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是文学创作和剧本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喻,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重要情节埋伏的线索。因此,有人也把伏笔称为伏线。运用伏笔有很多的好处,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使剧本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们,对于伏笔与照应都非常重视。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毋令一人无着落,毋令一折不照应。”“毋”是“不”的意思,就是说,文中既然出现了一个人,不能无缘无故,不能不了了之,要和里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照应。这里的“折”,即是波折的意思。李渔也曾经说过:“每编一折,必先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与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这里所说的埋伏,即为伏笔。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影视剧更是如此,《雍正王朝》第八集有一段吴思道向幼年弘历讲授有关狩猎的一场戏,这里,就埋下了一个大伏笔,堪称是一个典型的伏笔范例。吴思道向小弘历详细地讲述康熙一生射杀过多少野兽,其中熊、鹿、虎……各多少,
又谈康熙每年都要和皇子们一起打猎的原因。当时看了这些,不知其意,其实,这是在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在后面的一场戏里,前面伏笔的内容,就浮现出水面了。原来,小弘历听完吴思道的讲述后,知道了康熙狩猎的隐情。他投其所好,在康熙面前大谈狩猎之道,才得到了康熙的赏赐,为后来的少年得志,创造了机遇。
本人在30集(暂定集数)东北抗战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铁血关东》剧本第一集的结尾中,埋下了一个这样的伏笔:
……
油灯下,摆放着《宁安县委春季抗日工作计划》。
田书记正在里屋油灯下写着材料,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她心里一惊,急忙收起笔,把手头的材料用纸迅速藏在炕席底下,又找来了针线笸箩,压在了放文件处……
又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田书记藏好材料,转身下地,用手理了理头发。
她镇定自若地来到门口……
田书记:(低声地)谁?【第一集完】
抗日战争时期,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集的结尾的时候,笔者用急促的敲门声和宁安地下县委田书记的机敏反映来预示情况有可能突变,可以起观众继续看下去,渴望知道未知事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结局的心情。接下来在第二集的前面,便首先把第一集急切敲门声的谜底,做了交代。
很多影视剧,大多都在本集的末端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如此的做法,就是让观众留下渴望看到答案或揭示谜底的心情,在观众心里种下欲罢不能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接着观看下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