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微电影创作现状综述

大众微电影创作现状综述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顾长卫、姜文、张艺谋、王小帅、滕华涛等著名导演的加入,令如火如荼的微电影创作不仅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掀起了大众微电影创作的火热浪潮,加速了全民影像狂欢的历史进程。

◎李文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人们去剧院是为了娱乐,但是,当他们离开剧院时,由于对美的精神生活的认识而变得充实,具有自己察觉不到的被唤起的感情和思想。”[1]不可否认,在当下中国全媒体语境下,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而崛起的微电影改变了大众的接收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不需要走进剧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单且可随身携带的多媒体终端,这使得人们“感情和思想”的召唤与启迪变得更加碎片化、多元化、自主化,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广大观众对生命的态度、价值判断、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影像世界反映现实存在的理解和期冀。

2010年,以《老男孩》《一触即发》为标志性的微电影获得了名利双收的良好效果,使得微电影一夜之间成为影视艺术形态中格外出色的“新鲜血液”,各大视频网站也迅速推出各种主题的微电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优酷“11度青春”“大师微电影”、新浪“四夜奇谭”、网易“明星微电影”、爱奇艺“城市映像”“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泡芙小姐”系列微电影等,将全民大众的微电影创作推向高潮。此后,微电影这种充满时代气息的崭新的艺术形式进入百花斗艳、百舸争流的新时代。

但是,由于微电影在大众创作演进过程中的喧嚣与哗然、光环与争议,因而始终存在着见仁见智的不同声音。有学者认为,“数字摄影技术和器材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支持,电影化效果的实现在民用级别设备上越发普及和丰富,从而降低了微电影的准入标准。”[2]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强调,“目前网络微电影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功利性较强的影片哗众取宠,以出位怪异获取关注,缺乏社会责任感,急需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而制作标准则是每一个产业都必须做到的原则。”[3]尽管如此,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截止到2014年12月,全网微电影作品(不包括网友原创内容)达到了8000余部,相比2013年总量增加了2000余部,包含网络大电影400余部。其中,《青春荷尔蒙2:躁动时代》总播放量达到39412万次,《这一刻,爱吧2014》总播放量达到24000万次。[4]毋庸置疑,微电影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渗透并改变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北京国际微电影大赛”“新浪视频大赛”“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各种机构组织的题材多样、百花齐放的微电影大赛层出不穷。顾长卫、姜文、张艺谋、王小帅、滕华涛等著名导演的加入,令如火如荼的微电影创作不仅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掀起了大众微电影创作的火热浪潮,加速了全民影像狂欢的历史进程。

一、光荣与梦想——大学生与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创作综述

近三年来,由国家主流媒体、网络视频媒体、地方媒体和地方企业、全国高等院校和影视协会等机构主办的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和大学生微电影节遍地开花。这些类型纷繁、主题各异的微电影赛事吸引了众多高校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报名、互动、创意征集、演员选拔、作品展映、颁奖晚会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和宣传攻势,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人的创作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职业素养,锤炼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分工协作能力,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职业培训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李·R.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一书中说道:“任何一部影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题……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影片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种运动,但在这一时期,艺术上有成就的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在思想上或哲学上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鲜明主题。”[5]2014年9月,以“青春正能量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圆满落幕,经过一年多的比赛甄选,以及大学生和评委的选拔,《启功轶事》《非物质速递》《炮灰兔之我要飞》《谢师宴》《黑陶情》《爸爸妈妈辛苦了》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在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中涌现出了许多有深度、有内涵、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讲述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为事业和爱情矢志不渝、奋勇向前的《巴山夜雨》,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描写自闭症儿童生存现状、呼吁社会对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倾注更多理解与关爱的《彼岸花开》,以“爱在西部”志愿者支教经历穿插藏族女孩自我心灵的回归与救赎的《迭部卓玛的轮回》等26部作品入围,并终评获奖。评委一致认为,这些作品主题突出、格调阳光、剧情新颖,富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洞察力。

关于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丹纳指出,艺术是一种“以精神生活为对象的艺术”,所表现的主要是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性格,甚至“艺术家的全部工作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或者表现中心人物,或者诉之于中心人物”。[6]“中心人物”蕴含的重要美学意义在于:其一,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实现;其二,人物的“典型性格”因集中和综合了“他与她”的那个环境中最普遍、最本质、起决定作用的特征,其充分体现出民族精神、时代心理、社会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别林斯基强调,艺术发自于“普遍的时代精神”,是对时代的“直感的认识”。[7]

