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意念分析,影片意念

电影意念分析,影片意念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意念意念,是每部影片构思的艺术起点。但《阿甘正传》却能享誉世界,因为它阐述了一个深刻的意念,这意念给它注入了泰山般的重量。这段话既说清了作品的意念,又表达了他作为编剧对意念把握的认识和自觉。图3-19 《世上只有妈妈好》宣传画一部影片的意念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个过程的必要性还来自于电影的另一条规律——一部影片的意念应当精确而单纯。

第一节 意念

意念,是每部影片构思的艺术起点。也就是中心思想,给观众以启迪的东西,它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灵魂。人们大都很难忘记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忘不了片头与片尾飘来飘去的羽毛,它在昭示着:人生就像一片羽毛,随风飘荡,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方,这或许可以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形容:“轻如鸿毛”。但《阿甘正传》却能享誉世界,因为它阐述了一个深刻的意念,这意念给它注入了泰山般的重量。

你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描述了一段(历史和现实)生活,你从这段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同时想告诉观众什么?这是创作的首要命题,谁也回避不了。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三部影片的意念从宏观上讲表现的都是人性的解放,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不受拘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这些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

img22

图3-16 《红高粱》宣传画

img23

图3-17 《菊豆》宣传画

img24

图3-18 《大红灯笼高高挂》宣传画

一些好的影片常常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就那么一点故事,一个多小时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仔细回味起来,就因为它那鲜明而丰厚的思想内涵始终笼罩在我们的观赏过程之中。相反有些电影,故事庞杂而絮烦,疲于奔命地交代情节,看完了却不知道它究竟想说什么,这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意念把握,对于生活的开掘没有定向性和深度。著名剧作家叶楠在谈创作时说:“我写剧本时,只是希望做到两点,一、把在生活中最强烈的感受用最简练的形式表达出来;二、在不平凡的时代找出平凡来;在动荡的年代找出平静的时刻,来描写人的心灵。”这段话既说清了作品的意念,又表达了他作为编剧对意念把握的认识和自觉。在他哥哥白桦的作品《太阳和人》中,也就是影片《苦恋》的最后一个镜头——男主人公历经磨难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在雪地里爬行,形成一个硕大的“问号”,他的身体就是“问号”的那一点。这样一个镜头形成了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冲击着人的心灵。它在问苍天、问大地、问祖国、问社会、问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我到底错在哪里。所以,我们所用的每一个镜头都要传达给观众我们的创作意图,想要表达什么意念。正如前苏联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所说的:“用简单的方法讲述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img25

图3-19 《世上只有妈妈好》宣传画

一部影片的意念首先应该是独特的。它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个人体验和独特发现的结果。古往今来,生活像浩瀚的海洋,博大宽厚,瞬间万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感受它,不可能发掘出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试图用同一或相似的模式去描述它,不可能传达出它丰富的面貌和微妙的信息。艺术家是人类中最敏锐、最热情和最富情感色彩的一种人,这种体验生活和思考生活的人生模式,是艺术家在作品中产生意念的源泉。敏锐是要善于发现题材,发现新的意念、思想,给人以启迪和灵感;热情是要对事业或所从事的专业充满热爱之情;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对创作者而言富有情感色彩,最主要是对情感的发掘,对情感的体验,做到身入、心入、情入,以情动人,和人物去交朋友,用真情去体会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比如:台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曾令观众泪洒衣襟,电视连续剧《渴望》曾使观众牵肠挂肚、举国公谈。

img26

图3-20 《渴望》宣传画

比如:有这样一部学生作品,片名叫《女车夫》。这名学生拍摄了学校门口的一位女性三轮车夫。一般三轮车夫男性居多,而这位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抓住了极少数的女性车夫。片子中交代了这位女性家中的特定情境,丈夫因在建筑施工中从高空坠落而瘫痪在床,儿子读高中,为给丈夫看病家中已经是一贫如洗,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这位女性的身上。由于生活所迫,她租别人的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地拼搏着,每天靠交完租金后所剩无几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庭的生活。片子所表达的意念就是这位女性的无比坚强。

