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的分类特征

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的分类特征

时间:2024-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在电视剧里划分短篇电视剧、中篇电视剧和长篇电视剧,很明显是借鉴了文学作品中小说里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划分的。不过在短的中篇和长的短篇之间、长的中篇和短的长篇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此外,情节复杂,也是长篇小说的特点。但不是短篇小说的拉长,长篇小说的缩短。

第八章 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的分类特征

对电视剧的艺术文本作宏观的把握,在悲剧、喜剧、正剧式的审美之后,我们该要涉及的就是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的分类特征、连续剧和系列剧的分类美学特征、纪实性电视剧的类型化美学特征、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的美学特征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了。

这一章,我们先说短篇中篇长篇电视剧的分类特征。

其实,在电视剧里划分短篇电视剧、中篇电视剧和长篇电视剧,很明显是借鉴了文学作品中小说里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划分的。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小说的划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Ⅱ》卷“小说”条目的“释文”阐释“小说的分类”说:

小说按其篇幅长短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长篇小说指篇幅长、描写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的作品。……短篇小说指篇幅短,描写不多的人物,比较单纯的故事情节,反映生活的某一纵切面或横断面,以突出刻画一两个人物性格的作品。……中篇小说指介乎长篇与短篇之间,描写若干人物和不太复杂的故事情节,具有比短篇更有深度和广度而生活容量又不及长篇的作品。其字数一般在3万字到10万字之间。不过在短的中篇和长的短篇之间、长的中篇和短的长篇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1)

大学教材里,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印行的《文学理论》为例,关于长篇小说,其编著者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师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的界定是:

长篇小说的头一个特点,是它能艺术地概括广阔的社会生活。一般地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的社会事件,重大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往往是他的描写对象……即使是以日常社会生活为题材,大师们也要概括、再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由于容纳的生活内容宽广和题材的重大,长篇往往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之中来展现社会生活,显示人物性格,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造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也是长篇小说所独有的长处。长篇小说的艺术生命力首先来自于典型。一部长篇应当至少提供一个典型,能够提供几个、十几个典型,那就堪称为不朽的杰作了。此外,情节复杂,也是长篇小说的特点。

长篇小说包含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千殊万类的众多人物,纷纭错综的情节,这就需要依一定的法则,把它们组成一个严密和谐的整体。所以,结构对于长篇不但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最为困难。结构的方法无定规,每一部长篇都要以主题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生活出发,并遵循作家的美学观来确定结构。通常,长篇采取单线、双线或多线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单线,即全书只有一个中心线索……双线,即安排两条交叉的情节线索……多线,即在一条主线之外,还有两条以上的副线,交织糅杂,齐头并进。……不论采取单线、双线,还是多线,它们都要包含情节的开端、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长篇结构之难,在于使人物、情节、环境的组合达到统一、完整、均匀。(2)

关于短篇小说,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的界定是:

短篇小说篇幅短,容量小,内容集中、精炼。鲁迅说短篇小说是大伽蓝中的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3)。这是对短篇小说“如何取材”的一个很中肯的提示。如果把“大伽蓝”理解为整个社会生活的话,那么“一雕阑一画础”就是这大伽蓝中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生活中一个面。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短篇小说是描写社会生活的横断面,好像把树木截下一节,露出它的断面、年轮。也有人说,这个说法不可全信,短篇中也有写生活的纵断面的,情节有头有尾。但是,不管写横断面也好,写纵断面也好,他们都必须遵循短篇小说的艺术法则。短篇不能像长篇那样去摄取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写它的全貌,也不能像中篇那样写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段较长的插曲,而只能取多方面的生活中的一个面,整体生活中的一小节……短篇小说大体上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写生活的横断面,另一种是概括地描写主人公的一生,或他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一段生活。但实际上,写一生,也是截取一生中最重要的片断。短篇取材方面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通常只以一个主要生活事件作为作品的主干,情节比较单纯,场景的描写也简洁、集中……

短篇小说一般集中写好一两个人物。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着重于描写富有特征的精神品质、心理状态,而不是去描写人物性格的发展。……短篇小说,总是通过具有特征的事件,着重表现人物的独特的精神品质,心理状态,揭示人的灵魂。

总之,短篇小说选材要严,必须选择整体生活中有意义、富有特征的片断;剪裁要严,必须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集中描写,高度概括,不作面面俱到的铺叙;开掘要深,必须从细微的生活事件中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思想,使生活的片断画面能产生“以此推及全体”的效果,诱导读者认识全社会,全人生。

短篇小说的“便捷”、“易成”,使它便于迅速反映现实,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有人称它为突击队、轻骑兵……短篇小说较之长篇和中篇,它的时代感、现实性更强。(4)

关于中篇小说,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的界定是:

从篇幅上讲,中篇小说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但不是短篇小说的拉长,长篇小说的缩短。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区别在于:中篇所容纳的生活内容、所处理的事件、所展开的社会关系,都要比长篇单纯。它的故事情节是单线发展,围绕着较少的主人公展开。中篇小说不同于短篇之处,是中篇所容纳的生活面比短篇宽广,它可以概括一段时期的较完整的社会生活,有连续发展的较多变化的情节,短篇的情节较简单,少变化;中篇创造较多的人物,并极力把主人公塑造为典型,写出典型人物性格的矛盾和性格的发展,短篇人物少,有时少到只写一个人,而且只写人物性格中的一个侧面,或只写人物独特的精神品质、心理状态……我们的丰富复杂、迅速多变的生活,长篇来不及反映,短篇容量太小,自然需要中篇这种形式。在文艺的百花园中,中篇应当独树一帜,开出绚丽的花朵。(5)

小说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也有拿戏剧里的独幕剧和多幕剧来相比拟,说电视剧的长篇剧类似于戏剧里的多幕剧,短篇电视剧则类似于戏剧里的独幕剧。这当然也是一个参照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多幕剧”条目,温广鲤撰写的“释文”说:

按作品形式规模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与独幕剧相对应。舞台口的大幕启闭一次为一幕,在全剧演出过程中,大幕启闭两次以上者,即称多幕剧。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分本、分折或分出而不分幕,古希腊戏剧集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演出分场而不分幕。

欧洲戏剧在17世纪以后开始分幕。一幕之内又可分成若干场次。幕与场的区别在于:一幕标志这剧情发展的一个大段落,而一场则表示大段落中时间的间隔或场景的变换。在多幕(或场)剧中,幕间歇往往表示着或长或短的时间跨度或场景的变换转移,而分幕分场则成为戏剧处理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方式。在现代戏剧中,幕与场的界限已不很明显,有很多剧目并不分幕,在多场景、无场次的剧目中,时间的变化和场景的转换显得更为自由。(6)

温广鲤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独幕剧”条目的“释文”则说:

按作品形式规模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与多幕剧相对应。指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场景。由于它篇幅大都较小,有时又称之为小戏。在独幕剧中,一般任务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英文oneactplay可译为独幕剧,也可译为一个行动的戏,亦即只包容一次完整的行动。(7)

现在,在这些文学作品类型划分的参照系中,我们来谈论电视剧的短篇、中篇与长篇的划分。这一章,说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短篇电视剧的文化蕴含和分类学美学特征;

二、中篇电视剧的文化蕴含和分类学美学特征;

三、长篇电视剧的文化蕴含和分类学美学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