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题“大”做_中国微电影创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小”题“大”做_中国微电影创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 中国微电影 创作现状 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成为强势话语,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景观和声音,它们或轻喃,或诱惑,或劝诫,不知不觉地影响、塑造、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魅力,最有活力,最具感召力的时尚代言人。

陈瑜 龚金平

内容提要 在“微电影”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之后,从艺术的本体出发对其定义和艺术创作规律进行辨析与探讨,对其创作现象进行理论总结和宏观分析,并预测微电影创作的未来走向就成为必要。首先,“微电影”的外部特征固然在于“微”,但其内在生命力仍然是“电影”,仍然应该具有诸如主题、情节、人物等电影元素;其次,当前中国微电影创作必须突破从现象到现象的浅尝辄止,也要防止为先锋而先锋的自我感觉良好;再次,中国微电影创作不仅要在“爱情”与“怀旧”两大题材之外寻找对现实和人生更为多元和独特的审视,更要在艺术和广告的岔路口作出自己的选择。

关键词 中国微电影 创作现状 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影、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成为强势话语,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景观和声音,它们或轻喃,或诱惑,或劝诫,不知不觉地影响、塑造、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魅力,最有活力,最具感召力的时尚代言人。而在视觉文化中,电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存在,是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消遣娱乐的极佳选择,也成为具有文化品味的精神享受,甚至成为必要的交际手段,它们正在对整个时代的文化表征进行深刻有力的持续改写。

在这股势不可挡的视觉文化潮流中,“微电影”无疑又是一种异军突起的艺术样式。因为,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连观看一部90分钟的剧情长片的耐心都没有,人们需要更多“微型”的资源(图片、短新闻、网络段子、微电影)来填充那碎片化的休闲与无聊时光;尤其随着网络终端设备的日新月异,手机等移动观看平台的越来越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同时,或许是受土豆网“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戴上土豆面具,每个人都是明星”的诱惑与鼓励,许多非专业人士也积极尝试微电影的创作与拍摄,几大门户网站上如“土豆”“优酷”“56”“腾讯视频”“百度视频”一时上传了海量的微电影或视频短片供网民观看或下载。受此影响,各种级别,各种范围的微电影大赛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成为个人、企业、团体艺术交流、自我营销、商业推广的活跃舞台。也许,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微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言人正是“微博”和“微电影”。

但是,正可谓“风起云涌”“泥沙俱下”,当“微电影”风靡网络并进入越来越多的网民的视野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微电影”只满足于“篇幅微小”的特点,而根本谈不上“电影”的艺术特质。对于这类“微电影”,其实用“视频短片”来称呼更为合适。此外,由于大多数微电影都不可能谋求影院公映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商业回报,导致许多“微电影”直接成为广告代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广告植入。对于这类“微电影”而言,“(有剧情的)长篇广告”可能是更为恰当的定义。

因此,在“微电影”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之后,从艺术的本体出发对其定义和艺术创作规律进行辨析与探讨,对其创作现象进行理论总结和宏观分析,并预测微电影创作的未来走向就成为必要。

也许,对于许多从事微电影创作的人士来说,“微电影”的定义是什么根本就不重要,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不需要对“饭”进行学理层面的描述一样。但是,只有深刻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了“微电影”的艺术本体特征之后,才能目标明确、路径正确地创作符合艺术规范的“微电影”。

有人认为:“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1]这个定义可能解释了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时长甚至创作周期和投资规模,但仍然没有更具体地说清楚“微电影”的艺术特点。

其实,“微电影”的外部特征固然在于“微”,但其内在生命力仍然是“电影”,仍然应该具有诸如主题、情节、人物等电影元素。那些拿着机器随意记录的一些生活化的视频,或一些制作粗糙,内容轻佻的搞笑短片,根本不能叫做“微电影”。更进一步,一些有情节的广告片或歌曲的MV都不能算是微电影。要深入把握“微电影”与标准时长故事片的区别,我们可以回溯百年前胡适对“短篇小说”的界定来获得一些启发。

