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微电影编剧与作品赏析,张杨导演的微电影创作

微电影编剧与作品赏析,张杨导演的微电影创作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大电影为人熟知,张杨导演还是国内较早涉猎微电影创作的电影导演。从2000年首拍电影短片《寻人启示》,到2014年执导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在创作大电影的同时,张杨导演对电影短片的创作至今已走过了15个年头。谈到拍摄微电影的契机这一话题,张杨导演说,自己第一次拍摄电影短片,就是想用短片的形式尝试电影不同的表达方式,短片是拍摄大电影之余的创作。在采访中,张杨导演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述了微电影的创作之道。

◎陈思勤

张杨导演[1]被誉为我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爱情麻辣烫》(1997年)、《洗澡》(1999年)、《昨天》(2001年)、《向日葵》(2005年)、《落叶归根》(2007年)、《无人驾驶》(2010年)、《飞越老人院》(2012年)和《冈仁波齐》(2015年)等诸多银幕电影。

不仅大电影为人熟知,张杨导演还是国内较早涉猎微电影创作的电影导演。从2000年首拍电影短片《寻人启示》,到2014年执导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在创作大电影的同时,张杨导演对电影短片的创作至今已走过了15个年头。谈到拍摄微电影的契机这一话题,张杨导演说,自己第一次拍摄电影短片,就是想用短片的形式尝试电影不同的表达方式,短片是拍摄大电影之余的创作。15年间,张杨导演就像他最初所想的那样,在拍摄大电影之余,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影短片和微电影。作为一名集导演、编剧和演员才华于一身的电影人,张杨导演在微电影与大电影的创作中,表现出了他对电影艺术真诚的热情,他温情的目光正透过他的作品观照着普通人的人生。在采访中,张杨导演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述了微电影的创作之道。

张杨导演主要的电影短片作品一览表

续表

一、以人为核心的创作视角

(一)电影是人性的表达

张杨导演说:“电影是人性的表达。”他认为,表达人性,是电影最好的命题。他自己的电影创作,多数都是在关注人本身。他创作的微电影与大电影,尽管因为形式和内容等不同而在叙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以人为核心的主题,对人性进行探索,对人生进行终极追问。

他早期的电影短片可以看作是微电影的雏形。在短片《寻人启示》中,几个角色,几段生活,都充斥着寻找与被寻找的关系。这种冲突中的张力,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那个站在大街上印有自己照片的“寻人启示”前面的男主角,隐喻着人对自我的寻觅。男主角说:“我把他(自己)丢了。”这是一句回答,更是一个提问:我在何处?我是谁?这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懈追问的永恒命题。人类想要了解自我、探索人性的期冀,通过艺术家采用的多种形式得到了表达,影片给人类的终极追问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寻人启示》作为张杨导演创作的第一部电影短片,更像是打开微电影大门的敲门石。

在张杨导演2001年用DV拍摄的电影短片《太阳花》中,男主角是一名摄影器材店的店员,他对教堂前卖太阳花的女主角暗生情愫,每天都会去买一朵太阳花,并用店里的录像器材录下来,下班回家后用电脑回看。但是,在一次回看中,男主角放大画面竟发现女孩对抢银行的劫匪作了一个“OK”的手势……最后,他把录像带送给了女孩,用同样的手势与女孩告别。这是导演在这一时期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基本判断,主张从人性本善的出发点去看这个世界。他曾经说:“我觉得人再如何充满矛盾,还是有善良的一面,能够去沟通。所以我在电影里就会把这种东西体现出来。”[2]电影展露着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唯美现实背后隐藏着的秘密以及人的宽容与释怀,体现了人性深处的善良。这或许也是导演对拍摄《寻人启示》的一种回答。

(二)关注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人生

张杨导演以云南为地域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微电影:《生活在别处》《春天来了》《云之梦》和《束河古镇》等,记录了远离大城市,在大理、丽江等地方生活的人的不一样的人生。导演说,这些微电影展现的景色很美好,拍出了浓厚的地域气质,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他更想表达的是这些人物带来的不同感觉。从这一系列微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视线始终落在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人生之中。

图1 张杨导演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最早在阿尔蒂尔·兰波的《生活是一首诗》中出现:“在红色的城墙上,将阴森的光线抛向高高的天穹,在那片野性与皎洁的黑色大陆,诗人在星光下,去寻求采集完美的神所撒下的花朵,诗人,生活在别处,在沙漠/海洋,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现代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选择是多元的,而“生活在别处”传达出一种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态度。微电影《生活在别处》以导演为第一人称视角,用散文式的叙述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影片历时18分钟,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导演本人在内的主动定居大理的人们的真实生活。导演自己也阐述了在大理双廊安居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苍山洱海的日升与日落,更是因为这里有许多有趣的朋友。在张杨导演的这部微电影中,这群有趣的朋友们,有在大理开MCA旅社的老板尼玛、画家叶永青、舞蹈家杨丽萍、来自美国的攀岩家亚当、在大理长大的香港人家濠、来自法国的社区幼儿教师Pascal、发展农民画的上海艺术家沈见华、双廊玉矶岛村长八旬等,他们都在大理以各自理想的方式生活着,并且从这种自然朴实的生活中创造出一些更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画家叶永青以大理为蓝本,带着学生感受乡村文化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原动力;Pascal原来在法国当一名少儿足球教练,因为认同大理的一个创新性自助教育社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而到这里当了一名幼儿教师;沈见华则在这里找到了乡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杨丽萍、八旬一起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乡村画报《双廊双廊》。