另一部学生作品拍摄的是大街上的一位修鞋匠,片名叫《鞋匠》。片中的主人公鞋匠是个瘸子,妻子是个盲人,母亲又有心脏病常年卧病在床,有一个儿子倒是很健康,在念小学,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他每天修鞋赚点儿钱。无论风霜雨雪,他从来不舍得休息一天,每天的午饭都是从家中带来的,连饭带菜装在一个破旧的饭盒里,他吃饭是没有准点的,只有趁工作的闲暇之余在工具箱里拿出饭盒随便扒两口,由于他腿脚不灵便,都顾不上洗一洗那摸了一天脏鞋的手。晚上收摊后,回到那个昏暗、潮湿又拥挤的小屋里,既要照顾重病的妈妈,还要操心上小学的儿子。他面对采访镜头,充满信心地说:“不管再苦再艰难,我都要供儿子读书,要让他像你们一样上大学。”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念就是希望,是对未来的希望。

还有个学生拍摄了学校里一位打扫卫生的中年妇女,片名叫《平凡的母亲》,片中描述了这位中年妇女供两个儿子读大学的故事。大儿子在上海读书,小儿子在离家不远的一所高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困,只能靠她在学校打扫卫生和捡垃圾的微薄收入,分月给小儿子交学费;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她先在食堂买两份米饭和一份菜,回到住处后,自己舍不得吃那份菜,为了不让儿子知道,先就着泡菜提前吃饭,等儿子放学回来时,儿子吃的却是可口的饭菜;儿子在军训时,列队路过他妈妈负责打扫的卫生区域,正好妈妈也在工作,儿子上前给她打招呼喊妈妈,而她怕给儿子丢人影响儿子的面子,却装作不认识地说:“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你。”该片用了三个细节体现了这位平凡母亲的不平凡之处,挖掘了人物的内心,所表达的意念就是伟大的母爱。

img27

图3-21 张乐平教授在拍摄现场给演员说戏

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真切、感人、触及心灵深处的意念来感动人,要既有意念的深邃,又有情感的炽热。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情之后自然容易明理。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用热情去提炼、去创造,这样既有感人的力量又有启示和思想,才能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导演对于剧本的意念把握就更是一个发掘、提炼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必要性还来自于电影的另一条规律——一部影片的意念应当精确而单纯。

电影虽然是一门表现可能性十分丰富的综合艺术,但毕竟要受到传播方式(直观的视听媒介、有限的放映时间和观众的一次性欣赏)的制约。像长篇小说那样恢宏浩繁的人物结构、娓娓道来的内心描写和作者议论,诗和散文那样天马行空般的神驰笔锋,无标题音乐的纯情绪性,绘画和雕塑中形象在时间中的永恒,都难以找到相应的电影手段去创造同等的观赏效果。

意识容量的相对局限并不等于电影创作者思想的窘境,电影内涵的深度大可以在精确和单纯的前提下去探寻。这个内涵就是意念、思想、最闪光的东西。提炼出意念之后,就要考虑怎样去充分地表现它,表现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打动人。在电影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大师曾经奉献出无愧于同时代人类的文明水准和思想高度的作品,他们懂得艺术的规律都是在局限性中发挥特长,在规定的范围内向纵深拓展;比如:影片《红高粱》中设置九儿父亲要将女儿嫁给麻风病人李大头,正是在这样的局限性环境中,才会有后边九儿和余占熬发生的故事。假想九儿要嫁的是一位帅气的如意郎君,就不会有后边的故事了。所以我们还要考虑怎样设置人物、怎样搭配人物,在局限性中去发挥。

img28

图3-22 《红高粱》剧照

另一方面,电影类型和样式的多样性又给我们带来一片新的天地,每一种类型和样式的影片作为特定的载体,各有自己的思想承受量和表意可能性,艺术型作品和娱乐型作品在意识内涵上自有深浅之分,而在不同的类型中精确把握各自的内涵则需要同等的功力。在这方面艺术片和商业片没有明显的界定,都要用镜头讲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清晰的意念。概括起来说,导演对剧作意念的认识和再创造,既有“最想说什么”的确立,又有“只能说什么”的界定,两者结合才能使一部影片的思想清晰而完整。

img29

图3-23 《红高粱》剧照

说到底,一位导演对于文学剧本的意念必须有能在心里活起来的感觉。导演倾心于一种独特的意念,都应该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一次生命激情的燃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