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影评《宝莱坞生死恋》: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电影影评《宝莱坞生死恋》: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沙鲁克·汗主演的《宝莱坞生死恋》中,西方文明对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的冲击就有着深刻的体现。《宝莱坞生死恋》正如沙鲁克·汗的其他大多数影片一样,都是通过一个爱情故事,表达当今印度社会上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部影片中,反映的问题有很多点。

有关英国殖民对印度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当今的印度电影中也有着很多的体现,如反映反殖民思想的阿米尔·汗的影片,如反映当今印度社会存在的弊端的沙鲁克·汗的影片,这些影片中,对殖民文化对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都有着深刻的体现。

在沙鲁克·汗主演的《宝莱坞生死恋》中,西方文明对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的冲击就有着深刻的体现。

《宝莱坞生死恋》讲述了英国留学生德威,10年后回到家乡印度,德威从小就喜欢着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芭落,德威的这次回家芭落与德威都表达了自己对于对方的爱,但是当两人要走到一起时,德威的父亲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这件事对于接受了西方平等思想的德威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芭落的母亲在德威家受到侮辱后,芭落在母亲的主意下,嫁给了另外一个富人,而德威却在这件事中受尽了精神上的折磨,在这个过程里德威遇到一名妓女,妓女虽然喜爱德威,但是由于自己的身份,和德威对芭落的思念,最终两人也没有走到一起,于是德威在大量的酗酒中引发了胃出血,在离开家乡的火车上,奄奄一息的德威想要回去见芭落最后一面,但是受到芭落丈夫的阻挠,最后在芭落家门口含恨而终。

《宝莱坞生死恋》正如沙鲁克·汗的其他大多数影片一样,都是通过一个爱情故事,表达当今印度社会上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部影片中,反映的问题有很多点。

一、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宝莱坞生死恋》中,之所以德威与芭落走到一起,最后落得德威抑郁而终的结局,其根本原因就是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在之前的内容里,英国殖民者虽然用自己的宗教和思想触动了印度落后的种姓等级制度,但是这种制度也是无法根除的。

在这部影片中,种姓制度的体现,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首先看德威的嫂子,德威的母亲本来对于自己的邻居,也就是芭落一家有着很大的好感,但是德威的嫂子却一直从中作梗,挑拨两家的关系,在影片中德威嫂子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占有德威家中的巨大财富,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在德威嫂子的口中就得以体现,德威的嫂子挑拨两家关系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芭落母亲的身份,在芭落母亲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德威的嫂子就说道“看,那个演员又来了”,在德威的母亲和德威的嫂子谈论到德威和芭落的感情时,德威的嫂子说“看,那个演员的女儿还是个演员”,这些话就能体现出德威嫂子对于芭落一家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德威嫂子对于“演员”这个特殊身份的态度,是看不起的,这种看不起,是出于自己的婆家身份,也就是律师的高贵身份,和自己本家的贵族血统,如德威嫂子对德威奶奶说“我家的佣人才会带这些东西(金质饰物,德威奶奶为德威未来妻子准备的)。由于德威嫂子对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使得她在内心深处对于芭落一家是轻视甚至是看不起的态度,她或许也认为如果让身份低下的芭落一家与自己的高贵身份产生联系,这样会对她产生侮辱。

在影片中,种姓制度对于德威的父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电影中有一幕是刚回到家中的德威得知父亲并没有在家中迎接他,于是使德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挨打的经历,在回忆的画面中,德威父亲生气的原因就是德威与芭落在一起,但是德威与芭落在一起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情,为什么德威的父亲会如此的生气呢,在后来德威父亲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德威父亲生气的原因,正是由于芭落的父亲,一名贵族,娶了身为演员的芭落的母亲,所以芭落家族就在种姓制度的余毒中,被同村的人看不起,而德威,一个有身份的年轻人,竟然和让人看不起的芭落家族在一起玩耍,这样的事情会让德威的父亲感到蒙羞。在影片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其实芭落的家庭并不比德威差,也就是说,在金钱方面对于德威家看待芭落家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芭落家的成分,没落的贵族身份是德威的父亲不能接受的。当然按照多数的印度电影的情节,最后在德威的父亲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是接受了芭落,但是人们是否也可以这么想,就是芭落在嫁给富豪之后,芭落才和德威的父亲相见的,这时芭落的身份就是富豪家的少奶奶,身份上已经摆脱自家的没落贵族的地位,虽然这样的想法不近人情,但是这或许也是德威的父亲在最后接受芭落的因素之一。