1918年,胡适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了《论短篇小说》一文,大力在中国提但是最经济的体裁:短篇小说,并对“短篇小说”作了一个精炼的定义:“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2]胡适在这个定义中并没有过分强调“篇幅的短”,而是强调文学手段的“经济”,同时强调主题内涵上的“以小见大”。胡适在论证“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时,这样说:“一人的生活,一国的历史,一个社会的变迁,都有一个‘纵剖面’和无数‘横截面’。纵面看去,须从头看到尾,才可看见全部。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一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这种可以代表全部的部分,便是我所谓‘最精彩’的部分。”[3]因此,胡适认为,凡是将一个“长篇小说”进行篇幅上的压缩,但仍可拉长成为章回小说的“短篇小说”,不是真正的“短篇小说”。与此相反,一个内容单薄,描写枯燥,主题模糊的篇幅短小的小说也不是“短篇小说”。

将胡适对“短篇小说”的论述延伸到“微电影”中来,就可得知,“微电影”真正的微妙处不在于“时间短”,而在于可以“凡微知著”,可以通过一个“横截面”透视一人、一社会、一国,甚至普遍的人性与人情。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微电影”,否则,就仅仅是时间比正常故事片短许多的“视频短片”。

因此,“微电影”的定义应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时间上的限制(30秒以上,30分钟以下)。②一般是借助网络平台播映,终端设备则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等,特别适合在移动状态及短时休闲时观看。③仍然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及人物塑造的立体性,但可能只截取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的某一个截面,进而产生透视和折射意义。④微电影要表达创作者的生活感知,要反映社会现象,更要有对这些感知和现象的理性乃至哲学思考。⑤互动性。微电影可以在各类互联网平台即时观看并分享,可由网友创作、分享、讨论剧情。

胡适在百年前就认为,“写情短诗”,“独幕戏”,“短篇小说”3项,将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向,因为,“(一)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忙似一天,时间越宝贵了,文学也不能不讲究‘经济’,若不经济,只配给那些吃了饭没事做的老爷太太们看,不配给那些在社会上做事的人看了。(二)文学自身的进步,与文学的‘经济’有密切关系。……文学越进步,自然越讲求‘经济’的方法。”[4]将这段话里的“文学”替换成“电影”,仍然是切中肯綮的。因此,微电影的创作者若不能透彻地理解何为“经济”,只是一味求“短”,恐怕在创作的起点上就已经“谬之千里”了。事实上,微电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故事讲述清楚、讲述完整并非易事,更何况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观众有所感触,能够进入戏剧情境,能够对人物产生认同感,并对短片的情绪、主题产生共鸣,确实是一项比较困难且又艺术性很强的活动。

当前,中国微电影的创作有“全民参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具有快速性、及时性与互动性特征的网络的发达,更是使微电影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娱乐休闲、社交的影像载体。但是,在这种数量的几何级膨胀的现象背后,微电影的创作也正在遭遇某种信任危机和艺术困境。例如,许多创作者偏执地追求自我感觉的表达,或者干脆沦为直白的广告和MV,却没有真正尊重电影的创作规律,甚至没有体现对“艺术”起码的敬畏之心。

具体而言,当前中国微电影的创作呈现出这样3个特点。

企业微电影是企业为了推广其产品而定制的一种新媒体网络化的营销方式,它不同于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而是既可以在微电影的名字上直接冠名,也可以含蓄低调到只在短片结尾才出现产品名称,但大多数企业微电影试图用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将产品的理念、目标定位融入故事本身的叙述中,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牌。

例如,吴彦祖主演的90秒广告短片《一触即发》(2010)就被制作方打造成一部玄机不断直至最后一秒的超级动作悬念片,短片具有一部谍战剧的全部元素:007式的英雄主人公,香车美女的调剂,惊险的场面,扣人心弦的情节……当然,与传统意义的动作悬念片不同的是,凯迪拉克SLS赛威2.0T SIDI是短片的另一个主演,这款汽车的性能和特色不仅较好地与剧情融合,同时也完成了对观众更为委婉却更为深刻的“诱惑”与“劝导”。

