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有关

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有关

时间:2024-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逾百年电影的发展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早期短片的发展,还是后期微电影的繁荣,都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1951年召开的电影工作会议,就明确电影工作的中心问题是思想政治领导问题,这一政策影响着“十七年”甚至“文革”十年及以后一个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电影产业发展列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直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因为电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主权对电影生产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掌握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逾百年电影的发展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早期短片的发展,还是后期微电影的繁荣,都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电影是最有力和最能普及的宣传工具,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生产企业。1951年召开的电影工作会议,就明确电影工作的中心问题是思想政治领导问题,这一政策影响着“十七年”甚至“文革”十年及以后一个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

1993年,电影企业改制以后,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极为有力地推动了个体参与电影制作的积极性。2001年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电影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这一举措降低了制片业的准入门槛,民营公司和个人在法律形式上拥有了独立摄制和出品的可能,促进了电影创作主体的增多。有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故事片总产量当中就有一半由民营企业来完成。2001年以后,国家相继下发了若干政策推动电影业等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比如在电影产业整体政策上有《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2003)、《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2004)、《<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2005)、《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发行放映类政策则有《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2003)、《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2008);在制片上的政策有《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2004)、《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2006)、《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2010)等。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电影产业发展列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影产业的经济总量和综合效益从而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在服务业中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为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2011年,共有2000多部微电影上映,在百度的搜索量达近亿条,各种名目的微电影节遍地幵花,各大门户网站争相开通了微电影频道。面对互联网加速发展带来微电影发展失范等问题,2012年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作为繁荣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重要方面,国家鼓励适合网络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真善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生产制作。”这些政策在保障微电影等艺术产品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极为有力地鼓励了个人参与电影制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对一些恶俗的试听节目进行了限制。总体上来说,面对剧本审核和影院档期等种种传统电影的高门槛,微电影的灵活性给传统电影带来了重要的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