二、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及其反抗

在这部影片中,德威的母亲,是一个矛盾的角色,说是矛盾,也可以说是没有主见,德威的母亲在最开始的影片中,可以看出她和邻居也就是芭落母亲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芭落母亲是个演员而疏远,与德威的父亲相比,德威和芭落儿时在一起玩耍,不仅没有受到母亲的责备,反而在台词中,观众还能了解到,德威的母亲还亲自带德威去芭落家做客,在这样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在德威母亲的心中对于印度社会种姓制度的看法或者是重视的程度,并没有德威父亲表现的那么强烈。甚至可以说是无视的,但是为什么又说德威的母亲是个矛盾的人呢?在德威回到家中以后,在德威嫂子的撺掇下,德威的母亲出于自己对于儿子的思念,竟然把儿子没有第一时间看自己的怨念转到芭落家族身份的身上,但是即使德威的母亲在后来的态度上对芭落家并不是很友好,但是种姓制度的余毒在她的身上并没有得到很强烈的反应,所以在这里,德威的母亲的所作所为,其实可以简单的说成是在种姓制度的边缘摇摆不定的印度贵族妇女。

如果说把德威和芭落的爱情和悲惨的结局说成是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对人的摧残和印度人的反抗,在影片中其实芭落一家,就可以看成是更加直接的对于种姓制度的反抗典型,看芭落母亲的身份,是一名演员,芭落的父亲是村中的贵族后裔,当芭落的父母在商议德威和芭落的感情时,二位老人依旧想到了种姓制度的限制,但是芭落的父亲和芭落的母亲却说,爱情比那种古老的制度更加让人感到温暖,当芭落的母亲问芭落的父亲是否后悔因为娶一名演员而受到全村人的鄙视感到后悔,二位老人的甜蜜举动就告诉了观众,在芭落家里,人的情感是远远高于印度的古老残忍的制度的。

在这部影片中,妓女昌德拉姆的形象也是值得人们分析的,首先看昌德拉姆的职业,是妓女,在影片中,当昌德拉姆在大街上救了德威以后,德威首先对于昌德拉姆并没有表示感激,反而一直耿耿于怀自己是由一名妓女救的,对于妓女的身份,德威表现的明显是歧视的态度。在看影片中的卡里老爷,他对于昌德拉姆,直接就是当作玩物一样,把妓女和金钱的关系放在了第一位,但是从昌德拉姆的本身来看,她并不是一个只认识钱的女人,她的想法在楚尼的口中是说,她也需要友情,她也是一个人。在与昌德拉姆的长时间接触之后,德威发现,即使是社会底层的妓女也不能受到歧视,她们也是人,具有人的基本情感。对于妓女的歧视并不仅仅表现在德威和卡里的身上,在芭落第一次见到昌德拉姆的时候,芭落对昌德拉姆直接就说,是你的美貌迷惑了德威。在芭落的眼里妓女的职责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体和样貌迷惑住男人。但是饱受各类人歧视的昌德拉姆,并没有选择沉默,对于印度传统中对妓女的看法,昌德拉姆做出了反击,首先是她与卡里的打赌,当德威来到妓院的时候,昌德拉姆就向卡里证实了,妓女也会有友谊和真实的情感。随后在芭落家的跳舞中,在面对卡里的一再侮辱,昌德拉姆用暴力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证明了妓女也是人,是一个女人,在男人眼里女人是要有地位和尊严的,这谁也不能剥夺,芭落在富豪家,没有得到爱情和受到的思念的种种痛苦使得两个身份差异巨大的女人走到一起,站在了统一的战线上,目的就是转变身边的男人对于女人的轻视态度。

电影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配角就是楚尼老兄,这个男人,出现的时候,是德威与家里闹翻逃出家门,在德威对于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社会的问题进行抵抗的时候,楚尼出现在德威的身边,这个人似乎就是一个思想家,在德威面对昌德拉姆的问题上,是楚尼给德威的启示,或许说,楚尼就是一个注重人性轻视制度的人,他比德威潇洒,他没有感情的牵挂,他能看清任何的事物,在面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楚尼就选择放纵自己,喝酒,去妓院。这种洒脱是德威不具备的,也是德威最后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楚尼这个人对于制度熟视无睹,在面对友谊的时候,他又无比的重视,当他得知德威得了胃出血之后,他表现出很痛苦的样子,在德威的所有反抗都走向失败之后,楚尼也在行驶的火车上离开了德威。

