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情节所包含的因素
编写剧本需要“故事、情节、主题——这是最基本的东西”[2]。但有些人常把故事说成是情节,或者把故事同情节一起说,其实故事与情节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又在什么地方呢?E.M.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一书中说,“我们已经把故事解释为:叙述若干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起来的事件。一段情节也是对若干事件的叙述,但这里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王后由于哀伤过度也死了’,这是一个情节。时间的顺序还是保留了,但因果关系的比重更大。再如‘王后死了,没有人知道她的死因,后来发现她是由于过度哀痛国王而逝世的’,这是一段包含有未知因素的情节,是一种可以大大发展的形式。它拉长了时间上的顺序,而它和故事之间的区别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从王后之死这件事来讲,假如在一个故事中,我们问:‘死了以后呢?’假如在一段情节中,我们问:‘为什么死的?’这是小说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基本区别。”[3]
那么,戏剧的故事和情节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编剧方面来说,故事的意思应该是剧情的概述。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北京城。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一个是车间副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
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是著名学者,于“文革”初期被抓,下落不明,母亲病发身亡。姐姐王亚茹是医生,在未婚夫罗刚去干校后,生下一女,取名罗丹。罗刚突然深夜回京,带走女儿,留条告知他已被通缉,生还无望。亚茹发疯似的去寻找罗刚和女儿。
慧芳由同情萌发爱情,和沪生结婚。慧芳拣到了一个女婴,取名刘小芳,不久,又生了儿子王东东。无可奈何的宋大成和刘的好友徐月娟结婚,但夫妻缺少感情。
1978年,罗刚出狱。王亚茹得知女儿失踪,遂与罗刚决裂。这时,王子涛平反回家,亚茹怂恿弟弟和大学时的恋人肖竹心重叙旧情,并对刘小芳百般挑剔,致使慧芳与沪生离婚。偶然间,罗刚了解到小芳的身世,小芳正是他当年失散的女儿罗丹,但他不忍要回女儿。沪生感情的天平摇摆在前妻和旧友之间。肖竹心虽然深爱沪生,但不愿伤害慧芳,含泪远走异国他乡。
一波三折,慧芳因车祸而瘫痪。她要把小芳交还给亲生父母,并拒绝了沪生重归于好的要求,静静地关上了刘家小院的大门。
这就是《渴望》中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国外的大型室内连续剧《诽谤》、《卞卡》、《女奴》风靡中国电视屏幕时,一种强烈的渴望开始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群年轻人心中涌动:为什么我们不能拍一部反映世态人情的大型室内剧呢?中心副主任郑晓龙找了几位编故事的行家,聚在一起讨论。
“大姑娘要结婚,捡了个孩子,这不就出戏了么。”郑万隆出了个点子,一下子找到了牵引观众的“故事核”。郑晓龙说:“我在《读者文摘》中看过一篇小文,好像叫《母亲的情怀》,讲一个文化不高的母亲,与一个知识分子的丈夫离婚后,为把聋子儿子培养成有知识的人,天天替儿子听课,回来再教儿子。”
王朔说:“让好人好到家,又倒霉到家,就有戏。”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编起故事来。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充满戏剧变化的时期。这20年间,人们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统统被打乱,又一次一次地重新确定和组合,出现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于是从北京城里两个截然不同的普通家庭展开,围绕着丢孩子、找孩子、养孩子、还孩子的情节主线,展开了人际关系的纠葛,表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和恩怨情仇。故事有了,轮到选择主人公了,众口一词,她是一位人见人爱的东方女性,在她身上集中国传统美德之大成,同时,她也经受了中国人所经历的所有痛苦,这样,《渴望》中那个最能打动人的形象“刘慧芳”呼之欲出。“东方女性的丈夫是酸酸的知识分子。”王朔出主意。
“东方女性还应该有个恶大姑子和默默的追求者。”于是,王沪生、王亚茹、宋大成、肖竹心的雏形也有了。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应该反映这一代中年人20年的基本生活:生、死、爱。他们经历了十年的动乱,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他们是社会的脊梁。”
“人们渴望真、善、美,这世界需要多一点爱,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
