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视剧或歌曲,除了内容情节吸引人以外,名字新颖、独特、响亮,也很重要。名字是否耐人寻味,不仅高度概括了剧情、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底。所以,起一个什么样的剧名,非常重要。因此有人说,一部影视剧吸不吸引人,剧名就占了1/3。好的剧名,引人入胜,有巨大的吸引力。
那么应该怎样给影视剧起名字呢?我认为,给影视剧起名字,主要应该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要把握以下原则,即:经典、简练、含蓄、深刻、厚重。
有些影视剧,尽管内容、情节非常好,但名字却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观众的口味,也使该剧大煞风景。剧名起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1.剧名不合语法规则
如:《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含歌曲)、《中国最少年》(未映)、《因为爱情有多美》、《怒放之青春再见》。这几部影视剧名字,都存在着一定的语法错误。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错在哪里了呢?实际上“革命人永远年轻”已经很贴切了,错就在于中间夹杂了一个“是”字。从语法规则方面分析,“是”具有四种词性。
第一种,是具有形容词的词性,跟“非”相对应。词例:一无是处、自以为是、是非不辨等。
第二种,具有书面语的特点。词例:似是而非、是古非今等。
第三种,具有动词的词性。“是”在做动词的时候,多用于判断方面。如:是我(是你、是他)、是好人、是开水等。
第四种,具有名词的词性。“是”作为名词使用主要用途,是用于姓。除了姓氏以外,“是”是不显示名词词性的。
从以上几个示例中可以看出,“是”的主要词性是动词词性。在汉语语法中,动词在使用上,“是”不能和形容词组合。“是年轻”这个词的组合,是错误的,所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个词不正确。“是”在这里,不仅没起到好作用,反而画蛇添足,大有多此一举只感。
《中国最少年》一词的组合,也犯了语法错误。“最”是副词,汉语语法规定,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用以修饰、表示动作和行为的状态的词。如“最新”、“最快”、“最冷”、“最肥”等。虽然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词,但是有的副词是不能和动词相组合的。比如“最”,就不能和下面的动词相组合。如:“最走”、“最跑”、“最动”。但是副词“最”和动词“懂”可以组合,如“最懂”等。
“少年”一词是名词,名词前面只能用介词,把副词用在名词前面,什么也不表示,也表示不清楚。“最少年”是什么意思?“好少年”、“英俊少年”都是寓意非常明确的词,但“好”、“英俊”都是形容词,不是名词。
《因为爱情有多美》是一个不完整句,而且词句组合得非常蹩脚,是一个病句,作为影视剧的名称,极为不合适。
《怒放之青春再见》到底是想展示“怒放的青春”,还是想表述“青春再见”,没有一个确定的定数,让人费解。这样的剧名,是不可取的。
2.剧名逻辑错误
歌曲《男人哭吧不是罪》,犯的是逻辑错误。“哭”和“罪”,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谁规定了“哭”是犯罪呢?既然“哭”不是罪,就没有必要做任何解释。把“男人哭吧”和“不是罪”两组词结合在一起,不仅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反而很别扭,不合逻辑。
还有编剧写了一部青春励志电影剧本,叫《无痛之痒》,在网上叫卖。这个剧本在剧名上,也犯了逻辑错误。“痛”和“痒”,是两个没有联系的词,不见得“痛”必须“痒”,也不存在“痒”必须“痛”。一般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干。“无痛之痒”这个剧名,却毫无相关地把“痛”和“痒”作为了一个前因和后果的联系,这也是犯了逻辑错误。
3.不雅剧名
很多编剧,在起剧名时标新立异,故弄玄虚,这很不好。为了猎奇或引人注意,有的人常把一些个僻字、网络热词写进剧名里,目的是引人注意或是显露自己的与众不同。有的人还把一些连自己都搞不懂的词句或把不雅的词句引入剧名之中,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自从2010年,电影《人在囧途》开播后,这个“囧”字,就跟影视剧的名字耗上了,接下来《泰囧》、《港囧》不断地涌上荧屏。还有这个“屌”字,也成了网络影视名称不可缺少的字眼儿。有一个编剧,也跟着凑热闹,写了一个剧本,叫什么《囧男囧女》,还写了一部剧叫《屌丝剧组》。不仅如此,很多编剧都在模仿该字,使用在剧名上。
人家在剧名上出了一个新词,你就马上紧跟不掉队,这不是妙计,让人看了实在不舒服。再者,那个“屌”字实属不雅之词,是什么词义,不懂你就查查字典、词典,弄清了词义再跟着使用也不迟。连词义都不懂,人家用,你也跟着凑热闹,真是不太合适。
我对剧名标新立异的做法,不是很赞同。希望大家在给影视剧起名字的时候,一定反复斟酌,在注意新颖、独特、响亮等字眼儿的同时,更要考虑剧名的经典、简练、含蓄、深刻、厚重等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