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剧导演怎样研究文学剧本

广播剧导演怎样研究文学剧本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研究文学剧本广播剧的全部工作首先决定于剧本,但是,有了剧本并不等于有了广播剧。导演二度创作的第一步是研究剧本,因为导演接触剧本要比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早一些,所以要事先做好剧本的研究、分析工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剧作者的创作意图。导演对主题思想的确定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并决定广播剧将向何处发展,因此导演必须摸清作家之所以要创作这个剧本的真正目的与意念。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很好地抓住这句核

第一节 研究文学剧本

广播剧的全部工作首先决定于剧本,但是,有了剧本并不等于有了广播剧。当剧本经过各级领导审阅批准、采用之后,写在纸上的平面文字只是一个半成品,导演要把这些平面文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形象地再现出来,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才算完成。大家通称剧本为一度创作,导演艺术为“二度”创作艺术。

导演二度创作的第一步是研究剧本,因为导演接触剧本要比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早一些,所以要事先做好剧本的研究、分析工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剧作者的创作意图。导演研究剧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阅读剧本阶段

导演第一次阅读剧本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导演不能受到任何外界的妨碍、杂事的打扰,而要一气呵成地读完剧本,以便取得一个完整的印象。导演阅读剧本时,应该像普通听众一样,不带任何主观意念,纯客观地去感受,听任自己的想象、感觉自由发展,以此获得“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许这个“第一印象”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但是剧本中的某些场景、片段或某个人物、细节,能触动导演的思维联想和想象,甚至会显示出某些构思的意念。实际上,有些导演的最初印象就成为他以后构思的一部分,直接应用在后面的创作工作中。导演如果仅仅依靠对剧本的最初印象就着手排戏,那是不慎重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印象”不仅是不完整的,也许还是不准确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需要进一步阅读剧本,认真分析,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感受。

在阅读剧本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读了剧本以后,总体的印象是什么?是正剧、喜剧、悲剧抑或还有其他的感受(如明朗的、阴暗的、欢快的、沉重的……)?剧本中有哪些片段感动了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剧本把你引往什么方向去?它在你心目中唤起什么愿望?剧本中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又都是如何解决的?

3.剧本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本中哪些人物真实、可信而生动,哪些人物印象不够鲜明?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和这部剧有关的形象?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导演了解剧本优缺点的钥匙。

4.剧本使你引起了一些什么样的联想?这一点对发挥导演的想象力作用很大,是培养导演专业本领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最好是边读边记,切实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印象,不忙着去做理性的分析。

著名广播剧编导刘雨岚说:“初读儿童广播剧《起飞的小鹤》以后,脑子里总出现一片湛蓝的湖与无边的草地,孤零零的木板搭起的高高的瞭望塔,直感是辽阔、寂静、清冷。为什么是冷色调?为什么产生清冷的感觉?菲菲残缺的躯体铸就了她沉思内向的性格。在人烟稀少、珍禽成群的自然保护区扎龙,菲菲所见是人与兽的斗争,珍禽与大自然的斗争,从而发现生命的价值——人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力量。听了《起飞的小鹤》,觉得剧中的小主人公菲菲正是我想到的那个菲菲,音色纯正,略带沙哑,不是通常她那个年岁的小女孩特有的娇嫩味,而是带有一种悲凉调子。后来还了解到,剧本未修改前写的是菲菲在与狼群搏斗中牺牲了,人们觉得太悲惨,才把结尾修改了,但人物的个性没有变,我们初读时产生的蓝的冷色调和清冷的感觉是对的。”

必须说明,初读剧本的印象,不一定全部都对,而且不准确的东西往往很多,有的是导演过于主观性的印象,或是和剧本实际不相符合的印象。因此,第二步要进入仔细阅读剧本,分析自己印象的研究阶段,验证自己的印象是否正确。

二、分析剧本阶段

分析剧本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地了解剧本,那么该从何处着手呢?