“经过动荡岁月,老百姓对生活仍抱有希望,要把人们内心的希望都写出来。”[4]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渴望》剧中的故事、情节、主题、人物、地点、时间等剧作的元素。故事和情节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情节是包括故事在内的大概念;而故事只是情节的一种具体形式。如果全剧的经过或一幕的经过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叙述的,那么原来的故事便完整地用作情节,称作“故事性情节”。有时戏剧的经过恰与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反或打乱了故事的顺序。洪深先生曾说:“同一个故事可以编成好几个不同的情节的——舞台上有效果,必须情节好;戏剧有价值,必须故事好。”我们在写剧本时,要选择好故事,然后把故事进行取舍、增补,经过加工重新安排,强调它的因果关系,使之成为情节。
在详细谈情节之前,我们先谈一下情境。因为编写剧本的奥秘在于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所谓情节构思就是把某些特定的性格放入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什么是情境?情境包括:(1)自然环境,即人物所处的某个具体的空间和当时的时间。(2)社会环境,指人物所处的某种社会场合和社会气氛。(3)事件的情势,即事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人物所面临的局面。通常来说,一个人做一件事,只可能处于某个十分具体的情境之中,绝不可能在既是这样又是那样的情境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所采取的行动是极不相同的。比如,当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你与送你的朋友之间的谈话内容和方式都会与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喝着茶聊天大不一样,这是很好理解的。
在剧作中,所有的情境都是由剧作者预先设想并制定下来的。情境选择、设计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人物行为的内容和方式,也就直接关系到人物性格塑造的成败。
英国女博士凯脱·戈登曾经做过一项很有趣的试验,她模拟了24个场面,让她的学生进行比较,以鉴别哪些是真正的戏剧情境。其中有两个例子是这样的:
(1)一个男子陷在峭壁下的泥沙里,正在慢慢地沉下去,四周无人,求援无门,他难免一死。
戈登的结论是,这一场景虽然既可怜又可怕,但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的情境。
(2)在前面的场景中,再加上一些条件:此人的兄弟手拿一根长绳,站在峭壁上对他说,如果他肯讲出一个重要的秘密,就可以救他的性命。
戈登认为这个场面是有戏剧性的,因为增加的那些条件已经构成了一个戏剧情境。那么增加的条件包含哪些主要因素呢?(l)一定的人物关系:泥沙中的男子与峭壁上的兄弟既是亲人,又有着利害冲突,是激烈争夺的对手。(2)一个重要的事件:两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得知了一个重要的秘密。(3)一个特定的环境:两人的争斗是在一个足以致人死命的险峻的峭壁上展开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正是构成一个戏剧情境的主要条件。
通过对戏剧情境的解释之后,我们再来看情节中的因素。
一、事件是情节的起点
剧作者在编写剧本时,大都把事件放在开头作为情节的开端。因为事件作为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能够产生矛盾,发展冲突,推动人物行为发展,改变人物关系。《裂缝》的开头事件“就是那个将八号部件用大平板车从一号桥强行通过的方案”。《序幕刚刚拉开》的情节开头是牛大力私自从林场拉走了480根海带桩子回家当柴烧。这些事件都为后面的人物纠葛,进而发展成为矛盾奠定了基础,为“戏剧性这颗种子准备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气候”。
对于广播剧的作者来说,选择、组织事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选择不好事件就无法正确、迅速地展开戏剧冲突;对事件缺乏合理的逻辑组织,冲突也就不能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衡量事件的好坏与否,主要看事件能否引起戏剧冲突的波澜,对剧情发展有推动力量。但是,在情境中,事件是外在的因素,人物之间独特的关系才是内在的因素。编写剧本时,要用某一事件引出戏来,而后“着力写的却是这一事件引起的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以及它对人物生活道路、生活命运发生的深刻影响”。如广播剧《序幕》以牛大力私运480根海带桩子这个事件作为开头,而后着力表现的却是这件事之后引起的人物关系的变化。由此,情节构成又涉及另一个因素——人物关系。
二、人物关系是情节的重心
剧作者所写的剧本是离不开塑造人物的,而人物在剧中又不是孤立的人,他与其他人物一定要有联系,或是矛盾的,或是同情的,或是反感的,或是一般的相互的关系。这些相互之间的联系就形成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编写剧本就是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特定的人物关系是人物“戏剧性存在的基础”。狄德罗把情境归结为人物关系,他所指的是“家庭关系、职务关系、友敌关系”。除此以外,我们当然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的人物关系,诸如“是非关系”、“爱情关系”、“同志关系”等。然而,所有这些关系要能够成为具有艺术活力的情境因素,都应该渗透着“性格关系”。所谓“性格关系”,也就是关系双方都应该是有生动个性的人物,他们遇到一起,或者发生性格的撞击,或者是一般的个性的交往,这样产生的性格关系,才真正成为“戏剧性存在的基础”。