或许楚尼的形象象征着当时印度反抗传统制度的另一类人,他们的反抗没有德威一类人那么强烈,他们对于传统的弊端依旧是抵触的,但是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就比德威的选择理智得多。

《宝莱坞生死恋》这部电影中,以德威和芭落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印度人对于种姓制度的反抗,但是这部电影中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种姓制度,还包含印度妇女地位,以及新思想的反抗等因素。

在早期印度电影中,关于印度传统习俗中的糟粕问题就被搬上了荧幕,例如观众所熟知的《流浪者》就是代表之作。

《流浪者》的制作人,导演兼制作人拉兹·卡普尔说:“几世纪来,印度的社会制度一直遭受着种姓制度的迫害,只因为他们生于不好的家庭,就注定他们不能从事较上流的职业。”导演借《流浪者》这部影片很好地反驳了这一错误见解,他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真理:“决定一个人性格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影片中向我们展现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印度人民对种姓,门第观念的盲目崇拜;虽遭到蔑视和不公待遇却依然贤惠,善良的慈母形象;一个被上流社会家庭遗弃的种姓制度的牺牲品。影片表现了人们在这种制度下所遭受的迫害与不幸,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流浪者》是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兹·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兹·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兹·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流浪者》公映后,轰动一时,并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

三、种姓制度对法律的亵渎

法律在我们的眼中应该是公平、公正,以证据和法律条文来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通常法官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影片中这一形象的塑造也不例外。但是当法律和职业道德准则一起与种姓制度、门第观念相遇时,原则和法律竟然那么轻易就土崩瓦解。比起一般意义上的法官,纳特显得那样的顽固,专断,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情味,这样的法官在判决案件的时候似乎不需要法律作依托,他只需要知道这个人属于什么样的家族,因为在他眼里“法官的孩子就一定是法官,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扎卡这个反派人物形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墨守成规”的法官才一错到底的,扎卡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个贼,但他并不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他也曾想过要脚踏实地地过生活,虽然辛苦,但每一分钱都花得心安理得,这个过程的艰难每个人都能想象,要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洗刷家族的罪名,多么勇敢的人啊,就是因为法官纳特的武断判决,使扎卡含冤入狱,从此扎卡便向命运妥协,觉得自己永远都摆脱不了贼的罪名,于是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贼。因为纳特的错误判决,扎卡不得不被动地成为种姓制度的拥护者。导演通过这样的一件事表现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为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四、种姓制度下畸形的亲情

纳特的一生在外人看来永远都是尊贵高高在上的模样,但自己的儿子拉兹却出生于孟买的贫民窟之中,这样的环境介绍本来就是对种姓制度的赤裸裸的嘲讽,在一定程度上对那句“好人的儿子就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影片中父子俩的第一次相见是在利达的生日会上,当拉兹与利达一同出现在纳特面前时,纳特只是问了拉兹的父亲叫什么,拉兹没有说出父亲的名字,他就很嫌弃地告诫利达不要和这样的野孩子在一起玩,作为一个父辈形象出现在孩子的生日会上,他竟然都不忘将种姓制度的精髓植入到孩子的脑海中。当拉兹在扎卡的精心安排下,一步步走向贼的深渊时,拉兹就这样为父亲的盲目专断的崇拜买了单。可是,令人心寒的是,纳特在最后甚至和儿子对簿公堂了,他都不愿意承认拉兹是自己的儿子,他还是想方设法去狡辩和掩盖自己的残忍与自私。拉兹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亲的疼爱和照顾,在长大成人以后还要在亲生父亲的指责与嫌弃中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是多么卑微的牺牲啊。在这一可怕的制度下,没有亲情的温暖,没有父爱的教导,似乎只有门第出身才是教人成长的准则。导演通过对电影中亲情这一主线的演绎,从侧面展现了种姓制度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荼毒,以及笼罩着门第观念的大社会背景下人们成长道路的艰难。

