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4亿人,他们在城市奔波劳作,而百里抑或千里之外的老家,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留守儿童有6100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1.88%,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
——微电影《望岳》题记
2015年夏天,安徽公益电影公司委托我们拍摄一部关爱留守儿童题材的微电影作品,经过大量的资料查找和背景调查,我们得到了文章开头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这组数据和很多感人至深的真实案例。经过多次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研讨,我们定下了要做的这部微电影的基调,不说教,以真情实感的表达感动人,以积极向上的调性打动人。这时洪放的一篇小说《望岳》引起了我的注意。小说是系列小说《柏庄黄昏》中的一篇。整个系列反映中国农村当下困境,多次提到人少、狗都不叫等悲凉的气氛。《望岳》说的是柏庄少年柏星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多年不回家,和年迈的奶奶单独生活的状况。柏星星心理无法或者说无人表达,爸爸偶尔的电话也只是关注他听不听话,加之最喜欢的支教老师也要回城了,心理的压力到了极限,他最终选择了从山里的巨石上“飞”了下去。
小说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而且柏星星的“苦”一直在他的心中,生活中他完全是一个热情、坚忍、礼貌、孝顺的完全正面的好孩子,这和我们调研的留守儿童的群体特质非常吻合。而且小说中除了表现留守儿童问题,也用了很多笔墨描写了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问题,比较全面又高度概括地反应了当下中国农村的现状。所以小说很快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同,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改写成剧本了。电影的长项是形象的、感性的、直观的表达,小说中一些隐晦的、高度概括的内容在电影中可能要用丰富大的篇章来描写都未必说得清楚,本小说的内容可能需要90分钟的电影才能完整表达。我们微电影只打算拍成20分钟的片长,内容的取舍就是剧本创作的关键了。
另外,由于公益微电影最终播放的渠道以网络为主,那么他的观众群就是全年龄段的,可能会有一些儿童甚至真正的留守儿童来观看,在一些内容的尺度、画面的冲击力、主题的导向上就要格外地小心。比如,原著中讲到原本柏星星的爸爸外出打工一年一回的,妈妈在家,柏星星生活非常快乐、幸福的。作者描写了星星妈与村里唯一青年男性——乡村医生的暧昧关系,直接导致了星星爸爸把她接到城里一起打工,不给回家的结果,也是柏星星成为留守儿童的直接原因。这条线在故事中虽是辅线,但不可缺少,而且据专家说也是留守妇女中的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都希望保留,但是在表现上则要点到为止。我们在剧情设计上没有任何他们之间暧昧关系的直接表现,但是成人从上下剧情上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一般的孩子则基本不会有不适的感受。
世界观的导向上,小说中孩子选择了死亡,影片中我们做了重大的改动,留了一个光明而温暖的尾巴。专家论证解决留守儿童最佳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和父母在一起,不是他们到城里就是父母回农村,我们选择了让他的父母回农村,回乡创业,并且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最后画面,妈妈从长途客车上下来,星星和妈妈相向奔跑,我们使用了升格拍摄,定格在星星奔跑中激动、幸福的笑脸上,星星泪奔,观众泪奔。
如大家所知,影视拍摄中儿童与动物是很难拍摄、调教的对象,本故事中柏星星如此复杂的内心斗争和开朗向上的外在形象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反差的,人物的塑造难度很大,我们设计找一个十二三岁,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来演出。副导演选择了大量的孩子,我都感觉到与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大的差距,在纠结中副导演接收到一段视频,兴奋地给我看。这是一个9岁的男孩在舞台上表演小品的片段,才看了个开头,我就隐约感到这个柏星星的角色就是他了,但是9岁的年龄、城市男孩,和我们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差距,能否驾驭这个复杂、矛盾的角色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为此我和副导专门到了黄山,这个男孩张鹏居住的城市来当面试戏。一开始这个有着小品经验的孩子给我们表演了笑话,果然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拿着剧本中一段苦情戏让他来演,相像不到的场面出现了。这个孩子先是看了几遍台词,然后把本子放下,跑到墙边面对墙壁,一动不动,最多一分钟后,转向了我们,眼里已是满满的泪花,开始表演那段台词,搞的现场试戏的大人们唏嘘不已,我们当场决定柏星星就是他了。后来的拍摄中张鹏小朋友果然不负众望,成了本片绝对的亮点,和奶奶的扮演者著名演员程晓晶老师的一场场互动中,你来我往非常自然。在和支教老师飙泪的一场戏中,这孩子又用了撒手锏,背对现场、面向场边的任意一棵树,回头就演泪花满眼,让对手戏的演员赵斐(支教老师扮演者)压力倍增。既然主角已经在拍摄地选定,我们一经商议,干脆所有的孩子都在黄山选吧,到底是徽州故里人杰地灵,很快男女配角刘松岩、胡淑雯也被当场选定,后来的影片中他们都有不俗的表现。
公益微电影的创作生产,一般来说都会面临经费紧张的问题,作为本项目的导演和负责人,就如带着镣铐跳舞,尽可能地减少经费,基本的方法就是减少人员、减少拍摄日程,20分钟的微电影,我们用了三天半的时间抢拍完成,而且选择了黄山地区深山中的景点——歙县深渡镇的阳产土楼,和当地旅游部门合作,对方不但没收门票,还免费提供剧组的食宿,并安排专人在拍摄现场协调,大大解决了我们的经费和时间问题,而且深渡镇中心学校还安排了大量的师生到拍摄现场义务参加演出,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在此一点心得和同行们分享,景区或者地方对正能量的影片非常欢迎,他们很愿意自己的场景在影片中呈现,也是人心向善的共性吧,这样一个双赢的局面很容易达成,剧组节省了费用,景区获得了宣传、提升了影响。
2015年6月底,影片制作完成后,得到了项目发起方的高度肯定,也获得了一些社会荣誉,先后获得2015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活动安徽省一等奖,第三届华东地区暨全国部分省市微电影作品大赛故事类一等奖,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好作品奖”等,在各大网站播出后产生了不错的社会影响。
拍摄制作之初在片名的选择上,本片也是颇费周折,原著《望岳》来源于杜甫的诗,气势宏大,影响广泛,而且也是片中主人公最爱背诵的诗词,比较切题。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与留守儿童主题的关联度不大,担心观众不能从片名中获得影片的准确主题,影响传播。最终大家决定尊重原著,采用了《望岳》的片名。这个片名也巧合了下面这个小插曲,为圈内津津乐道。
2015年7月安徽教育网报道称“一个笔名望岳的捐赠者捐赠‘望岳利他’奖助学金600万元”,报道称捐赠者取笔名望岳的意思就是要学习杜甫那种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我们取片名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碰巧的是微电影《望岳》也被他所见,并因此对他有所触动的话,我们也是倍感欣慰了。
最近国家连续出台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国务院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6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出了专门制度性安排。2016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民政部牵头,27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信随着这些制度的落实及我们经济形式、人文家庭理念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留守儿童越来越少。
(蒋超,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