一个剧本中有戏或没戏,其实指的也就是有没有戏剧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戏剧性比作一颗种子,那么人物关系就是培养这颗种子的土壤,而事件则是促使这颗种子发芽生长的气候和水分。”因此说,剧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都是与戏剧性密切相关的。在构思和处理戏剧情节时,不应忽视人物关系,这是戏剧情节的重心,也是戏剧性的主要源泉。
一般来说,剧本中的人物关系有三种类型:(1)冲突型的关系;(2)对比型的关系;(3)并进型的关系。这三种类型的人物关系,主要针对的是主要人物和重要人物而言,不是指群众性的人物。
(一)冲突型的关系
冲突型的关系是指用冲突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关系,通过冲突体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例如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刘大山,北方铁路局局长;另一个是他的战友白帆,北方铁路局蓝天分局的局长。剧中的中心事件是围绕着古塔车站出现撞车事故而展开的。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古塔车站出现的事故上,行动不一致。白帆对待这起事故的表现是包庇古塔车站的站长,隐瞒真情,假报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丧失原则,造成很坏的影响。刘大山是坚持原则,严肃纪律,有错必纠,揪住不放。他给隐瞒事故的蓝天分局局长白帆记大过一次,撤掉蓝天分局所管辖的古塔车站站长的职务,并通报全局,挽回影响。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同一事件上由于倾向性和意志等方面都发生了碰撞,形成了两个人物在性格上的不调合的冲突,这种人物关系就是冲突型的人物关系。
又比如:广播剧《一座雕像的诞生》中的欧阳兰与黄益升之间,在对待两个烈士的遗孤的问题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黄益升认为两个孤儿应该由国家抚养,其原因是两个遗孤侵占了他的爱情和幸福,他的内心世界是狭隘、自私的。欧阳兰认为两个遗孤是烈士的后代,她受战友的委托,“照看好”这两个孩子是出于道义、良心和理智,而且孩子们也需要母爱。这两个人物在是否抚养烈士的遗孤的问题上发生了抵触,形成了冲突,结果使两个恋爱多年的恋人分道扬镳。从这个剧目中也可以看出冲突型的关系必须是:双方性格中的思想部分有差异而在行动部分又相互抵触便构成了冲突。这个冲突的形成是由于人物的不同意志所造成的。
(二)对比型的关系
对比型的关系是指在人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或者说双方没有相反的意志,而由于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或者由于做事的方法不同,或者由于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叫做对比型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双方的性格显得十分鲜明。当然,前面我们提到冲突型的人物关系也是一种对比,但那是在运动中的对比。这里所说的对比主要是指静态的、平面的对比。
处于对比关系中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差异的程度是不同的,由此所表现的行为差异也就不尽相同。比如:广播剧《金鹿儿》中的金明露和王淑娴这两个人物性格差异较大,所以在性格对比上也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差异越大,对比的效果就越强烈;差异所表现的方面越集中,性格对比也就越鲜明。我们在编写剧本时,不仅要使主要人物之间形成鲜明的性格对比,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次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也要在对比中显示出各自的不同性格特征,形成互相映衬、互相对照的人物关系,这样使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才能愈加鲜明、突出。
(三)并进型的关系
并进型的关系指的是双方在意志上、目的上相同,而且在行动上又一致的关系,可以说是并肩前进的人物关系。处于并进关系中的人物,因为他们的行动一致,在性格的表现上又相互补充或相互叠加,使得人物形象显得更丰富、更清晰。比如: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中,刘大山和吕久才两个人物就属于并进型的关系。他们在对待白帆的态度上有一致的看法,为了维护党的优良作风,在处理古塔车站事故的问题上,刘大山与吕久才虽然地位不同,一个是北方铁路局局长,一个是铁路扳道工人,但因为在意志上相同,身为局长的刘大山对扳道工吕久才可以称兄道弟,而且在住招待所时,服务员在电话中问吕久才是什么级别的时候,他可以把一个普通工人称之为“是我的上级”,从另一个侧面把刘大山这个人物的平易近人的性格表现出来了。而吕久才知道刘大山是个坚持原则的局长,才肯于向他反映、揭发蓝天分局局长白帆隐瞒事故的事情真相,并且敢于署上名字,说明他对刘大山的信任,也表现出一个老扳道工人、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及无畏的性格。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并进型的人物关系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到的补充、反衬的作用。