微电影可以尽可能地展示人生的各种问题。张杨导演在谈到自己创作关于云南的微电影的初衷时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住在大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关注现代人寻求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得很快,自主地选择想要的生活,是很多人不敢去做的;抛弃原有的生活,建立新的生活概念,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一旦实现了,就可以真正地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放弃与重建,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现实主题,终归于人的存在问题。

(三)表达导演对人的认识

正如张杨导演所言,电影离不开导演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的认识。在张杨导演的作品中,不论是大电影《爱情麻辣烫》中一段关于老人的故事,《洗澡》《昨天》《向日葵》中的父子亲情,《飞越老人院》中描绘的老人群像,还是微电影《老人愿》中的父女感情,老人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尤其偏重关怀的对象,他认为这来源于自己在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大电影和微电影将自己的这份情感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出来。

张杨导演认为,微电影不一定要讲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故事,而是可以以纪录片或散文的形式来拍摄。形式上的自由度带来了创作视角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他说自己拍摄的《生活在别处》《春天来了》和《束河古镇》更像是在写散文,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创作上的自由激发了导演更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甚至开始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在别处》中看到导演选择“生活在别处”的原因;可以在《春天来了》中看到乔迁大理双廊新居的导演一家和同样生活在此的朋友们在一起,以当地的年俗来迎接春天,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情景;可以在《束河古镇》中看见导演在束河“Coart诗+歌”会场上情感充沛地朗诵诗歌。这些微电影不仅是导演的作品,也把导演吸收到作品本身中去,使之成为要展现的生活的一部分。在微电影中,导演可以和作品融为一体。相对大电影在创作中需要考虑现实因素的局限,微电影为畅通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图2 张杨导演的电影作品《飞越老人院》

二、微电影与创作者生命体验的关联

(一)真实的情感表达

张杨导演的许多电影作品获得了国际、国内好评,导演自己也创作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微电影。对于微电影和大电影的区别,他认为,微电影更可以展现真实的感觉。

那么,什么是真实?

在2001年用DV拍摄、创作的电影短片《太阳花》中张杨导演或许提出了这个自己非常关注的命题。男主角作为一名摄影器材店的店员,每天回家回放自己白天向卖花女孩买花的录像,在回放中重温女孩的美好。然而,在一次回放中偶然发现了女孩深藏的秘密。同样是我们看见的世界,眼中看见的与在影像中看见的,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们普遍认为影像中的真实是“虚假”的真实,然而,在这里,导演却告诉我们另一种真理:眼不能所及之处,比如极微小或极高远,往往通过影像更可能获得“真实”的图景。

张杨导演通过微电影真实地呈现生活,不过分渲染和修饰,而是直接展现真实的人物。导演说自己并不喜欢编造离奇、虚假的内容,因为生活本身的这种真实已经非常值得去表现和表达。在微电影中,导演应表现真实的想法、抒发真实的情感,因为,真实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感受。

这也说明了他几部微电影均采用第一人称的缘由,他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让创作的过程也变成记录自己感受、向大家吐露自己心声的过程。

在他创作的这些微电影中,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融为了一体。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还有什么能够比用艺术的方式真实展露自己的情感更幸福呢?

(二)进入生活的创作

不论是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老人与女儿之间的误解与遗憾、爱与执拗,还是用散文的方式来抒发另一种生活方式中的理想与充实、恬静与艺术,张杨导演都将自己生活的积累融入到作品当中。他说自己“创作时是完全进入生活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他的电影都在关注着生活面临的终极问题,比如生死、人追寻的归宿、老龄化、亲情、爱情等。

图3 张杨导演执导的微电影《老人愿》

许多主题虽来自生活本身,却很沉重,但是导演以“举重若轻”的方式,注入让人宽慰的希望。电影《飞越老人院》以真实的老人为主角,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老人对真正的生活的向往。导演说他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导演认为,电影表达的方式是含蓄,还是强烈,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这都与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有极大的关系;而这些主题都来自生活本身,需要创作者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提炼,而不是抽离出来冷眼旁观。

张杨导演说:“好的电影是生活的积累带给你的。”正因如此,进入生活的创作,也成为记录生活的创作。作品本身既是一部影像艺术作品,也可以成为文献,成为记录生活变迁、自身成长的历史。

