身锻炼要循序渐进,要遵守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随着机体功能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从生理观点来说,掌握动作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条件反射必须经常强化,否则会逐渐消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必须每天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坚持终身。
5.适宜的运动负荷:人体在锻炼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一定范围内,消耗越多,恢复过程也就越完善,超量恢复也就明显;超过一定限度,恢复过程就会不完善。这是说健身锻炼时要想取得一定的效果,就必定会有一定的疲劳,没有疲劳就等于没有训练。
青少年的健身锻炼,要以促进生长发育为出发点,锻炼内容要全面,运动负荷要适宜。运动负荷过小,收效甚微;负荷过大,有损健康。运动负荷一般以锻炼者自我感觉舒适和不影响学习为准。
(二)健身锻炼的方法
健身锻炼的方法很多,我国传统养生的健身方法重点放在提高人体机能的活动能力上,以提高体质和机能,要求做到“神形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现代的健身方法,注意健身和健美相结合,以提高人体肌力,促进体质增强。其共同点是运用身体练习,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以促进健康,因此健身锻炼的基本方法是练习法。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复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条件下按照动作的基本要求,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如按规定的距离、速度重复跑;在同一高度上用同一姿势反复进行跳高的练习。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发展身体,反复练习,以改进和掌握技术。
重复练习的运动负荷,如练习的距离、强度、重量以及次数等,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来确定。
2.变换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变换方式有:变换动作的某些要素(速度、幅度等)、动作形式、动作组合、练习环境、器械高度、器材的重量等。
这种方法可以调节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益于学生发展身体,掌握技术,在提高中枢神经的协调性和机体调节能力的灵活性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变换方式的选择,时间和强度的安排,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适合学生身体和技术水平。
3.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使参加者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在一定作业点上进行的练习方法,也是一种作业组织形式,根据作业任务选择若干练习,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每个参加者,循环往返练习。该方法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其组织方法可与主要内容结合运用,也可单独组织;可连续进行,也可间歇进行;可用流水作业形式,也可分组轮换。
健身锻炼,练习的方法很多。除此之外,还有游戏法、比赛法等,应根据个体差异、锻炼的目的要求不同而科学地选择练习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