传统广告需要持续不断地投放才能产生效果,而且需要不断刺激才能使观众留下一定的记忆痕迹。相比之下,企业微电影可以通过故事化、情节化的内容,全面展示品牌的内涵和诉求,突破了常规广告的限制,使消费者记住某品牌时浮现的不是一些数据或品牌的LOGO,而是一个能完成情感投射的故事,这无疑将带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一部出色的企业微电影投放到媒体后,能够迅速引发二次传播、口碑传播,产生连锁式、病毒性的营销效果,且能在短期内就能被大众熟知。正因为如此,当前企业微电影越来越普遍,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据点。

在企业微电影中,哈根达斯月饼冰淇淋“圆情臻献”的《因情圆缺》(李蔚然导演,吴秀波主演)可谓个中翘楚。影片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故事折射了现代人情感关系的脆弱和内心的焦虑与渴望。更具特色的是,影片除了在片头注明出品方,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从未出现哈根达斯的品牌,只是在影片结束时因主人公情感世界的“峰回路转”而打出字幕:“等待,属于我生命中的圆……哈根达斯月饼冰淇淋,邀您续写圆满。”这种克制到极点的处理方式,无疑能得到观众的理解并赞赏,也体现了出品方和创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较好地实现了品牌推广的目的。与之相对应,企业微电影的另一种趋势则是过于直白生硬地将品牌无孔不入地充斥在故事的每个角落,不仅影响了情节的合理发展,而且很容易使观众产生排斥情绪。

除了企业微电影之外,一些社会团体也开始探索通过微电影完成政策宣传、社会风尚倡导等任务,或者直接就是某团体的形象宣传片。这类微电影,虽然也会借助一个故事来完成出品方的目标诉求,但常常出现过于明显的“主题先行”的趋势,即“倾向性”不是从情节和场景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是让人物如“传声筒”般完成某种意念的直接宣讲,从而导致影片故事牵强,人物苍白,主题生硬。如休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品的微电影《青春之殇》,通过一个年轻生命的飘零来证明早恋的危害,但这种“危害”的表达不是通过丰满的人物塑造或饱满的情节发展来自然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个单薄的故事,人物业余的表演向观众灌输的,这种直白还体现在片尾的字幕上:“珍惜青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握好青春,拒绝早恋,勤奋学习。”

随着拍摄设备的轻便化和价格的亲民化,当前中国微电影的影像质量一般都能达到高清画质的水准,同期录音也能保证基本的声音效果,但在一些非专业团体出于非赢利目的自发创作的“草根微电影”中,被观众诟病最多的可能来自情节设置、表演、置景、剪辑等方面。也许,受制于资金、人才等因素,一部业余创作的微电影很难在各项艺术元素上达到专业的水准,但是,一部微电影的创作态度应该是严肃严谨的,应该是各种案头工作都做好之后再来从事具体的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

虽然,由于篇幅的限制,微电影不可能完成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对于人物的塑造也很难立体深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电影只能停留在社会现象上,或者满足于将创作者一些细微的感觉无限放大。相反,微电影的时间限制不是对影片的艺术要求降低了,而是对讲故事的要求提高了,对创作者的思考角度、思考深度也要求极高。因为,即使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微电影也必须通过一个或几个情节使观众有所感触,有所思考。

在网络上的一些微电影中,爱情题材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校园爱情又备受青睐。这类微电影的创作者大多是一些在校学生,他们往往只能还原校园爱情的某些情态,如恋人之间浪漫的开始,甜蜜的发展,以及黯然的结局。在这个爱情过程中,情节的推动力一般来自主人公心智的不成熟,情感的不稳定,少数来自生活或者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压力。对这些微电影而言,不能说创作者没有诚意,而是缺乏思考的角度和思想的深度,无法通过校园爱情表达更有力度的青春、人性、人生等命题,导致影片的内涵单薄,表达直白,剧情空洞且略带做作,不能触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索。