(三)创作是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

张杨导演从1997年处女作电影《爱情麻辣烫》上映至今,几乎每隔三年就会创作一部大电影,期间也创作微电影。谈到自己不间断地进行作品创作,导演说:“人都是在过程中不断寻找,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每拍一部作品,都是在反思自己。”在拍摄之前和之后,他自己会反思有没有达到最初的要求。也许有时与开始设想离得有些远,或者总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张杨导演关于西藏的电影《冈仁波齐》是一部记录真实人物的“真实电影”,内容与人的信仰有关。导演说,正因为我们有缺乏的东西,所以要去探讨。而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也是讲述发生在西藏的支教故事。导演说,在西藏的拍摄生活,在这荒芜的地方,常常会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这就更能让自己体会到自我的修养。因此,导演说:“希望我的电影与自己的生命体验有直接的关系。”从最早表现爱情与青春期叛逆的电影,到追寻理想生活的电影,再到表达藏民信仰的电影,导演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都经历了一次人生的体验。

图4 张杨导演的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

对于导演而言,从电影创作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创作。“人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包括对艺术的追求,都希望进步。”这种发现自我与完善自我的过程,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需要用作品展现出来。在公益微电影《大山里的声音》的创作过程中,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反复酝酿,终于构思出恰到好处的故事:懂音乐的红粉笔志愿者到藏区支教,带动当地儿童寻找生活里的声音,把这些身边原来被忽略的声音编排成一场“最美声音”而进行演出的故事。这段经历不仅是导演在创作中的发现自我,实际上也是一次发现世界。

三、微电影创作的前景

(一)年轻人应释放才华

对于年轻导演而言,张杨导演认为,微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微电影入门的门槛不高,用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实现导演的想法。谈到微电影的创作手法,他希望年轻导演在微电影创作中不要束缚想象力,要探索多种表现类型,不仅局限于讲故事的手法。微电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表现出导演的才华,因此,很多优秀的新导演都是从微电影的创作中脱颖而出的。

(二)摆脱诱惑,坚持自己的方向

张杨导演认为,每一位导演的头脑里都积累着很多想法,自己也一样,对于想要去表达的想法,往往自己担任编剧、导演,创作内心生发的作品。然而,这些年,电影市场在向很多电影创作者发出诱惑,这种状态会让人一度迷茫。此时,创作者一定要摆脱诱惑,坚持自己的方向,回归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自己想要创作的电影。

导演说,抒发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看法,才是拍电影的原因。他不去迎合低俗趣味,也不做与时代和社会脱节而曲高和寡的作品,而是表达与人和社会有直接关系的内容,通过别人的生活去反观自己的生活。他希望创作者能把电影做好,从而寻找到自己的观众。

(三)艺术电影的发展

电影是工业化的产物,在其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是众多导演希望实现的。然而,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追求,电影创作的出发点也不同。张杨导演认为,要建立艺术电影市场,需要优质而丰富的片源,除国内本身拥有的艺术电影以外,还需要用海外每年上映的艺术电影来充实,只有这样,才可能把艺术电影院的建设支撑起来,为爱好艺术电影的观众提供可以领略电影之美的场所。

(四)微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关系

张杨导演认为,微电影较院线电影而言,具有更大的创作自由。院线电影需要面对票房问题,而微电影因为通过网络传播,所以不用考虑票房压力,这使创作者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院线电影一般需要按照商业电影的要求讲述完整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而微电影可以传递导演更真实的感觉,真实地展现人物、呈现生活,而无须进行过分的渲染和修饰。

关于微电影与大电影之间的联系,张杨导演曾经尝试用影片进行说明:他根据大电影《飞越老人院》的宣传需要创作了微电影《老人愿》,后者可以独立存在,同时又补充了大电影中省略的故事。未来,微电影与院线电影之间或许将发展出更多的关联形式,从而促进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电影的表达方式或许和导演的性格有关,张杨导演说自己的性格是含蓄而温和的,并不是特别极端,所以,他有好几部微电影都以导演自述的方式,在艺术融入生活的状态中将故事娓娓道来。综观他的电影和微电影作品,他总是向人世间的爱与恨、喜与悲、感恩与宽恕投以最温情的目光,用一种大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人的爱,对生活的爱。

〔陈思勤: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师〕

【注释】

[1]张杨,导演、编剧,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1997年,电影处女作《爱情麻辣烫》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和第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9年,电影《洗澡》在西班牙第4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银贝壳奖”;2001年导演的电影《昨天》获得第4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翼奖”;2002年,出演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2005年,执导影片《向日葵》再次获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7年,执导并编剧的公路电影《落叶归根》在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奖;2010年,执导电影《无人驾驶》;2012年5月8日,张杨执导的老年人“青春励志片”《飞越老人院》上映,获第1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华语故事片(提名),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亮相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之风单元,成为“评委最爱的三部电影”之一;2015年,执导的真实电影《冈仁波齐》入围多伦多电影节。

[2]王晶晶:《导演张杨:“父子关系一直是我的心结”》,《环球人物》2012年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