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发展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3-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去开掘电影艺术的潜力,他们不满足于格里菲斯在电影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爱森斯坦就是建立蒙太奇理论的重要人物。在《蒙太奇在1938》这部著作中,爱森斯坦进一步详尽地论述了蒙太奇在影片各个层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种类型蒙太奇的运用方法。蒙太奇理论的创立对电影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战前——蒙太奇的全盛时期

表现和再现两大电影美学思潮的鼻祖都产生于电影的诞生地法国巴黎。当继承了照相师家业的卢米埃尔兄弟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用他们发明的摄影机忠实地记录下来制作成《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喝汤》等短片的时候,具有纪实风格的再现美学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格局。紧接着,另一位经营魔术和木偶戏的老板梅里爱却发明了一整套在摄影棚里编造故事的手法。他引进了戏剧的造型手段,把凡尔纳的科幻故事像变魔术一样搬上了银幕,并断绝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味地沉醉在摄影棚中精心编造故事,拍摄了《海底两万里》、《太空旅行记》等令人捧腹的影片。从此,以假定性为宗旨的表现美学便渗透到了这门刚刚起步的艺术中,并在最初的五十年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格里菲斯是把电影引入艺术殿堂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当梅里爱和卢米埃尔的杂耍式的活动影像逐渐在观众眼里失去新鲜感的时候,格里菲斯却从电影中发现了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独特的叙事语言。在鸿篇巨制《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他用后来被人们称为蒙太奇的剪辑方法精心描绘了一个在南北战争中,美国“三K”党人屠杀黑人的故事。这部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严重种族歧视倾向的影片,在艺术上却成了电影的范本。这部影片仿照人类形象思维的基本定式,把摄制在胶片上的镜头用电影的方式进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并且对全景、中景、远景的转换顺序,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的连接以及全片结构的安排都作了示范式的处理。从此,就像文章有了句法,音乐有了旋律一样,电影也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也就是说电影已经初步完成了他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努力。格里菲斯影片的美学思想是融合了表现和再现两大美学倾向的一种综合美学。它既表现了现实生活的内容,又不排斥合理的艺术虚构,这种美学上的创新对电影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格里菲斯以后,由于蒙太奇造就的艺术效果实在太诱人,艺术形式的魔法使两大美学再一次倾向于一边,表现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再现美学只能屈居其次,后者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

20年代初,当西欧一些现代派艺术家沉醉于先锋派电影创作之时,刚刚建立政权的苏联在列宁的亲自关怀下全力发展电影事业,并且在电影蒙太奇理论的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去开掘电影艺术的潜力,他们不满足于格里菲斯在电影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力争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爱森斯坦就是建立蒙太奇理论的重要人物。他从人类思维方式的角度论证了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剪辑方法,而且是能使现有素材(拍摄在胶片上的镜头段落)经过组合后最大限度地发掘其美学和思想潜力的一种艺术辩证法。在《蒙太奇在1938》这部著作中,爱森斯坦进一步详尽地论述了蒙太奇在影片各个层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种类型蒙太奇的运用方法。当声音技术在电影中开始运用以后,他又和普多夫金等人一起论述了声音作为蒙太奇的一个重要元素的运用方法,创立了声画对位、声画对立理论。蒙太奇理论的创立对电影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艺术方式和艺术理论都必须自觉遵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自觉遵从生活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爱森斯坦在这方面有深刻的教训。当他从现实生活出发,把蒙太奇方法较好地运用到他的艺术创作中时,他创作出了震惊影坛的不朽之作《战舰波将金号》;当他从主观观念出发,玩弄蒙太奇技巧,强行在作品中推销某种意识形态时,他拍出了诸如《罢工》、《总路线》等艰涩难懂、贻笑大方的影片。真理的法则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公正的。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独特的创作方式,经过格里菲斯的实践和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完善已经确立了稳固的地位,而把它推向极端的是被称为“电影帝国”的美国好莱坞。

从20世纪初在美国西海岸洛杉矶城郊建立起世界最大的电影城开始,美国式的生产方式开始侵入电影艺术的创作。随着八大电影公司的建立,一整套完整细密、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式的电影制片人制度形成了。这种制度以制片人(公司老板)为核心,以赚钱为目的,以流水线为生产方式,以电影明星为手段,以类型为模式,构成了艺术史上的奇观——好莱坞的电影美学。好莱坞是表现美学走向极端的一种典型。它把蒙太奇仅仅作为一种虚构和编造的魔法,通过它的大型创作流水线使成千上万的胶片滚滚流出,又通过庞大的发行网流向世界。好莱坞影片以某一种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为模式,进行批量生产,是一种对模仿的模仿的创作方式。它在类型化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揽观众的方法,比如类型化的人物、千篇一律的情节、定型化的视觉图谱等。这些影片虽然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娱乐需要,但艺术上可以说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因此,有人把好莱坞影片称为12岁儿童水平的片子。工厂化的艺术生产体制是扼杀艺术家才能的罪魁,但人类的历史和艺术的历史毕竟是人创造的。在好莱坞鼎盛的三四十年代,仍然有不少艺术家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强烈的使命感冲破这种体制的束缚,创作出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影片,其中卓别林、约翰·福特、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等人就是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