微电影《巴山夜雨》塑造了偏远山区典型环境中大学生村官的典型形象。贫困山区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化的典型环境,决定了大学生村官的改革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觉悟和发展程度,因此,该片对该村的社会环境、经济现状、人文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了简单明了的交代。片中最大的“反派”或者说大学生村官改革的“对立面”二狗哥是村长的外甥,长期在村里“说一不二”。当一个外来的大学生村官所主导的经济改革侵犯了他的个人利益时,中国长期以来农民的劣根性和小农意识占了上风,促使其不断干扰和阻挠大学生村官改革方案的推行。对于二狗哥这种“泼皮无赖”的人物设置,是创作者深入生活、结合实际的成果,真实、可信地增强了作品的戏剧张力。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有利于挖掘人物的内心,有助于情节的跌宕起伏。大学生村官的典型形象、人物性格,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真实性中逐渐得到了释放、历练和升华。

微电影《巴山夜雨》不同于一般公益微电影的魅力在于,其充分肯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及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理性认识,着力开掘和展现大学生村官的道德操守、情感世界;同时,没有刻意回避两者之间的矛盾与磨合,而是通过这种理想高空与现实地面的落差,展现人物理性的闪光点和感性的人情味。在这个理想的高空中,观众看到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和共产党员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但是,现实的残酷很快就将他无情地打落到了冰冷的地面。村里恶霸二狗哥的蓄意阻挠,女友的担心,与挚友产生的误会,暴风雨后被摧毁的蘑菇试验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实现社会价值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尔基认为,“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体现时,它会在作者的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8]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个性化的劳动过程,是其个人体验、生活阅历、情感世界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在微电影创作的主题把握方面,则侧重表现当代青年人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开拓进取、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由中国传媒大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的大型影像创作比赛与人才培养活动,旨在发现微电影创意人才,积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微电影创作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从而扶植一批在微电影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参赛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如:描写七旬老人寻找半个世纪前恋人的《记忆照相馆》;隐喻爱情中忠诚与背叛的现代寓言《糖》;惊悚微电影《中央空调》《晚宴》《寝室》《尸台社区》;展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内心痛苦与迷惘的《绿皮火车》等。

影视艺术的时间与空间,是影像得以成立的最基本要素,其本质即是利用光和声的声画关系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时空关系。影像拥有了时间与空间才拥有了生命,没有空间就没有具体的影像,而没有时间,影像便无法延续。杨义先生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一者体现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一者体现物质存在的伸展性、广延性。”[9]时间和空间作为研究影像美学的两个重要维度,在微电影《记忆照相馆》《中央空调》等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旨趣和审美特征。

图1 微电影《巴山夜雨》

图2 微电影《记忆照相馆》

时间是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线性流淌的物理过程。人类为了消除时间的无始无终和奔流不息给人类带来的焦灼和困顿之感,人为地对时间进行了春夏秋冬、岁岁年年的周期性划分,从而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流逝。在微电影《记忆照相馆》中,时间的阐释是双重的,既有基于人的不稳定时间感的心理时间,又有精确真实的客观时间,并且两种时间在镜头中完成并置或者错位。换句话说,该片中的影像时间不仅可以无限接近真实的线性时间,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变形客观时间,穿越时空,使其暗合观众的心理时间。

巴赞在论及《银幕与空间真实性》时有如此论述:“电影本质上是大自然的剧作,没有开放的空间结构也就不可能有电影,因为电影不是嵌入世界之中,而是代替这个世界。”[10]在微电影艺术中的空间概念,一般分为人的生存空间(戏剧空间)和人所处的社会空间,这一点不是微电影独有的。但是,空间营造却是微电影对人物心理挖掘的重要容积,也是时代风貌、地域特征、人文环境的艺术表现。微电影《中央空调》则利用现代城市生活空间中安装中央空调的管道,将其作为该片主要的戏剧空间和叙事环境。本片通过主人公在管道里窥探他人的生活轨迹和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形成某种深刻的隐喻,将自始至终的悬念和意象化的场景相结合,展现了人性的阴暗面和人类情感的多面性。片中主人公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都和人物的性格以及复杂的人生经历形成了某种隐喻关系。总的来说,该片通过对人物生存空间(戏剧空间)的展现,达到了两个重要目的:其一,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现在看来,这种自我禁锢式的空间叙事效果是非常惊人的。

