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文类电影的表演,基数强大、杰作众多,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分量和相当可观的社会影响力。列出具体的主演名单,是可以代表当下华语电影顶级水准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陈道明、巩俐、刘佩琦、郭涛、黄渤、赵薇、郝蕾、张译、佟大为、廖凡、王学兵、王景春、郭晓冬、秦昊、梅婷、汤唯、冯绍峰、王志文、袁泉、陶虹、李保田、成泰燊、颜丙燕、李幼斌、多布杰等。在人文类电影中的表演形态,总体上呈现出端庄、平实、稳重的美学风貌,可以看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洗去夸张的外在和花哨的技巧,而专注于人物独特质感和内心维度的努力。
总体看来,可根据角色年代将人文类电影表演的美学形态分为两类:
一是对历史人物的“人文考古”。历史人物的“人文考古”,主要在于挖掘和塑造具有年代性的人物身上深层次的传奇色彩、时代质感、人格密码和文化价值,展示对一个时代的思索,同时又要反射出国人人格的集体无意识同那个时代的映照关系。这就存在着传奇化和文化型的两种不同创作策略,而从今年的电影创作实践来看,文化型策略显然得到了更深广的应用。
张艺谋的“回归之作”《归来》,是2014年度最具分量的电影作品之一,这种分量来自电影自身和电影自身之外的诸多力学场域。《归来》以一种洗尽铅华的面目,用一种摆脱了庸俗化的、温情的手法完成对一个家庭的史学回顾以及精神治疗,寄托了张艺谋导演的人文坚守和对某种创作状态的回归,也心态平和地泰然经受大众目光洗礼。如同导演李安的评价:“整部影片都是很平静的,而且非常切实。平实的灯光,演员的表演,这些对一般的观众而言可能会比较沉闷,但对我来说是不会的,它有它非常精彩的,非常内敛的味道,这种戏到结尾,味道才会慢慢出来。”[20]正如全片坚定深刻的文化路线设计,影片的表演形态都是平实而克制的,既非《红高粱》式的浓郁张扬,也没有走上《秋菊打官司》那样近似于纪实的另外一个极端。无论三位主角还是一众“绿叶”,在表现特定年代的典型人物也是点到为止,动人以情。陈道明饰演的陆焉识,虽然在大部分戏份中狼狈不堪、灰头土脸,其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操却已深入人物的灵魂,变成一种自然流露的气韵。陆焉识经受过数个风云变化的年代,身上有着对人生、对社会、对家庭的种种复杂情感,他身上承载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处境。据陈道明自称,这个人物是比照着自己父亲来塑造的,“我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心里特别瓷实,陆焉识是我演过的数十个人物中,跟我生活距离最小的,唯独这个人物是我可以体验着来的。我看到我父亲的那一声叹息,那种发呆,那种回来的紧张,那种待人的惶恐……这是谁都不会代我体会到的。”巩俐饰演的冯婉瑜,在平和迟缓的“失忆”状态中完成了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表演,其分寸感的把握在于自然流露而不过火煽情。张慧雯饰演陆焉识的女儿丹丹,用肢体和眼神传达出人物的精气神,新人的青涩感与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扭曲感碰撞,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新质。另外,客串出场的郭涛、刘佩琦、闫妮、丁嘉丽、祖峰、辛柏青也都是技巧精湛、经验丰富的优秀演员,显示出对角色的提炼能力,在短暂的表演时间里,拿捏准确、一步到位地完成人物的塑造。