(一)寻找剧作主题

导演分析剧本最基本的任务是准确地找出剧本的主题和主题思想。在导演寻找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到剧作家所选择的是什么样的题材,他是怎样提炼题材,又是如何发掘它的主题思想。我们知道剧作的主题是剧作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选择其中感触较深、影响强烈并引起创作冲动的问题,通过剧作把它突现出来。它是剧作者观察与思考的结晶,又是剧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说,它是表现剧作者对客观事物、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态度、认识和评价。导演要想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深入地分析剧作者在剧作中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尽可能地与作者的思想同步。导演对剧作的主题思想分析得越具体、越深刻越好,只有把握住剧作的主题,才能抓住剧作的灵魂。导演对主题思想的确定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并决定广播剧将向何处发展,因此导演必须摸清作家之所以要创作这个剧本的真正目的与意念。更重要的是,导演必须开掘出作家对主题的表达深度。一部作品,不论是歌颂的还是批判的(当然歌颂和批判在一部作品中往往是糅合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分割),导演如果只留心剧本中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那就成了只见人物的行动,不见人物的思想,只见事物发展的过程,不见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相反,如果导演在分析剧作时不仅停留在解释人物行为的表面现象,而且还分析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预示出这种现象的发展前景,这样的作品主题才算挖掘得比较深刻。

我们以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为例。在这部剧作中,作者描写了铁路总局局长刘大山如何关心职工的生活,尊重职工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干部,以及他不徇私情,敢于同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作斗争等事迹。导演如果只单纯地把着眼点放在表现刘大山这些优秀品质上,恐怕剧目的主题思想就不会那么深刻感人。要深入挖掘的是,刘大山的这些优秀品质是在革命队伍里接受革命优良传统的教育,接受老师傅的具体帮助才有的结果,这样刘大山这个人物的思想品质就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了。而如果仅仅找出刘大山的优秀品质产生的原因,不预示出其发展前景,剧作主题自然也不会深刻。在这部剧作的最后一段戏中,刘大山去看望被他降职处理并通报全局的老战友、救过自己性命的老下级白帆时说:“老白,还记得咱们的老师长吗?一想起老师长,就好像看到了胶东的土地、红枣,看见了战友死前的一双眼睛,看见了老师长,听见了老师长问的那句话:‘你是共产党员吗?’老白,我觉得老师长的问话我应当回答!你应该回答!每一个有着‘共产党员’称号的人都应当回答这句话……”剧本中这段话是很关键的台词,它深刻地揭示出主题思想。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很好地抓住这句核心的台词,剧作的主题思想因此挖掘得较为深刻。

寻找剧作主题,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导演从分析事件开始,因为事件是剧中情节的起因,事件能够纠葛矛盾,发展冲突;只有找到矛盾冲突,确立了对立双方的贯穿动作以后,才能突出剧作的主题思想。也有的导演从抓剧本主要人物的行动入手,最后认识主题。决定剧本主题最恰当的方法,还是首先决定剧作的冲突。绝大部分的剧作主题都存在着强烈的戏剧冲突。有了冲突,就会有斗争;冲突解决了,剧本的主题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戏剧冲突主导着全部剧情的发展,决定着剧本的全部事件,联系着剧中所有的人物。而剧本的主题就暗含在这个基本冲突里。