图3 微电影《中央空调》

叙事,常被喻为“林中小道”,路径分岔,雾气弥漫,而进入林中的观众则在作者的引导下不知不觉漫步到森林深处,注目种种奇观。这种引导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电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观众。叙事技巧正是作者引导读者的具体方式。微电影《寝室》的叙事策略可以说在众多的优秀作品中力拔头筹。故事讲述毕业前夕的室友聚餐,在就餐过程中三人爆发冲突,学生会、保研、贫困生、自卑感等种种大学生之间的敏感话题被揭下面纱,赤裸裸地摆在桌面上。正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寝室竟然被人从里面反锁;四个人朝夕相处的寝室瞬间变成一个密室,巨大的阴谋与一场人间悲剧正在悄悄地展开。

亚里士多德在对悲剧的论述中阐释:“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11]微电影《寝室》情节环环相扣,充满悬念,一波三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悲剧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1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为达到如爆炸般的叙事奇观效果,《寝室》充分运用了“突转与发现”这一悬念设置手法。影片开始,飞哥和二哥积怨甚久的对话和眼神交流将戏剧的气场烘托得剑拔弩张,之后经过小六的“和稀泥”让气氛略有缓和。正当观众松了一口气之时,小六突然倒地,飞哥慌乱中企图离开寝室,但门已经被锁,情节急转直下,二哥突然对飞哥发起攻击。正当观众沿着导演布置的路径顺延而下的时候,情节突转,二哥忍俊不禁,告诉飞哥这是他和小六联合起来搞的恶作剧。而正当飞哥气急败坏地准备跟二哥算账的时候,两人开始口吐鲜血随即倒地。此时,小六才缓缓站起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小六预先设计好的。观众此时才恍然大悟,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弱者”小六。当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直出现在画面中却始终一言未发的杭哥时,又一个悬念在不断“蓄势”。直到结尾看见床上赫然出现杭哥的尸体,观众才真相大白,在寝室中洞察一切的杭哥早就被小六杀害了。无论是纯粹的外部动作还是人物的心理动作,故事始终让事件在“计划—行动—意外—阴谋—意外—行动—阴谋背后的阴谋”的叙事模式中循环往复。虽然在每个环节上设计得并非那么缜密,也存在着一些不合逻辑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大学生带有实验性的微电影,其叙事技巧和剪辑手法,尤其是对节奏感的把握等方面可谓别具匠心。

图4 微电影《寝室》

诚然,作为新生事物的微电影其自身的发展演进并非一帆风顺,始终存在门槛低、数量大、质量差、创意匮乏、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监管欠缺等诸多现实问题。尤其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但尚未成熟,并缺乏人生阅历和挫折教育的大学生和青少年来说,盲目地踏上微电影创作之路难免会遇到困难。有的高校为了鼓励学生拍摄微电影,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改为毕业短片,虽然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但大部分短片在剧本策划、主题立意、制作水平、后期剪辑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瑕疵。故事千篇一律,情节抄袭模仿,内容低俗泛滥,制作粗糙敷衍……长此以往,闭门造车、急功近利、盲目实践的种种误区必将使身处校园的年轻人丧失创作激情,固化创新思维,使作品流于平庸。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在微电影创作方面的正确引导与专业规范,是微电影大众创作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像化阐释——全国首届职工微电影大赛记录并展现劳动者的风采与快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由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辐射度、影响力已经远超纸质媒体、电视等传统媒体,微电影这种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生逢其时,极大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在构建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优势。

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于2014年4月8日共同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职工微电影大赛为例,不难看出,微电影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激励效果,其几何式增长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这种正能量和正价值通过社会化自媒体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辐射到整个社会。此次大赛收到全国各省市400多家企业单位的690余部微电影作品,大部分都是职工自编自导的短片,展现了不同地域、各行各业中国新时代劳动者的崭新形象。作品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用电影语言艺术地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阐释时代精神中蕴含的劳动美。

此次全国职工微电影大赛经过激烈角逐,《1分16秒》等10部作品获故事片金奖,《完美对接》等14部作品获故事片银奖,《CA4407飞行记》等4部作品获纪录片金奖,《我们在一起》等8部作品获纪录片银奖。这些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真人真事,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爱岗敬业、以岗为家、以劳动为美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片金奖作品《1分16秒》,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为原型。导演为了集资拍摄这部微电影,毅然卖掉了老家的房子。他说:“吴斌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希望通过电影,让大家永远记住‘平民英雄’吴斌,记住中国工人骨子里的那份勇敢与无私。”

