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一、微电影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状况
微电影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教育界是最为明显的。首先,微电影主要的参与人员是学生,不仅有高校学生,还有大量的中小学生;其次,在这些参与人群中,微电影创作的主题大多是校园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师生关系、同学友谊;再次,微电影也成为教学科研创作人员的热点研究领域,学术成果日渐增多。在高校里,关于微电影的课程、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快速增长。
1.微电影活动
本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2014—2015年有代表性的各种微电影活动,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已成为微电影活动的主力人群(见表1)。
表1 2014—2015年有代表性的微电影活动
续表
2.微电影研究
从2010年开始,微电影的学术研究活动陆续开始推进,本文利用“超星发现系统”,对微电影学术研究作了分析,发现从零开始的微电影学术研究,在快速增长之后,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热度。
2015年4月24日,利用“超星发现系统”检索关键词微电影,可得出22,662条结果,总被引频次为3395次。从这些检索结果中去掉一些不相关的内容,可以得出每种论文类型的数量(见表2)。
表2 论文类型与数量
可以看出,报纸上微电影文章的数量远远大于期刊。这说明,微电影的相关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高校,而是成为社会热点。
从刊登时间上来看,从2010年开始,微电影文章的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是一个井喷期,是2011年的5倍之多。2014年较之2013年依旧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趋于平稳。
图1 2010—2014年微电影研究文章的数量
在这些研究中,关键词与电影相关的出现次数是838次,关键词与网络相关的出现次数为314次,关键词与新媒体相关的出现次数为230次,关键词与品牌相关的出现次数为136次,关键词与广告相关的出现次数为133次,这说明微电影与电影、网络、新媒体品牌、广告的相关度最高(见图2)。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微电影研究涉及的学科中,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最多,工业技术、法学、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医学等次之,语言学、环境学、农业科学、军事、哲学、生物学等较少,共涉及12个学科门类近20个二级学科。
图2 关键词出现的次数
研究微电影的文章,中国传媒大学有49篇,四川大学有31篇,上海大学有26篇,东北师范大学有25篇,陕西师范大学有22篇,河北大学有20篇,河南大学有20篇,北京师范大学有18篇,郑州大学有18篇,浙江大学有17篇,浙江传媒学院有17篇,上海戏剧学院有16篇,西南交通大学有16篇。
研究微电影的地域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四川、河南、上海、浙江、湖北、陕西、广东、吉林等省市。其中,北京市有147篇,江苏省有91篇,四川省有82篇,河南省有81篇。由此可见,北京市是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地区。
二、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阶段与传统布局
从微电影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电影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起始于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是唯一的学院派代表。其后,北京广播学院组建了相关学科,开始进入电影教育的领域。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开始于1992年,“直到1992年,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影视类本科专业为标志,影视专业教育开始走出专业院校,扩展到全国各类高等院校”[1]。
1994年,中国引进的美国大片《亡命天涯》,激起了电影市场的高度人气,高校的电影专业逐渐增多,但多是作为“电影欣赏”等通识修养类课程。2002年张艺谋导演了国内大片《英雄》之后,中国的电影市场全面发展,到2015年的今天,一直在创造高速增长的奇迹。随着电影市场的改革、复苏和火爆,我国高等院校的电影教育也逐渐进入井喷的阶段。
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北京广播学院在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并设立了专门的影视艺术学院。随后,其他一些艺术类院校和专业艺术院校,也纷纷借助各自的学科优势涉足电影教育领域。综合性大学的做法是纷纷增设与电影教育相关的二级学院和系科。
这个时间段,参照王志敏教授的方法,可以将我国电影教育的高校机构布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以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院校,电影专业作为学校核心和特色专业;
2.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南京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
3.专业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
4.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影视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等)。[2]