微电影显然具有无限接近现实的优势,许多题材也确实是创作者有感而发,但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起点,却不是终点。因为,微电影仍然要具有“高于生活”的艺术性,也就是从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让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有回味。这才是微电影创作的内在本质,也是其创作的意义。

例如,一部由北京电影学院2011级导演进修班创作的微电影《加班》,虽然在维像网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影片却明显具有“从现象到现象”的特点。影片花了全部的时间来表现一个深夜还在加班的设计师精神上的紧张与压抑,为此刻意设置了一些惊悚的细节,最后让主人公因极度的精神压力而自杀。影片在片尾字幕中说,“中国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其中,IT附层在‘过劳死’中平均年龄最低,仅为37.9岁。”从创作者的初衷来看,显然是观察到了某种社会现象,想用微电影的方式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但是,创作者没有立足于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没有通过塑造具有三个维度(生理、社会、心理)的人物、合理的情节冲突来表达这个主题,却仅仅停留在表象上,并在表象的渲染中沉醉不已,根本不能更具艺术感染力地带给观众情绪上的认同和思想上的交流。

在一些具有实验或者先锋特色的微电影中,确实偶尔能为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和时空想象,能极大地刺激观众的情感认知,甚至在引发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主动探求欲望,使观众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审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觉,从而通过一种“陌生化”的手段使观众“出于幻域,顿入人间”,但是,微电影对结构方法、时空设置的探索不能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而是仍然要将故事讲述得线索清楚、层次分明,一些前卫或先锋的艺术手法只是为了表达特定情绪或主题服务,而不能为了先锋而先锋,生硬地杂糅一些意识流、平行空间、时空穿越等看来颇为现代的时空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影片呈现出断裂、游移的碎片化和梦游化状态,导致故事晦涩,情节混乱,主题浅俗。

例如,在一部9分钟的微电影《红雨》中,创作者想“不落俗套”地讲述一个带有灵异、先锋意味的“吸血鬼”故事,从而使影片前半段精心构建的“绑架与拯救”“精神创伤与心灵疗救”“自我拯救”等常规情节全部被消解。可以说,影片使一个落入绑匪手中的少女因吸血鬼的帮助而具有了超能力,不仅荒谬离奇,而且看不出影片创作的重心及主题建构的方向,像是为了离奇而离奇,却没有考虑叙述的起码逻辑和电影创作的基本规范。

在黄渤导演的微电影《2B青年的不醉人生》(优酷出品,“美好2012青年导演扶植计划”中的一部)中,黄渤一人兼任了导演、编剧、主演、策划、摄影、录音、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置景、场务、司机等职,其技术上的实验则是将摄影机固定在黄渤身上,由黄渤一人完成全部主演和拍摄任务。由一人兼任一部影片创作的几乎全部任务,除了展示黄渤的全面才华之外,卖弄噱头的意味也十分浓厚。从最终的艺术效果来看,影片确实展现了一个处于醉酒状态的人的各种表情、动作及所见所闻,但同时影片的情节内涵也全部淹没在这种艺术实验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过犹不及的尝试。

确实,微电影由于篇幅短,成本低廉,适合进行艺术探索和实验,也鼓励创作者通过微电影的拍摄实践来积累创作故事长片的经验,但是,所谓的“艺术实验和探索”并不是脱离艺术规律的自由发挥或者想当然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应该通过微电影的创作学会如何讲述一个紧凑、有层次的故事,如何塑造真实可感的人物,并体现对于现实或历史的观察与思考。离开了对“情节、人物、主题”这3个电影的基本元素的把握,放任想象力的自由漫游,或者碎片化感觉的自由漂浮,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实验”,也不可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先锋性”。