剧作者在编写剧本时,要视剧情的需要,把不同的人物纠葛到冲突、对比或并进的关系之中。但是,这些关系在剧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关系也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有的由并进型变成冲突型或对比型,有的由对比型变成冲突型的关系。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反感”是戏剧情节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在剧本中人物之间的“联系”、“同情”以及“一般的相互关系”,也是情节发展的因素,同样是构成戏剧情节的有机部分。我们在编写剧本时,要巧妙地把这几种人物关系糅合在一起,构成全剧情节的重心。剧中人物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历史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些关系只是表现人物性格的环境和条件,人物关系的核心还是由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这里又牵涉到剧中情节的第三个因素——人物性格。
三、人物性格是情节的核心
剧作者的任务是写人,展示人的人生道路、生活命运。在创作剧本时,刻画人物性格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刻画人物性格呢?恩格斯说,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在他怎么做”上。但剧作者在构思情节时要善于从人物关系中体察人物的性格是怎么发展的。陈荒煤同志说,人物的性格“是由一个人的出身、教养、经历、锻炼、社会地位和世界观所决定的品质上的基本特点,以及个性特征融合起来的结晶,总是在重要的行动中闪着特有的光辉,决定他在生活中、斗争中与各种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他在什么情况下面,必须采取什么态度,这样做,或者那样做。这就是真正的性格”[5]。
人物性格由两部分构成:隐匿内部的是稳定的部分;形露外部的是运动的部分。稳定的部分亦即倾向性;运动的部分又叫做意志。关于倾向性,顾仲彝教授说:“倾向性是人物对于现实所体验到的经过选择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表征他的特性,影响他的活动。倾向性是指带有指导性的目的和动机的内容而言,其中包括影响人物的行为的那些有意义的态度。”[6]性格的基本特征往往决定于这些稳定的部分;在性格的稳定部分中有差异。什么是差异呢?差异是矛盾的一种形态。在剧作中主要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如活泼与文静、严厉与温和、勤快与懒散、喜爱装饰与不修边幅等都属于差异范畴。但一部剧作若只有差异而没有冲突或抵触,只能构成不同性格色调之间的对比,很难产生艺术魅力。只有当具有差异的人物因不同的目的或愿望发生联系,构成冲突或抵触时,才能推动情节发展,产生戏剧性因素。从另一层意义上讲,差异又是冲突或抵触的条件及基础,但还不能构成冲突的本身。关于人的意志有以下的特征:“它表现在自觉地提出行动的明确的目的性上,表现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决性或决心上,而且表现在为了克服那些阻碍目的实现所必需的积极性、组织性和刚毅性上。”[7]因此,形成冲突必须体现在稳定的部分有差异,运动的部分有抵触。什么叫抵触呢?抵触就是矛盾未构成正面冲突的一种比较含蓄的表现形态。形成抵触是剧作中处理普通生活矛盾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偏重抵触形态的剧作往往以细腻深刻地描绘人物感情,反映真实自然的生活图景取胜。但当两个人物的意志由于目的不同、行动上相阻碍时,就要碰撞出火花,引起冲突,这种冲突才是真正的戏剧冲突。“孤立的性格不成其为性格,只有把人物牵引在一定的关系里,互相摩擦、比较,才能出现不同的个性。”①
前面我们谈到戏剧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指的是人物性格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和那个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往时,双方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性格的人物总是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展开行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人物每次出场都能在与其他人物的交往中迸发出性格的火花。比如:《序幕刚刚拉开》中的牛大力与柳春鹤,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牛大力所具有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影响并决定着事件的进程,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果牛大力的性格是另外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情节的发展又将会是另外的样子。人物性格是设计情节的内在依据,即有什么样的性格,便会有什么样的情节,性格决定情节,因此说,人物性格是构成情节的核心。那么,情节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又涉及第四个因素——冲突。