本阶段电影教育布局的特点是:一是各专业院校纷纷进入电影教育领域,但除了传统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以外,普遍的办学条件不甚理想,尤其是专业创作的指导力量和实践设备与一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各综合性大学,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等纷纷开设电影类专业或相关课程,教育的重点侧重于电影文化研究,对于电影专业的训练还乏善可陈。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院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电影类专业或课程的学校数量达到500多所。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开始于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电影”的元年。这一年,微电影《老男孩》红遍全国。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多家视频网站、影视公司等都相继推出各种题材的微电影。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营销等概念应运而生。
微电影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电影教育的持续发展。但是,微电影的火热,以及对未来走势的判断,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大家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微电影使每个人都成为创作者;微电影使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微电影使人们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进行文化交流……
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微电影对于一个电影专业类院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还需要基于电影专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需要从技术发展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中,考察微电影对传统电影教育的冲击,对我国电影教育结构、布局与未来的重构。
三、微电影发展给电影教育带来的变化
第一,微电影的发展,使微电影创作空前繁荣,不仅综合性大学里非电影专业的学生有了需求,连全国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生都学会拍微电影了,电影教育从高等教育的范畴,扩展到了社会教育的范围。在高等教育之外,电影教育还涵盖了中小学基础教育、城市之外的普及教育、学校之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
第二,微电影的发展,让网络视频的内容空前丰富。由于微电影摄制设备的易得性,在传统艺术家的取材范围之外,日常生活都可以进入录制和观看的序列。同时,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计算机生成(CGI)内容等虚拟现实,也成为影像的记录和表现对象。
第三,微电影的发展,让普通的作者与大师平起平坐,经典、名作不再是艺术美学的唯一标准。大师的作品,也可以被普通的观众解构之后,重新加入自己的内容,剪辑制作之后,进入网络再度流传,进行N次传播,不断地“改编”,让艺术的内容不断创新,不断再创作,不断再循环,与时俱进。
第四,微电影的发展,使电影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之下,可以变为同步的异地、异国合作平台。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使电影的多元属性再度复杂化。那么,传统的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恐怕还需要边走边看。
第五,微电影的发展,使电影教育的学习,有了同“慕课”(MOOC)、“反转学习”、“视频互动学习”等新世纪的教育形式结合的现实可能。在传统“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得到更多的凸显,学习的形象直观性,将更加活泼生动。
第六,微电影的发展,将使电影教学中的创作实践,与影像生产产生更直接的紧密关联。因为微电影的平台得到了互联网的支持,电影作品就能更方便地获得全球用户的直接观赏、评价、排名,在平台大数据的支持下,这些反馈意见又可以成为电影作品投资“众筹”的指标。受到欢迎的作品,会很快获得投资,不用再经受传统电影教育时代的漫长行业积累。
四、从“电影学校”(Film School)到“电影大学”(Film University)
前述对微电影发展给电影教育带来的变化的总结,为我们分析传统电影教育在新阶段的布局特点奠定了基础。其结论是:
第一,微电影发展,带来的社会关注、资金支持、技术门槛的降低,提升了综合性和专业艺术院校在电影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增加了综合性大学的普通专业学生进入专业电影教育的机会和可能。
第二,微电影的发展,给传统电影院校带来深刻的变化。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其专业设置都是根据电影工业的流程要求。这些院系培养的人才,在平常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来完成一部电影作品。
随着微电影包括其他视听媒介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影视作品形式,例如网络剧、手机微电影等。当任何专业都不再局限于电影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可以学习和参与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后,学校就变成了一个相互竞技的擂台。
第三,电影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能讲述打动观众的故事的电影创作者。如果作者没有故事,没有内容,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生产出“真正的故事片”。因此,电影教育在新阶段开始回归到真正的“故事讲述者”的培养竞争上来。电影教育在新阶段的需求就是从“电影学校”(Film School),发展成为“电影大学”(Film University)。电影大学,不仅要注重新时代的技术发展变化,更要为未来的创作者们提供良好的培养人文艺术的氛围,让他们成就健全的人格、拥有崇真尚美的心灵!
〔刘军: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处长、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1]王志敏、陆嘉宁:《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王志敏、陆嘉宁:《中国影视专业教育现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