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加勃
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世界似乎猛然跨进了“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信、微营销风生水起蒸蒸日上。其中佼佼者,就是微电影。如果说多年来人们已经进行了电影电视短片的制作、评选,而并没有获得社会格外关注。只是到了“微电影”这个概念提出和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可,微电影才算真正进入到人类生活的正面舞台。现在的微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耀眼的时尚潮流,人们不能再漠视它,忽视它。
既是时尚潮流,近年来各类微电影赛事便大量涌现。可叹的是赛事大同小异——征集、评奖、颁奖,三步曲过后并无下文,未能实质性推动产业发展。
然而2014年的长三角地区微电影赛事,却推出了新模式——视频、剧本、评论作品同步征集、评选,学术研讨、产业促进后续跟上。这个大赛试图从艺术整合的角度促进微电影,设想是好的。虽然从具体运作看只是搭建了个框架,但却突破了大赛局限于单纯视频评奖的怪圈,具有产业和艺术的前瞻性。
把影片、剧本、评论整合在一起,人们能看清微电影的艺术态势。大赛的作品中,视频数量高于剧本,剧本数量高于评论,显现了当前微电影的软肋——理论准备严重不足,文学原创严重滞后。因此,希望通过整合竞赛和评奖模式,促进艺术和产业繁荣,此类大赛还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用历史眼光审视,当前的微电影应该是处于“五四时期”:创意喷薄,流派纷呈,泥沙俱下,表面红火,体内贫血,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产业。
任何艺术没有产业的支撑,将很难长期繁荣,微电影的产业化,还需要有哪一些突破呢?
我们可以先看看其他视听艺术产业的状况。
常规影院电影,一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制作、发行、放映、管理一套闭环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从技术到艺术,从人员到设施,都有规范的投资、回收、分配渠道。在艺术创作的背后,有巨大的硬件设施在支撑。在巨大的投资后面,有毛细血管汇聚心脏般的票房回报在支撑。在轰轰烈烈电影节评选的同时,有实实在在的影片交易在支撑。曾有人说电视普及常规影院将消亡,而电影业至今仍然占据视听传媒的顶尖地位,仍然有活跃的生存基因。
同为视听媒体的电子游戏,制作、交易、使用也有成熟的方式和渠道。电子游戏巨额的投入之后,市场交易形式繁多,渠道通畅,还可以用软件设计保护不被盗版盗用。既有网吧这样的实体经营店,也有网络的多样个人有偿娱乐消费,保证了资金的回收,维持了行业的繁荣。只不过电子游戏没有追求常规电影节那样的全社会轰动效应,只追逐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它的生产消费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闭环系统。
电视,因为播出渠道是国家垄断专营的,电视节目的交易也有一套严谨的闭环系统,其巨大的广告收入,曾被用来弥补电影的生产。
微电影则没有。微电影的所有播出渠道,几乎全是开放式的,作品播出回报是很难保证的。
接受微电影的视频网站,经常用点击量衡量微电影的效益,结果严肃的作品回报微乎其微。视频网站虽然很像微电影的电影院,却没有电影院的基本管理体系。分散的视频网站,经营自成一套,盗版很难禁止。网站数量的庞大,各自为战的状况,也分散了产业力量。广告类微电影,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稳定的驱动力,播出的载体和场所也很有限。政府类微电影,扶持的资金仅仅够拍摄,公益性的播出,谈不上资金的回报,对于多数微电影作者可望而不可即。微电影的评奖,微薄的奖金,无法弥补拍摄投入。
一些电视台也在做微电影栏目,然而鲜有好的成就。
有一些微电影曾经在电影院公映,首映时轰轰烈烈,过后就销声匿迹。没有后续微电影作品跟进,没有社会零售票房收益,影院难以支持此类活动,首映就成为微电影爱好者的影院秀,结局和过程都很悲壮。
由此,经济回报的艰难挫伤了创作者信心,对产业形成致命损伤。因此,推进微电影的产业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微电影的产业发展,将向何处去呢?笔者想做一点预测式的探讨。
微电影产业,难以复制大电影的常规放映之路。一个半小时的观赏时间,是人类多年生理和商业实践逐步形成、固定的。微电影的碎片化放映,如何衔接各影片内容风格差别,如何产生社会性票房,近期内都难以解决,我们还看不到电影院放映微电影的可能。