四、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又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生活中充满矛盾,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着、变化着,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丰富多彩。作为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不可避免地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戏剧作品中的情节就是生活中矛盾冲突发展过程的艺术反映,人物的行为及其矛盾冲突构成了情节的基础和动力。在实际创作中,离开了冲突,就不可能构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有内在的矛盾不断地积累、爆发,形成对立势力的一个又一个回合的斗争,才能推动戏剧情节的向前发展。情节与矛盾冲突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能揭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促使人物典型性格的形成。如果情节的进展不是由人物性格的意志部分决定的,那么这个情节自然就不能体现戏剧冲突的必然发展过程。
在中外戏剧理论界中,对于戏剧冲突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戏剧冲突是性格冲突;一种认为戏剧冲突是意志冲突。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戏剧诗是以目的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这种斗争的必然解决为中心。”[8]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则认为:“戏剧所表现的是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或自然力量之间的斗争。”“我们要求戏剧表现的是意志为争取达到目标而自觉地运用着它的手段的情景……”[9]日本的岸田国士也认为:“意志的活动遇到‘阻碍’才表露到外面来,所以戏剧的本质在‘意志的斗争’。”[10]美国戏剧和电影理论家劳逊同样认为:“戏剧冲突也是以自觉意志的运用为根据的。”[11]在国内,顾仲彝是“意志冲突”的主张者,他在解释“意志冲突”时提出了两个依据。其一,“有些戏用‘性格冲突’是无法解释的,但如果用‘人物意志冲突’来解释,就很轻而易举了。”其二,“因为舞台上的表演是以行动为主,而行动是意志的产物。没有意志的人是谈不上行动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意志冲突是戏剧冲突的主要内容。人与人之间的意志冲突既包括正反面人物之间的意志冲突,也包括正面人物之间或反面人物之间的意志冲突。只要意志发生冲突便能构成戏。”[12]而谭霈生则主张性格冲突构成戏剧冲突,他说:“在戏剧创作中,所谓‘性格’,一般也就是指‘个性’,它的基本含义是人物的‘特征’、‘特性’。说得明确些,‘性格’乃是使一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相区别的各种特征的总和。意志当然是构成性格的一种因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因素。除此以外,性格中还包含着人物特有的思想、感情、兴趣、素养、气质等等因素。也就是说,性格的含义要比意志广泛得多。自觉意志使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而采取行动,而独特的行动方式却是由个人性格中的诸种复杂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共同的意志,但行动却会因性格而异。奥赛罗如果处在哈姆莱特的境地中,也会产生复仇的‘自觉意志’;但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决不会像哈姆莱特那样迟疑徘徊,他很可能马上向仇人宣战。只有那位‘可怜的哈姆莱特’(别林斯基语),才会演出这样一场复杂的悲剧。很显然,在这里起作用的,除了意志以外,还有性格中其他各种复杂的因素。”[13]因此,他的结论是:“从实质上说,所谓‘戏剧冲突’,就是‘性格冲突’。”[14]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所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主张戏剧冲突是意志冲突的理论家是从戏剧的行动出发的。关于“行动”一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第六章中解释悲剧的定义时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很明显,这里所说的“行动”,指的是戏剧“模仿”的对象,亦即戏剧作品的内容。而“动作”则是指“模仿”的方式与手段。《哈姆莱特》在鬼魂出现之后,揭露出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害死哈姆莱特的父亲,霸占了他的母亲,使哈姆莱特决心采取复仇的行动,于是冲突发生了。人物各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的动作、反动作,互相推动着向前发展,就构成了戏剧。主张性格冲突的理论家是从人物形象塑造出发的,“要构成真正的性格冲突,首要的条件,是写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15]。贝克有一句名言:“一个剧本的永久价值在于它的性格刻画的艺术。”