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剧的初期阶段(1933—1952)
从20世纪40年代起,有了广播剧的初步研究。值得重视的是,这时的理论认识虽然是刚开始,但却有一定的深度,理论探索触到了广播剧本质特征问题。这方面的成绩可以作如下的概述:
第一,从观念上已经提出了广播剧与舞台剧不同。天津台的《如何导演广播剧》(2)明确指出广播剧是“纯声剧”的概念,提出广播剧导演必须研究听众的联想作用。导演应当进而分析剧本的声音,让自己置身于听众的地位来“品辨”声音。
第二,对广播剧的创作范围和时空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有文章指出,广播剧的一个特点就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室”,即可以海阔天空地、自由变幻地展现时空。
第三,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怎样写广播剧》(3)一文提出:“理想的广播剧应着重心理表现,避免不必要的实际动作,要从头至尾是一贯的感情流露。”在《如何导演广播剧》中说:“广播剧不一定像舞台剧那样,高潮部分必须夸张、全力以赴,广播剧可以像散文一样的冲淡、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导演应把内在高潮培养烘托出来。广播剧导演比诗人、画家、雕刻家、工程师、舞台导演还要值得赞扬,因为声音的感人力量太大了。广播剧的演出,有如一阙世界名曲,使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天才的指挥者——广播剧导演。”(4)这些论述在今天来看,也是颇有见地的。
第四,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如剧本的写作特点,解说的写作方法,广播剧导演的特殊要求,广播剧演播艺术的特殊性,语言、音乐、音响的组织等方面的技巧问题都涉及到了。如演播方面,张望撰文的《演播音剧并不比舞台剧容易》(5)指出,“播音剧岂不较舞台剧容易而简便多了,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播音剧以第二自我尤为重要,要认为播音时播音室已不是播音室了,而是入到含有戏剧气氛的境界里了。”关于剧本结构,钟卒的《广播剧的表现领域与分幕》(6)说,“广播剧的分幕,应该是电影的分镜头和跟镜头”,指出广播剧宁可从电影借取表现手法,也要摆脱和舞台剧纠缠不清的关系,指出:“为广播剧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必须是通达到一个与舞台剧截然不同的境界中去的。广播剧应该争取新的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不应该继续地和舞台剧抢天下。”这种提法,在当时来说是大胆而又明智的,是作者深思的结果。关于语言,如背景环境的说明,在《怎样写广播剧本》(7)一文中提出,“措词可不要太主观,应当使听众有自己想象的余地”。
第五,介绍外国广播剧的情况。王枳的《闲谈播音剧》(8)是目前见到的最早一篇介绍外国广播剧情况的文章,也是一篇很有艺术价值的研究文字。文章对美国广播剧作家诺尔曼·考温做了介绍,说他用这种新式的艺术“为战争、为和平、为民主理想、为世界大同做过不少宣传”,为此他获得了“天下一家”的大奖。考温的广播剧《我们掌握着真理》,是一景一景地介绍美国宪法的制定修正、民主政治的实现。该剧动用了美国当时所有的大牌明星,听众达六千万人。作者明确指出“中国的旧剧就比较适宜于广播”,并说“话剧逐渐要从无线电中消失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文章还说美国舆论界认为“播音剧正在改变着美国戏剧界的远景。它的影响将开创美国戏剧的新时代”。这无疑为中国广播界打开了第一扇天窗,使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