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影导演的工作程序
导演在拍摄一部影片时,大体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是这样的:
一、选定文学剧本。根据文学剧本产生导演构思,即对未来影片的各个方面提出创作设想。选择适合的剧本,深入理解剧本,产生导演的构思和意图。
二、组成主要创作人员班子(其中首要的合作者是摄影师、美工师和录音师)。选演员,选外景,商定内景方案和确定人物造型,商定影片的音乐、音响构成。组建摄制组成员班子,首先要选好摄影师,起码要了解他的影像风格,并能在拍摄前期向他提出自己的影像要求。美工师要主持完成影片的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陈设道具设计以及镜头画面设计,他是负责整部影片造型设计的主要创作人员,他与导演、摄影师一起,根据剧本规定情境和导演对未来影片总体创作意图与造型形式的要求,进行美术构思,绘制各种设计图案,在拍摄过程中,美工师还要组织与指导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绘景、特技美术、字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要对未来影片银幕造型效果负责。对录音师而言,要有精湛的技术。选演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人说演员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员创造的,演员直接与观众见面,所以演员的得失成败也关系着整部戏的得失成败。在中国文艺界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叫“戏保人”和“人保戏”,就是说剧本选得好,就可以给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提供施展才华的充分空间,同样,选到了好的演员,一般的戏,也可以借助演员的功力,经过演员丰富和精心的创造,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选景,选择合适的外景,符合剧情发展的情境,室内景应由美工根据剧本的内容和导演意图进行设计,经导演审定后在摄影棚内进行搭建,搭建的布景既能达到导演的理想要求,又利于拍摄。根据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对全片的音乐、音响应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并确定下来。
三、通过跟主要合作者的讨论写出分镜头剧本,这是对导演构思的具体落实,也是对影片声画构成和叙述形式的全面设计。这时要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以及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形象资料写出分镜头剧本,这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将文字脚本转化为声画形象的视听构成,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和全片叙述形式的设计融入到分镜头剧本之中。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现场拍摄时,即使有所变动或即兴发挥,也不会感到心慌。
四、根据分镜头剧本,和制片部门一起拟定摄制计划,写出并向全摄制组成员宣讲《导演阐述》。摄制计划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方案,也是导演的纲领性设计。《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描绘的蓝图,《导演阐述》的写作一般包括这几点内容:对剧本的立意、意念、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对剧中矛盾冲突的理解与把握;对未来影片风格的定位、对节奏的处理;对表演、摄影、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对音乐、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要求;对剧中需要运用特技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以上各点不必面面俱到,由于剧本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加之导演的素质和风格各异,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加以阐述,但应力求明确、生动、具体,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并能鼓舞摄制组全体成员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同心协力,完成摄制任务。
五、实拍。包括排演、技术掌握、正式拍摄和补镜头。实拍是将文字转化为可见的影像的具体过程,也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和操作的过程。虽然学的理论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导演的不同个性,即使是同一个剧本,也会拍出银幕上的不同版本来。现场拍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导演要在拍摄现场将各部门的创作人员协调在一起共同完成创作任务。因此,在现场拍摄时,不仅要倾注全力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而且要花大力气施展自己的组织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质量。在现场拍摄,除了个别导演不作排练,让演员进行即兴创作外,多数导演都要进行反复地排练后才开拍。但是在排练中由于演员表演的启发,或者是摄影师的提醒,或者是导演自己灵感的突然爆发,往往要对事先设计好的分镜头剧本进行改动,或者做出大的调整,重新构思,重新分镜头,进行现场的创作。
六、剪辑和后期配音。完成画面“样片”和对白、动作效果、资料效果、音乐声带。这一阶段通过对画面“样片”和素材的剪辑是对影片的一次加工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有人说,剪辑可以起到使一部电影起死回生的作用。剪辑工作是以拍摄的画面和录制的声音为基础,参照分镜头剧本和导演的创作意图,将镜头有序地、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组接在一起。剪辑时对影片的整体结构、节奏的把握,还可以重新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全剧的结构更加严谨、流畅,节奏更加明快、有起伏。导演通过对画面的分切组合,达到运用镜头讲故事的目的,很多导演都要亲自参加剪辑影片的过程。剪辑过程一般要经过初剪、细剪、精剪三个阶段,经过反复推敲、调整、精益求精,最后把整体结构确定下来,以便转入配音工作。
七、混合录音。最后完成影片的声画合成。导演与录音师一起运用音乐和音响效果与剪辑好的画面进行声画合成。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将涉及作曲、乐队、演唱等诸多问题,以及动画、字幕、特技等人员的创作,导演对以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应提出设想和要求,以取得共识,力争达到艺术的统一。
在这七项工作中,前四项为前期;第五项为中期,或称实拍期;六、七两项为后期。即筹备阶段、拍摄阶段和后期阶段。由于每部影片情况不同,七项内容的顺序有时会颠倒,或交错进行。例如歌舞片、戏曲片和插曲分量较重的故事片,在前期要先录好音乐、唱腔。这是根据电影摄制的特点,经常需要把一场戏分割成若干个镜头来拍摄,但连续的歌声和音乐声却是不能像画面那样随意分割的,为了使分割拍摄的画面与该节目的声音相吻合,并保持声音的完整、连贯,所以在拍摄之前先要把歌曲或戏剧唱段录下来,在拍摄时,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让演员按照录音的节拍表演,这样拍出来的影片就是声画统一而完整的了;采用同期录音工艺的影片,声音在实拍期跟画面同时制作,需要注意的是防止与剧情不相干的噪声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声画一致、自然真实、缩短影片制作周期等优势,故事片、新闻片、纪录片、科教片等常常采用;采用后期录音就是先拍画面后配音,它包括配音演员配录语言和动作效果声、解说员配录解说词及配录音乐等。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它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声音和声音环境的质量,防止干扰,简便易行,但这种后期配音,特别是语言的后期配音,很难把在拍摄现场表演时的激情再一次表现出来,不如同期录音时真实感人。
图1-4 张乐平教授在拍摄电影
三个大阶段各占的时间也因片而异,一般说来,前期应该最长,因为电影的实拍是化整为零、按经济规律分段跳拍的,前期的总体设想和各方面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影片的面貌,导演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到通盘考虑、成竹在胸,并使各部门对自己的创作任务清晰而明细。在实拍期,导演作为总指挥和总调度,要在充分发挥全体创作人员智慧和能力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地落实原先的设想,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即兴的修正和补充。后期阶段是全部创作劳动的总成,导演和剪辑师、录音师一起,在若干遍镜头剪辑和声画合成中逐步完善影片的最后面貌。整个摄制过程就像一件产品的生产工序,先设计,再施工,最后装配,导演在这全过程中介入最早、结束最晚,自始至终参加摄制的全过程,始终把握着全局,可以说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导演工作贯穿于整个摄制过程中,所以导演必须集中精力,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避免艺术上的失误,在摄制的全过程中全力以赴,不可迁就和凑合,一定要严把艺术关。
图1-5 张乐平教授在指挥航拍
一位美国导演说:导演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作成百上千次的决定。事实上,导演创作一部影片作出的决定何止成百上千!当他站在摄影机旁发出“预备——开始!”这声口令之时,他已经决定了关于一部电影的构成。这是专属于他的世界,他必须用全部的心灵和智慧去创造它。导演的工作是复杂的、艰苦的,也是充满情趣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演专业是可以学成的。只要有心,加上勤奋和努力,导演梦是可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