如果剧本中不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有可能出现质量不高的剧作,强调性格刻画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仅有“性格刻画”和“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一定有性格冲突吗?顾仲彝作了如下的解释。他说:“性格是稳定的,意志是变动的。性格本身不能发生冲突,例如资本家和工人的性格有显著的不同,在利益关系暂时稳定的状态下,他们表面上是无从发生冲突的。”《雷雨》中繁漪和周萍,就其性格来说是显著的不同,但是在周朴园外出还没回来之前的那些年,他们并没有因为性格差异而发生冲突。自从周朴园从外地回来,周萍害怕了,于是产生抓住四凤而摆脱繁漪的意志行动,而繁漪对此不肯善罢甘休并从中阻拦,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冲突。由此可见,性格不同的人物在一起并不一定就有冲突。
那么,性格与意志在创作中又是什么关系呢?在编剧时,刻画人物性格是首要的,戏剧作品重要的是反映生活,其中心也就是描写人物,描写人的行动或者说是行动中的人;描写性格并不是戏剧作品的最终目的,但在生动地描写生活的同时,必然会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而意志总是表现在一定的行动中,只有意志上出现了冲突,才能构成戏剧冲突。因此说,戏剧冲突要表现在人物的意志上,只有人物的意志之间对立,才有可能形成戏剧冲突。相反,只有孤立的人物性格,而他们又各自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不产生相对立的意志行动,那么,他们就很难发生冲突,当然也就难以构成戏剧冲突。但有一点应该强调,那就是:一切毫无意义的意志冲突都不是好的戏剧冲突。一切人物的意志冲突必须与剧本的主题思想密切结合起来。人物意志冲突要能体现重要社会矛盾,反映生活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好的戏剧冲突。没有社会意义的意志矛盾所构成的戏剧冲突是没有什么戏剧意义的。
戏剧理论工作者曾根据黑格尔的冲突理论,把戏剧冲突概括为三种表现形式:不同人物之间的抵触、矛盾和斗争;人物与环境(社会的和自然的)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这三种冲突的表现方式在广播剧的剧本里也同样地存在着。“其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抵触、矛盾和冲突,在任何戏里都应该是主要的,环境对人物的压力,人物内心的冲突,都从属于人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同时,也不能忽视描写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和人物的内心冲突。”[16]那么,这种冲突理论在剧作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下面将就这三种冲突的不同表现方式分别进行讲述。
(一)人物之间的冲突
前面我们讲过,社会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性格不同,思想感情、看事物和处理事物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在一起生活,相互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在意志上也就必然产生矛盾和斗争。在剧本里表现这些矛盾和斗争,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冲突的对立面,冲突的内容,始终基本上不变,但通过一次次交锋,冲突越来越激化和深化,到最后的爆发点,雷电交加,一泄而尽。”[17]
(二)人与环境的冲突
人与环境的冲突,这里环境指的是社会的和自然界的。广播剧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表现在人物的理想、抱负、志向常常与社会环境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抵触,形成了冲突。这种冲突在剧中往往没有正面的交锋,冲突的对方在剧中也没有出现,但从剧目里却能感受到冲突的存在甚至还比较尖锐。比较典型的广播剧是《彭元帅故乡行》,在这个剧中,没有出现与彭德怀相对立的人物,当然也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锋。但是,彭元帅那种实事求是、刚直不阿的性格与那种浮夸、欺骗的社会环境形成尖锐的冲突,而这种极“左”思潮占了上风的环境又是彭德怀所不能抵御的,这就必然造成了被罢官和解甲归田的悲剧性结局。又比如广播剧《晶莹的心》中,全剧没有一个反面人物或者是对立面的人物,而构成此剧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是人与自然界的病魔之间的冲突——癌症把年仅15岁的刘玲的生命夺去了。在这个人与自然界的冲突中,深刻地刻画了刘玲那种与病魔进行斗争的顽强性格和她那颗年轻而又晶莹的心。正如剧本所提示的:“刘玲离去了,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凋零了,人们为之惋惜,回味着她的声音。她那闪光的思想,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无一不影响着每一个熟悉她的人。”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剧中描写人物与环境冲突时,重要的是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只有表现出人物那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忍顽强的精神,虽是悲剧性的结局也会是震撼人心的,能给听众以思索和启迪。
