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颁给了加拿大的《种树的牧羊人》。动画片改编自1953年法国作家Jean Giono的同名小说,全片由“我”的画外音讲述。讲述一个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地种树,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森林的故事。30分钟的故事很简单,力量却很强大。
大约四十年前的1913年,“我”长途跋涉,穿越甚至连游客也不知道的高山,来到阿尔卑斯山下法国东南部的一块古老区域,普罗旺斯。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荒芜之地,幸好,遇到一位牧羊人——一位胡子干净,衣着整洁的牧羊人。夜晚,牧羊人精心挑选了一百颗橡树种子,第二天开始一颗颗地种下。他并不知道这是谁的土地,只是小心翼翼地种好那一百颗橡树种子。午饭之后,他又开始继续挑选橡树种子,由于“我”不断询问,终于知道牧羊人在这片荒山已经播种了三年,种下了十万颗种子,其中,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株小苗中,大概有一半会因为地鼠或普罗旺斯高地变幻难料的自然气候而无法存活,剩下的一万株,便在这原先光秃秃的高原上生长起来。
牧羊人第一次种下一百颗橡树的种子时,是他选择了橡树还是橡树选择了他?
这位叫艾尔哲阿·普菲尔的牧羊人今年五十五岁,因独生子和妻子相继过世,他便带着羊群与牧羊犬隐居到这块荒芜的高地上,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便承担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一年后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当陆军步兵五年。大战结束后的1920年,“我”得到了一小笔退役金作为奖赏,再度踏上了那条通往荒芜高原的路。艾尔哲阿·普菲尔竟然还活着,事实上,他的身体更矫健了。他一直在种树,因为怕羊群啃掉树苗,于是不再牧羊。1910年种下的橡树现在已经十岁,长得比牧羊人都高,看起来棒极了。“我们”默默地在他的森林里走了一天,全长十一公里,最宽的地方有三公里,这片森林是从这个男人的双手及心灵中创造出来的,没有借助任何技术支援。山毛榉已与“我”比肩同高,橡树林长得很好很粗壮,五年前种的桦树也已亭亭玉立,犹如少女,且蔚然成林。
1920年以后,“我”坚持每年去拜访牧羊人,有一年,他种了一万株枫树,结果全都死了。第二年,他放弃了种植枫树,继续种植山毛榉,结果长得比橡树还要好。1935年,官方派一个代表团来巡察这片“天然森林”,他们把这片林地列管在政府保护之下。
面对长满了树林的山坡,“我”还记得1913年的景象:弥漫着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这位辛劳不懈的长者住在有益健康的山风中,过着俭朴的生活,再加上与世无争的宁静心灵,老天赐给他令人敬畏的健壮体魄,他简直就是上帝的运动员。
就像古人李渔所言,浇灌花木是“行乐”三件事之一,“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始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殊不知草木欣欣向荣,非止耳目堪娱,亦可为艺草植木之家,助祥光而生瑞气。不视为苦,则乐在其中。督率家人灌溉,而以身任微勤,节其劳逸,亦颐养性情之一助也”。[4]把草木的生死当成自己的生死,才可谈灌溉的快乐。草木欣欣向荣,不止耳目愉悦,也提升运气,对颐养性情也有帮助,所以种树的牧羊人内心宁静而身体健壮。
“我”最后一次看到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是在1945年的6月,他已经87岁了。那里的自然景象完全改变,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原先让人无法忍受的狂风也变得轻柔,带来了充满芳香的气味,树林间的风声,仿佛山中的流水声,清晰可闻。最不可思议的是,“我”听到阵阵的水流流入池塘的声音。人造的喷泉旁种了一株柠檬树,至少有四岁了,枝繁叶茂,象征着重生。
1913年还是一片废墟的高地,现在有着整齐的农庄、洁净的农舍,到处都是幸福与安适的生活。古老的溪流灌溉着每一个农庄,每一片枫林,一点一点地,整个村庄又重新建立起来。一万多人的幸福泉源,都来自这个种树牧羊人的赐予。
《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版的愚公移山,这个名叫艾尔哲阿·普菲尔的愚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种树——他的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行为,也那么像一棵树。
故事很简单,却那样感人,如果每个人都活得如树一般不屈不饶,坚定信心,那么就没有什么完成不了。短片从一片荒芜的黄到零星的绿,到大面积的绿,到开花的黄色,到太阳的金黄,色调渐渐明亮、饱和,荒芜之地变为乐土,一个普通的农夫完成了上帝一样的创世纪任务。
2006年6月在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上,《种树的牧羊人》获得“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中的第五名。动画大师宫崎骏也很欣赏这部短片,“这是一部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片中的这位普罗旺斯爷爷仿佛是一位隐居乡间的哲人,充满了成熟的睿智,让我们不由得产生强烈的憧憬”,“种下树苗,把它养大,长成森林之后,蜜蜂也会飞来,老爷爷仿佛望着远方,看到的是往后的梦想,导演想描绘的就是这样的观点”,“当全球的自然景观正一步步地被破坏,人类反而越发思慕土生土长的大地,风景,和其中的一草一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