吉林省总工会报送的由400名农民工参演并担纲男女主角的微电影《微家》异军突起,从690余部微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职工微电影大赛金奖。《微家》讲述了一对山西籍青年农民工夫妻背井离乡来到长春市建筑工地打工,正值青春壮年的他们由于长期分居男女工棚,导致夫妻之间误会和矛盾不断升级。当地工会为了让农民工们有尊严地劳动、生活,在建筑工地上建起了农民工夫妻房,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充满人情味儿,更加洋溢着家一般的幸福。这部饱含人文关怀的微电影作品本身就是极为敏感的社会话题。该片被认为是我国微电影史上第一部反映关爱农民工题材的优秀作品。

所谓“人文关怀”体现在微电影《微家》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的尊重,对外来打工人员的社会处境、心路历程、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审美观照。此外,“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创作者世界观的表达。正如斯托洛维奇所言:“艺术创作过程非常复杂。参与其中的是人的所有精神能力,而不仅仅是思维。这里有许多东西不在理性的监督之下。直觉起很大作用……在艺术作品中无论如何都表现出艺术家世界观的各个方面:道德观点、政治观点、宗教观点或无神论观点、哲学观点,就如同审美观点一样。”[13]在这部微电影作品中,创作者始终保持敏锐的思想洞察力,妥善地处理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在尊重时代进步的同时,深入挖掘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活动。

图5 微电影《微家》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指出:“艺术是时代变迁的风向标,因为它最先敏捷地感受到社会文化中‘精神季风’的变化征兆。”[1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在这个大浪淘沙般的城市中有尊严地生活着、奋斗着、奉献着。微电影《微家》正是站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怀着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通过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描摹,对人物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轨迹的深入探索,对时代旋涡中农民工群体的理性审视,通过诸多二元对立式的命题和价值标准,在冲突与融合中彰显了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双重张力,也给了作品一个温暖而富有美好期冀的结局。

微电影作品在展现好人好事的现实题材时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虚构的,而是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对社会风云变幻的反映、对人物人格魅力的现代性读解,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特征影响下创作者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追求。正如微电影作品《货郎电工》,讲述了凯里供电局兴华供电所抢修班班长王炳益在负责榕江县月亮山区电力抄表和抢修工作的14年中,义务为交通不便的月亮山区老百姓捎带生活用品,帮扶贫困群众致富,成为山上百姓十分信赖的义务“宣传员”、信息“沟通员”和货物“传递员”。该片取材于真人真事,展现了主人公的诚实守信、朴实无华,将为人民服务的“货郎电工”形象镌刻在灵动的光影世界中,是新时代劳动者用身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像书写。

可以说,此次大赛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真人真事和好人好事为原型,这恰恰契合了“以人为镜”的人性拷问和反思价值。可以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首届职工微电影大赛始终追求的艺术创作方向。这些作品通过阐释劳动者个体和群体的丰富内涵,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使我们了解当下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群体关系。人性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属性,人性美则是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从“仁义礼智信”到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与人为善、坚韧不拔……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国人的人性之美。此次职工微电影大赛的作品对于人性美的展现,既有危难之际的舍生取义、义薄云天,又包含了平凡小事所彰显出的大爱与大美,最重要的是用影像全方位地诠释了劳动者的风采与快乐。

三、另一种声音——“草根派”微电影创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

微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获得草根儿们的追捧,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管理机构以及市场的高度关注,并吸引他们积极投入到微电影的创作、管理、传播之中”[15]。由此可见,微电影从诞生之际就充满了个性化的创作特征,从形式到内容,从制作到传播,从风格到创意,创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始终是微电影与生俱来的灵魂所在。“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是土豆网的一句宣传口号,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摆在眼前,一个全民大众影像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在这个凸显个人、张扬个性的时代,随着“草根派”创作者存在意识和价值意识的觉醒与表达欲望的日趋强烈,新浪、爱奇艺、搜狐、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的迅速崛起,DV等拍摄器材的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只要你愿意拿起摄像机,随时随地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