也很难沿袭网络视频的常规模式。短期内,视频网站的管理很难统一化,很难通过视频网站的资金回收,支撑微电影的制作。正像电视台电影频道也很难弥补常规电影的投资。也有作品在视频网站产生巨大点击量,得到较好收入,但那毕竟是凤毛麟角,很难形成产业规模。
更不会照搬电子游戏的传播途径。电子游戏的刺激性、虚拟性、关注度都是微电影无法做到的,这是微电影和电子游戏先天的差别。
因此,微电影只能根据自身特点,闯出一条产业新路。
新产业道路的方向,必然与微电影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
在视听媒体中,电子游戏是一种完全的虚拟视听文化。模拟的场景、动漫画的人物、变幻莫测的情节,制作上是高度灵活极其宽泛的。它追求的不是艺术的享受,而是精神的娱乐和感官的刺激,幻想的发泄和共鸣。它在审美范畴上,与微电影相去甚远,产业消费群体也完全不同。
在审美范畴方面相近的是常规电影。它追求的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逼真塑造,力图还原生活的细节,挖掘生活的内在哲理。但是它的生活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只是虚拟的艺术真实,也就是说,常规电影是一种虚拟的逼真化的视听媒体,微电影故事片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能不能预测,未来微电影的产业新路,将在逼真虚拟(常规电影)和完全虚拟(电子游戏)视听文化之间的地带。也就是说,未来的微电影作品,既有虚拟性的一面,也有逼真性的一面;既有单纯娱乐的一面,也有思想追求的一面,是兼具两性自成一统的视听作品。
此种预测,虽然还没有形成产业模式,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有现实的作品和事件可以佐证。
作品的佐证。在长三角微电影大赛中,周洁的剧本《逆转的我》获一等奖。这是一部互动支线式微电影剧本,设置了有趣的开头,又设下了多种故事发展情节,邀请观众参与创作。也就是说,创作者把自己的故事融入观众之中,观众参与剧情创作。这种形式,适应了微电影的基本特性——参与的便捷性。现代观众动手积极性高,微电影投资小、创作灵活,提供了大众参与的可能。任何一种产业的根基,就蕴含在广泛参与的群体之中。然而,“支线式微电影”如何让大家知晓最初的剧本,如何后续参与创作,众人参与的微电影能否吸引人,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大电影的两个佐证:
《中国电影报》报道,有人建了新型电影院,内设多个10人以内的小型放映厅,配套各种消费设施,让放映厅成为个人随意定制的高尚商务场所。它们以电影为媒,商务活动为核,灵活定制为特点,适应高端个人消费需求。这样的碎片化放映,是对当前观影人群层次多、要求各异的贴近服务,影厅的小型化,给放映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还有报道,有人邀请著名导演吴宇森担任总监,著名影星章子怡担任形象大使,全民参与创作拍摄电影,每个段落时长12分钟。吴宇森等正规机构拍摄出样本段落,其他观众热情参与,各显其能,片方择优拍摄成片,再给观众观看选择,如此循环,是为“全民电影”计划。这种全民电影,每个段落都追求生活的逼真性,但是整个结构却是充分想象、完全虚拟。这种每一个段落12分钟的时长,恰好是微电影纵横驰骋的舞台。
近年来日渐火热的VR、AR(虚拟现实)是3D技术、电子游戏、微电影故事等多种艺术、技术形式的集合体,体现出微电影一种新的扩散。是一种微故事为基础,沉浸式体验为卖点的电影新探索,给我国微电影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创作途径和观众参与的新样式。
以上的事例说明,笔者的预测已经在现实中有所实践,而实践的效果则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但是,微电影发展的大方向,似已隐隐包含其中。
但是,现实还不容盲目乐观。
在上述电影院小型观摩厅里,不能对电影内容灵活更改,观众还是被动地观看。如果把常规电影和微电影放映同步进行,还有待行业管理政策、影院硬件设施、微电影作品来源等多种问题的解决。
吴宇森、章子怡的全民微电影,周期长参与复杂,制约了民众广泛参与。利用明星效应,一般创作者也很难沿用。
依托网络传播平台,参与度可能会极大提高,资金回报却很难保障。现有视频网站多是单纯播出视频,与本文探讨的微电影产业模式尚有区别。因此,未来微电影产业平台如何建立、如何管理、如何盈利,还期待突破。