同样塑造年代人物群像的影片《黄金时代》,则以汤唯扮演的女作家萧红为中心,将民国一众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搬上银幕。汤唯饰演的萧红,在造型上斯文秀丽,用富有感情的凝视和单纯娴静的神态来传达萧红的情愫和想法。汤唯在呈现这个人物时是踏实的,甚至是老实的。比起外在的表演处理技巧,她更多的是在做“内功”。她阅读萧红的著作和评论文章,拜访萧红曾经的住处,并将自己“浸泡”在萧红的心境里。“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技巧的演员,我只是走到人物的世界里,在她生活的情境下,想她的所思、所想、所感受、所喜怒哀乐。我只是去感受这些东西然后再把自己变成她的节奏。”[21]冯绍峰通过近年来大银幕的勤加历练,已日渐成长为一个演技成熟的演员。他在《黄金时代》中饰演作家萧军,是一名有武者风范的文人。冯绍峰演出了人物的风流潇洒、勇武不羁。在一场“萧军与萧红分手”的片段中,萧军在寒冷的户外一边洗脸一边和萧红交谈,两人不欢而散后,萧军举起冷水“哗”地自头上浇了下来。据导演许鞍华称,这个动作是冯绍峰自己临场发挥的,事先之所以没有跟导演报备,是怕因天太冷而遭导演拒绝,因为许鞍华以“过度”保护演员闻名,冯绍峰的艺术悟性和敬业精神由此可见。此外,王志文饰演的鲁迅,以冷冽的眼神、平静的神色昭示其斗士精神,又用言笑晏晏、和颜悦色和家庭生活桥段展现他平易近人以及提携和关爱后辈的一面。饰演丁玲的郝蕾,状态饱满而又准确,兼具“昨天文小姐”的感性和“今日武将军”的强悍。饰演端木蕻良的朱亚文,近来一直以硬汉的形象示人,在影片中的表演却很“收”,传达出人物内敛、低调、略带羞涩的味道。饰演骆宾基的黄轩也是今年大银幕上引人瞩目的演员,在《黄金时代》一众文人中,他饰演陪伴在萧红生命最后的骆宾基有着朴实而沧桑的面貌以及沉着而坚定的人格。饰演梅志的袁泉,饰演白朗的田原,饰演许广平的丁嘉丽,饰演聂绀弩的王千源,饰演舒群的沙溢,饰演罗烽的祖峰,饰演蒋锡金的张译,也都特质分明、性格突出,使得《黄金时代》不但完成了叙事,也描绘了历史中的文化人格,体现了相当丰厚的人文情怀。
二是对当代人格的人文解码。在当代题材的人文类影片中,采用与观众平视的角度,深入、衔接地气以及富有人文关怀和文艺情怀地讲故事,是其中优秀之作的共同特征。因此,对电影表演的要求就是要在当代语境下,让角色去触碰现代人格中最微妙与最深刻的部位,从而使电影表演从艺术作品变成有历史典型性的人文标本。
娄烨导演的《推拿》即是这样一种具有文化人类学意义的影片。在最新一届“金马奖”中,《推拿》获得7项提名,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6项大奖。在这部描述盲人生活的“看不见”的电影中,娄烨此前一直遭到异议的镜像风格——摇晃、游走、眩晕、模糊、晦暗、浓烈——反而成为传递盲感的有效助力。作为导演的娄烨在影像艺术和作者风格上已经高度成熟,毕飞宇的小说原著劲道十足,职业演员和盲人演员共同发力,《推拿》得以成为一部质感独特、品质上乘的文艺片。饰演盲人按摩师的秦昊、郭晓冬、梅婷、黄轩等职业演员为了演好盲人,提早数月进入盲人按摩学校体验生活,因而他们在影片中的表演真切、地道,让人过目难忘。秦昊饰演的按摩中心老板沙复明,于乐观和自命风流中流淌着一种“喜剧的悲伤”。郭晓冬饰演的王大夫,性格含蓄老实,因而“切腹”的一场戏中,其被逼上绝境后的爆发才显得不落窠臼,郭晓冬捕捉到最准确的人物状态,其表演具有活生生的惨烈的冲击力。本身就是南京人的梅婷演绎美丽的女按摩师都红,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其表演大方利落,赏心悦目。黄轩则用富有灵性的表演,于压抑、平常中透出侵略性,将少年小马的冲动与郁躁、悲伤与情欲体现得淋漓尽致,小马复明后在街头狂奔的段落构成了全片最精彩的时刻。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盲人演员张磊凭借小孔一角获得第51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对于影片的表演也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张磊演出了小孔属于黑暗世界的羞涩、温柔与性感。《推拿》的群像表演,用充满人性关怀和人性平等的笔触,书写出深厚而幽微的群体性人文内涵,从角色质感和人性温度中,获知群体生命的真正脉动。