在当今“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被分得越来越散,形成碎片化,注意力很少能够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这为微电影的繁荣提供了时代语境。另一方面,随着各种拍摄设备的轻便化、数字化、普及性,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实现自己“当一回导演”的冲动,这也为微电影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光有热情和愿望并不能实现微电影创作的艺术繁荣,微电影的未来发展应该在这样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微电影在今天大行其道,固然与其灵活性、便利性和传播速度快等外在因素相关,但紧凑的叙事节奏及独特的叙事环境带给观众的题材吸引力或者情感抚慰才是微电影内在的生命力。但是,当前中国的微电影题材大多集中在“爱情”与“怀旧”两大领域,一些热点话题的关注和透视比较缺乏。

即使是在爱情与怀旧的题材领域,如何实现对现实资源的心理转化,完成“日常—超常”的思维途径创新,仍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为,虽然贴近大地,贴近生活是主流,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是微电影的基本要求。此外,微电影要善于利用其“微观”的特点,寻找一些在故事长片里看不到的,或者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才会让观众印象深刻。

当前,微电影在主题表达上普遍存在单一肤浅的倾向,“大多数主题涉及观众易于感受的层面;由于缺乏铺垫,这些主题与传统电影相比,多半都有一种浅表化趋向,令人惊喜的创意往往缺乏对主题的深刻挖掘。”[5]

因此,微电影的“微”绝不能自甘轻贱,自认微弱,而应该“戴着脚镣跳舞”,“螺蛳壳里做道场”,善于“小题大做”,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达,体现创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人性的独特视角、独立见解,进而为观影者提供时代性的现实图景和人性透视,与观影者的知识、阅历、兴趣和价值观念等完成相互激荡的感召和交流,进而实现“微言大义、阐幽明微”的功能特征。

同时,对于部分微电影热衷于在片尾提炼出一句富含哲理的话的趋势,也要注意这种提炼的合理、自然,水到渠成,而不能流于生硬或矫情。例如,《生活多选题》通过叙述主人公的视角观察他大学时期的班长如何在小城市平和地做普通公务员,经营着一份平淡但隽永的幸福的故事,在片尾总结说:“自信,是坚守最简单的幸福。”应该说,这种提炼恰到好处,不会显得突兀或做作。

为了适合微电影的篇幅和传播方式,微电影的叙事策略一般是尽量压缩开端与结局的篇幅,情节发展的过程也往往被大幅度地省略,转而集中展现事件高潮,以达到在情绪上与观众的快速共鸣。尤其是在微型屏幕介质和移动观影的状态下,超过20分钟或者叙事线索过于复杂,主要情节冲突不能在前3分钟之内建构起来的话,观众可能直接选择无视。因此,单情节的微电影正成为创作主流。

单情节微电影的情节构建,要围绕一个单一明确的冲突,制造单一明确的戏剧动作,用戏剧化的情节来处理人物生活的重要时刻。而且,“单情节微电影只有一条动作线,所以保持人物行动为中心动作,通过情节点的设置和衔接,使冲突上升并爆发,让戏剧性力量贯穿始终,以此在短时间内维持观众的注意力。”[6]

当然,微电影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广告的植入,但是,这并不是微电影放弃艺术诚意和思想深度的借口,而是仍然要努力完成艺术化的表达,通过一些似乎微不足道,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小人物、小细节实现对现实的审视与反思,对生活的把握与解剖,对人性的透视与叩问,从而与观影者完成精神与心灵上的碰撞与共鸣。

(陈瑜,文学硕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龚金平,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注释

[1] 陆凤军:《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怎样讲》。《沈阳日报》,2011年4月11日。

[2]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72。

[3]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72-273。

[4] 胡适:《论短篇小说》。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281。

[5] 郑友奇:《微电影的叙事艺术特征略论》。《艺术百家》,2012,6:224。

[6] 王明端:《单情节微电影的创意初探》。《传媒观察》,2013,3: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