(二)确定主要事件

导演分析剧本的关键性工作是确定主要事件,把人物的行动线找出来。它是弄清矛盾冲突、情节发展的原因以及深入了解剧情、人物思想、行动变化的重要手段。戏剧的冲突表现在行动上,主要事件也是通过人物行动展开的。导演应最先把主要事件找出来,把行动线理出来,这样就能准确地抓住剧本的矛盾冲突,并且也就很容易了解到剧本的真正意义了。比如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中,情节起因的事件是牛大力私自从林场拉走了480根海带桩子回家当柴烧。他之所以敢私运海带桩子,是“二山神”栗魁生搞不正之风在他身上引起的反应。而“二山神”为什么搞不正之风呢?原因是他的父亲(老栗头,原山口林业局局长)给他做后台。当牛大力开车刚到检查站,被新上任的柳春鹤局长截住时,他根本没有把这位新局长放在眼里,开车就走。他之所以这样胆大妄为是他经过认真调查,掌握了一些干部的种种不正之风后,才变得有恃无恐。他认为“既然州官能放火,咱百姓就能点灯!”这是他行动的根据和心理活动。柳春鹤召开大会处理这件事,指明国家财产私自拉回家是不对的,并提出两种处理方案:一是自己送回,一是作价购买。牛大力当场表示要木材,柳春鹤立即宣布:“收成本费240元,在工资内逐月扣还。”这使牛大力憋了一肚子窝囊气,第二天他采取了带着老伴和小孙女到柳局长家“向党要口饭吃”的行动,迫使柳春鹤让步。柳春鹤的反应则是以诚相待,热情地招待牛大力一家老小的吃住。邪恶势力的代表“二山神”及其同伙出于自身私利的考虑,打着“为柳局长着想”的幌子,提出不要扣牛的工资,以便缓解这场矛盾,但柳春鹤毫不动摇的坚持扣款的决定,又再次激怒了牛大力,他要上省、进京告柳春鹤“官官相护,矛头向下”的状。这时,柳春鹤认为时机成熟,该让牛大力这颗被埋没的“珍珠”闪耀出它原有的光彩的时候了!他直截了当地问牛大力:“(你)为什么把‘秘密武器’锁在柜子里不敢公开?说穿了,你既害怕得罪‘二山神’,也怕失去浑水摸鱼的机会!”这击中要害的话语使牛大力瞠目结舌,难以反驳。柳春鹤又问他:“我要不扣钱,你还告吗?”牛大力斩钉截铁地回答:“也告!”柳春鹤终于使牛大力成为同自己并肩战斗的伙伴,他欣喜地指着牛大力胸前佩戴的当年在志愿军中得到的军功章说:“军功章不仅是荣誉,也应当是责任。它是戴在胸前的,更是戴在心上的。”这句话唤起牛大力的荣誉感、责任心。他向柳春鹤表示送回海带桩子并要求“就让我再当一次兵吧!”于是,柳春鹤激动地喊出:“牛师傅……”人物关系由对立转化为统一。通过这个剧目我们可以看出,寻找事件的目的是要弄清楚剧本中那些决定人物关系改变的,使矛盾冲突尖锐化的,同时又与表现剧本思想有关的事件。这样做便于组织演员去行动,也就容易把握住全剧的排演工作,因为行动是戏剧的基础。

(三)明确剧本轴线

我们从《序幕刚刚拉开》这部剧中可以看到,剧中人物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行动。这些奔赴共同目标的行动形成了一条贯穿整个剧本的轴线,它吸引着剧中人物,有的“拥护”、有的“反对”。这条“拥护”的轴线我们称之为贯穿行动线。那些妨碍或反对这些人物达到目的的人物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便形成反贯穿行动线。每个好剧本都有一条贯穿行动线,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一条反贯穿行动线。反贯穿行动线是针对着贯穿行动线而出现的。剧本里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的行动都应该是合理的、贯穿的、有目的的。导演与演员对剧中的每一事件和每一行动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以是否符合贯穿行动线为依据,孤立地分析事件和行动是不能够正确表达剧本的主题思想的。导演怎样才能找到贯穿行动线呢?概括地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必须抓住剧本中的不同人物及其性格之间的矛盾冲突。剧本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爱好与憎恶,他在想什么、做什么,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怎样置身于冲突的漩涡之中;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及他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这些都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思想、感情、精神和心理的依据。因此,导演在分析剧本时,要特别注意并抓住的是“这一个”人物的性格,这样就可以探求到“这一个”剧本矛盾冲突的贯穿线了。

