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帽的羞辱,青袍的抑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流传着一则笑话,当老师要求用“绿色”一词造句时,一位外国留学生写道:“我喜欢戴绿色的帽子。 ”这令老师哑然失笑。于是妻室有外遇者被称作“戴绿帽子” ,视同罪犯。“绿帽子”的恶名便由此而来,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
绿帽的羞辱,青袍的抑郁_中国与英美国家习俗文化比较
绿帽的羞辱,青袍的抑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流传着一则笑话,当老师要求用“绿色”一词造句时,一位外国留学生写道:“我喜欢戴绿色的帽子。 ”这令老师哑然失笑。这位学生不知道在汉语里, “绿帽子”指“因妻子的不贞而使丈夫受辱”的意思。这层意思大约始于唐代,当时法典以“绿”作为一种惩罚的标志。唐人封演在《闻见录》里记载: “不加杖罪,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 ”同时唐代乐府妓院的男人头上都戴着绿纱巾以表明他们是从事“贱业” 。于是妻室有外遇者被称作“戴绿帽子” ,视同罪犯。元代官修《元典章》规定:“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明初朱元璋对南京娼妓家男子也规定必须“头戴绿巾” ,洪武三年还下诏令“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 。 “绿帽子”的恶名便由此而来,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
类似于“绿”的“青” ,在古代也曾有低微下贱之意,这与古代官制的服饰规定有关, “绿” 、 “青”色是古代中下层官吏服饰的标志。唐代官制规定:官七品以下者穿绿服,或称“青衫”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语,当时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官居九品,穿青衫。唐代诗歌中借青衫、绿袍来反映心中的苦闷和抑郁的诗句很多,如“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杜甫)、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佬绿衫中”(白居易)、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高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