陈可辛在《中国合伙人》之后,似乎是彻底打通了与内地电影创作环境的“任督二脉”,2014年他执导的《亲爱的》,是一部反映“打拐寻子”的催泪影片。可以看到,陈可辛的导演创作与黄渤、郝蕾、赵薇、张译、张雨绮等一众内地演员的表演在影片中无缝衔接,较好地完成了一次在地的创作。以喜剧形象受到观众喜爱的黄渤,在《亲爱的》里献出了一次严肃、投入、没有喜剧成分的表演,他饰演寻子的父亲田文军,保留了一贯的平实,具有小人物式的表现力和鲜活感。同时,在处理一些关键的情感场面时,更加真挚和细腻。黄渤除了对角色强大的适应性,以及面部、肢体技巧带来的可看性之外,他的表演一直颇具观众缘,无论消化什么样的角色,都能得到观众的认同和喜爱,这一点在内地男演员中比较难得。赵薇则在影片中颠覆了亮丽优雅的形象,饰演农村的人贩子妻子李红琴。影片中她操着一口安徽方言,不施粉黛,扮相造型极为符合其村妇的身份。同她此前在《少林足球》、《炮制女朋友》中搞笑式的“扮丑”不同,此次赵薇的表演充满了苦难、困顿和绝望的色彩。对于塑造李红琴这个人物来说,难以驾驭是她混合了无辜与有罪、伤害与被伤害、法盲与母亲等复杂的身份背景,这种看似对立的撕扯与伤痛,让李红琴无限痛苦,既推动着剧情发展,又叩问着剧中每一个人和观众的灵魂,触动了对家庭、社会和人性的疑问。应该说,赵薇的演绎构成了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段落,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饰演寻子母亲鲁晓娟的郝蕾,表演处理也是十分“走心”,她的表演总有一种“吸附式”的效果,“吸附性结构与其说是支撑了一个作品,不如说是营造了一个天地、一个审美空间。”[22]郝蕾是年轻一代女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其表演在文艺片的长期打磨下,具有一种凝聚力和说服力,不露痕迹、浑然天成。佟大为饰演帮李红琴打官司的律师高夏,佟大为处理小知识分子式人物已驾轻就熟。用收放自如的表演,在两组对峙的人物关系中以及在全片揪心与激烈的气氛中,起到了缓冲和过渡的作用,是构成美学平衡的枢纽部位。另外,张译和张雨绮扮演的寻子夫妇,形象鲜明,状态准确,成就了影片“寻子父母”的整体形象,让观众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成为2014年国产电影中风头无双的作品。其强劲的镜语气质、精巧的叙事章法、杂糅的类型元素、粗粝的生活质感、充满张力的情感气氛,让这部本土化的黑色侦探电影风格鲜明、激动人心。一直勤恳踏实地活跃在表演第一线的演员廖凡,具有多年的艺术积累,他抓住张自力这个人物的本质,所有的表演都源自人物深层的人格和逻辑。常态下,张自力眼神浑浊、行为粗鲁,是一名窝囊潦倒的失意者形象。然而,在作为警探的身份调查案件、同桂纶镁饰演的嫌疑人吴志贞周旋博弈时,又透着老辣、警觉和精悍的职业特点。在表现他情感纠葛的段落中,如滑冰、独舞等片段,其表情和肢体中的错乱、疯癫与决然,又将人物复杂隐秘的内心情感有机流露,与全片暗无天日、阴沉压抑的整体氛围浑然一体。廖凡认为,“张自力让你很模糊,但是你会觉得他背后的空间很大。……(表演构思时)思考是不是完全就像生活化的那种,很多电影是那么演的,就是特别实的那种,又想是不是再稍微往上提炼一些,因为有的戏还是很有象征性的,很有某种意义的。”[23]因而,廖凡所表现出张自力有一种兽般的气息、本能和冲动,却又很稳,在深层逻辑的牵引下,释放角色的能量。桂纶镁清新的外形和气质,放置在冰天雪地的黑土大地中,无疑是陌生而脱俗的。尽管这种陌生感遭到一定的质疑,但是,作为影片中的欲望对象——冰冷神秘的蛇蝎美人,她带着一种饱受摧残和碾压后的坚韧与优雅,对于塑造吴志贞这个人物来说是可信的。王学兵饰演的变态杀人犯梁志军,阴沉残忍的杀机都藏在沉默寡言和迟钝麻木的外表之下,主要用动作和造型来传达惊悚和恐怖感,在“跟踪”和“杀警”等段落中让人不寒而栗。王景春饰演洗衣店老板荣荣,人物戏份不多但意味深长。作为一名功力深厚的演员,王景春于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日常中,闪现出人物的异样和机锋,尤其是荣荣在洗衣店里和张自力谈话的场面,寥寥几笔、闲话寻常,但信息量很大,潜流涌动,是一次高等级的表演“过招”。