第二,剧作家在剧本中所设置的矛盾冲突,都与一定的时代、社会、家庭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就是戏剧的具体情境。每一部剧都要在一个典型的戏剧情境中展开,并由冲突所制约和展现。因此,导演在分析剧本时,要注意把握戏剧情境的变化。

第三,必须抓住那些用具体行动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行动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形式。对立的双方在特定的戏剧情境中,无不是为了各自的行动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戏剧需要行动,人物需要动作,矛盾冲突因而更富于行动性。人物由一个动作激起另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是为了克服对方设立的障碍而取得继续前进、奔向最后目标的行动。

这里顺便讲一下“动作”、“行动”的区别和它们各自的内涵。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一般习惯来讲,动作是指看得见的、具体的身体四肢的活动。而行动呢?它是指有目的的、由动作和语言去完成的活动过程,如等待、躲避、训斥、请求、拒绝、鼓动、制止、说服等。行动一般不会一刹那就完成,总是有个过程。一个行动过程可以是由一个动作完成(如坐在椅子上等待,躲在隐蔽处一动不动地窥视),但一般来说总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并且常常要伴随语言。有不少行动(如训斥、请求等)还主要用语言去完成。在外文中,“action”这个词兼有动作、行为、行动等多种用法,而在中文里,这些词是在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的。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抓住人物动作的发展和变化,梳理出一条人物行动的贯穿线,而这条人物行动的贯穿线也是维系着矛盾冲突的发展线。事实上,凡是平淡、无实质性的矛盾斗争的情节不可能有更多的行动性,也缺乏吸引力。凡有矛盾斗争的情节,便会产生人物复杂的行动。只有富于丰富行动性的冲突,才能使听众感兴趣。所以,从人物行动的具体表现上来探求冲突贯穿线,是具体方法。

(四)分析各类人物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除上面谈到的主题、事件、贯穿行动线与反贯穿行动线之外,还要分析人物。好的剧本,所有人物都缺一不可,抽离任何一个人物都会影响剧本的完整性。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任务,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主题思想而存在。而导演的任务就是要创作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导演在分析人物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分析人物的社会关系,看看他和周围其他人物的关系怎么样,他的生活状况、经济地位,他的爱好和志向,这一切都可以在台词中找到。导演不仅要从角色自己的台词中,更应该从他周围人物的台词中去寻找。例如广播剧《裂缝》中,剧作家塑造了一位有坚定信念、献身四化的知识分子形象——郭一滨。他在剧中是主要人物,这个人物是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他正直、有事业心,是个实干家;他善于思考,又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郭一滨相对立的人物是石虚,这个人物是“左”倾路线下造就出来的一个特殊典型。他的个性是运动一来就浑身有劲,本身是个知识分子却对知识分子存有顽固的偏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因此,他对思想解放,对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抵触。在郭一滨与石虚之间是省委信访组的李平,她是贯穿全剧始末的人物,以她的亲身经历,把全剧的情节连接起来了。李平与石虚不同,她从二十年来的曲折动荡中认识到,有必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裂缝。李平的形象反映了在生活的教育下,人们挣脱“左”倾路线的羁绊,用清醒的头脑对待现实,对待事业,对待人生。这三个人物的社会关系是:李平是郭一滨二十年前的未婚恋人,她的父亲是郭一滨的局长,而负责基建局日常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石虚又是当年在大学时期李平和郭一滨的党支部书记。剧中还有研究所老所长张仲庵和老果农魏宝田,郭一滨曾否定过张仲庵的数据理论,老果农魏宝田曾在郭一滨下放基层改造时帮助过他并保留了他的科研成果。从广播剧《裂缝》剧本中分析人物的社会关系、性格等都是从主要人物的台词,从他周围人物的台词,以及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介绍、议论及他与别人发生冲突的台词入手进行分析找到的。