相对于国家主流媒体和纯商业操作高投入、高水平、高回报的微电影创作,全民大众的个人化创作被称为“草根派”作品。所谓“草根派”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展现草根人群的存在感,反映小人物的生存现状、理想和希望、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的草根题材作品,以《成都一夜》《高中那些破事儿》《外公的秘密》等作品为代表;另外一类是微电影草根爱好者拍摄的视频短片或者在校学生的实验性作品,从制作水平到投入经费都无法和主流媒体以及商业微电影同日而语,在艺术表现力、思想深度和审美旨趣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咸鱼计划》《转角的光明》《西漂记》《一百元》等作品为代表。尤其是《转角的光明》和《一百元》这类作品几乎没有剧本创意可言,仅仅是根据网络上流传的“心灵鸡汤”故事,甚至是一个坊间的笑话改编而成。因此,这些作品从创作角度来说,人物刻画处理大多扁平化,人物关系设置较为简单,情节平铺直叙,故事时空单一,尚处在微电影创作与探索的初级阶段。

根据芭乐网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2012—2014年这三年的微电影题材囊括了爱情、励志、温情、青春、喜剧、悬疑、公益、奇幻等。虽然2014年微电影作品的总量较以前略有下降,但爱情题材的作品仍然占到总量的32%。通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微电影在题材选择上直观地反映了八〇后、九〇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类型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微电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但正如著名导演贾樟柯所说:“微电影和电影是同一个母体,只是微电影需要寻找自己的特点。几百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个时代,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终端提供了不一样的可能性,微电影需要在这波热潮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商业模式。”[16]尽管这种将纪实美学与虚拟美学相结合的微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天生具有商业属性,其创作、拍摄、制作、传播都自成体系,但这类微电影制作成本较低,技术水平相对业余,主题内容大都是表现凡人小事,这使得微电影成为老百姓实现梦想、表达愿望、抒发情感、宣泄情绪的工具,也让微电影成为折射社会问题和现实矛盾的一面镜子。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大规模的复制中,美和艺术的本源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美和艺术的“神圣性”与“独特性”不复存在。大众的互动性和群体性消费形式、消遣式欣赏习惯以及高雅与通俗界限的消解,使人类的审美文化在社会价值取向、审美文化心理和道德畸变等层面进行了重构,呈现出全新的当代图景。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我们的创作应当扎根到当代事件的肥沃土壤中去,并且吸收当代精华,以其热情、斗争、精神振奋作为营养。”[17]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审美参照,用真实影像再现历史风云画卷,描绘时代精神蓝图,描摹时代英雄图谱,歌咏你我悲喜人生。其当代价值正如西南交通大学刘广宇所言:“微电影为中国电影的生态系统增加了‘作者电影’单元……在一个有着如此广阔大地、如此悠久历史的国度中,所谓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人身上的那种作者气质,其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更不用说,如今的他们已几乎转向了主流和精英。微电影的出现,将在全局意义上弥补中国电影实验性和先锋性的不足。”[18]

但是,自媒体时代传播的便利性、自主性和即时性,导致在微电影创作方面存在门槛低、质量差、导向乱、行业自律性缺失等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些作品内容欠缺,故事平淡,拍摄随意,千篇一律,几乎没有可视性。这种微电影怎么能够在网上形成一种电影文化呢?笔者计算了一下,在2014年观看的4000多部微电影中,这样的视频(节目)几乎占了90%以上。”[19]2012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先审后播;网络视听节目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对业务开办主体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20]

随着微电影产业的行业规范和衡量标准以及管理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微电影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突破,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创作团队,从学生实践到精品佳作,从自我表达到商业运营,微电影自身发展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它一定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披荆斩棘,一路向前,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李文宁: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部教师〕

【注释】

[1]转引自〔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凌继尧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2]徐海龙:《微电影及其跨媒体整合》,《中国电视》2012年第4期。

[3]凤凰网:《微电影速生成为媒体宠儿》,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7/25/16282348_0.shtml。

[4]相关数据资料由芭乐传媒提供。

[5]〔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伍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6]〔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75页。

[8]〔苏〕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34页。

[9]杨义:《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10]〔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5页。

[12]同①,第64页。

[13]〔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14]〔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15]杨晓茹、范玉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的发展研究》,《当代电影》2013年第5期。

[16]叶亚丽:《微电影:被技术推动的电影》,《IT经理世界》2012年第335期。

[17]转引自钟翔、嘉宝:《关于中西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思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2期。

[18]刘广宇:《微电影笔谈:微电影的观念、审美、现状与前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9]冷冶夫:《2014:中国微电影“微盘点”》,《当代电视》2015年第1期。

[20]《中国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中国新闻网,2012年7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