前景虽不明晰,可以预测的是,这种传播平台一旦建成,既会推动微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会被微电影的滔滔大潮推动前行。一旦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微电影将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个时候,在常规电影、网络电影之外,人们将又有一种新型的生活消费形式:互动式微电影。
除了对本体产业的预测,微电影还有一个外延式发展:作为大电影的“黄埔军校”。目前很多微电影大赛,实际多是几十分钟的长片。因为有了微电影创作经验,很多作者激情难耐,想在大电影领域一展才华。有的微电影赛事机构,实际上做的是微电影、大电影、电影拍摄基地、微电影教学培训等方式的混搭,通过多种渠道维持运行。这些机构推动了微电影、大电影之间的转化和互动。微电影培养了人才,成为大电影的人才摇篮。大电影反哺微电影,微电影作为大电影的初级基础得以发展和普及。但是,如何让微电影培训和实践有稳定的资金保证和盈利来源,仍需要摸索。
上面对微电影如何壮大的传播平台和样式创新做了预测式探讨。但是,除了市场的环境因素,影响微电影产业走向壮大的核心还是艺术质量问题。市场的不成熟和艺术的不成熟,是微电影弱小的两翼。
微电影作品的质量较差,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质量低下的原因很多,择其要者笔者做点分析。
比如,很多微电影导演身兼编、导、摄、制数职,创作一部作品,要在艺术和技术各方面花很大精力。这既是值得尊重的,也是不能令人满足的,对产业不利的。让一个导演成为微电影的全才,是不现实的。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看,微电影人才不配套是普遍现象。因为电影规模小,很难有优秀的制片人、编剧加盟。导演身兼数职,虽殚精竭虑,却很难做到最好。微电影虽小,艺术规律却无法逃逸。只有各自胜任人才的恰当组合,才能保证艺术和市场的需求,产业才能良性循环。人才优秀—艺术丰富,是微电影产业走向壮大的本源前提,也是环环相扣的纠结。
遗憾的还有,现在的电影专业高校,对微电影的艺术和产业教育尚是空缺。对制片人、编剧、导演等微电影重要的核心主创人才进行必要的培养,才有可能从基础上推进微电影的艺术和产业发展。在所有的因素中,人才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高等教育,还缺席这些内容。
其次是理论引导的欠缺。在常规电影中,评论是伴随电影而诞生的重要文化现象,很多电影艺术家也认真对待严肃的评论。而微电影评论,还处于零散、粗糙的阶段,沧海一粟的数量级别与微电影的浩浩汤汤形成尖锐反差。从理论的高度、产业的高度、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更是稀少。在大电影理论充分发达的新时代,微电影理论如此微弱,令人痛心疾首。开辟微电影发展的新路,需要爱因斯坦那样的理论先行者,做好微电影评论,引导一个产业的雄起,是评论家不可多得的用武之地,值得努力啊。
另外,中国微电影发展,脱离不了世界文化环境的影响。多年来,国际上众多的短片电影节,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短片创作、评比、推广的渠道和模式。因此,有意识地促进中国微电影和国际短片电影的交流,借鉴国际优秀短片的艺术经验,对于艺术造诣相对较弱的中国微电影,具有深远的意义。
影响微电影艺术和产业的因素还有很多,限于篇幅,笔者于此只能浅尝辄止,留待大家深入阐述。
笔者之所以对微电影做这些谈论,是因为微电影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的哲理式预言让我们相信,微电影这个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定会被早上八九点钟太阳般活跃的年轻参与者带动前行,创造出让我们刮目相看的辉煌。
微电影的参与者们,有些人会对微电影说三道四,我们完全不必气馁。亿万人参与的事业,一定会有伟大的前途,微电影的前进,势不可挡。因此,今天的微电影参与者,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为艺术和产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用你们的双手,打造一个微莱坞。
从常规短片到微电影概念的提出,是电影文化的一大飞跃。产业的形成,将是微电影的第二个飞跃,意义更深远。概念的产生似乎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偶然天成,产业的打造,能不能成为人类理性创造的典范呢?
(童加勃,中国微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影视评论学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