第二,分析人物对剧本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和表现。如在全剧中人物都有些什么样的直接行动?在戏剧冲突中他是站在哪一边?导演要从形象中挖掘思想,从思想中理解形象。导演必须很好地考虑每一个人物在剧中的地位,即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剧中人物在剧本结构中的位置不同,任务有轻有重。有的人物是推动剧情发展、行动性较强的重要人物;有的人物是为了更深刻地揭示生活某一侧面,丰富主题内容,强化矛盾冲突的,他们在剧中承担的任务相对较轻。导演对“主体结构人物”要多下工夫,但对“一般情节人物”也不能忽视。比如,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刘大山,任北方铁路局局长;另一个是他的战友白帆,任北方铁路局蓝天分局的局长。剧中的中心事件是围绕着古塔车站出现撞车事故而展开的。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古塔车站出现的事故上,行动不一致,产生了分歧。白帆对待这起事故的表现是包庇古塔车站的站长,隐瞒真相,假报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丧失原则,造成很坏的影响;刘大山则是坚持原则,严肃纪律,有错必纠,揪住不放。他对隐瞒事故的蓝天分局局长白帆记大过一次,撤掉蓝天分局所管辖的古塔车站站长的职务,并通报全局,挽回影响。刘大山认为:“一个分局局长带头欺上瞒下,下面工人怎么看我们?党的威信降低了!这么弄,还能不低!群众不相信我们,这是对共产党员的最大的处罚。”剧中的次要人物——铁路扳道工人吕久才,是他写信给刘大山揭发蓝天分局局长白帆隐瞒事故的真相,并且敢于署上自己的名字,正是他的行动促使情节向前发展。对于这样的人物,导演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对一些在剧中虽不出场,但却对剧中事件、矛盾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决定剧情发展的特殊人物,由于他们都直接与主题内容有关,与情节进展有关,应给予足够重视。比如广播剧《序幕刚刚拉开》中,新上任不久的柳春鹤局长要整治的是朝阳林场主任、人称“二山神”的栗魁生。这个“二山神”是林场中的一霸,他利用职权拉帮结派,盖私房、收贿赂,是无恶不作的地头蛇,他的行为不仅败坏了党纪国法,在群众中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但在剧中这个人物始终没有出现,剧作家是通过虚写交代出来的,而且“二山神”对柳春鹤的卑劣行为也在幕后进行了虚写。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对未出场的人物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切不可以认为剧本表面没有这个人物而忽视他的存在。

总之,导演在剖析剧本时,不仅要抓住剧中人物的动作和音容笑貌,应更关注他们处在特定的矛盾冲突中,所产生的心情、念头、欲望、想象等各种心理状态。导演要把握住人物的心理活动,要像作家一样,钻进作品中去,参与人物的生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真实感。

(五)挖掘语言内涵

广播剧的语言有两类:一类是解说词;一类是人物语言。人物语言在戏剧界被称为台词。我们也尊重这个古老的称谓,把广播剧中的人物语言称之为台词。在分析剧本时,导演既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台词上,对解说词也不可忽视。解说词与台词构成全剧的整体,如剧本中根本无解说词,那要另当别论了。

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研究台词,因为在分析各类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挖掘台词的内涵显得特别重要。角色的思想、意向和冲突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都能在语言中表露出来。研究台词可以从正面入手,也就是角色的直接语言。例如广播剧《裂缝》中张仲庵的台词:“请听,我是政协委员、建筑协会副主席、科普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的常委……唔,省里还有几个头衔。此外,是三个杂志的编委,大大小小,虚虚实实,据不完全统计,身兼24个职务。请注意,我已虚度八十有二啰!趁现在脑子还清楚,不坐下来做点事,给后人留点东西,活着有什么实际意义!?研究所所长是个实职,可我已是力不从心了,走路都要人扶着,能去工地吗?不接触实际怎么能领导工作?所以我决定让贤。”又如在李平同郭一滨“相会”一场戏中,根据两个人物的对话所使用的语汇不同,显露出二者由于职业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一个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同一个搞政治工作的知识分子之间的不同性格。而这种性格语言是与他们本身的思想、感情及日常用语完全统一的。像“该浇铸在一起”,“裂缝是绝对的,无缝才是相对的,不信,你用万倍显微镜看看那平整光洁的玻璃,上面也布满了裂缝。世界是充满了裂缝的,我们的责任应该是为消除裂缝和隐患而奋斗不息……”这些语言是表现一个搞土木工程的知识分子的性格化语言,富有哲理性。而李平的“当心哟,别钻进白专道路的死胡同”,则表现出20世纪60年代搞政治工作的人物的性格化语言。