(三)人物内心的冲突
顾仲彝说:“意志行动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分简单和复杂两种。在复杂意志行动采取决定时,对行动目的和方法的选择可能产生种种顾虑和内心矛盾,这反映在戏剧里就成为复杂的内心冲突。”比如,广播剧《裂缝》中有一段戏,内容是这样的:郭一滨1957年毕业于东大土木工程系后留校任助教。1959年初他到建筑基地考察回来向党支部写了一份与科研毫无关系的思想汇报,反映大跃进使国民经济出现了大裂缝的情况:农村中口喊放“高产卫星”,亩产粮食达几千斤、几万斤,可农民家里吃的却是糠菜,甚至封了门出去讨饭;小高炉把好的钢炼成废铁,把好铁炼成废渣……谁知当时土木工程系的党支部书记石虚,认为他是在丑化社会主义的农村,和庐山上那股黑风唱的是一个调子,是借思想汇报向党进攻。他找到郭一滨的恋人和入党介绍人李平来做郭一滨的思想工作,叫他承认错误,做深刻的检查,但郭一滨认为这是把看到的真情告诉党,向党讲真话。他认为做人要诚实,绝不能昧着良心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李平的说服工作没有做通,结果,郭一滨受到全校的批判,作为右倾分子的典型被清除出党,接着,又被下放去基层建筑队劳动。临走的那天,李平冒着大雪给他送行。从这一段戏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平内心的种种顾虑:她是郭一滨的恋人,而且深知郭一滨的为人和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在清除郭一滨出党时,她又举了手;在下放郭一滨到基层劳动时,她又去送他。正如她向郭一滨表白时所说:“在处理你的支部大会上,我也举了手,但是我的心情有多矛盾,多痛苦……”而且,李平要求郭一滨同她保持联系,企图填平他们之间的裂缝。直到她觉得郭一滨与她难以恢复以往的关系时,还把为郭一滨买的书送给了他,并希望他不要拒绝。通过对人物内心冲突的揭示,李平的性格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有的剧目是用第一人称的解说和对话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比如广播剧《金鹿儿》,剧中的团委书记王淑娴与优秀售货员金明露既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也没有相对立的意志冲突,只是在顾客投票选举优秀售货员时,金明露是得票最多的第一名。这使王淑娴的内心产生了冲突,原因是王淑娴对金明露爱唱、爱跳、爱穿着打扮看不惯,尤其严重的是,附近工厂里的小伙子把金明露排成最漂亮的“一号”人物。如果是普通的售货员爱穿着打扮倒也没有什么,可作为一名优秀售货员这样爱穿着打扮,“举止轻浮,也与最优秀的售货员的光荣称号太不相称”,连金明露热衷于文化宫排戏演节目,也被看做是不安心商业工作的表现。并且王淑娴还听说金明露有好几次把糖果拿到宿舍里去,请一些青年人吃糖——作为售货员当然是不允许的严重问题。王淑娴向郭经理建议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金明露绝对不能当选最优秀的售货员。王淑娴内心所产生的冲突是她的种种顾虑造成的。但经过认真了解账目和仔细盘点,她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而且金明露在售货时,技术娴熟,对顾客态度和蔼,“接一问二照顾三”都无懈可击。王淑娴认为金明露是在做戏,在进一步调查金明露请一些青年人吃糖一事时,她得知金明露是自己花钱买糖,请大家品尝后评价这些糖的特点;为改进服务质量,金明露利用业余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上秤、包装技术……当王淑娴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她改变了对金明露的看法,感到内疚,深夜辗转难眠。全剧的戏剧冲突都集中在王淑娴的内心上。而这些内心冲突是通过人物对话和解说词来表现的。
在广播剧中,人物的内心冲突常与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结合在一起进行表现,较少的剧作有单独地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在整部剧作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抵触、冲突是主要的,而人物与环境、人物内心的冲突则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这里之所以要费些笔墨来讲述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和人物的内心冲突,目的在于使大家了解,人和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是戏剧冲突中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情节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根据故事组织情节的时候,要把故事中最能代表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许多环节重新筛选加以安排,构成一个展示人物形象、体现主题思想的完整序列。这个序列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这个原则就是:它必须体现出戏剧冲突发生、发展、解决的完整过程,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主题思想。所以,人们常这样说,“情节是人物形象成长的历史,主题是情节发展的逻辑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