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养生之道的分类与特点

传统养生之道的分类与特点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传统养生之道的特点传统养生之道是随着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对发病原理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渗透而充实完善的,因此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二、传统养生之道的分类与特点

(一)内容分类

传统养生之道的内容非常丰富,本节是按《实用中国养生全书养生方法卷》分为八类:

1.情感调谐:人的情绪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改变人的脏腑功能状态,从而导致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变化。

(1)祖国养生之道非常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无病时可因情感活动过激而致病,既病后又可因情感过激而加重病情。因此,《内经》强调在养生锻炼时候,不仅要练形,而且要练神。

(2)祖国养生之道十分重视“养生莫若养性”,所谓“养性”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去掉私欲杂念,保持乐观情绪、开朗性格、高尚涵养,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是祖国养生之道的核心内容。

2.生活起居:《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的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经文对饮食、生活起居如何进行养生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生活起居包括:①居住环境;②衣着服饰;③睡眠;④理发沐浴;⑤二便与养生;⑥戒烟少酒禁毒等。但起居,主要指作息,也包括平素对各种生活细节的安排,慎起居即指要妥善处理好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的身体好比一部精密的机器,只有有节奏的运转,才能减少损失,永葆青春。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合理安排一天的休息、饮食、睡眠、生活卫生、身体锻炼,使之形成制度化和养成习惯,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意义。

3.饮食调理:“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已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是通过饮食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饮食调理就是从养生角度,向人揭示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其疗、补作用。它主要包括:①保养脾胃;②饮食有节;③因人因时因地制宜;④忌口等。

(1)《内经》谈到上古人“尽终期天年,度百岁乃去”经验之一,就是“饮食有节”,“节”即是节度、节制。要求吃饭时间有规律,即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要调和合理,不偏嗜等。若饮食不节便将产生疾病,甚至夭折。

(2)在食物选择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饮食宜清淡”。朱丹溪《茹淡论》也主张少吃肉食,多食“谷菽果菜”,晋代医学家葛洪在他著的《抱朴子》里提到:“若要衍生,肠胃要清”。肠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食物是供给人体营养的来源,所以,人的日常养生保健着重照顾脾胃,调摄饮食。如果饥饱失常、食饮不节就会影响整体的正常功能,由此,节饮食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4.房事调谐:房事即性生活,也有称“房室”、“阴阳”、“合阴阳”、“交媾”等。古人有言:“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致死”。

所以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一向重视房事的调谐养生。房事调谐主要包括:①节欲保精;②行房有度,合房有术;③房事宜忌等内容。

5.劳动运动:祖国养生向来重视劳动与运动对养生的重要意义。而且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运动,古称导引与按踽。导引为主动运动,按踽为被动运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为预防“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而不达,特作舞以宣导之”,舞也是运动锻炼的一种形式。明代思想家颜元更明确指出:“一身动一身强”,运动可以“畅其积郁,舒其筋骨,和其血脉,化其乖暴、缓其急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人体保持健康、不断更新的基本条件,而劳动和运动,则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极重要因素。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国外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后汉名医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劳动运动养生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劳动和各种运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方法。劳动运动包括:①劳动健身;②古代健身运动;③现代有氧健身运动等。

6.气功调谐:气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气功不但可以防病治病,增智益寿,还以涵养道德,陶冶情操。气功的种类门派很多,方法各异,但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过程,增强了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系统的协调性,疏通经络气血,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即保精、炼气、养神。气功调谐主要包括:①吐纳;②导引;③内养;④保健等内容。

7.经络穴位: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中医学的治手段进行养生的一种方法。针刺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热力,灸灼、薰熨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通过“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对人体各部位经络、穴位进行推拿,而起到运动气血、疏理经络、健身祛病的功效。3种方法各有所长,运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酌情选用。

8.药物调理:中药大多是天然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和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服用药物也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调理可分有病调补、无病强身两类。由于人体的身体状况、虚弱类别的不同,在运用药物调理时必须遵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否则将造成“一日误补,十日不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进行药物调理养生时,最好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安全。药物调理包括:①补气;②补血;③补阴;④补阳。

(二)传统养生之道的特点传统养生之道是随着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对发病原理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渗透而充实完善的,因此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形神兼养,首重养神:

(1)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精血;

(2)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神、魂、意、志、虑、智等。

养生之道认为,只有形神健全,才是健康无病的人,才有可能长寿。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认为,世间一切物质都可归属于阴阳这两大范畴,人的生命活动也不例外,不管是“形”还是“神”,都有其不同的阴阳属性。因此,中国传统医学家们认为,人体阴阳的任何一方只要出现不平衡——“偏盛偏衰”,均会导致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引起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指出了人体的阴盛阳衰的基本病理变化。我国传统养生方法就是按以上阴阳规律,对不同的人的症状,选用相应属性的药食,以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

2.掌握适度,重视调节: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所谓“物极必反”。传统养生法也遵其适度的规律进行调摄。《黄帝内经》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喜悦能使人神气和调,志意畅达,心身健康。但喜悦过度,则“暴喜伤阳”,“喜怒过多,但摄入过量或过偏,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高能、高脂、高蛋白等食物摄入过量会引发胆囊炎、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所以,在养生调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恢复平衡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3.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进行养生,包括二重含义:①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所谓“法于阴阳”,“和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②顺乎自然之理,即认识和掌握人与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按其规律养生,才有益于健康。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阂症;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如违反这一规律进行养生,就会发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骨气独沉”。按“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在宋代姚称的《摄生月令》、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均将其列为重要原则。

4.强调先天因素,重视后天调摄:明朝张景岳说:“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削者夭者更夭,两天俱得其全者,耆艾无疑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天后天论》)。说明从养生角度考虑,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保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5.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因为人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表现出的机制变化不同,因此养生学家王圭将人生分为:婚孕、婴、幼、童、壮、衰老等6阶段。要求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遵循不同的养生原则。

6.重视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已认识到地理位置、环境、水质等与健康长寿有密切的关系。这在《吕氏春秋》、《尽数》、《淮南子·隧形训》等文献中得到查证。另外,《黄帝内经》也认为,地理位置不同,环境、气候不同,物产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就不同,因此多发病也不同。故养生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人要健康长寿就要与环境相适应。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内经》提出天人相应学说,鲜明地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1)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就靠天和地提供各种物质而生活,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劝变化着的。四时气候的变化就是最突出的表现: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就是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影响下也会有相应的规律。养生方法将它高度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如此,随着自然变化而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所以《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变。”这种相应,是靠人通过其功能来调节的,天气炎热时,人体表之毛孔就开泄,通过出汗散热来与暑热气候相适应;天气寒冷时,毛孔就关闭,皮膨胀致密,以防止体温散失来适应寒冷的气候。不仅如此,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也产生同样适应性变化。人的内部的变化,最易被察知的是脉象。

(2)祖国的养生学不单是强调人们被动的适应自然,而且主张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适应能力,提出四时不同有不同养生方法,“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就是一个主动适应环境的养生原则。

(3)由于环境与人的寿夭关系密切,所以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顺耳,如置身岩……至九十乃终”。自然环境得到改造和保护,无疑会大大减少妨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现研究证实,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癌症,就与环境因素有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现在不仅仅是适应环境问题,还必须积极保护环境和改造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