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真人秀”给中国表演带来的影响

“真人秀”给中国表演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3-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电影明星的“真人秀”现象,给中国表演文化生态带来了或显或隐的“微妙”影响。“真人秀”节目不仅将处于“后台”状态下的明星开放给观众看,而且夸张地放大了“后台”状态。青年演员过多涉猎“闹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心态上容易“飘浮”起来,而影响到“心静”地进入影视角色的咀嚼、体悟和创造,从而牵涉到中国电影表演的整体品质,甚至导致流于表层的喜剧风格的表演泛滥。

毫无疑问,电影明星的“真人秀”现象,给中国表演文化生态带来了或显或隐的“微妙”影响。电影明星的“真人秀”,既秀“审美”,更秀“审丑”、“审怪”。它不同于明星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审丑”、“审怪”角色塑造,由于“真人秀”是“半真人”、“半角色”表演,“审丑”、“审怪”也就与电影明星真人的智商和情商甚至人格状态关联,不同程度上也就容易“修正”或者“撬动”观众对于明星的情感以及形象认知,从而扩散到以后观影选择的态度。因此,电影明星在“真人秀”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形象“损亏”的风险。比如,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汇聚了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张艺兴、王迅六位男星,六位男星在节目中既要相互合作又要彼此背叛从而完成节目组交代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星的智商和情商以及脾气性格等都在观众面前展露无遗,王迅的傻、黄磊的奸、孙红雷的彪、黄渤的贼、张艺兴的呆、罗志祥的逗,观众看到了银幕之外的明星形象。观众喜爱黄渤电影中的角色多是幽默搞笑的形象,可是在《极限挑战》节目中,为了达到更戏剧化的节目效果,节目组希望黄渤的“秀”更加突出一些,所以,观众看到黄渤在某一期完成节目组交代的快递任务时“摔箱子”、“骂脏话”。黄渤的这一行为虽然达到的节目组预期的效果,吸引观众眼球,引发网友热议,但是,这一行为却对黄渤的明星形象带来损害。即使有人认为明星也是人,骂人发脾气是人之常理,然而,仍有观众认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言行举止都有示范作用,因此,黄渤的行为实在不妥。在湖南卫视推出的《一年级·大学季》节目中,佟大为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为了节目的高收视率损害了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明星形象。众所周知,佟大为出道至今,一直以温和暖男的形象示人,“好好先生”已经深入影迷内心,然而,此次佟大为在《一年级·大学季》中担任新生班主任,在节目中佟大为与同学、任课老师都有情绪冲突,虽然这些“冲突”都是节目组为了戏剧化效果特意编排的桥段,而佟大为的“秀”也十分精彩,但是,质疑声还是盖过了赞美声。佟大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一度觉得这个活儿自己干不了。从电影到真人秀,黄渤和佟大为在电影界多年累积和打造的良好形象在真人秀节目中迅速瓦解。究其原因,首先,明星人格“商品化”是明星作为“消费的偶像”的必然,“真人秀”节目的最大卖点就是“真人”,而“真人”的看点是人性和人格。其次,“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给观众带来的是“去角色”观看,即观众观看的就是黄渤本人、佟大为本人,观看的是明星本人的喜怒哀乐,然而,真人秀节目的狡猾之处在于以角色扮演骗取“去角色”观看。

在传统的表演文化中,明星的生命见于舞台。舞台维系着明星的身份,也承接着观众的情感。登上舞台,从演员进入角色,从真实转为虚幻,这是舞台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的产生则需要演员平日里的苦功、后台中的装扮。最初观众对明星的认知是通过银幕上的角色,因此,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是演员塑造的一个角色。但是,明星的日益走红促使媒体及观众对明星的关注从台上转移到台下,从剧场内转移到剧场外。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兴起,明星的神秘感逐渐消失。比如,在微博上开通私人账号的明星通过与粉丝互动、转发推送自己的生活琐碎,将自己的日常与大众分享,塑造其平民的亲近感,以此与粉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赢得口碑,而这正是明星事业发展的筹码。按照传统的表演文化认知,明星的生活琐碎都是观众看不到的“后台”,甚至也决不允许观众看到。因为“后台”代表了一种未完成的混乱、筹备中的无序,所以,“后台”往往是怕人看到的状态。“真人秀”节目不仅将处于“后台”状态下的明星开放给观众看,而且夸张地放大了“后台”状态。“明星平时在片场、在被采访时面对镜头和话筒,他们严格遵循身份的规范,在观众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前台制约了表演者的行为,在前台大众看到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表演者,而后台则是表演者相对真实的一面”,“真人秀节目只是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打破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满足了观众一窥究竟的需求”,“明星搞笑疯癫的一面,游戏过程中反映出的软弱、善良或其他个性上的弱点等”,“观众们期待着凭借后台的个体性的行为对前台的社会规则形成冲击。”[37]可以说,观众通过“真人秀”看到了更生活化的明星,“表演的内在动机都是‘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的印象’”,“个体的自我表现方式通常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活动:他所给予的表现和他所流露的表现”,“其唯一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38]

许多电影明星的“真人秀”节目都是日播栏目,“轰炸”似地日日与观众见面,“知名度”“洋溢”或者“飙升”到老幼皆知,但是,“曝光度”过高也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太熟”而无新鲜感的“溢出”效应,也会波及观众对于电影明星以后影视作品的无吸引力或者无趣味性,审美缺乏距离,演员形象“透支”的问题或早或晚会出现。青年演员过多涉猎“闹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心态上容易“飘浮”起来,而影响到“心静”地进入影视角色的咀嚼、体悟和创造,从而牵涉到中国电影表演的整体品质,甚至导致流于表层的喜剧风格的表演泛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