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电影发展简述
21世纪的世界电影市场大致可以看为是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广为世界观众熟知的第一就应该是好莱坞电影,而第二则是在世界电影产业占有比重最大的印度宝莱坞电影,剩下的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就可以归为一个部分。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电影便在中国崭露头角。《流浪者》和《大篷车》两部电影用充满异域风情的歌舞,新奇的视听感受迅速征服了当时的中国观众,但是在这两部电影之后,印度电影仿佛在中国或者说是在世界上便沉寂了下去,直到21世纪的到来,印度电影在经历变革之后,在冲破“马沙拉”形式诟病之后,印度电影虽然还没有在中国得到深刻广泛的认识,但是中国乃至世界观众又一次将目光停留在了新世纪的印度电影身上。
从1913年第一部印度故事片诞生至今,历经近90多年的发展,印度电影业已成为拥有近200万工作人员,产值占印度娱乐产业的27%,分工细密的庞大行业。2005年印度电影产量是1041部,远多于美国的815部,成为世界上年产电影最多的国家。电影门票的销售量也达到美国的两倍以上,每日进入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2004—2006年印度电影的国际市场份额上涨了40%,未来预期年增长维持在30%。据印度工商业协会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印度媒体和娱乐业2010年报告》显示,印度2010年电影票房总产值已达到833亿卢比。比较著名的如《季风婚宴》、《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其中《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66届金球奖上扫走了包括最佳剧情类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配乐四项大奖,在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更是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八项大奖。宝莱坞(Bollywood)是印度几大电影产业集群之一,其名称由孟买(Bombay)和好莱坞(Hollywood)两个词组合而成,是印度最早的电影区域集群,最早可追溯到1910s,主产印度语电影,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其电影年产量约占印度电影总产量的60%至70%,拥有数十亿观众。宝莱坞电影城占地1600多公顷,位于孟买西郊的一个山谷中,地形层次复杂,生态多样性资源丰富。近年来,宝莱坞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已成为印度向世界展现其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名片。
二、宝莱坞概况
宝莱坞的制片厂外景宝莱坞(Bollywood)是对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的印地语电影产业别称。宝莱坞时常被误解为所有的印度电影,而实际上,它只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十亿观众。
宝莱坞之于印度,正如好莱坞之于世界。在印度这块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面积的地方,宝莱坞使许多地区性电影陷于困境。那些更小的电影公司(如位于金奈,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和加尔各答的电影公司)的运行则依靠它们自己的明星来吸引当地民族的观众。另外,还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萨蒂亚吉特雷伊开创的所谓的平行电影。这种艺术电影被后来的一些导演继承和发扬。这些导演将个人所醉心的事物拍成以地区之根和民族精神为骄傲的影片。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 尽管有些纯粹主义者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看上去“宝莱坞”还是会被继续沿用下去,甚至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条目。
宝莱坞也被称作是“印地语(Hindi)的影院”,其实乌尔都语(Urdu)诗歌在这里也相当常见,同时英语的对白和歌曲所占的成分也正在逐年增加。不少影片中的对白中都有英语单词短语,甚至整个句子。一些电影还被制成两种或三种语言的版本(使用不同语言的字幕,或者不同的音轨。
印度电影业建构在五个主要城市之上:西部的孟买,东部的加尔各答,以及均位于南部的钦奈,海德拉巴和班加罗尔。三个南方城市以四种主要语言制作电影: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坎纳达语和马拉亚拉姆语。阿萨姆和奥里萨的影片以及某些孟加拉影片的大部分后期制作都是在钦奈完成。而就投入在电影工业中的资金和票房收入而言,南方城市也胜过了宝莱坞。南方城市有着比宝莱坞更加得天独厚的电影拍摄条件,它们拥有特殊的外景地、历史古迹、荒诞的歌舞、狂热的影迷等。近期一部由巨星拉吉尼坎塔主演的泰米尔语大片《斯瓦基:老板》在票房收入上达到国际大片的水准。它在英国的影片榜单上名列前十。另一部泰米大片《十个化身》(Dasavatharam),其主演也是一位巨星:卡迈勒·哈桑(Kamal Haasan),影片在加拿大通过迪斯尼公司发行。这是继阿米尔·汗制作的《地球上的星星》(Chaqueenfant est spécial)在宝莱坞大获全胜之后,迪斯尼公司购买的第二部影片。宝莱坞改编、译制翻拍了大量优秀的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影片。其中一部由资深导演巴拉旦(Bharathan)执导,由南方的电影明星希瓦吉·甘尼香(ShivajiGaneshan)和卡迈勒·哈桑出演的影片《族长的儿子》(Thevar Magan,1992,泰米尔语)获取了奥斯卡提名。它的显赫战绩激励普里亚达尔尚(Priyadarshan)导演了宝莱坞版本的《极权女强人》(Virasat,1997),同样大获全胜。上世纪 80 到 90 年代,普里亚达尔尚拍摄了多部马拉亚拉姆语的商业影片以及其他一些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影片,都连连告捷。在宝莱坞,他因为将南方的优秀影片翻拍成印地语版本而著名,这些影片均有不俗的票房成绩。
宝莱坞和印度其他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纳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尤其是南非)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