除了以上作品,影片《忘了去懂你》中的郭晓冬、陶虹、王紫逸,勾勒出西南小镇上中年夫妻的困顿处境与茫然情感。影片《夜莺》中李保田、秦昊、李小冉、杨心怡,演绎出都市家庭关系的冰冷疏离和乡村社会关系的朴实亲密。这些表演都触碰到当代人情感中的“痛点”和“泪点”,引起思考和共鸣。
此外,今年的主旋律影片的表演形态中,也有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质感的案例。主要是在人物性格总谱设计上,更加凸显了人性化和道义感的人格魅力,而不是端着架子表演一种高尚的身份。这些演员在特定的表演空间里,给予角色一种新的形象阐释。
《黄克功案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主旋律影片而言,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具有突破力。成泰燊饰演的法院审判长雷经天,作风硬派、大义凛然,将人物的性情、人格、信念、困境和心理过程立体地塑造出来。出演艺术片的经历,让成泰燊在塑造人物时有着许多动人的“小”处,于细微之中刻画内心,而不是概念先行的脸谱式人物。这一形象得到了雷经天的儿子雷炳坚的肯定,“从外在形象来看,父亲的体格要魁梧一些,但影片中,成老师将父亲内在心灵的东西,完全体现出来了。”[24]王超饰演的黄克功,形象鲜明独特,层次分明,将角色的复杂性一一呈现。毛孩、黄海冰、杨佳音、章劼饰演的党内领导,也都体现出新的艺术元素和人性光芒。
《西藏天空》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历时多年打造,影片中95%以上都是藏族演员,使得这部影片在表演形态上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真实质感,具有内敛、深沉、凝重和朴拙的美学风貌。在日常化的现实主义风格上保留了藏民族独有的神秘感和原始性。扮演农奴普布的拉旺罗布,主要是“天然去雕饰”的本色演出。阿旺仁青饰演贵族少爷丹增,他抓住丹增潜意识的性格以及人格逻辑,将内心的不安和躁动外化到矜持的表情与波动的眼神中。尽管内心世界遭受着激荡与翻覆,外在表演却始终有着西藏贵族知识分子的清高自许与波澜不惊。阿旺仁青凭借在《西藏天空》中的表演,获得2013年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男演员奖。著名藏族演员多布杰饰演的多哲活佛,则能看到戏剧化表演和零度表演相结合的表演形态。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天河》,是一部“带有温度”的讲述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程的影片。李幼斌饰演水利工程师董忘川,段奕宏饰演“海归”工程师江浩,俞飞鸿饰演董忘川的夫人、丹江市副市长周晓丹,这些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有助于演员找准人物状态,强化代入感。影片《因为谷桂花》(英文名《We Will Make It Right》)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第20届美国塞多纳国际影展上荣获最佳世界电影。主演颜丙燕、保剑锋、姜鸿波演绎淡漠世间寻找真相的故事。演员的表演契合影片娓娓道来的叙事,细腻质朴、令人信服。
总的来看,基于2014国产电影创作上的人文态势,表演艺术也一致地采取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形态,呈现出了一种平稳、洗练的表演力量和魅力。在目前文艺精神等级普遍下滑的状况中,无疑是一种清醒的文化自觉。人文类电影的表演使表演文化实现了从直觉到自觉、从表层到内在、从单一到多元、从质朴到深刻的路线发展,并出现了中国韵味及其东方风格的表演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