拉兹的母亲在极其穷困屈辱的环境里,还千辛万苦地把她相依为命的孩子拉兹,打扮得像个小姑娘,要他读书,要他像他爸爸长大做一个法官,在她的思想意识里,她是同意她丈夫的说法的。但是里列绝对不是一个毫无刚性的女人,她有极其强烈的正义感。当她被强盗掳去的时候,她毫不恐惧地骂他们:“你们真不知羞耻!”当扎卡被警察追捕,躲进她家的时候,她充满愤怒地喊:“你马上给我出去,我家里不能藏你这样的人!”“你败坏了我的名誉又害了我的儿子,你出去,你马上给我出去!”这时候,她是多么勇敢啊。作为一个善良的母亲,她是得到了她儿子的尊敬与热爱的,为了她的病,孤苦无靠的拉兹被逼走上了偷窃的道路,但十几年来,他总是不敢告诉她母亲这供养的来源。虽然里列在见了她丈夫一面之后,就安心地死去,而观众的情感却是不能平静的。她一生所忍受的这些苦难,就是那个社会,所加在她心上的重重枷锁啊。

五、种姓制度下卑微的爱情

纳特本来是拥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令人羡慕的爱情,但由于他的名声和家族的地位,他狠心地抛弃了自己即将临产的妻子。就是因为妻子被劫匪抢了去,而后回来的时候就怀孕,他抵抗不了众人怀疑的目光和猜忌的言辞。可笑的是,他从未想想自己的过失,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竟然连自己的老婆都保护不了,更何况还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才差点给妻子带来杀身之祸,但是独断专行的他丝毫没有悔意,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将妻子轰出家门。在他看来,没有一件事会比自己的地位、名誉更加重要,不论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妻子,他都不会留情面,这是一个何其残忍、自私的丈夫形象。这样的一个丈夫,在这个现代文明制度下似乎让我们不能理解,但是在印度当时那个种姓制度风靡天下的时代,的确是一类人的生活缩影。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这在礼教压迫下的旧社会的贤妻良母怎样的被欺压,被折磨,以至于被杀害;可是她直到痛苦万分的临终,也没有怀恨她顽固、残忍的丈夫,还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当她丈夫走到她的病床前向她道歉的时候,她就惊喜过望安心死去。这就是吃人礼教的本来面目,把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女性,管束成这样一个贤妻。看到这里,不得不让广大的同胞为之愤慨。到后来,难怪拉兹会那样责备他的父亲说:“就是他折磨了我母亲一生,让我们母子遭受了多少苦难,我不用他原谅我,他应该来求我们原谅他。”也难怪他会动了杀了他父亲的邪恶念头。里列,这个善良的妻子,是一直热爱她的丈夫,依靠她的丈夫,而且十分惧怕她的丈夫的。她从强盗那里被释放了回来,她不敢向丈夫诉说一切,只是含糊的,几乎近于讨好地说:“有你的爱情保护着,谁也不敢害我。”当她自己对她丈夫所说的“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这句荒谬的话,起了疑问的时候也不敢放胆地和她的丈夫讨论下去。这一切,都是她悲剧命运的起点。当她的丈夫听信了人们的流言蜚语,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极端自私而残忍地把她在临产的痛苦中,在暴风雨之夜,抛掷到街上去的时候,她也只有软弱的哀求和哭泣。

爱情在男人和女人的心目中所占的分量是不同的,但在这样一个封建的将人分成等级的社会背景下,爱情俨然是被人所遗忘的奢侈品。位高权重的他们不会因为一个女人一段感情一个家庭放弃自己的所谓信仰。影片中通过对于爱情悲惨结局的描述,表达了种姓制度对于人们自由追求爱情的束缚。

当然,影片的最后,导演向我们展现了两个试图冲破种姓枷锁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新青年的形象。这条路的艰难就像是导演拉兹发自内心的呼唤,也是电影的灵魂所在,虽然艰难,但仍能让观众从中找的希望得到洗礼。人们常常感叹爱情的伟大,可爱情究竟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呢。影片中丽达与拉兹的爱情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爱情应该就是可以让人产生正能量,当你毫无节制去宣泄自己的坏情绪时,会有所节制,爱情会让人有寄托,不顾一切地去为她倾尽所有。是丽达的出现让拉兹有了改邪归正的念头。他们的爱情从童年的时候萌发,单纯而美好,她说:“你以为只有从商店里买来的才算礼物么,只要是你送的,哪怕一朵鲜花都好啊。”他说:“你等着,我一定会送你真正的礼物。”这是小孩子之间信誓旦旦的承诺,他们却一直铭记于心,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指引吧。“I love you,just like the way you are.”

《流浪者》这部影片,除了动人的主题,成功的扮演,曲折的故事情节,还有丰富充实的主题内容,是一部多种多样的印度片的总和,很巧妙地用一个激动人心的社会问题贯穿起来,成功地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性格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引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