研究台词,重要的是掌握台词的意思。演员是通过台词进行交流的,用台词把听众带入剧情。因此必须分析每句台词的真正意思和用意是什么,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在同谁说话,是什么原因引起要说这句话,说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导演只有把台词研究透,戏剧的主题思想也就显而易见了。

广播剧导演研究台词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为选择演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广播剧的体现要靠声音而不靠形象。导演在研究台词时就可以确定演员的声音造型,这个声音造型能否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在分析台词过程中能做出初步的设计。

分析解说词。解说词在剧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第一人称的,有第三人称的,还有综合人称的。剧作家写的解说词,由于人称的不同在语言的构成中也有区别。导演要针对不同的解说词制订出处理方案,为将来排戏做准备。

(六)分析剧本结构

广播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剧种,在结构形式上有线性的、时空交错的、心理的、板块的等类型。导演在分析剧本时,必须熟悉剧作家是如何结构这个剧本的,剧本属于哪种类型。当明确了剧本结构类型之后,导演要把剧本里反映的事情和冲突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导演为什么要分析剧本结构呢?我们知道,广播剧的成功要以鲜明的、动人的形象反映出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剧作者往往是通过情节结构来安排和处理剧情的变化。那么,作为导演就必须熟悉剧作家是如何结构剧本的,也就是说,要把剧本里反映的事情和冲突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

事实上,剧本中的故事总要经过从发生、发展到结束这样几个步骤。导演分析剧本的结构,就是要摸清剧本是如何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生活的规定情境,人物性格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剧作家是怎样把戏剧冲突结成“扣”,又选择了哪些重点推动剧情的发展达到高潮,戏剧冲突的“扣”又是如何被解开的……这样分析可以看出全剧的骨架。之后,导演就要正确巧妙地处理剧中主要冲突线的发展,要让戏剧冲突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高潮也有潜流,有爆发点也有埋伏线。这些主要是通过节奏变化来体现的,节奏在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形式美的一条法则,通过节奏的高低起伏、强弱张弛,可以激发感情,吸引听众。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分清主次和各段戏的从属关系。次要的场面不可作为主要场面来处理;主要场面也不可草率地“跳”过去,否则就会使戏剧的节奏不顺畅。导演通过对剧本结构进行分析,也就是掌握全剧节奏的过程。因此说,导演分析剧本结构,掌握好全剧的节奏是非常必要的。

(七)分析“最高任务”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剧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为了了解剧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用戏剧的术语来说,就是了解剧作家所写作品的“最高任务”。作家写作,把自己对现实的看法传达给听众,是有他一定的目的性的;而导演要排演一部剧,也有他的目的性。所以,导演在选择剧本时,首先要考虑作品是以什么样的思想影响听众的思想意识;其次应该考虑剧本所提出的思想任务是否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总之,在排演一部剧之前,导演应首先明确它的思想目的。播出一部剧就是要把主题思想体现为积极的行动的号召,这种号召就是人们常说的最高任务。导演如果看不到剧本的最高任务,就等于割断了所要表现的剧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家的作品是根据最高任务而产生的,导演的创作也应该奔赴这个目标。导演不仅要揭示剧本的思想,而且应当根据现实生活深化剧本的思想。“导演要尊重剧作家,尊重剧作的体裁、风格。导演首先要吃透原作的精髓、内涵和本质,在紧紧把握原作的精髓、内涵和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打开你那艺术幻觉与想象的大门,让你的心灵在时代上空翱翔。”[1](张奇虹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